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填写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对2013年10月16日0:00~24:00间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查232例,实查230例,调查率为99%,符合卫生部要求≥96%调查率.发生医院感染6例,医院感染率为2.61%,例次感染率为2.61%.(感染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感染4例,泌尿道感染1例,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社区感染108例,感染率为46.96%.呼吸道感染为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首位.抗菌药物使用率53.91%,治疗用抗菌药物患者标本送检率82%.调查兰州市肺科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61%,结果低于卫生部10%,但高于兰州市肺科医院日常监测0.6%~1%.应了解医院感染的现状,发现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应加强重点科室、重点部位监测,提高病原学检出率,减少漏报率,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
对180例60岁以上内科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有2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11%,比全院总感染率5.6%及20—50岁的感染率4.8%均明显增高,并随年龄增加而增高。80岁以上10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有5例(50%)。老年患者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常见,其次为泌尿道,其感染率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住院2月以者达31%。这与老年性基础疾病反复发作,脑血管疾病长期卧床及某些侵袭性治疗有关系。本组抗生素使用率为87.22%。医院感染的20例均有两种以上抗生素,20例医院感染病例检出病原菌12株,革兰氏阴性杆菌6株占50%,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肠道杆菌2株。因此在医院感染护理中应把老年患者例为重点内容,加强感染管理的监测,全方位落体护理,健康教育。严格无菌技术,避免不必要的侵袭性治疗,抓紧老年基础疾病的防止。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老年患者的医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老年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8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患医院感染(NI)的状况和特点。方法:对1998年4月--2002年3月收治的813例老年精神病患的医院感染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NI287例,感染率为35.30%,感染427例次,例次感染率为52.52%。感染多发生于精神分裂症和老年期痴呆患,分别占41.89%和64.19%。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最高,占47.07%。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发生NI的机会也越大。结论:老年精神病患发生NI的感染率较其他患高,应加强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部位,病原菌及病死率,探讨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129例院内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医院感染部位主要在呼吸道(70%),其次为胃肠道(18.02%),查出病原体65株。前三位依次是:白色念珠菌21株(33.33%)、肠杆菌17株(26.98%)、革兰氏阳性球菌16株(25.59%)。感染致死率24.03%(31 129)。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强烈的抗癌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恶性肿瘤晚期各种合并症的存在,是本组病例常见的感染因素。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合理的综合治疗,化疗后尽早使用GCS—F,早期、足量、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治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院内感染是医院科学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控制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是肺部疾病的病人,病程长,住院日多,极易发生再感染,因而加重病情,影响治疗[1]。我室从1997年3月~1997年5月对185名住院患者进行痰细菌培养、鉴定、分析。1取材与检验1.1取材晨起反复漱口后,咳深部痰于无菌容器内及时送至本室。1.2检验取脓性或血性标本涂于血平板上,放培养箱37℃18-24h培养、鉴定、药物敏感试验。2结果与分析2.1结果185例标本中有致病菌生长的为104例。致病菌为球菌、杆菌、莓菌。杆菌占60.5%,主要为条件致病菌杆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外患者术后感染情况及护理预防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于民勤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120例观察组与120例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感染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感染、重度感染、中度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67%(116/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10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患者术后采用感染预防护理能明显减少感染情况的发生,同时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我们在对一所市级医院与一所区级医院的510例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52例医院感染病人。现将这些病人医院感染与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1.1两所医院感染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2所医院内感染平均患病率为10.20%,略高于全国均数(8%)左右。52例病人发生感染的主要部位是下呼吸道(占59.6%),其次是泌尿系(占15.4%),结果与我国监测结果基本一致。1.2医院感染与抗生素的预防用药510例调查病人中非感染性疾病138例,择期手术病人90例。发生医院感染者分别为18例与15例。1.3结果显示非感染疾…  相似文献   

