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良好睡眠的基本指标有4个。第一,睡眠足、质量好。一天的最佳睡眠时间要保证7到8个小时。老年人时间可略短,但睡眠质量一定要好。第二,入睡容易,一般上床20分钟内入眠。这不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也能显示睡眠质量的好坏。第三,睡眠连续,不会  相似文献   

2.
梦游、讲梦话、磨牙等对人们来说,也许不是陌生的词语,但能清楚解释这些症状的人恐怕并不多。这些症状都属于睡眠中的异常现象,是睡眠障碍问题。别把梦游中的人叫醒梦游又叫做睡行症,在4 ̄8岁的儿童中最常见。特征通常是在初入睡的2 ̄3小时内发生,患儿可从床上坐起来,目光呆滞,做一些刻板而无目的的动作,持续数分钟后自行躺下,继续睡眠。也有的漫无目的地走来走去,但步伐缓慢且能避开障碍物,有时可做些日常习惯性动作,如大小便、穿衣、打扫卫生、上街、外出游逛等,衣衫不整且喃喃自语。在受到限制时会有冲动行为。发作中很难唤醒,如果强行唤…  相似文献   

3.
1郾忌临睡前吃东西:这样会加重肠胃负担,不但影响入睡,还有损于健康。2郾忌睡前用脑过度:这样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3郾忌睡前情绪激动。4郾忌睡前说话。5郾忌睡前饮浓茶、喝咖啡。6郾忌仰面而睡:仰卧则使全身骨骼、肌肉仍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消除疲劳,而且还容易造成因手搭胸部而产生恶梦,影响睡眠质量。7郾忌张口而睡:张口入睡,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病从口入”,而且也容易使肺部和胃部受到冷空气和灰尘的刺激引起疾病。8郾忌蒙头而睡。9郾忌久卧不起:中医认为“久卧伤气”,睡眠太多会出现头昏无力、…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时差反应?时差反应是由于横跨数个时区的高速旅行所引起的一种状态。其特征是人在新的时区在想入睡的时间难以入睡和熟睡,或者在白昼感到疲劳以及表现为全身不适、胃肠道症状、脾气急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生物钟具有调整机体体温、控制白昼机体激素的释放和设定机体睡眠觉醒周期的作用。当你横跨数个时区旅行时,你的生物钟不能和你旅行目的地的时间同步,这就导致了时差反应。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发生时差反应吗?我们不知道谁更容易发生时差反应。但是老年人、有睡眠障碍的人或者在旅行前睡眠不规律的人,可能有更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日,一项由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科学家安杰莉克·布雷伦廷等开展的新研究发现,俯卧撑比跑步更有助睡眠. 增加17分钟的睡眠看上去似乎很少,但也可能很多,这因人而异.对于难以入睡或者会在清晨多次醒来的人来说,每晚获得额外的睡眠可能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一、忌睡前用脑如果有在晚上工作和学习的习惯,要先做比较费脑筋的事,后做比较轻松的事,以便放松脑子,容易入睡。否则,如果脑子处于兴奋状态的话,即使躺在床上,也难以入睡,时间长了,还容易形成失眠症。二、忌临睡前进食人进入睡眠状态后,机体中有些部分的活动节奏便开始放慢,进入休息状态。如果临睡前吃东西,则胃肠、肝、脾等器官就又要忙碌起来,这不仅加重了它们的负担,也使其他器官得不到充分休息。大脑皮层主管消化系  相似文献   

7.
1.美容觉睡得越多越好? 真相:更容易患心脏病 睡得太多和睡得太少同样对身体有害!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时间长期在9个小时甚至更多的女性,她们患上心脏病的风险要比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内的比照对象高出38%.虽然专家表示目前还不清楚个中原因,但调查结果表明,睡眠质量对于保持一颗健康的心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睡眠时间过长的人通常会受到睡眠质量差的困扰.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观园》2014,(9):25-25
正现代社会中,工作、家务、孩子以及电子产品,都可能成为"性欲杀手",让人提不起"性趣"。当性欲变差时,很多人会寻求药物帮助,其实,这时最好先尝试自然方法。以下7个方法坚持一个月,性欲往往就能得到改善。1.深睡睡眠是改善性欲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睡眠不足容易导致全身功能紊乱,进而影响性功能。在睡眠时间上,建议每晚确保7~8小时,在睡眠质量上,要保证有深睡状态,不能被中断打扰。  相似文献   

9.
睡眠障碍是个全球性问题,很多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失眠、打鼾、早醒等困扰。以下是最常见的六种睡眠问题,让专家有针对性地给出一些具体的解决办法吧。压力夜醒型晚上很早就能正常入睡,但3~4个小时后就醒过来而且异常清醒。  相似文献   

