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群链G G1 G2 中 ,把两个子群的不可约表示相乘 ,然后把乘积基耦合成不可约基 ,其耦合系数称之为母分系数 .本文利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计算了Fd3m Fd3 F2 3空间群的母分系数 .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 ,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幺正、归一性 ,同时也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2.
在群链G真包含G1真包含G2中,把两个子群的不可约表示相乘,然后把积基耦合成不可约基,其耦合系数称之为母分系数。本文利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计算了Fd3m真包含Fd3真包含F23空间群的母分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定满足幺正、归一性,同时也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3.
利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计算了空间群链Pm3m(?) Pm3(?)P23的耦合系数,即母分系数.C—G(克莱布施-高登)系数是群不可约表示基组成高阶不可约表示基底的变换系数,而母分系数是由两个群链不可约表示基底组成大群不可约表示基的变换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幺正、归一性,同时也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计算了空间群链Pm3m(∪)Pm3(∪)P23的耦合系数,即母分系数.C-G(克莱布施-高登)系数是群不可约表示基组成高阶不可约表示基底的变换系数,而母分系数是由两个群链不可约表示基底组成大群不可约表示基的变换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幺正、归一性,同时也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计算了空间群链Pm3m包涵Pm3包涵P23的耦合系数,即母分系数.C-G(克莱布施-高登)系数是群不可约表示基组成高阶不可约表示基底的变换系数,而母分系数是由两个群链不可约表示基底组成大群不可约表示基的变换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幺正、归一性,同时也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陈氏本征函数法计算了空间群链Fm3mFm3F23的母分系数.C-G(克莱布施-高登)系数是群不可约表示基组成高阶不可约表示基底的变换系数,而母分系数是由两个子群链不可约表示基底组成大群不可约表示基的变换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正交归一性,从而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7.
利用陈氏本征函数法计算了空间群链Fm3m(∪)Fm3(∪)F23的母分系数.C-G(克莱布施-高登)系数是群不可约表示基组成高阶不可约表示基底的变换系数,而母分系数是由两个子群链不可约表示基底组成大群不可约表示基的变换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正交归一性,从而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  相似文献   

8.
空间群Fm3m     
利用陈氏本征函数法计算了空间群链Fm3m(∪)Fm3(∪)F23的母分系数.C-G(克莱布施-高登)系数是群不可约表示基组成高阶不可约表示基底的变换系数,而母分系数是由两个子群链不可约表示基底组成大群不可约表示基的变换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正交归一性,从而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  相似文献   

9.
利用陈氏本征函数法计算了空间群链Fm3m包含Fm3包含F23的母分系数.C-G(克莱布施-高登)系数是群不可约表示基组成高阶不可约表示基底的变换系数,而母分系数是由两个子群链不可约表示基底组成大群不可约表示基的变换系数.最后的计算结果表明,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所求得的母分系数确实满足正交归一性,从而证明了本征函数法对于求母分系数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本征函数法计算 结构空间群的母分系数.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BCI─代数的(*)─理想的特征和结构.  相似文献   

12.
T 与*-Aluthge-变换T(*) 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研究了T与它的*-Aluthge-变换(*) 的一些相似性质,如T 有单值扩展性质(SVEP)当且仅当(*)有单值扩展性质(SVEP),T有β性质当且仅当(*)有β性质等.  相似文献   

13.
利用(*)-格林关系与超富足半群的性质研究了超富足半群上的(*)-好同余的刻画。给出了超富足半群S上任意2个元素具有(*)-好同余的充要条件,以及S上包含在D *中的任一同余的刻画。  相似文献   

14.
作为具有性质(*)和具有性质(**)的模的推广,引入了具有性质(*)和具有性质(**)的模序偶的概念,得到了若干性质,并证明它们是一对Morita对偶序对,最后利用它们给出了自同态环环为除环的模的一个刻划。  相似文献   

15.
对具有性质(*)的共轭梯度进行了讨论,该性质是由Jean Charles和Jorge Nocedal在1992年提出的,Yuhong,Dai,Jiye Han等人也对此进行了讨论,本文放松了现有结果中参数βk≥0的限制,并保证在几种可行的线搜索下共轭梯度算法的全局收敛性。  相似文献   

16.
在陈金全教授的本征函数法的基础上,对照置换群和SUn群的同位标量因子1的相关工作,对空间群的同位标量因子的定义及其求法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函数mid(·)可以把混合互补问题转化为一个等价的非光滑的方程组 ,由于其非光滑性 ,难以直接用光滑Newton法求解 ,光滑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文中采用熵摄动来光滑化函数mid(·) ,讨论了得到的光滑化函数的一些性质 .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型三能级原子与双模相干态场非共振相互作用过程中,腔场存在能量损耗时,系统线性熵、光场线性熵和原子线性熵的时间演化特性,讨论了能量损耗、双模光场的平均光子数和光场与原子的耦合程度对各线性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1994年F.Harary提出的关于和图与整和图的未决问题,对Kn-E(Kr),KrKn,详细讨论了ζ(Kn-E(Kr))与σ(Kn-E(Kr))的关系,并对任意的n,r,n≥r≥1,给出了其完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以3-羟基-3-甲基丁炔为原料合成3-氯-3-甲基丁炔的工艺,并考察了反应条件对3-氯-3-甲基丁炔收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3-羟基-3-甲基丁炔23.5 g,浓盐酸28 mL,浓硫酸18 mL,反应温度30 ℃,催化剂ZnCl2 2 g,该合成工艺收率可达83%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