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制备分离表达SIRPα受体的外泌体,探讨SIRPα外泌体的结构特性、细胞相容性、细胞内分布及对CD47/SIRPα信号轴的阻断作用.方法 通过差异超速离心法从稳定表达SIRPα的HEK293T细胞中分离外泌体;通过动态光散射法(DLS)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技术分析外泌体的尺寸和形貌特征;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泌体中SIRPα-GFP融合蛋白的表达;通过MTT法检测外泌体与NIH3T3细胞的相容性;应用荧光成像技术研究外泌体的肿瘤细胞内吞;通过肿瘤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孵育实验研究外泌体阻断CD47/SIRPα信号轴带来的肿瘤吞噬效果.结果 利用差异超速离心法分离得到尺寸约80 nm的SIRPα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呈现为尺寸均一的圆球形结构;免疫印迹证实了外泌体上SIRPα的表达;MTT法结果显示SIRPα外泌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荧光成像结果显示SIRPα外泌体被B16F10细胞内吞后分散在细胞质中;共孵育实验表明SIRPα外泌体与CD47单抗均能促进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吞噬黑色素瘤细胞.结论 成功分离了表面表达SIRPα受体的外泌体;SIRPα外泌体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SIRPα外泌体可以成功阻断CD47/SIRPα信号通路,激活了巨噬细胞对肿瘤的吞噬功能.  相似文献   

2.
虽然成年哺乳动物的心脏具备有限的再生能力,但在心肌损伤后无法弥补丢失的心肌细胞.运动诱导心脏再生,不仅能促进心肌细胞的肥大和自我更新、抑制凋亡,而且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功能.IGF-1/PI3K/Akt信号通路、C/EBPβ/CITED4转录因子、一氧化氮是运动促进心脏再生的重要分子机制.微小RNA作为生物学标记物,在运动诱导的心脏再生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更重要的是,运动诱导的心脏再生对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代谢型心肌病、衰老相关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效应.基于运动诱导的心脏再生将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外泌体作为一种分泌囊泡,由于携带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分子,能够介导细胞间通讯,从而参与各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发现,乳腺癌细胞来源外泌体与近端的肿瘤微环境和远端的组织器官相互作用,这些携带肿瘤生物活性分子的外泌体参与调控乳腺癌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就近年来乳腺癌来源外泌体在参与构建肿瘤微环境、免疫应答、药物抵抗、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exosomes)是一种体内多种细胞可以分泌的细胞外囊泡,由膜蛋白组成的脂质双分子层包绕蛋白质和核酸形成,其直径大小为30~100 nm不等.其内含有microRNAs(miRNAs)和mRNAs等遗传物质,在细胞之间具有物质交换及信息传递等功能,在体内很多生理与病理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外泌体中的miRNAs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研究发现它们可以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血管生成等相关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外泌体中的miRNAs在神经胶质瘤中的作用,本文综述了外泌体中的miRNAs与胶质瘤的发生、发展、肿瘤血管生成、肿瘤代谢的关系,并探讨了其在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泌体包裹的miR-19b对EV71病毒复制的影响,为EV71病毒的miRNA防治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将游离的miR-19b-cy3.5分子和转染miR-19b-cy3.5的HT29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分别处理T98G细胞,观察进入细胞的效率;分别提取未处理的、转染mimic-n.c.和转染miR-19b的HT29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给予T98G细胞孵育后,检测细胞内miR-19b的表达;分别以60 mg/L转染mimic-n.c.的HT29细胞分泌的外泌体、60 mg/L和40 mg/L转染miR-19b的HT29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孵育T98G细胞并感染EV71病毒,检测病毒RNA载量;将携带包裹的miR-19b-cy3.5的HT29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尾静脉注射小鼠检测miR-19b在小鼠各个器官中的表达.[结果] miR-19b-cy3.5能够通过外泌体的形式进入T98G细胞中,而游离的miR-19b-cy3.5无法进入细胞;转染miR-19b的HT29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在处理T98G细胞后,胞内miR-19b高表达,同时,外泌体处理后的T98G细胞中EV71病毒R...  相似文献   

