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立了空间、时间、容量3个维度多层次机场终端区利用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法与状态分类评价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终端区评价日利用率等级进行评判。该方法实现了定性与定量方法的有效结合,能准确、全面评价机场终端区的利用率等级,对促进空域充分合理使用及提高空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杭州机场终端区为例,确定了单跑道机场利用率的阈值分布,结果表明该终端区利用率等级为良,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对流天气影响下的管制运行特点,从空域、交通和气象的角度量化了影响终端区起降容量的特征,进行了基于信息增益的特征筛选,建立了基于随机森林的终端区小时起降容量预测模型.以广州终端区为例,使用10折交叉检验和自助法的模型评估方法以及均方误差和决定系数度量了模型的性能,与基于最大流最小割解析模型的容量预测方法相比,容量预测的绝对平均误差降低了 83%,绝对平均误差方差降低了 80%.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设备状态系统量化评价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备因结构形式多样、耦合复杂、功能多元化、运行参数多等因素难以进行系统状态评价,论文在分析了设备系统功能层次结构特点基础上,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一种系统量化评价设备状态的方法.考虑到设备运行过程中各参数的影响,研究了设备状态及其评价层次模型,采用健康值来综合测度设备运行状态;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经验,研究了评价层级结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研究了正负指标的隶属函数构建方法,探讨了系统评价矩阵和模糊变换算子,并建立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设备状态系统评价模型,计算出各子系统的健康值,以量化评价设备系统状态,从而全面掌握其系统状态.运用该方法在水泥行业中的回转窑设备进行评价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电网规划决策中不确定性及模糊性问题, 将情景分析法与区间隶属度相结合, 提出一种新的输电网规划决策方法. 根据电网规划特点, 选取影响规划场景发生的5个关键事件, 依次求取其初始概率、模拟概率, 并由此推算出情景概率. 针对情景分析法在应用中难以准确量化及场景过多问题, 定义综合考虑情景概率及影响程度的评价因子指标实现对典型场景的筛选. 决策过程中, 采用基于梯形隶属函数的区间数模糊决策方法求取方案隶属度, 克服了规划指标难以精确计算问题. 并根据最大隶属度进行方案排序, 最终求得各方案优劣比较结果. 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防御性制空截击作战中警戒巡逻空域规划问题, 建立了一种有效的空域规划模型。首先, 综合考虑己方兵力部署以及敌机威胁方向, 确定截击线的划设位置。其次, 选择相对角度、敌机速度和敌我距离三项指标构建威胁评估模型, 确定出空域的方向。然后, 根据我机采用的截击战术, 在空域可规划范围内确定空域的位置和数量。最后, 结合敌机可能突击高度的上下限, 计算出空域的高度设置范围, 进而建立一套完整的警戒巡逻空域规划模型。通过不同情景下的仿真实验, 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多层次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针对多层次多指标系统的评价问题,给出了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采用4种不同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最底层指标进行评价,然后对4种不同的评价结果再进行二次评判,得到最底层指标的评价结果;把评价结果作为上一层(n 1层)的模糊关系矩阵,再根据n 1层的权重进行评价计算,得到该层的评价结果。依次进行,直到最顶层,得到系统的最终评价结果。此法对于多层次、多指标系统的评价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评价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研发项目技术风险度的三参数量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研发项目中最为关键的技术风险量化难题,为确保该类项目目标的成功实现,研究并提出了技术风险事件量化指标的体系结构、等级标准和量化方法,建立了基于风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后果影响和可控性的多级递阶层状结构的技术风险三参数量化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某研发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与验证,从而得到了解决技术风险量化难题的理想模型与有效方法.该模型综合考虑技术风险的评价与应对,引入可控性指标,并提出了基于技术创新TRIZ理论的可控性量化方法.该结论有助于准确把握项目的技术风险状态,也从理论与实践上促进了技术风险管理决策的科学化.  相似文献   

8.
