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航空结构钢(40CrNiMoA;30CrMnSiA;38CrA等)奥氏体晶粒度的检验中,长期来由于出现严重的混晶现象,使产品合格率大幅度下降,严重影响到我国航空工业的用钢。1979年在国防工办和冶金部联合主持下,召集有关单位对“航结钢晶粒度”的  相似文献   

2.
超声辅助微铣削是在微铣削的加工过程中,对刀具或者工件施加一定频率和振幅的超声振动,改变材料去除机理,改善微铣削的加工特性.文中以45#钢为例研究晶粒度的大小对超声振动辅助微铣削结果的影响,对不同大小晶粒下45#钢进行了超声微铣削实验,分析材料晶粒度的大小对超声辅助微铣削实验结果的影响.通过改变微铣削工艺参数和超声振幅并进行正交实验,重点分析晶粒度的大小对铣削力,加工表面粗糙度和加工工件精度的影响.验证了在相同的工艺参数下微铣削过程中晶粒度较大的材料对应较小铣削力的结论,同时晶粒度较大的材料可以获得更好加工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3.
91钨合金断裂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扫描电镜拉伸台,通过观察钨质量分数为91%,晶粒度不同的三种钨合金材料受载后裂纹生成、扩展的全过程和断口形貌,研究晶粒度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晶粒度为1~3μm的钨合金表现为脆性沿晶断裂,裂纹沿着晶粒与晶粒之间的界面产生、扩展;晶粒度约为10~15μm的钨合金表现为脆性断裂,粘接相失效破坏,裂纹沿着晶粒与粘结相界面扩展;晶粒度约为30~40μm的钨合金表现为穿晶断裂,裂纹穿晶向前扩展。  相似文献   

4.
分形金相的初步探讨--关于晶粒度的分形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金相的分形特征进行了探讨分析。实验验证闰具有分形特征,并测量了标准图谱中铁素体晶粒度图形的分形维数。考察了晶粒度与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金属晶粒可用分形维数定量描述。在1~8级晶粒度范围内,随着晶粒度级别的提高,分形维数数值逐渐增大,其中以1~5级内增大得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船用柴油机活塞顶检验过程中的冶金质量进行了分析,分别用MM6金相显微镜和HX-1000维氏硬度计对原材料和调质处理后的样品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及晶粒度和硬度测量.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冶金参量在调质处理前后有较大改变,原材料的晶粒度及金相组织已不能代表成品活塞的晶粒度和金相组织,对同炉热处理的试样进行检验则更能代表活塞顶的真实晶粒度.  相似文献   

6.
深过冷金属熔体中单晶形成的临界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形核率和晶体生长速度对过冷金属结晶晶粒数的影响用过冷度统一起来,建立了过冷金属结晶晶粒数随金属热力学过冷度变化的理论关系。结果表明:过冷金属的结晶晶粒数随金属热力学过冷度的增大而减小,过冷度增大到一临界值后,过冷金属的结晶晶粒数减小到1;所得到的在过冷金属熔体中形成单晶的理论判据与有关实验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7.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晶粒度的La0.67Sr0.33MnO3样本,研究了不同晶粒度材料的结构、磁性和微波吸收性质之间的关联.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通过改变烧结温度实现La0.67Sr0.33MnO3样品晶粒大小的控制;在一定的纳米尺度范围内,随着晶粒度的不断增大,吸波峰值逐渐向高频方向移动;晶粒度为58.5nm的样品在...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比较了18MnHP冷轧板的原始坯料及在系列退火温度下的铁素体晶粒度。对其晶粒超细进引了分析研究,考虑了冷形变量、退火工艺和原始晶粒对成品材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板坯厚度所决定的冷轧变形量是主要因素。并就钢板出现10级超细晶未对制瓶冲压产生不利影响作了报道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晶粒的碳酸钙矿石用于造渣的优劣性,对6种晶粒不同的碳酸钙矿石进行了X射线衍射、压汞、扫描电镜分析等试验,研究了它们的晶粒尺寸、碎裂程度、碎裂过程和煅烧后的比孔容、体积密度、孔隙率、平均孔径、活性度等因素,分析了矿石晶粒尺寸对其热裂性和煅烧所得石灰的微观结构参数、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石晶粒度越大,煅烧所得石灰越疏松多孔,活性越高,在急速受热时会发生爆裂,化渣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各种应变速率下,不同晶粒度对超塑流变应力的影响,建立了1gδ-1gδ的关系曲线,发现在从1.5×10~(-5)/秒-9.6×10~(-4)/秒的范围中,1gδ-1gδ是一组平行的直线,实验证明对Zn-A1共析合金采用超塑流变经验方程是合理的,并对n和P作了测定。 在不同晶粒度下,测定了各种应变速率和最大伸长率的关系。发现超过1.5×10~(-2)/秒,晶粒度增大时,超塑性明显下降,直至发生早期断裂。说明在一定应变速率下,超塑性对晶粒度是很敏感的。  相似文献   

