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华 《科学大观园》2006,(20):66-68
千万年来在非洲这片大陆上,从草原到雨林到沙漠的每个角落,一场激烈的进化竞争悄无声息的进行着。竞争失败的结果便是灭绝。一个物种消失了,将被另一个适应能力更强的物种取而代之。随着大陆环境的变化,那些适应性更强的物种幸存下来,而无法适应的则永远消失了。抑止动物数量增长的便是那些食肉动物,而它们同样进行着自己的进化之战。  相似文献   

2.
在南美秘鲁的北部海滨地区,是一片绵延沙漠。然而,就在这个人烟稀少的地区存在着一个极其神秘的文明遗址。考古学家用曾经流淌在这片地区、如今早已十涸的河流为其命名,称之为莫切文明。不过许多年来,现代的人们对这一文明知之甚少,对其如何兴起、兴盛,乃至突然消失的历史更无从知晓。  相似文献   

3.
约旦考古学家们在约旦境内一片沙漠的中央地带发现了巨大的铜矿藏遗址,据测算这一矿藏的最早出现应该是在公元前10世纪。而公元前10世纪正好又是以色列王国所罗门国王在位时期,当时所罗门帝国统治疆域十分辽阔,而这片山谷也在所罗门王国的管辖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4.
正南极有着极为脆弱的环境,这是事实。1961年生效的《南极条约》,虽只有短短的14条,但却成为自此之后协调南极事务的根基。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一块没有主权国家的大陆。从空中俯瞰,南极大陆形似一片洁白的银杏叶,其面积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约等于1.5个中国陆地面积。南极有着极为脆弱的环境,这是事实。白色沙漠地球72%的淡水在南极南极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没有明确主权归属的一块冰雪大陆,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5倍,比整个欧洲的地理面积还要大约170万平  相似文献   

5.
非洲——世界版图上的心脏,空间与光的帝国。从神秘深邃的森林到辽阔无比的沙漠,应有尽有,密布的河川,广阔似海洋的大湖,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人类的祖先从这片大陆散布到全世界——这里是生命的发源之地。  相似文献   

6.
旭阳 《科学大观园》2011,(16):13-14
当我们坐在基布兹酒店宽敞的大堂里,一边吹着冷气一边听着当地的讲解员老人大谈基布兹的共产主义理想时,真是爽极了。 神奇的死海 就在50多年前的烈日炎炎里,一群怀揣锡安复国梦想的犹太人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情况下,仅凭一腔热血和与辛苦劳作,在当时属于巴勒斯坦的这片令人绝望的沙漠里扎下根,他们实行人人平等的共产主义原则,按需分配,就是所谓身铲基布兹”。  相似文献   

7.
梁利 《科学大观园》2010,(18):57-58
1943年到1945年,在欧洲大陆战场上活跃着一支特殊的谍报队伍。他们的任务是搜捕当时纳粹德国科学家以及重要的战略物资和有关德国秘密武器的情报,这就是——美国科学间谍小组。当时他们行动极端机密,只有美军最高领导层的少数人,像国防部长史汀生、参谋总长马歇尔将军等知道。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广袤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普通的植物——梭梭。它们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也是亚洲荒漠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类植被。众所周知,沙漠地区环境十分恶劣,要想立足其中,困难自然不小。但是,梭梭树做到了。  相似文献   

9.
马晶 《科学大观园》2009,(21):34-34
公元1世纪左右的某一天,阳光照在沙漠的石头上,死海上面反射着点点微光。一群希伯来人在开会,他们还要祈祷、吃圣餐,然后把这些宗教仪式记录在羊皮手卷上。以后的千百年间,这片土地历尽杀戮,希伯来人、罗马人、阿拉伯人都在此历尽悲欢,而古老的手卷却不知所踪。  相似文献   

10.
《科学大观园》2006,(21):30-31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野猪出没的地方准噶尔盆地中央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面积4.88万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大沙漠,又是中国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气候较为湿润,年降水量可达一二百毫米,再加上埋藏的古冲积平原和古河湖平原,沉积有巨厚的第四纪松散沉积,赋存着淡承压水。使古尔班通古特虽有沙漠之名,但也是生机盎然,生存的植物多达300种以上。推荐理由:在中国沙漠中,最美的要数位于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这里是一片原始的沙漠世界,又是一座天然的荒漠植物园,这里有24科89属149种沙漠植物。这里还是一座天然动物园,…  相似文献   