6.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分泌的具有双层脂质膜结构的纳米级小囊泡,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均可分泌外泌体.外泌体携带核酸和蛋白质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内容物,不但在细胞间信息交流和信号转导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参与了人体内各种病理生理过程.肿瘤来源的外泌体参与调控肿瘤的生长发展和侵袭转移等过程.外泌体在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以及作为治疗工具方面的探索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对外泌体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侵袭以及在肿瘤精准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创伤性脊髓损伤能够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是一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疾病,但是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现有研究中发现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具有和母细胞相似的生理作用,将外泌体应用于脊髓损伤的治疗中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疗效,而且移植外泌体后尚未发现在移植干细胞中出现的致瘤等副作用,因此外泌体将会是脊髓损伤治疗中一个很有前景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峻,衰老及其带来的多种慢性疾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综述了脑衰老发病的复杂生物学机制,包括胶质细胞激活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干细胞耗竭、DNA修复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等机制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近些年来运动与脑健康领域出现的新方法,包括表观遗传学、外泌体、肠道菌群、运动因子、异体共生、组学分析等的研究和应用;提出了运动干预脑衰老从基础到临床转化的可行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细胞外基质是骨骼肌微环境的重要组成,基质中胶原蛋白的过量表达,会导致骨骼肌纤维化,因此研究miR-18a对于成肌细胞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细胞划痕、组织切片HE染色等方法检测了肌肉损伤修复模型中miR-18a及胶原蛋白基因的表达变化以及在成肌细胞C2C12中过表达miR-18a模拟物后对胶原蛋白基因表达、细胞迁移和成肌细胞转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iR-18a及胶原蛋白的表达量会响应骨骼肌的损伤修复过程。在成肌细胞中,miR-18a的过表达会抑制胶原蛋白相关基因的表达。但miR-18a的过表达并不影响成肌细胞的迁移和向骨的转分化。因此miR-18a对于细胞外基质相关基因的研究,可以为骨骼肌损伤修复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动对肌卫星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卫星细胞是骨骼肌再生、肥大的基础,平时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运动可通过多种途径对肌卫星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产生影响.综述了运动对肌卫星细胞激活、增殖、分化的机制,并就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热敏灸对运动大鼠运动能力和心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运动组、运动+普通悬灸组和运动+热敏灸组,采用14 d递增大强度跑台运动训练和生物化学的方法,观察热敏灸对运动大鼠运动能力和心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过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运动+热敏灸组大鼠疲劳相关症状显著改善,跑台力竭时间显著高于运动+普通悬灸组和单纯运动组。运动+热敏灸组大鼠心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SOD酶活性高于单纯运动组、运动+普通悬灸组,心肌细胞线粒体SOD酶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但骨骼肌细胞线粒体SOD酶活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MDA含量低于单纯运动组和运动+普通悬灸组,但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热敏灸足三里穴具有明显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机理与热敏灸降低过度运动大鼠心肌和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2.
外泌体(exosomes)是动物组织细胞形成并释放到外周血液和体液中的大小为40~150 nm的扁盘状细胞外囊泡.由于外泌体包裹了大量的核酸、蛋白质、脂肪等信息物质,其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调控动物一些重要的生理活动.对外泌体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在医学和免疫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013年,James Rothman、Randy Schekman和Thomas Südof 3位科学家因发现了细胞内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后国内外每年发表外泌体相关文章1 500余篇.本文综述了外泌体的形成与功能以及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以期为利用外泌体开发肿瘤早期诊断、免疫治疗和动物疾病控制的新途径、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已报道从成年的小鼠中分离得到心脏干细胞(Cardiac Stem.Cells CSCs),并且应用于心脏病的治疗.但是心脏干细胞特征尚未完全阐述.通过体外分离成年小鼠的心肌组织,进行培养,分离得到半悬浮状态的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分离得到的心脏干细胞的表面分子表达情况;并且通过调整培养条件诱导其体外分化.研究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得到的心脏干细胞,表达干细胞标志分子Sca-1,以及间充质干细胞标志分子(CD29、CD90、CD44和CD106);体外分化研究显示心脏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脂肪细胞和成骨细胞.心脏干细胞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心脏损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成年心肌细胞通常不能再生,严重的心肌损伤会导致心肌不可逆的重构坏死, 从而发生心功能失调. 