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偏最小二采法,对广西三大能源消费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进行定量化研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三大能源消费量共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增长和能源结构。2015年广西煤炭,石油和水电消费量的预测值分别为6973,2056和2294万t标准煤,分别比2010年的实际消费量增加2709、741和774万t。为达到“十二万”规划目标提供能源保障,需要通过价格和政策手段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需要大规模发展核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核能是能大规模满足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能源中国争取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当于目前西班牙、葡萄牙、希腊、韩国等国的水平 ,人均GDP大体为1万美元上下 ,人均能源消费量大约为3吨标煤以上(1998年这些国家的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费量见表1)。届时 ,中国人口预计达16亿 ,能源总消费量将达到约50亿吨标煤 ,是目前的3.5倍以上。表1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费量(1998)国家西班牙葡萄牙希腊韩国斯洛文尼亚新西兰人均GDP(按1990年美元)人均能源消费量(吨标煤)1…  相似文献   

3.
采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1994~2009年中国产业部门和民生部门(居民生活消费)的能源消费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将影响产业部门能源消费变化的因素分解为经济因素、结构因素和效率因素,将影响民生部门能源消费变化的因素分解为人口因素、经济因素和效用因素.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部门中经济因素是中国能源消费量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效率因素缓解了能源消费量的增长趋势,结构因素没有实现减少能源消费的作用.民生部门的能源消费量正处在快速增长阶段,并且经济因素是民生部门能源消费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核能是能大规模满足中国未来能源需求的重要能源中国争取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相当于目前西班牙、葡萄牙、希腊、韩国等国的水平 ,人均GDP大体为1万美元上下 ,人均能源消费量大约为3吨标煤以上(1998年这些国家的人均GDP和人均能源消费量见表1).届时 ,中国人口预计达16亿 ,能源总消费量将达到约50亿吨标煤 ,是目前的3.5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广西石山地区能源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有常规能源资源:水能、煤炭等;生物质能源:薪柴、带秆、荒草、粪便等;以及新能源资源:沼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石山地区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785.43万千瓦,可开发量为627.23万千瓦,占广西啦能瓷源可开发量1420万千瓦的44.2%。截至1985年底,石山地区煤炭探明储量为8.75亿吨,保有储量为7.8亿吨,占广西煤炭保有储量22.5亿吨的34.4%,人均占有80.6吨。1985年石山地区生物质能源资源的产量为1131.03万吨,人均占有量为5724公斤。石山地区新能源如沼气、太阳能等都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石山地区目前拥有的能源资源总量(不包括新能源)折标煤为4.8544亿吨,人均占有量为50.06吨。其中水电1592万吨,煤炭为4.6397亿吨,秸秆165万吨,薪柴83万吨,荒草154万吨,粪便151万吨。  相似文献   

6.
2003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3.4%,综合能源消费量为1172.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8.1%。随着工业生产总量的不断扩张,对能源需求的依存度也日益增强。当前,能源短缺特别是电力短缺已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就2003年我市工业能源消耗的状况、特点、结构及效益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一、2003年我市工业能源消耗特征⒈工业部门能源消耗快速增长。2003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中:煤炭消耗1181万吨,比上年增长8.1%;焦碳消耗98万吨,增长29.9%;原油消耗60.4万吨,增长18.8%;汽油、煤油、柴油三种成…  相似文献   

7.
李力  李润  陈子教 《广东科技》2009,(19):75-77
该研究从未来广东省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出发,综合考虑降低能源强度(与能源效率、能源技术相关性紧密)、优化能源结构等主要能源多样化因素,预测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因素,除经济增长以外,主要包括能源消费强度、能源结构(化石能源,主要是煤炭)的比重,用Kara公式可表示为:排放量=国民生产总值能源强度能源结构。根据近年来广东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未来GDP保持9%的年增长率,对能源需求总量逐年增加,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污染物有逐步增长的趋势,广东省同时采取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技术、降低能源强度等能源多样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提出了单位GDP能源强度“十一五”期末下降15%的硬指标,一次能源中煤炭的消耗比重逐年下降,以1万吨标煤排放180吨二氧化硫、2.25万吨二氧化碳估算,预测2010~2020年间主要污染物SO^2、CO^2的产生量,定量分析能源多样化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能源消费的因素分解——基于完全分解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描述辽宁省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能源消费量和能源密度的基础上,运用无残差的完全分解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分解出经济增长、结构和能源密度等因素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效果,得出相应的影响效果系数,并通过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找出辽宁省能源消费变动的特征与分阶段各因素的具体影响效果,为辽宁等老工业基地制定能源政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中国1985年到2008年生产性能源消费量的变动进行分解。生产性能源消费指排除生活能源消费的用于各行业生产所投入的能源消费。能源消费量的变动分解为三种效应:由于整体经济的增长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的效率效应。创新之处在于应用因素分解模型进行能源消费量变动的研究。 实证结果表明:24年来,实际GDP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是使得能源消费不断上升的最主要因素,效率效应的作用与经济规模效应相反,对于控制能源消费的增长起到了较大并且积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控制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分析总结能源消费与经济结构变动的理论基础上,分析广东省工业能源消费量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广东省经济结构、能源消费变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找出其变动的趋势及特点;定量研究广东省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环境污染的关系,建立基于经济结构与能源消费协调发展的广东省能源消费优化模型。从经济结构优化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广东省能源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西地区CO2排放量变化趋势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考<广西统计年鉴>(1991~2010)中的社会经济指标和能源消费统计数据,采用能源消费耗总量及化石燃料系数估算法估算广西地区1991~2009年CO2排放量,归纳出CO2排放量变化趋势,并将因素分析法应用于Kaya恒等式定量分析广西的经济产出规模、人口规模、能源强度及能源结构等驱动因素对CO2排放的影响.1991~...  相似文献   

