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氢氧化铝含量的硅橡胶绝缘材料的憎水性丧失及恢复特性,使用去离子水对复合绝缘子用硅橡胶材料进行浸泡处理后在实验室标准环境下进行憎水性恢复,采用恒温试验箱对硅橡胶材料进行低温冷冻处理,以硅橡胶材料静态接触角表征憎水性的变化规律,测得硅橡胶材料在常温及低温下随氢氧化铝含量变化的憎水性丧失及恢复规律,并分析原因机理。针对不同氢氧化铝含量的硅橡胶绝缘材料的憎水性迁移特性,依照标准方法涂污,并迁移4天,用静态接触角表征不同氢氧化铝含量硅橡胶材料的憎水性迁移特性,并分析了硅橡胶憎水性迁移的机理。  相似文献   

2.
光刻胶是微纳米加工领域关键的材料之一,主要用于图形转移和蚀刻过程中对基材的保护. 基于水性溶液的光刻工艺可以减少污染,是未来材料发展和工艺改进的方向之一. 本论文针对同一种光刻胶(KMPR),对比有机溶剂和碱性显影液的显影效果,得到最佳水溶液显影液 KOH显影液,探索并得到其显影的较佳浓度范围,通过实验验证和解释温度和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聚工艺制备丙烯酸/环氧/氨基树脂水性罩光涂料,所合成的涂为的贮存稳定性、耐盐雾性、光泽度与丰满度等性能无有显著提高,是适用于电冰箱蒸发必器电镀材料使用的一种高装饰、高性能的水性罩光涂料。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固沙材料的开发与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几种常见的有机和无机化学材料为主要原料开发研制了一种高性能固沙材料,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测试了该高性能固沙材料固化石墨尾矿砂和河沙后在其表面形成固化层的时间,固化层的3d抗压强度及其渗水,证实了该高性能固沙材料固沙的可行性。研究了该固沙材料的固化机理,认为固化作用是有机溶剂和无机填料同沙粒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与溶剂型木器漆相比,水性木器漆存在着耐磨性差、硬度低等缺陷,在木器漆中引入纳米无机材料是解决这些缺陷的有效方法。笔者对水性木器漆中添加纳米无机材料的种类和用量进行了优化,分别选取了3种表面改性纳米无机材料(组合):改性纳米氧化铝、改性纳米氧化硅、改性纳米氧化铝+改性纳米氧化硅,在苯乙烯丙烯酸酯(SAE)水性木器漆的制备过程中进行添加,研究了纳米无机材料的种类、用量及添加方式对水性木器漆耐磨性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硅的质量比为2:1,总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水性木器漆的耐磨性和硬度较高,此时漆膜磨透转数2 000 r,铅笔硬度2 H。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性木器漆中添加适量的复合纳米无机材料能很好地提高水性木器漆的耐磨性和硬度。  相似文献   

6.
无机高分子矿物聚合物材料研究现状无机高分子矿物聚合物材料,是近年来在国际上兴起的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因其结构类似天然矿物沸石,即以多种非晶质至半晶质铝硅酸盐凝胶成分的化学键陶瓷材料,也有人称为  相似文献   

7.
以曱基丙稀酸曱酯(MMA)、丙稀酸丁酯(BA)和曱基丙稀酸(MAA)为单体,采用梯度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水性丙稀酸酯乳液,并以聚磷酸铵(APP)-季戌四醇(PER)-三聚氰胺(MEL)为协同阻燃体系,以长余辉发光材料为储能发光物质,制备了一种环保水性发光防火涂料。结果表明,乳液合成配方中的不同单体配比对合成乳液的成膜性能有很大影响。mAPP:mPER:mMEL=7:3:4时,配制的涂料具有较好的防火阻燃性能;向防火涂料中引入长余辉发光粉后,所得产品耐酒精喷灯燃烧时间可达18min,防火等级为一级,且具有一定的光致发光功能。  相似文献   

8.
水性聚氨酯(水性PU)由于制备成本低,火灾隐患小,有利于环保,而被广泛应用于多种材料的涂饰。对水性PU的主要性能、制备工艺及其应用进行综合介绍,旨在能对涂饰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评价不同类型桥面防水黏结层材料的性能,在实验室对水性环氧沥青、橡胶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三种防水黏结层材料进行不同洒布量、温度、浸水和冻融条件下的抗剪切和拉拔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防水黏结层材料的耐腐蚀性和不透水性均较优,水性环氧沥青的黏结强度、低温柔韧性、高温耐热性、温度敏感性、水稳定性、抗水损坏性均优于橡胶沥青和SBS改性沥青;推荐橡胶沥青、SBS改性沥青和水性环氧沥青分别采用洒布量为1.6、1.4、1.0 kg/m2进行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技术难题?     
《今日科技》2005,(1):34-35
项目名称:水性道路标线漆的研制开发。主要内容:目前我国使用的标线材料大都为溶剂类,在使用时会有大量易挥发的苯类溶剂散发。近年来,这种标线材料已逐步被新型的水性快干类涂料所替代,但这类涂料目前主要依赖进口,因此,要尽快开发一种既具有国外进口涂料的性能,但价格又能为市场所接受的新的水性道路标线漆。  相似文献   

