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抛弃弓箭选择计算机,印第安部落从石器时代一脚跨进互联网时代——据英国《每日镜报》报道,巴西亚马逊丛林的苏瑞部落是深藏在森林深处的印第安人原始部落之一,然而该部落自1969年首次和现代文明接触以来,就遭遇了一系列可怕的噩梦,文明世界的白人带来的病菌像瘟疫一样席卷苏瑞部落,导致该部落的5000多名成员现在死得只剩下300个。  相似文献   

2.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06,(20):52-54
这是一个沉寂了800多年, 2004年才向世人揭开了她神秘面纱的小村庄——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完颜部落”。这里的村民执著地守护着一座神秘莫测的古墓。据说,墓主为金兀术之子完颜亨甘肃泾川“完颜部落”寻踪  相似文献   

3.
《科学大观园》2014,(14):I0002-I0004
<正>摄影师拉佛吉在非洲国家安哥拉部落拍摄的一组罕见照片,让人们得以有机会一瞥那里的部落成员与众不同的生活及传统习俗。  相似文献   

4.
武斌 《科学大观园》2007,(20):22-23
非洲裂谷南部茂密的丛林里生活着一个与世隔绝的部落--哈扎比部落,他们被称为"石器时代的人",因为他们依然保留着石器时代的传统。英国《每日邮报》详细披露了英国资深记者纳夫塔尔·帕特罗走进这个神秘部落的所见所闻。  相似文献   

5.
非洲、南美洲的一些部落以及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部落佩戴唇盘已经有长达几个世纪的历史了。虽然女性佩戴唇盘的情况最常见,但是在一些部落里男人也有佩戴这种东西的习惯,有时甚至是上唇和下唇各戴一个唇盘。不过很多群体已经在20世纪放弃了这种习俗,但现在居住在离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大约1840公里的奥莫河谷的穆尔斯人仍然延续着这一  相似文献   

6.
桑那州的阿帕奇堡保留地中,濒危的阿帕奇鳟鱼找到了新家,而森林的管理者心中所恕的不只是木材,还有生态。全美国被印第安事务局认定的部落有564个,除了圣克拉拉的普韦布洛,还有越来越多的部落开始复原被许多代人过度使用摧毁的土地。  相似文献   

7.
慕义 《科学大观园》2006,(10):35-36
身为约瑟后代,背井离乡2700年后希望返回故土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熟悉中东历史的人都知道,以色列很多部落流散在世界各地,今天他们大都找到了自己的根。但谁会想到,有一个部落竟在2700年前背井离乡流浪到印度。现在他们的  相似文献   

8.
在祖国的东北部,美丽的乌苏里江畔,世世代代居住着一个喜好渔猎的民族——赫哲族。赫哲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4000多人。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古代三大族系之一肃慎系的后裔,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他们世代以捕鱼、狩猎为业。赫哲族曾被称为"鱼皮部落",是因为在1949年以前赫哲族的衣服和被褥多用鱼兽皮制成。赫哲族的鱼皮衣服多用胖头、鲟、大马  相似文献   

9.
位于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从来就不缺少新闻。在传出该邦“代孕妈妈成群”、“处女膜修复术流行”后,现今又有一些男人通过中介机构出租自己的妻子,以便每月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相似文献   

10.
云南西北高原川滇交界处的泸沽湖畔,生活着一个神秘的氏族——摩棱人。他们至今还延续着母系社会的母系大家庭生活方式,保留着走婚的阿夏婚姻形式,男人不娶、女人不嫁。这里被称为"人类最后的母系部落"、"世界母系文化的最后一片领地"、"人类母系社会文化的活化石"、"神奇女  相似文献   

11.
改变自己     
有一个土著部落,自古就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参加集会活动的人,必须赤身裸体。一次,这个部落里传染瘟疫,许多族人染病卧床,而部落里的医生全都束手无策,于是他们商量好要到另一个部落里请一名“神医”。起初,这神医并不想去,因为那个“规矩”他受不了,但人命关天啊,最后他还是接受了邀请。欢迎医生到来的那天,族人们想,好不容易把神医请来,为部落的福祉起见,咱们就破一次例吧,所以,那一天所有的族人都穿西服、打领带,聚集在他们的会堂里。钟声响过,医生走了进来,族人们一下子都愣住了,只见年迈的医生肩上背着重重的医药包,身上却一丝不挂……  相似文献   