8.
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在庆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320例患者按随机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PDCA组,对照组160例给予常规预防管理(ICU管理、消毒隔离、通过培训学习提高对抗菌药物知识的认知度、医护人员间加强交流合作、执行侵入性护理操作时注意预防感染以及为患者提供用药知识指导等),PDCA组的患者给予PDCA循环管理(于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和处理阶段实现对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全面防控医院感染),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相关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PDCA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DCA组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卫生执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DCA组单一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种及其以上的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施PDCA管理能降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手卫生、无菌操作和环境卫生执行率,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研究严重胸部创伤患者预防肺部感染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014年3月-2015年4月42例严重胸部创伤患者进行护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并对实施护理后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和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无肺部感染情况发生,患者护理满意度达100%,而对照组肺部感染28.57%,患者满意度76.19%(p< 0.05).结论:综合化护理干预预后效果好,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徐丽 《科技信息》2009,(33):I0384-I0384
抗痨药物中,绝大多数对肝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结核病人一经确诊.就要给予抗痨化学治疗,且需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最短时间为半年。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是目前推荐的抗痨短程化疗的基本药物.可导致药物性肝炎。统计表明可逆性中度转氨酶升高的比例为15.0%~30.0%.3药用于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患者,肝损伤的发生率可达50.0%。抗结核药致肝损害也是结核病人停止化疗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严珂 《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27(12):105-106
目的为了解儿科抗菌素应用的变化及现状,探讨改善儿科抗菌素滥用趋势的途径。方法分别随机抽取时间跨度10年两组儿科住院病历,对其诊断,用药指征、用药时间、用药种类、用药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住院病例全部使用抗菌素、X线、实验室检查支持使用抗菌素分别为75%和47.1%,抗菌素越用越新,用量偏大。结论必须建立系统的到位的干预措施,强化继续教育,加强知识更新和病原微生物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方法:通过近3年护理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课程建设,确立以实践教学"稳、宽、优"为内容;研发"自身特色"实践教学资源;尝试"应用性开放"等为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结果:培养的护生实习时在医院上岗适应快,基础专业技能过硬,实习医院对其满意率为100%;毕业护生专业技能突出,综合素质能力增强,具备很强的就业竞争力,近3年的专业就业率达95.74%;省内就业率达76.4%;省外就业率达23.6%;总就业率达100%。结论:实践证实,该模式能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创新护理人才有着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引起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肺部感染易感因素及细菌学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的易感因素为慢性疾病糖尿病史、护理不当引起食管反流、使用≥3种抗菌药物、昏迷时间7 d、年龄60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病原菌186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75.4%.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是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2.5%,18.1%,13.4%,6.4%,5.7%,病原菌呈现较高多重耐药性。结论针对引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易感因素进行预防和治疗,给予患者更好的护理,可降低医院肺部感染的发生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皮肤科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和耐药性特点.方法从收治的皮肤感染患者伤口引流液或脓性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65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将菌株鉴定到种;采用CLSI推荐的KB法琼脂扩散法检测菌株的耐药性.结果检出革兰氏阳性菌84株,占50.91%;革兰氏阴性杆菌70株,占42.42%;真菌11株,占6.67%;检出率前三位的菌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不存在耐药性;A群链球菌对皮肤科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革兰氏阳性球菌对糖肽类抗菌药不存在耐药性;A群链球菌对皮肤科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较高.分离出耐甲基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51株,占30.91%;分离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48株,占29.09%.结论近5 a本院皮肤科患者感染病原菌种类以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上升趋势较为明显,特殊病原菌亦有较高的检出率.皮肤科应重视感染性标本的病原学检查,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PICU住院的45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经过执行有效护理措施,患者治愈率达91%,取得了较好的治愈效果。结论对于重症肺炎患儿,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对一起猪病进行了病理学鉴定和临床病理学研究,结果是:该起猪病的病原为弓形虫,为致病性原虫;临床症状为高热稽留,呼吸困难,体表发紫,便秘或腹泻,共济失调,最后衰竭而死亡;病理变化特征是:出血性、败血症,肺水肿、间质性肺炎和变质性肺炎,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非化脓性脑炎以及肝、肾、肺、心驻等的变质性炎.  相似文献   

17.
2型猪链球菌感染已成为影响全世界养猪业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主要引起猪脑膜炎、肺炎、心内膜炎、关节炎、败血症等,并可感染人.2型猪链球菌致病机理尚不太清楚,迄今为止,已知的毒力因子有荚膜多糖、溶菌酶释放蛋白、胞外蛋白因子、溶血素、粘附素等.  相似文献   

18.
新药Ⅰ期临床试验是指进行初步的临床药理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新药对人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重要意义,是整个临床试验的起始阶段.本文通过几种新药Ⅰ期临床试验,探索和总结了护理管理的经验和护士在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中的作用.拓宽了护理工作范畴,增强了护理科研意识,保证了新药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一套完整、科学、实用的护理业务查房模式,自1995年起到现在通辽市医院护理部队认真组织全院性护理业务大查房76次,对病人的疾病、心理、社会、疑难重症期的急救等内容进行讨论、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整体制与功能制相结合的护理业务查房模式”是符合护理程序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科学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耐药性,试验通过采集病料、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基因鉴定、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等方法。结果表明:分离出的20株细菌的培养特征、镜检特征均符合大肠杆菌特征;16S rRNA基因序列经BLAST比对与大肠杆菌同源性达99.9%~100%,确定20株分离菌为鸡源大肠杆菌;20株大肠杆菌的致病力为40%~100%;10株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5种抗菌药物均呈现多重耐药,耐药率为33.3%~93.3%,耐药情况较严重和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