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笛卡尔的唯理论开启了17世纪欧洲大陆理性主义的大门,其文艺主张吹响了新古典主义的号角。他的哲学观对感性经验表示了怀疑和否定,把理性作为认识真理、创作文艺的前提,这就为理性至上的理性主义美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论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赫尔巴特理性主义教学理论的影响,导致课堂教学过分程式化和教师对教材的过分倚重。在课程标准下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相关理论科学的研究作基础,同时需要发挥教师研究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反思性。  相似文献   

3.
“否证”又名“证伪”,是奥裔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尔(1902——)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他将自己的哲学叫做“批判理性主义”,又叫“否证主义”、“证伪主义”。他的哲学,在现代西方哲学界、科学界颇有影响,也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科学界的关注,纷纷进行评述,有的同志对其作了不恰当的过高的评价,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他的理论中得到一些启发,但必须看清他和马克思主义的原则区别。为此,首先要对“否证”概念的涵义作出科学的规定;然后  相似文献   

4.
试论波粒二象性方玉田,邢永忠(天水师专物理系,741000)库恩的历史主义科学哲学和波普尔朴素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正确地反映了科学发展及科学本质的某个侧面,从整体上看其对科学的本质及科学进步的合理性的观点是错误的,库恩把科学家接受新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卡尔·波普尔的科学哲学理论,不是白云缭绕的空中楼阁,不是奇思异想的概念堆积,而是现代西方社会先进科学文化的产物。在逻辑实证主义的长期统治之后,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界军突起,提出了证伪原则、科学知识增长理论和“世界3”等新颖理  相似文献   

6.
 关于科学本质的探究,在实证主义那里侧重的是对科学理论内部结构的静态分析和重组,这是一种纯形式、纯归纳、纯累积式的思辨,形成了“无人的哲学”.由于社会中各种因素对科学的影响,对科学动力学也开始由内史研究转变为外史研究,由此,西方科学认识论出现了从对科学知识静态结构分析到对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考察的理论转向.批判理性主义开创者波普尔(K.Popper)运用系统的证伪主义方法论动摇了实证主义基本原则.为缓解实证主义遭遇的困难,历史主义学派的代表库恩(T.S.Kuhn)把科学革命中的“范式转换”理解为“信念(仰)转换”,在这种掺杂了各种外在因素的格式塔转换的前后,加入人的主观性要素.库恩在突出文化背景地位的同时走向相对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自实证主义到批判理性主义再到历史主义对科学本质解释的左右摆动,引发哲学及诸多领域对科学理性、价值和客观性进行重新检视和诊察.正是在观念范式发生松动的背景下,“科学的社会和文化研究”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内部异军突起并迅速发展起来.他们从建构主义和相对主义视角出发,分别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激进生态主义等多个维度,开启了科学的文化多元主义的研究进路.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20年代真正意义的科学哲学诞生以来,科学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关系,从逻辑实证主义的拒斥,到批判理性主义主张的恢复形而上学,再到历史主义和科学实在论将形而上学内化于科学哲学之中,历经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研究西方科学哲学史上科学哲学与形而上学关系的理论发展轨迹,是理解现代西方科学哲学走向的重要一环。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未来科学哲学的发展必将是与形而上学紧密融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8.
对理性主义政治的批判,可以向前追溯到中世纪。奥古斯丁的政治观是对末世拯救一再推迟的基督教意义上的妥协,它是带有理性色彩的;阿奎那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来解释神学政治,他的政治观是自然理性主义政治的重张。正是他们孕育了近代理性主义政治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理性主义逐渐发展成为主流的国际政治理论。虽然理性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为推动国际政治理论走向成熟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但是自身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评述了在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过程中,从逻辑实证主义到批判理性主义、历史主义中的科学发展模式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是一位天生尊重科学、相信事实的理性主义。他关心的不是抽象、思辨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他关心的不是理论本身的自洽性,而是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合理性;他关心的不是“在先”的东西,如原则、模式、纲领等等,而是“在后”的东西,如效果、结局、影响等等。邓小平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以渐进的、非急风暴雨的方式改变了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皋行的价值观念,这是一场真正的“化革命”,其意义将随着历史的延续而愈加显现。从这个意义上讲,邓小平在中华明史上的影响是无人可比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受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的启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感性解放理论,对西方盛行了近两千多年的理性主义传统进行了变革。他以感性动力原则超越传统理性原则,以感性活动超越感性直观,从而彻底瓦解了传统理性建立的“超感性世界”。同时,他把感性解放理论作为人性解放理论的基础,提出要通过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来实现感性的解放,实现人性的复归。  相似文献   