10.
在生活压力倍增的现代社会,睡得香可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境界,那些入睡快、一觉睡到天亮的“睡神”,尤其受人羡慕。但据美国埃墨里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入睡太快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常常伴随“睡眠呼吸中止”,这可能引起血压增高,从而增加罹患心脏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13,(17):16-17
睡觉前有六件事是必须做的事情,这六件事看起来虽然烦琐却能让你的全身心得到彻底放松,同时也能提高你的睡眠质量,让你充满精力地工作,这六件究竟是什么事呢?1、散步平心静气地散步10~20分钟,会使血液循环到体表,入睡后皮肤能得到"活生生"的保养。躺下后不看书报,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人每24小时则有规律地睡眠和觉醒。一般睡眠6至8小时,其余时间保持活跃。在大约24小时内各项活动构成一个完整的周期,称做尽夜节律。昼夜节律使人们在一天的一定时间入睡和醒来。喷气式飞机时差和工作日程打断这一节律,也打断了睡眠。血压、心率、体温和血糖水平都是每24小时内达到高峰和降至低谷各一次,都是昼夜节律的例子。体温在睡眠时最低,清晨时开始升高,当个人工作效率最高时体温达到高峰。有些人早晨精力旺盛,有些习惯于熬夜做事。激素水平、体温等的昼夜节律性改变具有内在周期,可能支配着这二类人。睡眠的节律被打乱,难以入…  相似文献   

13.
《科学大观园》2007,(11):15
宝宝“夜生活”太丰富,晚上睡不着。日前在沪发布的中国婴幼儿睡眠状况调查显示,约1/5的宝宝每周至少有三个晚上入睡困难。专家建议,从小培养孩子与父母“同房、不同床”的睡眠习惯最好。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14,(9):12-12
正鸡肉如果在晚上摄入大量鸡肉或其他蛋白质,你的睡眠质量可能会降低。"入睡时,消化系统的运动速度会减慢50%,而蛋白质会让消化系统的运动速度更慢。这样你的身体器官会更关注消化系统,而不是睡眠。所以晚餐应搭配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一起吃,平衡睡眠质量。汉堡这种食物对睡眠极为不利。脂肪会刺激胃产生过多酸性物质,造成胃酸回流进食道,还可能伤害心脏。此外,这种油腻的  相似文献   

15.
发表在《睡眠研究杂志》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做梦的时候,大脑部分区域并没有尝试理解脑海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人的梦境出现奇异景色、会说话的动物、超自然现象等是正常的.此外,因为梦中的人们很容易脱离现实并得出错误结论,该研究还将梦境的诡异和精神病联系起来.科学家在文章中这样写道:“人的梦境里到处是非常诡异的事情和行为,这和精神病人的想法类似,但和人在正常情况下的幻想差别很大.”不过,这种观点在科学界还存在很多争议.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飘浮在太空中的航天员来说,睡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一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对人类至关重要。对于航天员来说,充足和高质量的睡眠是保持良好体力、完成飞行任务所必不可少的。航天员如果睡不着、睡不好,会严重影响情绪和工作能力。根据研究,即使受过严格训练的航天员,如果72小时不睡觉,在手动控制交会对接时会发生绩效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要睡眠,也都会有各自多彩的梦境。在2003年3月21日的“世界睡眠日”时,中国专家为人们全面解读了梦境的奥妙。据《健康时报》报道,首都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授杨华渝解释说,运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脑动电流描记器、肌动电流描记器、眼动电流描记器对睡眠进行的连续观测表明:人的睡眠可以分为“做梦的睡眠”和“不做梦的睡眠”两种。“做梦的睡眠”人人都有,每天晚上都要经历4~5次,加起来的时间总共有90~100分钟。也就是说,所有的人每天晚上都必须做4—5次梦,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是在梦中度过的。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前一天晚上因为开夜车熬夜而缺觉的话,第二天睡眠时会首先把前一天所缺的“做梦的睡眠”补足,然后再进行“不做梦的睡眠”。  相似文献   

18.
看电视、听音乐或者玩电脑的时候睡着了;强迫自己按"点"上床睡觉、早上起床,而且这时间"点"总在调整;自然醒来后,想着再"赖会儿床",强迫延长睡眠时间;晚上不睡,白天补觉,双休日的补觉;工作压力大,晚上需加班,在高强度的工作结束后马上入睡等,统称为"垃圾睡眠".由此会带来一些常见疾病.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09,(13):17-17
与日升月落一样.在一昼夜之间,人的机体能力也是不断变化循环的。目前,口腔、营养、睡眠、运动等学科专家告诉大家几条人体的最佳黄金时间。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4,(19):14-14
<正>睡眠缺失危害多。一项研究发现,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就会导致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即使一晚睡眠不足,也会对人产生严重危害。以下盘点出缺乏睡眠的14个短期危害和长期危害。短期危害:1.容易暴饮暴食多项研究表明,短期缺觉者更容易过量饮食,更爱吃高热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吃得更油腻。2.更易发生车祸美国《预防》杂志刊登美国睡眠基金会研究发现,每晚睡眠少于6小时会导致车祸危险增加3倍。主要原因包括:缺觉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