11.
在以色列南部的内盖夫沙漠,上百名身穿土黄色军服的土兵在荒凉的沙漠上呈散兵队形向高地发起冲锋。十几名战士冲过小土坡后扑倒在一片沙砾上,瞄准,射击,曳光弹拖着亮红色的尾巴飞向50米开外的目标,以便掩护后续部队冲锋,飞溅的碎石在他们的手上、脸上划出道道  相似文献   

12.
与世界上其他气候干旱的沙漠和草原地区一样,广阔的中东大地上也驰骋着诸多游牧族群,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贝都因人. 早在数千年前,贝都因人便领着牲畜在沙漠与草原上逐水草而居,由此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族群,却在工业革命后的近代文明大潮冲击下不断萎缩,人口日渐减少,传统湮灭无闻.  相似文献   

13.
耿华 《科学大观园》2005,(14):15-16
相传9000年前,“西海”中有一块巨大的陆地,这就是“大西国”所在的亚特兰蒂斯大陆。这里风光秀丽,物产富饶,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人民生活富足,强大的军队威震四方。不料,一场毁灭性的地震和随之铺天盖地而来的海啸,使整块亚特兰蒂斯大陆载着都市、寺院、道路、运河以及全体国民,在一夜之间沉陷海底,消失在滔天的浪峰洪谷中……  相似文献   

14.
在美国内华达州黑岩沙漠内存在着一幅独一无二的沙地画,这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单幅绘画作品,周长超过14千米,即使在距地面12192米的高空也能看到它。  相似文献   

15.
<正>位于撒哈拉沙漠地区的阿尔及利亚城镇艾因塞弗拉在2016年12月19日迎来了一场罕见的降雪,当地居民一觉醒来发现沙丘披上了耀眼的"白纱"。拍下这一罕见奇景的业余摄影师卡里姆·布谢塔塔说:"看到沙漠地区下雪了,所有人都很吃惊,这太少见了。雪落在沙上看起来真是美妙极了,但遗憾的是雪很快就化了。"尽管一些人对艾因塞弗拉下  相似文献   

16.
<正>《孙子》云:兵者,诡道也。战争这一怪物,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便成为人类智慧角逐的天然场所,因而变得扑朔迷离。隐真示假的"炮阵地"1942年9月,硝烟弥漫的阿拉曼战场上,英德双方激战正酣。而此时英军指挥部却一片沉寂,高级指挥官们正在制定一项代号为"轻盈"的反攻计划。为了取胜,准确地说是为了更畅快的突然取胜,他们决定采取一项绝妙的欺骗行动。阿拉曼战场,地处沙漠地区,灌木稀少,一片旷野。于是,英军首先让工兵修筑起"三个半野战炮"阵地,掩体里的"大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05,(21):55
在尼日尔中部古老的商旅小镇阿加德兹以北不远的地方,延伸着一片炭灰色高地,它从撒哈拉大沙漠冒出来,就像漂浮在奶油海洋中的一叶装满煤炭的小舟。这叶“小舟”就是阿伊尔高地。阿伊尔的山峰和高原历经漫长岁月的雕琢逐渐成形,由一系列种类复杂的岩石混合而成,包括岩浆环状岩墙、花岗质侵入岩、古生代砂岩和  相似文献   

18.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06,(16):53-56
在上埃及的古都乐蜀(希腊人称之为底比斯)以南,一条路沿着尼罗河众多支流中的一条,通向阿黛玛村。沿途可以看到一些居民的砖房,人和骡子都背负着收获的庄稼往家赶。村庄南面种植着甘蔗和阿拉伯茶,一个大约100英亩的沙丘高地兀立其间。与其他沙漠村庄的不同之处在于大约20个沙土色的帐篷,它们在一片沙地的中央排成正方形,由阿拉伯战士荷枪守卫着,让人想起游击队的基地。  相似文献   

19.
海峰 《科学大观园》2010,(16):19-20
土耳其中部大陆横亘着一片如月球般荒凉诡异的地貌,奇异的景观数百年来摄住旅行者的魂魄。虽然“卡帕多西亚”这个古老的名字,早已从今天的土耳其地图上消失了,但是《圣经》却没有遗忘它;  相似文献   

20.
在上埃及的古都乐蜀(希腊人称之为底比斯)以南,一条路沿着尼罗河众多支流中的一条,通向阿黛玛村。沿途可以看到一些居民的砖房,人和骡子都背负着收获的庄稼往家赶。村庄南面种植着甘蔗和阿拉伯茶,—个大约100英亩的沙丘高地兀立其间。与其他沙漠村庄的不同之处在于大约20个沙土色的帐篷,它们在一片沙地的中央排成正方形,由阿拉伯战士荷枪守卫着,让人想起游击队的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