11.
塑封用环氧树脂材料固有的吸水特性引起电子元器件表面发生电化学腐蚀过程,极性基团含量 及自由体积空穴是影响环氧树脂吸水特性的主要因素;针对工业应用中广泛存在的由于固化不充分引起极 性基团含量及自由体积空穴的分布不均,进而导致树脂吸水行为发生变化的问题,研究了胺类固化剂用量对 环氧树脂吸水动力学及性能的影响;吸水动力学方面,饱和吸水率随胺用量的增加而上升,但拟合结果表明 等化学计量树脂具有最低的水扩散系数;原位红外光谱(in-situ FT-IR)的测试结果表明,吸水过程中水分子 与羟基及羰基发生了相互作用;饱和吸水状态下,环氧过量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下降 16. 7%,等化学 计量树脂下降 16. 6%,胺过量树脂下降 32. 3%;力学性能方面,吸水导致环氧过量树脂的屈服强度下降 3. 9%,等化学计量树脂下降 5. 1%,胺过量树脂下降 8. 5%;而经过二次干燥处理后,等化学计量树脂及胺过 量树脂的 Tg、压缩模量及压缩强度均有较好地恢复;实验结果表明:由配料比引起的固化不充分对环氧树脂 吸水行为的影响是显著地。  相似文献   

12.
以玉米淀粉、丙烯酸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经接枝共聚,制备了高吸水性树脂,再利用高吸水性树脂制得高分子灭火剂,并测试了其灭火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每克可吸水300g,用它配制的高分子灭火剂的灭火效能优于普通水的灭火效能,而且不易复燃。  相似文献   

13.
首先利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堵剂各组分对其性能的影响程度,确定出最优配方;又以最优配方为基准,利用回归正交试验法,建立了描述各组分间定量关系的回归方程,对配方或参数进行预测或控制,从而确定出不同堵水条件及要求下的实用配方,具有较大的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羧酸类共聚物AE减水剂的合成与分散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以聚乙二醇醚接枝的不饱和酸共聚合成AE减水剂的方法及其分散性能,并对影响产物分散性能的几个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该合成方法成本低,与目前市面上的产品相比,操作简便,产品质量稳定,分散性能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油田注水开发的中后期 ,油井含水率普遍升高 ,甚至水淹 ,严重影响油田生产 ,研制出 SD选堵剂 ,并进行了性能评价和室内模拟试验 ,结果表明 SD选堵剂具有好的油溶性 ,成胶时间和软化温度可调 ,堵水率达 98%以上 ,堵油率 1 0 %左右 ,封堵强度可达 1 5MPa/m以上 .现场应用表明 :该堵剂选堵效果明显 ,能起到好的增油降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效减水剂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高效减水剂的种类和分子结构及国内外有关高效减水剂的质量标准,详述高效减水剂对新拌和硬化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高效减水剂与水泥颗粒的作用机理,提出现有高效减水剂存在的问题和高效减水剂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空气钻井地层出水难题,开发了一种无液相携水技术。室内实验结果揭示:5秒内携水剂可携带自身重量10倍以上的地层水;温度越高,地层水矿化度越低,携水速度越快;携水剂具有较好的保水能力,携水后不会因压力和离心力增加而失水;携水剂携水后松软,具较好的弹性和润滑性,有利于钻井安全。该技术在中国鄂尔多斯盆地进行了现场试验。试验表明,无液相携水技术可对出水量小于10 m3的地层有效携水;与传统泡沫相比,该技术携水速度快、携水量大、不影响正常钻进,有利于钻井安全并提高机械转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絮凝剂的作用机理,重点介绍了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洗煤厂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合理使用絮凝剂,降低洗水浓度、净化洗水、提高产品产率和质量、节能降耗、提高设备工作效率,从而保证了生产正常运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城市水量平衡模型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大、城市给排水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水量平衡为设计和运行集成水管理提供了良好的起点.在城市水量平衡模型分析过程中,首先分层次建立了城市水系统模型,通过室内、室外、管网子系统的叠加形成城市综合水系统模型;其次从环境、经济和社务服务方面,提出了衡量城市水量的评价指标;第三,开发层次模型水量分析程序,并以SH城市水系统的原始数据为例,初步分析了SH市城市水系统中的水量问题.结果证明城市水量平衡模型的开发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减水剂的作用及混凝土施工对减水剂的要求,分析了影响减水剂对水泥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指出减水剂能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混凝土的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