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肥胖意味着肥胖症,肥胖意味着脂肪肝,肥胖意味着高血脂,肥胖意味着糖尿病……总之,肥胖与诸多疾病密不可分。专家提醒大家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也别忽视运动,否则会有赘肉"偷偷"长出,不仅让你体形飙升,还容易被疾病偷袭。专家建议,不要过早运动,早晨气温对于呼吸道来说刺激极大,选择下  相似文献   

2.
<正>根据最近公布的有关肥胖问题的国际研究报告,中国已排在第二位,仅落后于美国,而且正在迅速"崛起",很有成为第一的潜质。新华社报道说,目前中国超重和肥胖增长幅度都高于发达国家。更有意思的是,新华社进一步表示,中国或将成为世界肥胖超级大国的原因并不是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肯德基、麦当劳。让中国人变得肥胖的原因——火锅。甚至连蔬菜似乎也在使中国人变胖:越来越富裕意味着人们饭菜中的油水多了,而这显  相似文献   

3.
据统计,我国每100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肥胖人中的糖尿病患者为非肥胖者4倍。而且,糖尿病的发生率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人中,约有70%~80%的人在患糖尿病之前就已经肥胖了。而肥胖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凶手,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很多患者在生前都患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05,(22):71
8月底,美国健康基金会发表一份报告说,美国有64.5%的成人不是超重就是肥胖。报告一出,立刻就有专家提出异议,认为美国卫生部门、医学专家以及媒体夸大了肥胖问题。他们认为,肥胖并不是此前所说的很多疾病的致病原因,而且减肥也未必能避免这些疾病。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已破译出X染色体的基因代码,这可能有助于解释女人与男人如此不同的原因。X染色体与超过300种人类疾病有关。X染色体包含有1100个基因,或大约5%的人类基因组,以及可能有助于提高诊断血友病、失明、孤独症、肥胖和白血病等各种疾病准确性的信息。由国际科学家协会发现的这项研究显示,女性要比原来想象的更加“善变”,而女性基因也比男性复杂。领导这个国际科学家协会的英国W ellcom eTrustSanger研究所的马克·罗斯博士说:“在遗传模式、独特的生物学以及与人类疾病联系等方面,X染色体毫无疑问是人类基因组中最不同寻常的。”我们可…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我国每100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肥胖人中的糖尿病患者为非肥胖者的4倍.而且,糖尿病的发生率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0岁以上的糖尿病人中,约有70%~80%的人在患糖尿病之前就已经肥胖了.而肥胖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凶手,据了解,我国每年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很多患者在生前都患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长寿养生     
《科学大观园》2011,(17):18-19
1.别赖床。百岁老人都是无可争议的早起者!2.别吃得太多。食物的种类很重要,但饮食的量同样重要。过度饮食给身体增加了负担,并导致肥胖(公认的健康杀手之一)。我们中的大多数吃得大大超标,特别是在冬天。过多的脂肪被厚厚的冬衣遮掩,使人意识不到问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提到肥胖时总和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联系在一起.其实,我们对肥胖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肥胖有时是对我们健康有益的.比如在心脏病患者中,肥胖或超重的患者比那些偏瘦的患者活得更长.一种观点认为,体内脂肪包含抗炎症因子和多余的能量,能够支持体内对疾病的防御.而研究也发现人类健康和体重之间的关系是U型,而非线性.也就是说,与过轻的体重或极度肥胖相比,超重或轻度肥胖的死亡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5,(3):14-15
<正>如今,大家的饮食早已不光是为了填饱肚子那么简单了,养生、健康、营养、饮食保健已经成为了大家日常饮食最为重视的几个因素。以晚餐为例,大家若想健康饮食,首先就需要忌食晚上不能吃的食物。1、晚餐后的甜品是禁忌很多人都喜欢在晚餐后进食甜品,感觉这样一餐才完整,但过于甜腻的东西很容易给肠胃消化造成负担。另一方面,甜品中的糖分很难在休息的状态下分解,进而会转换成脂肪,容易造成肥胖。  相似文献   

