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试论纳兰边塞词的时代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纳兰性德在中国词史上是个特异的存在。他那与其出身、身份、教养等极不相称的词作风格,引起人们多方的分析与揣测。笔者试图以边塞词作为切入点,探求他这种不相称的由来和表现。纳兰边塞词这种抑郁感伤的情绪与他所处的时代是分不开的。清朝不同于唐王朝和宋王朝,社会上弥漫的晚明遗民情绪与满族旗人特有的感伤情绪相交织,在满汉思想文化冲突的大背景下,构成那个时代特有的悲情色调,体现于纳兰的词作中,形成挥之不去的凄迷与逃避的情调。  相似文献   

2.
侯跃 《科技信息》2009,(4):64-65
在清词“中兴”的时代,涌现出许多流传于后世的词作,也成就了此时代的一批词人。在清初独成一家的词人纳兰性德,他继承了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晏几道的词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格调。在纳兰词中,“情”字贯穿始终,成为词的灵魂。本文在纳兰性德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变化的背后,感受纳兰词中的真情真意。  相似文献   

3.
李煜后期的词作带有一种明显的感伤情结,这种感伤之所以动人,一是由于词人以情为文,直抒胸臆;二是词中有一种勇于承担苦难之人文精神存在。究其感伤情结的成因,则是时代赋予的命运悲剧和词人禀性中的性格悲剧为之带来的双重压迫,以及对这些人生悲剧的深切体验。  相似文献   

4.
纳兰性德是清季杰出的满族词人,其创作在词史上成就卓著地位显重。地出身华贵,少年得志,但他的词作却充满了感伤凄婉的情调。本文试从爱情、家世、境遇、社会诸方面探讨基凄婉词风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5.
纳兰词所表现的美是一种凄清深婉伤感之美,这种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他对意象的选择.“西风”是古典诗词,也是纳兰词中的重要意象.纳兰词中的“西风”意象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成为他悼念亡妻、诉说离伤和感叹兴亡的感情载体.  相似文献   

6.
纳兰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形成这种感染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探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纳兰词凄婉意境的营造艺术。笔者认为纳兰词营造凄婉意境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善写凄清迷离之境,词境意蕴隐曲;二是善用细节小景刻写优美意境和孤寂之情。这二个方面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构成了纳兰词的凄婉意境,增强了纳兰词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7.
纳兰性德是清季杰出的满族词人,其创作在词史上成就卓著,地位显重。他出身华贵,少年得志,但他的词作却充满了感伤凄婉的情调。本文试从其爱情、家世、境遇、社会诸方面探讨其凄婉词风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8.
晏几道是我国北宋词史上杰出的婉约词人,其出生相门却长期窘困的特殊际遇造就了他特有的品格与气质,并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尽管其作品多数沉浸在对爱情的感伤与往昔的追忆中,然而其诚挚的感情,精工表达技巧营造出的感伤词境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将分别从政治际遇、爱情与理想几方面对其感伤词境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9.
辛弃疾被称为豪放词人,他词作的内容主要是抒发壮志未酬的情感,风格以豪放雄杰见长,然而作为宋代词坛中的杰出代表,他的词作内容又是多方面的,在抒发报国之志的同时也写下了不少吟咏山水之作。他的山水词或带有比兴寄托,余味无穷,或讴歌祖国山河,壮丽秀美。这些词作凝聚了稼轩特有的感受,是构成稼轩词多种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郁达夫是在中西文化强烈碰触、冲撞下产生的一位现代作家。他是以表现个人孤冷感伤情绪的浪漫主义的典型代表。在他的作品中,对自然的渴望与追求与他张扬个性、表露自我情感不断冲撞、时刻纠结。他笔下的自然深深地打上了个人感伤情绪的烙印。他的“回归自然”带着一种士人逃避现实的矛盾。这种喜好自然而又不能从中愉悦自我的情绪在郁达夫的作品中多有体现。文章旨在从郁达夫的身世、创作理论以及同陶渊明的自然主义相比较等角度出发,对郁达夫作品中这种自然的移情特征进行一番简要的剖析。  相似文献   

11.
纳兰性德边塞词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身于满族贵族的纳兰性德是一个对故土,对边塞充满深情的人。他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既描绘了边塞雄浑郁勃之美,又刻画了塞外的苍凉凄清。从他的边塞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进步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可以体会到词人无限幽怨和无尽伤感的原因。他的边塞词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思想内容和风格上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使其在为数不多的边塞词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2.
论王安中词     
北宋词人王安中有《初寮词》一卷,计55首。文章分别论述其边塞题材、山水题材、咏物题材以及贬谪后词作,认为王安中不乏豪迈、清丽、恬淡特色,其词创作成就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3.
近现代词学史上的纳兰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现代的纳兰词研究,是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期。它既有传统学术的特色,又有过渡期新变的特征,已实现了研究重心由作者生平向作品文本的重大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王国维、梁启超的纳兰词研究,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研究观念上,都对五四以后的纳兰词研究产生了较深刻的影响。这一时期纳兰词研究的丰收期是从1919~1949年的30年。  相似文献   

14.
纳兰性德的词作无论是爱情词、悼亡词,还是边塞词,把个人的愁绪同大自然和宇宙联系起来,缭绕弥漫着一片凝重的、难以掩抑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伤感意绪,包含着许多无法回避的、无法改变的人生缺憾所触发起的无可奈何的悲怆凄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女性词史上,徐灿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是开拓词风的关键人物,是清朝女性中将丰厚的意蕴与词的特有体式美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也是李清照之后三百余年间成功地改造女性词作偏于轻软浅切词风的词人。她在词作《拙政园诗馀》中,成功地塑造了伤春悲秋的思妇、杨花飘零的羁旅者、归隐山林的隐者等词人形象,借此来表现自己深曲隐秘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6.
咏物词是王沂孙词的主旋律,代表了他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对自然界一草一物的吟咏,寄托了深沉的亡国之恨,抒发了身世飘零之感。本文试从其所处时代及生存状态着眼,对其咏物词的内容、表现形式、艺术手法诸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并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17.
詹玉是凤林书院词人群体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成员,《名儒草堂诗馀》收录其词九首,他与刘辰翁关系密切。詹玉词作主要是抒写亡国之恨,对南宋王朝的失望和乐于隐居山林之情;其次写凡间男女的性爱之情,凡人的相思之情,神仙的爱情,这部分词占了詹玉词的一半。詹玉写凡间男女性爱之情是非常大胆的。詹玉的词有的语意率真,有的则比较隐晦。  相似文献   

18.
咏物词是王沂孙词的主旋律,代表了他词作的最高成就。词人通过对自然界一草一物的吟咏,寄托了深沉的亡国之恨。抒发了身世飘零之感。本文试从其所处时代及生存状态着眼,对其咏物词的内容、表现形式、艺术手法诸方面进行分析、梳理,并予以评价。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现存的629首词中涉及女性的词作共183首.这些词和辛弃疾的其他爱国词分属不同的范畴.就是这些关于女性描写的词作不但充实了辛弃疾词作的内容,同时也更全面地表现其真性情.在梳理、分析辛弃疾女性词的内容及其内涵的同时,我们看到他女性词作中所蕴涵着的丰富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0.
辛弃疾现存的629首词中涉及女性的词作共183首。这些词和辛弃疾的爱国词分属不同的范畴。就是这些关于女性描写的词作不但充实了辛弃疾词作的内容同时也更全面地表现其真性情的完美性格。而在梳理、分析辛弃疾女性词的内容及其内涵的同时,我们看到他女性词作中所蕴涵着的作者不同于时人独具特色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