11.
采用空气氧化法,在可见光作用下制备纳米Fe3O4,探讨羟基化合物单一添加剂、乙醇和EDTA双组分添加剂对Fe3O4粒径及分散性的影响,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乙醇、乙二醇和聚乙二醇600添加剂,Fe3O4的晶粒度均减小;随乙醇添加剂的增加,所得Fe3O4的晶粒度减小;EDTA的加入也有利于纳米Fe3O4晶粒度的减小;乙醇和EDTA双组分共同添加时可得到分散性较好、晶粒度为10.1 nm的均匀纳米Fe3O4,其在乙醇溶液中的分散稳定性较好.不同晶粒度(36.6~10.1 nm)纳米Fe3O4分别呈现出铁磁性、超顺磁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通过低周冲击试验方法研究了几种不同WC晶粒度及Co相含量的硬质合金冲击疲劳性能并对其韧性和增韧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试验结果表明:当WC晶粒度一定时,硬质合金的低周冲击疲劳性能随Co含量增加而提高;而对于相同Co含量的硬质合金,6.5μm晶粒度合金耐冲击疲劳性要强于1.8μm晶粒度合金.与常规韧性指标相比,低周冲击疲劳性能更有效地反映了硬质合金韧性及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改变试样质量和冷却规范,研究了过冷Cu-30%Ni(原子分数)单相合金在不同凝固时间下的组织转变规律.在实验所选择的几秒到数分的凝固时间内,均于较低的过冷度范围和高过冷度下观察到了粗大树枝晶向细小等轴晶的转变.延长凝固时间,晶粒发生细化的两个过冷度区间扩大.对低过冷度下细化组织进行的考察表明.快速凝固刚结束时,细化晶粒仍具有树枝晶的特征,随缓凝阶段持续时间的延长,晶粒逐步蜕化为球状晶和蠕虫状晶,与此同时,晶粒度以幂函数规律重新增大.过冷熔体快速凝固使初生固相含有过饱和的低熔点组元以及较多的晶体缺陷.最终导致快速凝固结束后形成的细小晶粒在缓凝阶段的重新粗化速度明显快于正常凝固过程中晶体的粗化速度.  相似文献   

14.
抑制硬质合金烧结中WC晶粒长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该文选择了VC和Cr3C2作为WC—Co硬质合金晶粒长大抑制剂,研究两种抑制剂加入量对合金组织、WC晶粒度和性能的影响以及抑制晶粒长大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VC和Cr3C2的加入十分有效地抑制了基体合金WC晶粒的长大,合金中的WC晶粒度随抑制剂加入量的增加而减小,可达到最小的WC晶粒度接近100nm,合金的硬度随抑制剂加入量增加而增加,但强度则下降。同时也会增加孔隙度,结果增加了脆性,降低了合金的强度.VC的有害影响比Cr3C2更大。  相似文献   