13.
乔姆斯基通过反对行为主义的语言习得理论,为确立普遍语法开辟道路.他运用形式化推导的方法,对语言的深层产生、变化机制进行探索,将语言学同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密切联系起来,揭示了新的认知状态,复兴了理性主义信念,对认知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伏尔泰史学思想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尔泰是理性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批判政治军事史,倡导文化史;批判神学史观,提倡理性主义史学;不过通读伏尔泰的史学著作,我们不难发现其欧洲中心论依然突出;英雄史观尤为明显。他的史学思想对于后世西方的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文化和哲学的比较中 ,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 ,即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理性主义者致力于描述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别 ,并进行逻辑和理论的分析 ,但往往不能把握文化的内在生命和整体 ;神秘主义者则反对理性主义者的逻辑分析 ,并相信中西文化之间本无差别 ,世界的本质是同一。  相似文献   

16.
波普尔的客观知识论与教育科学研究祝爱武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是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他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影响很大。西方有人评价说,它是继黑格尔哲学之后,对西方思想发展影响最大的,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继往开来"的地位:即继逻辑实证主义衰落...  相似文献   

17.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追求是要建立一门科学的语言学,科学性是他关注的首要问题。本文追溯了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产生的科学文化背景,认为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形成受到当时科学思想,特别是科学主义的科学观的深刻影响。理解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的起点和关键在于理解他对语言学研究对象的界定,在于理解他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  相似文献   

18.
斯宾诺莎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幸福,而哲学的宗旨则是引导人们寻求幸福。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斯宾诺莎更以追求全人类最高幸福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他把理性主义贯穿于其幸福学说中,力图倡导一种“放弃迷乱人心的财富、荣誉、感官快乐”,追求自然永恒的必然性知识,以求得心灵与自然融合的理性主义幸福观。他关切的是怎样使得世人以上帝为楷模过纯正的生活,通过对上帝的理智的爱,臻于幸福之境。  相似文献   

19.
感情是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重要现象,然而对感情在社会发展中的创作问题,以往常被片面地理解。一是片面夸大感情的作用,否定人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理论的作用的非理性主义;一是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否定感情作用的唯理性主义,这两种对立的观点都不是建立在对感情作用辩证分析基础上的,因而都是不科学的。要科学认识感情的作用,应该首先认识感情产生和感情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的必然性。感情在本质上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与人们需要关系的反映,是人们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作为对客观事物与人们需要关系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具有:对客观事物与人们需要关系直接反映的直接性;没有经过理论加工,以感性反映形式为主的自发性、表面性;经常以两极对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两极性;与人的生理活动直接相互作用即与人的生理活动的直接联系性等特征。感情的本质决定了感情的产生和感情对人的活动发生作用是必然  相似文献   

20.
胡塞尔现象学的革命性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塞尔现象学是现代欧洲哲学史上一次真正的“哥白尼式“革命,他的现象学真正实现了现代哲学的转向--由外在物质世界转向内在精神世界,由社会历史总体转向个体生命,它所确立的直观性原理是对近、现代经验理性主义的彻底清算和否定,同时也是对西方传统的逻辑理性主义的背叛;他创设的新方法和新概念为现代主义哲学、美学和文学艺术,乃至现代科学奠定了一个新的基础和出发点,开辟了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