10.
正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健康标准。睡眠问题不仅是抑郁症的孪生兄弟,还与各种压力和疾病相伴相生。国际睡眠疾病分类中包含了90多种睡眠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对14个国家近2.6万人的调查发现,27%的人存在睡眠问题,美国的失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05,(15):11
最近,由上海《新闻晨报》和博爱医院联合开展的社会调查中(932名被调查者),发现10项现代办公室人群不健康的生活方式。1.极度缺乏体育锻炼。在932名被调查者中,只有96人每周都固定时间锻炼,68%的人选择了“几乎不锻炼”。这极易造成疲劳、昏眩等现象,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2  相似文献   

12.
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最新数据,目前中国的成人中已有超过1/2的人超重或肥胖,成年居民(≥18岁)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同时,1/5(19%)的6-17岁儿童和青少年、1/10(10.4%)的6岁以下儿童存在超重或肥胖.全国有6亿人超重和肥胖,这个数字在全球是第一位.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7,(13):12
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600位男女志愿者的研究发现,早年的抑郁表现会导致日后的哮喘及过度肥胖。该院的哈斯勒博士把这一结论发表在2月份的《国际肥胖杂志》上。  相似文献   

14.
国际波普尔哲学讨论会于1987年4月6日至10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武汉大学哲学系江天骥教授和英国牛津大学Newton-Smith博士是这次会议的发起及组织者。参加会议的约六十多人。五位外国学者参加了会议,他们是:英国牛津大学Newton-Smith博士,英国East Anglia大学Matin Hollis教授,意大利米兰波克尼大学Angelo M.Petroni博士和加拿大多伦托大学Ian Hacking教授。中国学者范岱年、邱仁宗、纪树立、张华夏、杨祯钦等也参加  相似文献   

15.
2002年3月26日,河北省承德市开发区舜达汽修厂内,停放着一辆三开门“红旗”加长型轿车,吸引了许多人。购买收藏这辆号称“亚洲第一车”(迄今为止亚洲还没有生产10米长的轿车)的人,是国内颇有名气的老爷车爱好者、承德市的雒文有。雒文有是中国第一个获得“国际老爷车委员会”资格证书的人,也是第一个参加国际老爷车大赛的  相似文献   

16.
2004年10月公布的第四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城乡居民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全国2亿人超重,1.6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血脂异常,6000多万人肥胖,4000万人血糖异常……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聘请杨振宁博士为名誉研究员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博士近年来十分关注中国科学史研究事业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工作进展。在第七届国际中国科学史会议筹备期间,杨振宁博士是第一位复函表示与会...  相似文献   

18.
DNA序列中蕴含了控制人类生命活动的种种信息,决定了肤色、身高、体重等生物学性状,也对人类疾病与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广泛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重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都具有特定的遗传基础。由于进化历史、生活习俗等种种原因,中国人具有自己独特的遗传背景,在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应方面与其他族群存在显著差异,导致许多对白种人群有效的基因诊断、药物等医学研究成果不能够应用于中国乃至亚洲人群。“炎黄1号”作为中国人参照基因组序列,从基因组学上对这些差异做出了解释,揭示了中国人自主的基因组研究与中国人的医学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关联性和必要性,对中国的基因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儿童肥胖研究项目属预防医学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我国儿童肥胖现状、影响因素、儿童肥胖对健康的影响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20.
言论     
《科学大观园》2010,(23):80-80
目前,中国有1.6亿人是高血压、1.6亿人是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城市里,每5个孩子就有1个小胖墩儿,高中生里85%以上的学生是小四眼儿;我们参加运动的体育人口只有28%,人均体育设施在世界上排百名开外……然而,我们的金牌总数是世界第一,亚洲绝对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