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荣亮 《科技信息》2009,(32):I0144-I0144
沉默是交际中普遍的社会现象,它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内容,同时也传递着特定的社会和文化内涵。本文旨在时沉默的一般意义上的功能及其跨文化差异性方面做些探讨,分析跨文化交际环境中“沉默”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2.
方童君 《科技信息》2007,(7):178-178
“沉默”是英语课堂交际中的一个普遍现象。广大教师对此不可持完全否定或批评的态度,应该充分认识“沉默”存在的语用功能和文化内涵,认真探究“沉默”产生的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3.
病毒编码的RNA沉默抑制子的特征及其生物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NA沉默是一种依赖核酸序列特异性的RNA降解过程,是动物、植物抵抗病毒等外源核酸的一种保守防御机制。而针对寄主的这种防御机制,许多病毒演化出RNA沉默抑制子以克服这种防御反应。本文综述了几种动物、植物病毒抑制子的结构和作用方式,讨论了病毒抑制子之间的交叉抑制功能,病毒运动和沉默抑制子之间的关系,病毒RNA和亚病毒寄生物通过沉默抑制子而进行的自我保护原理,抑制子对于miRNA(microRNA)途径的影响以及病毒抑制子在生物技术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沉默是人丰富情感的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讨论了“沉默”在文化、艺术、法律、教育、书法、音乐,乃至建筑、数学方面的体现,简述了沉默在这些领域内表现出的内涵与外延。  相似文献   

5.
李佳 《晋中学院学报》2011,28(2):122-124
通过选取山西省太原和介休两地6家中小企业的300名员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应用SPSS分析数据得出了员工沉默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预测能力的结论:员工沉默和工作满意度在性别及年龄上没有差异;防御沉默、漠视沉默、沉默在本单位工龄上有差异;防御沉默在文化程度上有差异;工作满意度在工作性质及职务上存在差异;沉默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选取山西省太原和介休两地6家中小企业的300名员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应用SPSS分析数据得出了员工沉默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预测能力的结论:员工沉默和工作满意度在性别及年龄上没有差异;防御沉默、漠视沉默、沉默在本单位工龄上有差异;防御沉默在文化程度上有差异;工作满意度在工作性质及职务上存在差异;沉默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RNA沉默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一种发生于RNA水平的基因表达调节机制。寄主植物利用RNA沉默防御病毒的入侵,而病毒编码抑制因子以抵御这种防卫反应,从而达到在植物体内扩增、形成侵染的目的。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沉默抑制因子被鉴定出来。本文就已鉴定出的沉默抑制因子的特点进行了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8.
课堂沉默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时常遇到的现象,其影响着教学效果,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刘向前对课堂沉默的分类方法,结合具体实例对大学英语课堂中存在的积极沉默和消极沉默进行分析,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借鉴,同时唤起广大高校教师对课堂沉默现象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沉默法教学在中国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它所用的教具,对很多教学工作者来说都比较陌生。本文将着重介绍其教具的特点及其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沉默法的教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称为奎茨奈棒(Cuisenaire rods)的彩色木棒,另一种叫做菲德尔图表(Fidel charts),是用颜色标明发音的色彩音位表和常用单词表。这些教具均体现了沉默法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性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教学的启示——注重学习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师的组织沉默影响着组织氛围和工作效率,了解小学教师组织沉默归因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调整和实施管理行为。本研究假设小学教师责任心和组织沉默归因相关。本研究运用自编的小学教师组织沉默归因问卷和16PF有恒性分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小学教师责任心与组织沉默归因相关。  相似文献   

11.
刘婷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6):121-123
静默语是一种能传达丰富信息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而不同文化对静默语的态度及理解又存在差异。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探讨静默语的语用特征、交际功能、文化差异及其原因对人类跨文化交际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实际交际中,人们通常多注意语言行为的正确性,合适性和接受性,却往往忽略了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和冲突频频发生。文章将就教室环境语,师生间距离和课堂沉默等静态无声非语言行为三方面在教学中的应用分别作以论述,并探讨由此反映出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课堂沉默是各类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严重影响了本科教学质量.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了探究大学生课堂沉默的真实原因,该文利用560份调查样本同时对大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动力系统和阻力系统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以能力不足、公众焦虑感、漠视心理、亲社会心理和防御心理为主的阻力系统是导致大学生课堂沉默的核心因素,而以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毅力为主的发言动力系统对打破课堂沉默的作用非常弱.为此,要有效打破大学生课堂沉默,必须以消除学生发言阻力因素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著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作品,叙述了美国一个华人移民家庭中三代女性之间错综复杂的母女关系,探寻引起母女冲突的因素.试图运用福柯的话语和权力理论及后殖民理论来分析小说中沉默这一主题,并探讨了确认及构建华裔女性文化身份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相似点假定、语言差异、非语言符号误释、成见与定型、即刻评价倾向以及焦虑等等都可能造成交际的障碍。通过对会话中无语的相似点假定产生原因和由此产生交际障碍的分析,可以提出相应的处置方法,从而排除障碍,实现交际。  相似文献   

16.
地方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课堂沉默现象,为了消除教师对学生课堂沉默的认识误区,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地方高校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文章通过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从教师视角来分析学生课堂沉默现象、影响因素及相关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文试图探讨语调在语用过程中所产生的语用效果。交际中语用者传递的信息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语调来实现的。Halliday认为语调可以实现交际者的情感功能和交际过程中的人际功能。Sperber和Wilson认为语调也属于明示信号,能够帮助听话者进行假设推理,Vershueren认为语调有约定俗成的意义体系,也有临时语境激发的语调异常以传递额外信息,称为语境语调。论文试图解决:①规约语调的语用效果;非规约语调的语用意义;②语境语调的语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沉默权的抉择与我国法制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沉默权制度在西方国家实行了多年,在当今严重犯罪迅猛增长的情况下,就连英国这个沉默权制度的发源地,都在对它进行反思,已经做出重大的调整,我国更应借鉴它们的经验,对这个问题持慎重态度.不管研究和引进任何诉讼制度,都不能不考虑司法实践的现状和需要.  相似文献   

19.
隐喻与关联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交际的推理特性、最佳关联、语言的描述性使用等关联理论中的一些基本概念,阐述隐喻作为语言的描述性使用、本体和喻体相似性作为关联标识以及如何处理隐喻基于语境的问题.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来探讨隐喻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其隐喻语用的本质,进而指导我们的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