基于管型空域配置的交通复杂性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晨  胡明华  张进 《系统管理学报》2012,21(3):327-335,351
空域的动态配置能力将为空中交通管理提供异质的空域框架,主动适应空中交通增长的复杂特性。管型空域是在繁忙区域中建立的低交通阻抗通道,是实现空域动态配置能力的重要途径和主要研究方向。就转变的空域/交通适应性关系分析了配置管型空域的必要性,分别建立了基本型管型空域模型与增强型管型空域模型。采用基于连携性的交通复杂性测度指标作为空域性能的评价基础,相比无约束的运行空域,管型空域可在维持相同流量的条件下显著降低空中交通的复杂性。针对两类管型空域模型,讨论了基于流调配的交通复杂性管理策略。多向管型空域中各单向管型空域的交通特征显著分化,因此,相应的交通复杂性管理策略须建立在对各管运行情况细致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交通吞吐量与其复杂性间的最佳权衡。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装备设计研制阶段的现场可更换单元(line replaceable unit, LRU)规划问题, 以功能-行为-结构(function behavior structure, FBS)和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reliability maintainability supportability testability, RMST)作为LRU规划的影响因素, 提出了一种基于性能的LRU规划方法。首先, 通过建立系统的功能架构, 获取系统的零部件清单。在此基础上, 建立零部件FBS相关关系评价矩阵, 进而得到零部件综合相关矩阵, 运用模糊聚类分析实现初步的LRU规划。将RMST参量化, 建立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对初步规划方案进行优选, 得到最佳规划方案。最后, 以某型中压整流发电机为例, 运用提出的方法实现了该装备的LRU规划, 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跟驰稳定的终端区容量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端区已成为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瓶颈,它的容量评估直接关系到流量管理实施的有效性.将道路交通的跟驰理论和稳定性理论引入到空中交通系统容量分析中,首先建立了终端区交通跟驰模型,并对终端区系统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和参数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跟驰稳定的终端区容量评估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并量化了管制员和飞行员对终端区容量的影响,所评估出的容量既可以达到又能保证交通的安全稳定,更具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线网规划方案评价贯穿于线网方案构架设计及评优决策的始终 .通过总结国内外现有评价指标体系的使用情况 ,结合我国城市当前的规划工作实际 ,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 ,提出了一套适用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相似文献   

12.
林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评价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多年生作物林果业的生产机械化发展现状,十分有必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来评价其生产机械化水平.从统计具有可操作性角度出发,对林果业概念界定、指标及权重设置、评价方法建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典型调查与专家咨询、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方法,从林果业全程生产的15项作业中重点考虑作业频次高、用工量大、作业费用多、机械化需求迫切的重点作业项目,选取了中耕、施肥、植保、修剪、采收、田间转运等6项,设置了相应评价指标,用德尔菲法确定了指标权重,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线性加权综合评价法进行计算和评价.最后进行了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一定程度反映生产实况,且具有可操作性,为分区分类指导我国林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冉培志  李伟  鲍然  马萍 《系统仿真学报》2020,32(12):2469-2474