15.
掺杂对纳米ZnO粉末晶粒度和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了用化学共沉淀方法分别制备的掺杂Bi,Sb,Co,Cr,Mn和多元掺杂对纳米ZnO粉末晶粒度和相结构的影响,发现经500℃/h热处理后,掺Bi,Mn,Co和Cr的粉末晶粒度没有明显变化,而掺Sb的ZnO粉末晶粒度随Sb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掺Bi的粉末除主晶相ZnO外还有BiOCl相,掺Sb的粉末有主晶相和尖晶石相,所掺Mn,Co,Cr均固溶于主晶相ZnO;多元掺杂晶粒度均为30nm,相为主晶相和尖晶石相。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察金属分散度对活性的影响,本试验用浸渍法制备了两个系列的催化剂,A系列样品是加入担体表面改性剂La_2O_3使担体表面改性,然后金属镍分散在改性的表面上,增强金属与担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金属的分散度,当La_2O_3加量不同时,便可制得一系列晶粒度不同的样品;B系列样品是在相同的担体表面上负载不同量的金属镍,制得一系列晶粒度不同的样品。 用x光衍射法测定担体表面上金属镍和NiO的平均晶粒度。样品的活性评价在常压装置上进行,考察甲烷水蒸汽转化制氢的活性。实验证明,金属活性组份在担体表面上的分散度对催化反应的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对于本试验采用的Ni/α-Al_2O_3催化剂,CH_4水蒸汽转化制氢反应的活性最高点所对应的最适宜的金属分散度为:NiO和Ni的平均晶粒度约为210A,适宜的NiO和Ni平均晶粒度范围约200~230A。  相似文献   

17.
通过改变试样质量和冷却规范,研究了过冷Cu-30%Ni(原子分数)单相合金在不同凝固时间下的组织转变规律.在实验所选择的几秒到数分的凝固时间内,均于较低的过冷度范围和高过冷度下观察到了粗大树枝晶向细小等轴晶的转变.延长凝固时间,晶粒发生细化的两个过冷度区间扩大.对低过冷度下细化组织进行的考察表明,快速凝固刚结束时,细化晶粒仍具有树枝晶的特征,随缓凝阶段持续时间的延长,晶粒逐步蜕化为球状晶和蠕虫状晶,与此同时,晶粒度以幂函数规律重新增大.过冷熔体快速凝固使初生固相含有过饱和的低熔点组元以及较多的晶体缺陷,最终导致快速凝固结束后形成的细小晶粒在缓凝阶段的重新粗化速度明显快于正常凝固过程中晶体的粗化速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作为控制轧制基础的奥氏体晶粒度和由它转变成的铁素体晶粒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用铁素体相变模型从理论上导出了D_r/D■变换比与D的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在保证碳化硼粉末充分热致密化的前提下,控制了晶粒长大,从而获得了高强度的微晶碳化硼制件。研究中采用硼酸碳热还原法在碳管炉中制得碳化硼粗粉,经振动球磨、酸洗和分级获得了微米级细粉,其化学成分和杂质含量符合国标GB5151-85中PB_4CH-1粉末的要求。本研究还进行了添加剂对热压碳化硼晶粒长大影响的实验。实验表明:硼的加入不仅降低了热压温度,而且有效地控制了晶粒长大,用同种粉末和工艺,晶粒度由6.00μm降至3.72μm。在普通烧结中,少量碳的加入显示了很好的烧结活化作用,但碳对热压没有显示积极的效果。氧化钐的加入明显促进晶粒长大,在相同条件下,晶粒度高达8.06μm。本研究制得的成品由于充分保证了热致密化,故其热压坯晶界强度高,断口晶粒细且均匀,抗弯强度与晶粒度之间的关系符合Osipov建立的方程:σ=σ_0+Kd~(-1/2)。其性能达到或超过了文献报导的最好水平。主要性能为:抗弯强度:578-585MPa;克努普硬度(负荷100g):2800—3000km/mm~2;孔隙度:<0.5%;平均晶粒度:1—2.5μm;比重:2.49—2.51g/cm~3。  相似文献   

20.
多层晶粒生长法制备织构化CaBi_4Ti_4O_(15)压电陶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新型的丝网印刷晶粒定向技术,以Bi2O3,CaCO3和Ti O2纳米粉体为原料,无需模板晶种直接制备出高度织构化的CaBi4Ti4O15陶瓷.系统研究了烧结温度、时间、升温速度以及原料粉体颗粒度对晶粒定向的影响,在1000~1180℃范围内烧结4h后获得高达94.1%的晶粒取向度.利用XRD和SEM等手段探讨了丝网印刷工艺的晶粒定向生长机理,认为丝网印刷可获得极薄的颗粒层,层间存在间隙,各层内的颗粒由于在平行界面方向生长不受限制,使其该界面方向的晶粒尺寸大于其它方向,从而最终得到晶粒高度定向的陶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