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距地球表面640千米的轨道上,NASA的"引力探测B"卫星--这颗耗资7亿美元,经过44年科研研制成的卫星,正在给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阳能火箭据英国《新科学家》周刊1995年10月14日报道,美国NASA和一家航天航空公司合作研制出一种太阳能火箭,可以把卫星从临时的低轨道送到最终的高轨道,从而提供了一种把卫星分送到位的便宜方法。这种火箭称为“太阳能上面级火箭”(S...  相似文献   

3.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2004年9月20日,随着印度一颗专用于远程教育卫星的成功发射,那些地处偏远乡村的数百万印度文盲不久将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据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称,这颗卫星是世界上首颗专用于教育的卫星。该卫星重2吨,耗资2000万美元,是由位于孟加拉湾印度一个小岛上的Satish Dhawan卫星发射中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科技》2010,9(19):46-46
[新华社]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相似文献   

5.
戴宽 《广东科技》1998,(8):16-17
在美国,一项耗资90亿美元的Internet卫星网络计划获准实施,与此同时,一些太空科学家却警告说,如此一项“近地”计划将使卫星在太空碰撞的危险性提高50%。而且由于外层空间散布着如此多的碎片,将来的字宙探险也许会难以实现。 这项由Teledesic公司提出并受比尔·盖茨支持的计划已得到了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批准。这家公司计划从2002年起,通过卫星提供网络入口,其通讯速度要比用传统电话线连接的快1000倍。同时,这种卫星能运行在距地球仅700公里的近地轨道上,  相似文献   

6.
也许是15年,也许是30年,美国科学家在赤道附近建成近10万公里的太空电梯。它矗立在一座25公里高的巨大平台上;它的轨道骨架就是碳纳米管合成的超级材料;它最多可承载200多部电梯,每小时可运行200公里,7天后抵达同步轨道。届时,向国际空间站运送货物的成本由1公斤1.1万美元,降至110美元。设计者估计,谁抢先建成太空电梯,谁将至少统治外太空100年。太空电梯计划一旦实施,将彻底改变人类涉足太空的方式,届时体验太空感觉就像度假郊游一样,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7.
<正>据悉,近期欧洲空间局与法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签署了一项400万欧元的研发项目合同,开展航天安全雷达的研制。这种新型航天雷达将能够有效地探测空间垃圾(碎片),使欧洲的卫星运营商能够避免来自空间轨道的风险,提高卫星的安全性。空间垃圾(或碎片)的早期探测对避免轨道卫星与空间碎片发生碰撞至关重要。新型  相似文献   

8.
<正>"嫦娥"1号所用激光高度计设计原理发布"嫦娥"1号(CE-1)卫星激光高度计2007年10月24随CE-1卫星发射升空,11月28日在环月轨道上开机后,获取了共计912万点有效月球三维高层数据,圆满完成探测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武汉大学就放出要研发“珞珈一号”科学实验卫星消息。直到今年2月3日随着“珞珈一号”02星工程协调会在武汉召开,“珞珈一号”卫星再次曝光。“珞珈一号”科学实验卫星研发团队首席科学家李德仁院士说,01星重约10千克,将侧重于应用夜光遥感技术,目前研制进展顺利,发射后将为宏观经济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决策等提供数据。“珞珈一号”01星搭载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6日《纽约时报》登载一篇文章报道说:“根据为期一年、薪水为9万美元的一项合同,美国将购买116名俄罗斯科学家的劳动,……这笔钱平均每个科学家一个月只有65美元。”这笔交易主要是为了帮助美国进行受控核聚变产生巨大能源的研究。报道说,这批科学家是“由  相似文献   

11.
海外科技     
印度航天工业日渐“惹眼”印度是当今世界第6个具有卫星发射能力和第五个具有遥感卫星研发能力的国家,截至目前,印度共发射各类卫星28颗。1999年5月26日,印度用自己研制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将本国的海洋遥感卫星、韩国的“基特—Ⅲ卫星”和德国的“图布卫星”同时送入轨道。  相似文献   