干细胞再生治疗为心肌再生提供了很好的策略. 为了寻找合适的干细胞类型, 促进心肌再生, 有效改善心功能, 需要更好地了解心肌修复和再生的分子基础. 已有研究发现多种干细胞可促进心肌再生. 描述了骨髓干细胞的促血管新生及心肌分化的能力在心梗治疗中的作用, 还讨论了心脏侧群干细胞以及诱导型多能干细胞在心肌再生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 所阐述的最新数据有利于拓展干细胞治疗的有效潜能及临床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急性胰腺炎血清外泌体对于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的作用机制.首先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5名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II(APACHE-II)评分分为轻症组45例和重症组40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NLRP3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记检验,IL-1β和IL-18浓度采用ELISA检验,表面分子CD63和TSG101的水平采用流式法检验.结果表明: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患者APACHE-II评分显著升高,外周血NLRP3蛋白表达、IL-1β和IL-18浓度、CD63和TSG101水平均上升,且NLRP3蛋白表达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APACHE-II评分呈正相关.在细胞层面,以AR42J细胞作为对照组,取急性胰腺炎重症组患者外周血分离后的外泌体与AR42J细胞共培育作为外泌体共培育组,比较两组细胞的NLRP3、caspase-1、caspase-4、caspase-5、Cleaved-Caspase11、GSDMD-FL和GSDMD-N表达、细胞上清中IL-1β和IL-18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外泌体共培育组细胞的N...  相似文献   

16.
选用ICR健康小鼠,通过复制力竭运动模型,研究连翘叶提取物(extract from Forsythia suspensa leaves,FSE)对力竭及恢复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乳酸脱氢酶同工酶(isozymes of 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和丙二醛(malordiaolehyde,MDA)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FSE能提高力竭运动状态下小鼠血清SOD的活性,减少力竭及恢复状态下血清MDA的生成,并可降低LDH总活性.以上结果表明,FSE具有保护骨骼肌细胞、预防与降低运动后骨骼肌微损伤的发生以及促进损伤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BMAL1是时钟环路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在维持心脏正常生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核糖体作为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参与维持细胞内蛋白质稳态。研究表明核糖体功能紊乱会影响蛋白质合成速率、心肌细胞增殖及心脏修复再生。因此,本文就时钟基因BMAL1与核糖体新生、心脏再生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运动中骨骼肌的疲劳或损伤与骨骼肌细胞凋亡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该文从氧自由基,线粒体钙离子代谢,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以及凋亡相关基因等机制方面综述了运动与骨骼肌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运动人体科学界、运动医学界普遍认为炎症诱导肌卫星细胞激活的机制是运动性骨骼肌适应的最重要机制。运动肌会因机械损伤、缺血/再灌注、钙离子升高尤其牵拉激活型Ca^2+通道激活导致的Ca^2+升高,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 rosis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等各种促炎症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以内皮细胞为媒介将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由血液引向骨骼肌组织导致炎症发生。一定范围内或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过程中,炎症造成的缺氧及炎症募集的ED^2+巨噬细胞产生的成纤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会激活卫星,随着卫星细胞内各种肌源性调节因子的程序性合成,卫星细胞并从G0期重返细胞周期,进行细胞的增殖,既实现卫星细胞的自我更新、维持,又有序地进行细胞分化、同损伤肌细胞融合,最终完成骨骼肌的正常生长、损伤肌肉的修复及再生。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SC)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能否通过递送circHIPK3修复梗死后的心脏及其作用机制,我们通过手术结扎法建立C57BL/6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同时根据circHIPK3接头处序列,设计3组siRNA,之后分别将PBS、exosome、si-circHIPK3exosome移植到小鼠缺血心脏中,通过心超、Masson染色等方法对小鼠心脏恢复及纤维化程度进行检测.同时通过低氧无血清处理大鼠心肌细胞(H9C2)来构建体外凋亡模型,进一步探究circHIPK3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si-circHIPK3exosome处理组与exosome处理组相比,小鼠心脏左心室射血分数(EF)和缩短分数(FS)均显著降低,梗死区域纤维化程度更加显著.同时,体外TUNEL染色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表明,相较于exosome共培养组,si-circHIPK3exosome共培养组的H9C2细胞凋亡发生率显著升高.由此表明circHIPK3可以显著抑制缺血环境下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促进心梗修复,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