12.
仡佬族习俗     
胡杨 《科学大观园》2009,(12):27-28
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木地人”即土著居民。古代为白越的“俚”、“蜒”部落中的一支,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魏普后称僚人,“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属汉藏语系,目前也只有少数老年人通仡佬语。  相似文献   

13.
金兴 《科学大观园》2006,(20):39-41
这座名叫“德格吉祥聚慧院”的四合院落,已有270多年的寿命。德格固然算藏区的边缘,可不同部落和教派的交织并存,反而提供了文化昌盛的另一种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1.关于“地理大交流”“地理大交流”的概念,是我国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于1988年首次提出的。它表示从公元4世纪初到6世纪后期“发生在中国境内的巨大人群所经历的地理变异”。这场地理变异,表现为大群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地跨过长城,进入中原,“他们放弃了‘天苍苍,野茫茫’的自然地理环境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游牧生活,而定居到这片对他们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土地上从事农业活动”,而原来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广大汉族人民则“放弃了他们世代定居的这片干燥坦荡的小麦粮区,迁移到低洼潮湿的江南稻作区”。这场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地理交流,以其发生时代之早、涉及范围之广、参与人口之多、延续时间之长以及其深远的影响,在地学史上占有重要一页。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陈先生把这  相似文献   

15.
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印度洋海啸袭击之后,印度官方迟迟未公布其偏远岛屿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准确伤亡情况。世人一度担心,由于当地灾情严重,那里的原始部落很可能“从地球上消失”。然而在那场灭顶之灾来临之前,这些有着约7万年历史的“史前部落”已举家逃离了海滩。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一个小乡村是无权在地图上出现的。由于它的渺小,我们的认知范围无法感知它的存在。更由于客观存在的分量像一滴掉在炭火上的水,让人难以捉摸。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却得到了一张非常奇怪的地图。上面印有“六  相似文献   

17.
高飞 《科学大观园》2011,(20):36-36
巴西政府官员表示,他们已经证实亚马孙雨林存在一个不与外界接触的原住民部落。在此之前,卫星在亚马孙西南部靠近秘鲁边境的3个面积巨大的空旷地带发现了这个部落。为此,在当地政府部门——国家印第安基金会的考察队搭乘飞机获取了更多数据之后,这个迷失部落的存在最终得到证实。国家印第安基金会之所以利用飞机是因为不想打扰这个与世隔绝的部落。巴西政府对于这种部落采取的政策是不与之进行接触,以便防止他们的土地遭到入侵,同时也保护他们的自治  相似文献   

18.
俾格曼人的体征 博阿利大瀑布和蒙贡坝是中非的两大旅游胜地。而后者更为吸引入,因为那里居住着世界最矮小的人——“俾格曼”原始部落。俾格曼族散居在一些原始丛林中,生活以游动为主,一个地方的食物吃光了,再搬到另一个地方。  相似文献   

19.
话题背景近年来,一些大学生同居“过小日子”已成不争的事实。在一些高校受过处分的学生中,原因属“同居”或“发生性关系”的并不罕见。某些高校附近的民房,多数被在校大学生租赁,男女大学生干脆悄悄做起了“小夫妻”。大学生同居现象并非北京等大城市学校独有。在西部某城南郊的文化城,大专院校鳞次栉比,附近居民房屋颇多,在这里租住的98%以上都是大学生“小夫妻”,村民都习惯地叫这些村为“大学生夫妻部落”,他们则笑称自己的同居生活为“互助组”。据报道,在广州地区8所高校有关“婚前性行为”的调查统计表明,1136名接查者中,14.l%有过…  相似文献   

20.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历史上有索伦、通古斯、雅库特三大支系。如今,雅库特人数量最少。他们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被称为我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也是我国迄今惟一饲养驯鹿的民族。由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原因,2003年8月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整体搬迁到定居点。然而定居不久,猎民们又返回了山林。这一现象的产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学者们也纷纷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