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的引水隧洞长达73 km,最大埋深1 100 m,因此软围岩大变形及岩爆等工程地质问题尤为突出.利用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技术对工程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隧洞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分区.对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而言,首先应该考虑的地球探测指标是探测深度.因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法)探测深度为1~2 km,所以当各种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对深部的探测结果相互抵触时,要对CSAMT法的测试结果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玛柯河-贾曲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勘察过程中,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技术对155~239桩段断层破碎带的解释结果与野外岩石露头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吻合较好,并得到了钻孔资料的验证,说明地球物理综合勘探技术值得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自然环境、区域地质环境和经济技术环境都具有特殊性 ,区内工程地质勘察特别是隧洞工程的勘察具有较大的难度。针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特点应进行工程地质勘察方法和相关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首先前期工程地质勘察应建立概率统计的思想 ,侧重于基本规律的把握。第二应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 ,开发出适合隧洞快速施工的工程地质分析评价和决策软件 ,使基本地质资料的采集、分析、评价、决策做到快速、准确。第三应研究适合隧洞施工的勘察技术 ,包括高精度解析遥感技术、深埋隧洞物探方法、超前钻探设备和探测装置 ,也包括数据采集方法、快速编录系统以及施工地质资料处理系统等。  相似文献   

3.
引水工程隧洞由于其线路长、埋深大等特点,往往地质条件相对复杂,而隧洞沿线岩性变化、隐伏断层问题是关系到隧洞选线以及后期施工阶段的关键技术问题,常规的地质勘察最有效的手段是地面地质测绘、钻探、平硐勘探等手段,但由于大型引水工程隧洞埋深大、洞线长、穿越的地质单元复杂多变,技术难度大,而钻探、平硐勘探等手段耗时长、成本高,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勘察设计工期及成本要求.CSAMT法利用不同岩性和相同岩性不同辅存结构间所反映的电性特征差异,高效快捷地进行围岩级别划分和断裂破碎带判别,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洞设计和施工提供资料依据.以某引水工程的CSAMT探测为例,对岩性变化、围岩分级和不良地质体圈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万孪寨引黄工程北干线l号隧洞,长43.9km,已完成5.47km,其余洞段即将施工。该隧洞埋深较大,且大部洞身位于区域地下水位以下,工程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通过充分分析其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隧洞掘进施工对策。  相似文献   

5.
锦屏二级水电站辅助洞及引水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地质问题尤为突出,为进一步探测隧洞前方不良地质现象,引进德国研发的目前较为先进的隧洞钻孔电法超前预报方法(简称BEAM)。论文结合地质雷达预报及开挖情况对BEAM方法作了初步认识及评价。  相似文献   

6.
刘耀红 《科技信息》2012,(3):97-97,84
根据煤矿采空区积水、构造及陷落柱等不同地质条件,介绍了应用三维地震及电磁法探测采空区边界及含水性的技术方法与地质效果.分析了煤矿开采中地质灾害与地质风险的地球物理特征,阐述了采区地震勘探、电法勘探等的特点与勘探效果,以及在煤矿灾害防治中如何正确运用综合物探技术。  相似文献   

7.
井田火区采空区磁法和电法探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金夺 《科技信息》2011,(4):327-328
磁法和电法探测技术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这种物探方法是对地下地质状况的一种间接反应信息,信息的解译是一种对地下地层特征的推理演义和还原的过程,所以解译、分析技术的研究是应用好这项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李丽娟 《科技咨询导报》2011,(25):102-102,104
随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日益发展,电法成为地质探测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高密度电阻率法具有获取信息大,测点密度高,获取信息速度快等优点,应用于地质勘探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今后的同类工作中,应该逐步推广应用该勘探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方法越来越多,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在水文地质、矿产勘查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而隐伏线性构造作为重要的导矿、导热、导水空间,一直是地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研究以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山东省某第四系覆盖区的应用效果为例,对不同物探方法的应用效果做了对比分析,并进行了综合解释和成果推断.项目在隐伏区开展了音频大地电磁法、电阻率测深法、联合剖面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通过综合分析不同方法得到的视电阻率分布特征确定了断裂的位置及产状,划分了工作区的地层结构,为地热井的选址和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数据反演的多解性和误差,提高隐伏线性构造探测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岩溶台地高压富水特长隧道精细化勘察应在收集和分析区域地质资料、前期勘察成果、前人研究成果及类似工程案例的基础上,找出主要的水文与工程地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绘和地球物理探测,在此基础上构建地质模型,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水文地质钻探、工程地质钻探、现场监测与测试及数值仿真等方法与手段,对地质模型进行验证、丰富与优化。本文以G59呼北高速张家界至官庄段沅古坪隧道为研究对象,为了查明岩溶台地高压富水特长隧道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在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测绘、地球物理探测、地质钻探及工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精细化勘察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精细化勘察技术思路。根据精细化勘察技术思路,细分隧道区域的地下水系统,划为17个地下水系统,隧道穿越9个地下水系统,采用空气潜孔锤-孔内电视复合方法查清了大湖村段水文地质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解析法和数值法预测了隧道涌水量,隧道涌水量在150mm降雨量条件下为26.93×104 m3/d,评价了突水突泥风险,在大湖村岩溶泉系统及柏杨坪岩溶地下河系统为高风险区。  相似文献   