12.
食糖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须品之一,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近年来,由于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从世界总体需要来看,食糖的供应量是供不应求的。1980年世界砂糖产量估计为8,600万吨,其中蔗糖产量占63%,为5,400万吨;甜菜糖占37%,为3,200万吨。消费量估计为8,900万吨。产量与消费量大约相差300万吨,而且消费水平很不均衡。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以人口计算食糖的消费量都很低。目前主要产糖国家有:巴西850万吨、  相似文献   

13.
孙曼曼 《科技信息》2013,(11):398-398,430
目的:根据全国能源历史消费数据来预测未来能源消费,为科学制定能源规划及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建议。方法:选取1953-2011年的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数据,运用ARIMA(1,1,3)模型预测未来4年的能源消费量。结果:2012年至2015年的能源消费量依次为354948.40、371466.8、392505.06、413849.93(万吨标准煤)。结论:预测结果表明国家制定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比较合理。但是我国仍需要更多的措施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4.
应用完全因素分解模型对中国1985年到2008年生产性能源消费量的变动进行分解。能源消费量的变动分解为三种效应:由于整体经济的增长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结构效应和技术进步的效率效应。实证结果表明:24年来,实际GDP带来的经济规模效应是使得能源消费不断上升的最主要因素;效率效应的作用与经济规模效应相反,效率效应对于控制能源消费的增长起到了较大并且积极的作用;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消费的控制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2005—2014年的碳排放数据为基础,采用对数平均Divisia分解法对经济发展、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等碳排放因素进行分解,并分析了广西碳减排潜力.结果表明:广西人均碳排放不断增长,经济发展是主要驱动力,但能源结构和能源效率对人均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广西碳减排潜力最大的是工业部门,重点是高耗能行业.最后针对广西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目标提出了优先排序和分阶段实施碳减排的低碳发展策略,并从技术、管理、经济和能源结构以及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6.
能源时序相空间重构及其混沌特征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中国能源生产量与能源消费量实测值时间序列分别进行相空间重构,按照关联维数方法求算吸引子维数。通过计算,得出中国能源年生产量与消费量时序的相关维是正的分数值,能源生产时序饱和嵌入维数m^∞为10,关联维数为1.18,影响能源生产的因素约为2-10个。能源消费时序饱和嵌入维数m^∞为10,关联维数为1.13,影响能源消费的因素约为2-10个。通过对二阶柯尔莫尔哥洛夫熵K2的计算得出,我国能源生产量的可预测时间尺度是9年,能源消费量的可预测时间尺度是10年。  相似文献   

17.
军备竞赛浪费了大量宝贵资源。石油占全球能源构成的40%,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石油对军事部门更为重要,占军事能源消费的四分之三以上。如果把军事部门的间接消费,即生产军用品和劳务所消费的石油计算在内,估计用于军事的石油消费量占全球石油总消费量的5—6%。现在世界石油的年消费量在30亿吨左右,其中就有1.5亿吨以上用于军事方面。这个数字接近除中国以外的所有发展中国家总消费量的一半,比法国的总消费量约高50%。这是个惊人的数字!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能源消费与国民经济现状30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以世界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其总体经济实力已经进入世界六强之列,但是我国由于经济基础低、人口多,贫困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量已高达16.78亿吨标准煤,能源消费量占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2.1%,仅次于美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转移是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长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也是农村家庭人均电力消费量变化的核心影响因素。通过深度访谈,基于陕西省农村地区"劳动力转移与农村生活能源"的调查数据,结合农村实际状况考察了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家庭人均电力消费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家庭人均电力消费量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即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人数、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收入、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收入占比均显著提升了农村家庭人均电力消费量而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人数占比显著降低了农村家庭人均电力消费量。  相似文献   

20.
一产品的市场分析 1.国内市场需求量 国内硬线钢年消费量在1800万吨。其中江苏南通年需求高中档硬线80万吨;天津市场年需求45#-70#、77B、82B硬线55万吨以上;唐山、玉田市场年需求φ6.5mm45#-70#硬线钢约35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