12.
“嫦娥一号”的今生 中国“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发射升空,卫星在地球轨道上经历3次调相轨道变轨,于10月31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开始奔向月球,并于11月5日进入月球捕获轨道后,经历3次近月制动,进入127分钟工作轨道。11月下旬卫星将传回第一张月球图片。  相似文献   

13.
行星科学家日前发现,冥王星的3颗小卫星被锁定在一条共同的轨道上起舞、旋转。这一发现为美国宇航局(NASA)的新视野号探测器提供了重要信息——随着7月14日飞速低空掠过这颗矮行星,探测器将对其未被发现的卫星进行搜索。这一新发现也朝着理解至少拥有5颗卫星的冥王星的独特系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项研究通  相似文献   

14.
据英《新科学家》2001年1月6日报道 :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行星科学家MargaretKivelson在一次地球物理学术会上称 ,通过绕木星轨道运行的宇宙探测器Galleo几个月收集到的磁数据 ,证实在木星的最大卫星Ganymede的冰层下面可能埋藏有几十亿立方米含盐液态水的海洋。磁场测量的数据表明 ,它位于零下13摄氏度的寒冷的地表下约170米深处。Galleo探测器2000年5月在木星最大的卫星900公里之内通过时 ,探测出卫星的磁场发生了变化 ,由于木星的磁场肯定影响卫星的磁场 ,它必然在卫星内…  相似文献   

15.
1成功发射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关注指数:]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7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顺利实施了第2批次轨道位置捕获控制,卫星成功定点于东经84.6&;#176;赤道上空,准确进入地球静止轨道。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GPS卫星轨道计算的精确性和实时性,通过对GPS卫星的广播星历进行分析,利用从广播星历中获取的开普勒轨道参数和轨道摄动修正项,以2005年11月6日的R INEX格式的广播星历为例,通过编程,计算了07号卫星当天24 h的轨道位置坐标,并将其与当天的精密星历所提供的卫星轨道位置坐标进行对比,并对广播星历的轨道精度进行初步的讨论。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实提高了GPS卫星轨道位置坐标计算的精度。利用广播星历计算GPS卫星位置的误差主要是由于时间外推方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据英《新科学家》2001年1月6日报道 :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行星科学家MargaretKivelson在一次地球物理学术会上称 ,通过绕木星轨道运行的宇宙探测器Galleo几个月收集到的磁数据 ,证实在木星的最大卫星Ganymede的冰层下面可能埋藏有几十亿立方米含盐液态水的海洋。磁场测量的数据表明 ,它位于零下13摄氏度的寒冷的地表下约170米深处。Galleo探测器2000年5月在木星最大的卫星900公里之内通过时 ,探测出卫星的磁场发生了变化 ,由于木星的磁场肯定影响卫星的磁场 ,它必然在卫星内部产生一个电流 ;而这一电流本身又可以产生一个磁场。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2005,(8):62-62
璀璨3.7秒人类与彗星首次激情相撞7月4日,美国宇航局“深度撞击”号飞船发出的370公斤铜质撞击器,犹如一颗飞驰的炮弹,按照科学家预计的时间,准确撞击了华盛顿市般大小的坦普尔1号彗星,在太空绽放出宝石光芒一般绚烂的“焰火”,人类首次“人造天象”奇观大获成功。整个撞击过程持续了3.7秒。“实践七号”卫星成功发射7月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将“实践七号”科学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据悉,自1971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实践”卫星以来,我国共研制发射了7种型号的“实践”系列卫星,…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成功发射的世界上首颗人造地球卫星升空不久,他就用自做的装置,计算出了卫星的运行轨道;他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准确测控做出了贡献,为中国卫星测控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是“863计划(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倡议者之一;他与其他22位科学家一道,走上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颁奖台……有人说他有一双“天眼”,能看到3.6万公里之外的卫星,还能通过卫星俯视大地。下面,我们从他辉煌的人生长河中,掬起几朵晶莹的浪花,一睹他的风采——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北京十六日电一九七一年三月三日,我国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重量二百二十一公斤。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二百六十六公里,最远点一千八百二十六公里,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