11.
杨震  周美霞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6):10605-10610
个旧西区具有与个旧东区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是近年来找矿工作的重点。为了研究个旧西区深部地质结构,采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选择在个旧东区典型矿段(卡房)开展长600m,共12测点的过井试验剖面测量,探讨了在该地区使用CSAMT法的有效性,同时完成个旧西区长21km,共420测点的CSAMT剖面测量。基于地层岩石物性特征及过井剖面反演结果,成功划分出2km以深范围内地层组间界面以及岩体顶面接触结构,结果显示:(1)以316测点为界,南北电阻率迥异,北部为高阻,主要为花岗岩分布区,南部为低阻,主要为沉积岩分布区;(2)识别出F1,F2,F3共3条断裂,揭露了地下构造的形态特征;(3)桥顶山凸起顶部的3处岩凹与南侧岩舌下方的岩兜、者勒白凸起南缘与中部岩凹内的岩兜、贾沙河海拔750~0m处的个旧组地层捕虏体是成矿的有利部位,可优先布设相关验证工作;水塘寨下方深埋的花岗岩凸起和个旧组地层接触部位,显示良好的找矿远景,是寻求找矿突破的关键。可见,CSAMT法是该区深部地质信息探测的一种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水资源是干旱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西北地区缺水形势日趋严峻,生态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深入解析大西线调水自然、技术、经济、社会和环境要素的基础上,结合模糊网络分析法,构建5个一级指标以及与之相关的19个二级指标和43个参数指标所构成的层次框架模型,进行五律协同分析.结果表明,大西线调水具有很高的潜在五律协同度,一旦建成,它将成为我国水安全战略性基础工程、生态安全战略性基础工程、能源安全战略性基础工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性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3.
白龙江引水工程最复杂的科学和技术难题是工程穿越西秦岭段深埋长隧洞的工程地质问题,西秦岭地质背景复杂,目前研究成果较少。通过采用室内试验、现场测试和工程地质类比分析,对西秦岭1#隧洞的高地应力、岩爆、高地温、隧洞涌水及突水、有害气体等工程地质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深埋长隧洞中地应力极高,易发生岩爆或软岩大变形,可能发生软岩型大变形洞段长度占总洞长的12%,可能发生岩爆洞段长度占总洞长的45%;地下水丰富,区域断层的最大涌水量可达8.5×104 m3/d,隧洞内具备形成涌水或突水的条件;存在一定的高地温和有害气体及放射性危害,研究结果对西秦岭地区的类似工程有借鉴意义,对工程地质问题进一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冬奥会山区综合管廊1#支洞区域地质背景复杂,为了科学地指导1#支洞路由选址工作,通过地质测绘、钻探、工程物探、原位测试、水文试验、室内试验的综合勘察技术方法对综合管廊1#支洞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研究表明,断层带破碎问题、突水涌水问题、围岩稳定问题为1#支洞突出的工程地质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综合管廊1#支洞地质选线原则,并结合BIM三维模型,对北线、南线方案进行了比选,确定了地质条件相对较优的南线方案。研究的方法可为存在类似工程地质条件或工程地质问题的山区地下工程的地质选线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南阳凹陷为典型的陆相断陷盆地,凹陷南部边界断裂附近区块成为油气勘探的潜力目标区。利用岩心、钻井、地震等资料,综合运用构造古地貌、地质和地球物理等方法,通过对南阳凹陷南部边界断裂附近的沉积相进行精细的分析和研究,指出核桃园组第2段第3亚段(E3h2-3)发育的沉积相类型包括北部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南部边界断裂附近的扇三角洲和湖中心的浊积相。凹陷内的储层含油性与其物性关系密切,扇三角洲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具有很好的成藏条件。进一步研究表明,通过对凹陷南部边界断裂附近的小型扇三角洲的精细研究和刻画,可以为后期勘探突破提供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16.
走马塘拓竣延伸工程是2008年5月国务院批复的《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安排实施的重要引排工程之一。工程主要是解决望虞河引江济太期间西岸地区的排水出路问题:在望虞河引江济太期间,望虞河西岸地区涝水不入望虞河改由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北排长江。笔者重点分析了走马塘排水对长江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闽江福州河段防洪整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了闽江下游福州河段近年来河床变化对城市防洪安全的影响。根据历年大量水文、泥沙及河床地形及近两年大范围地形测量和水文测验资料进行数学、物理模型试验及演变分析,对福州河段南北港河床演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北港窄深,分流比逐年增大。南港河床宽浅,从稳定性指标来看,具有游荡特性,枯水时断流。提出了闽江福州河段综合治理的原则,规划了能承受200年一遇洪水的防洪岸线,以及控制北港分流的方案,为全面治理该河段  相似文献   

18.
华北地区缺水严重,根本解决途径在于南水北调.目前拟供水区地下水逐年下降,水源污染日益严重,供水紧张已成为制约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沿线的地质地貌、土质岩性,调水水源的水质状况,调水后的生态环境,以及实施后的经济效益等,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引汉调水不但必要,而且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坪上应急引水工程供水线路,比较了南线方案和北线方案,最终选择北线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三峡枢纽工程施工规模巨大,施工强度高,技术复杂。针对施工期通航、长江截流、高强度土石方和混凝土施工、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和双线五级船闸等诸多施工技术难题,工程采用了“三期导流、明渠通航、围堰发电”施工方案。文章重点介绍了施工导流、土石方和混凝土工程施工实践与主要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