针对基于传统模糊综合评判的仿真可信度评估过程中专家根据个人偏好或期望确定权重、模糊合成运算选择不合理等引起的评估结果不准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判的仿真可信度评估方法。针对树型评估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矩阵,基于最小隶属度加权平均偏差确定评估指标体系中各层指标的权重;在模糊合成运算环节,利用隶属度加权平均偏差,获取综合评价向量,进而得到仿真可信度评估结果;应用于某半实物仿真系统可信度评估中,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雷达装备全功能操作训练效果评估相关指标体系作战指向不强、评估指标量化困难、评估方法适用性不强等问题, 提出一种面向作战的雷达装备全功能操作训练效果评估方法。首先, 从作战与操作的映射关系、全功能操作程序等角度进行分析, 构建了面向作战的评估指标体系, 并对评估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接着, 采取群组专家区间数打分的思路对传统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进行了改进, 建立了基于群组区间AHP (group interval AHP, GIAHP)的全功能操作训练效果评估模型, 给出了具体的评估步骤。最后, 通过算例应用对提出的评估方法进行了验证, 确定了各评估指标的权重, 得出了算例的评估结果。结果表明, 提出的评估方法能够有效解决雷达装备全功能操作训练效果的评估问题, 对于提升操作人员战斗力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装备重要度评估方法在解决动态评估方面的不足,提出一种考虑权重演化的装备重要度动态评估方法。基于多维关系复杂网络建立装备体系的结构模型,综合考虑各个装备之间的指控关系、空间关系和协同关系,将装备体系的变化转化为复杂网络的权重演化,并针对不同关系网络的特点,分析各个关系结构的权重演化过程,分别构建动态评估指标。最后,通过构建某营执行进攻作战任务的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雷达性能指标评估方法相对“机械”、缺乏理论约束,需要多次重复实验,导致评估效率较低,评估成本较高等问题,提出基于非监督贝叶斯学习方法的雷达性能指标动态评估算法,在一定雷达探测目标先验假设下,结合典型回波观测数据模型,建立雷达性能指标后验概率模型。考虑到先验知识与观测数据可能存在的非共轭特性,针对先验概率模型建立分层贝叶斯模型,从而保证雷达性能指标后验概率密度函数的可解性。此外,为了保证后验概率密度函数的闭合解析解,应用变分贝叶斯期望最大化(variational Bayesian expectation maximization, VB-EM)方法,基于高斯-赛德尔迭代策略分别计算性能指标及其超参数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最终,利用后验概率密度函数计算结果,可获得相应性能指标解析估计值及其置信区间和置信度,从而实现对指标动态变化的解析指示。相比传统蒙特卡罗评估方法,所提方法仅需一次实验数据便可获得定量的、解析的指标评估结果,可以大大缩减评估成本,提升评估效率,同时可对指标动态变化给出定量指示。应用仿真数据对雷达定位、测高精度以及目标检测概率指标进行了验证,相比传统方法,评估处理增益获得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7.
针对支援突防作战中远距离支援干扰机最优空域的规划问题,确定了干扰机的配置范围、雷达探测范围,提出了航线安全间隔和有效干扰航段的概念,以有效干扰航段、干扰机数量和干扰机离雷达中心的距离三个参数构建评价函数,建立了远距离支援有源干扰空域规划的模型。该模型具有多约束、非线性的特点,因此采取灰狼优化算法对其求解,为降低在模型求解时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概率,引入非线性调节参数和记忆功能对灰狼优化算法进行改进,继而规划出相应的空域。采用仿真的方式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得到了不同决策偏好下的空域。  相似文献   

18.
在对作战概念及其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 作战概念牵引的作战效能仿真评估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提出了作战概念牵引的作战效能仿真评估指标构建基本思路,而后围绕基于描述的作战任务建模、基于分解的作战活动建模、基于效果的作战效能指标选取等具体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以"有人/无人协同"作战概念牵引的地面突击分队山地要点夺控进攻战...  相似文献   

19.
采场性能是通过最大开采量和最小贫化率确定的. 目前的评价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基于尺度的, 无法比较不同尺度采场性能, 而且不能考虑超欠采体的形状特征.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构建了一组与尺度无关的评价指标. 研究已有的评价指标, 些基本形状进行特征分析. 提出用圆度(C)表示超欠采面的规则程度; 用延度(E)表示超欠采面的分散性及覆盖性; 用半球度(H)表示超欠采体的等效深度; 用相对体积(Rv)总体评价采场性能. 确定了这四个无量纲指的范围和各指标的划分语义及其数值范围. 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做到了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统一, 就实现了不同尺度采场性能的比较. 通过对4个构造的采场进行评价, 得到了四个指标的评价值和语义, 最后确定了的潜在失效方式. 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易行, 结果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