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治疗甲状腺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5至2007年收治的62例甲状腺肿瘤的患者资料,根据病情分别采用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或者腺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法,对其治疗效果、风险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62例患者术后除1例皮下出血,1例复发外,无喉返神经、喉上神经损伤,无永久性甲状旁腺甲状腺功能低下.结论 单侧甲状腺叶切除或者腺瘤单切加腺叶部分切除法治疗甲状腺肿瘤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防治甲状腺全切次全切并发症的体会王效勤,孙维云(定西地区医院肿瘤科,743000)1980-1993年12月,我院共行甲状腺手术582例次,其中208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87例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70例行双侧甲状腺叶全切除。全切、次全切共365...  相似文献   

3.
总结气管、支气管肿瘤的治疗经验,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75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36例气管、支气管原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18例为气管袖状切除(气管节段性切除);气管侧壁大部分切除缝合术1例;上叶支气管袖式切除成形术13例,(其中1例左上叶切除同时行左肺动脉袖式切除);中间部支气管部分切开肿瘤摘除2例;肺叶切除术2例.结果:神经纤维瘤4例,腺瘤17例,脂肪瘤2例,类癌3例,鳞癌2例,腺癌1例.乳头状瘤5例,气管平滑肌瘤2例.结论:手术切除是气管、支气管原发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2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健康观察组(65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与对照组(63例,行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术),随访2 a,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转移、外侧区淋巴结转移、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随访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5例,转移率为7.69%;颈侧区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率为4.62%;对照组随访期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11例,转移率为17.46%;颈侧区淋巴结转移7例,转移率为11.11%;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8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5.38%,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行中央区食道旁淋巴结清扫治疗术后复发率与并发症发生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8年收治的分化性甲状腺癌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手术范围,颈淋巴结清扫探讨甲状腺癌的治疗。结果30例接受单例甲状腺全切术,34例采取双侧甲状腺全切术,14例行不同范围的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并发症7.7%。结论结合国内外大多数专家推荐的规范化手术原则及本组临床资料分析,双侧甲状腺全切术可提高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效果,也根椐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一蝶人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经蝶人路显微切除5例垂体腺瘤病人的病例资料。微腺瘤2例,大腺瘤3例。结果手术全切5例,效果良好。结论经鼻一蝶人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再次手术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对116例再次手术的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复发多为首次手术结节摘除或腺叶部分切除者.本组无手术死亡,喉返神经损伤4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6例,手足搐搦6例.116例中112例随访6个月~5 a,无再次复发.结论选择正确的手术术式可减少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术后复发率,虽然再次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但如果强调手术技巧,手术中进行精细化的操作,完全可以降低甚至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蝶入路显微切除5例垂体腺瘤病人的病例资料.微腺瘤2例,大腺瘤3例.结果 手术全切5例,效果良好.结论 经鼻-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显露喉返神经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意义。回顾性分析因甲状腺疾病行手术治疗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患者均常规解剖并显露喉返神经。手术后并发症有喉返神经暂时性损伤1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例,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与是否显露喉返神经有密切关系。术中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与其配合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37例内镜甲状腺切除的手术配合方法与同期行传统甲状腺手术37例术后并发症的比较。结果37例手术均成功,手术切口长度短,术后并发症少,与常规手术相比均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内镜甲状腺是微创手术,具有安全性。陔手术体位能有效防止术后头痛的作用,同时由于内镜放大作用,术中可清楚辨认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以及甲状腺上、下动脉,作到了精确定位,最大可能减少手术损伤,同时无颈部切口,损伤很小,也达到了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式,分析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手术的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1999年2月~2004年5月本人所在医院接收36例甲状腺癌再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首次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20例,患侧腺体部分切除术8例,患侧腺体次全切除术5例,甲状腺癌改良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3例。首次手术后的病理类型:乳头状癌32例,滤泡状腺癌3例,髓样癌1例。根据外院手术治疗资料及我院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或CT检查结果,均再次行手术治疗,其中再次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切除者6例,行患侧甲状腺残叶+峡部切除+功能性颈清扫术27例,患侧复发病灶切除术2例,对侧甲状腺切除+对侧功能性颈清扫术1例。再次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癌残留的18例(54.5%),颈部淋巴结有转移癌20例(71.4%)。随访至今均生存。结论甲状腺癌行局部肿块切除术,残癌率高,再次手术是必要的。强调术中快速冰冻病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常规应用,选用恰当的手术方式,是避免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探讨腔镜下行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对25例甲状腺不同疾病患者(15例甲状腺腺瘤、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和2例甲状腺癌)采用经胸入路腔镜下行相应的甲状腺手术,并对全组病例随访1年余。结果为腔镜下完成手术24例,因局部出血较多造成视野模糊故中转1例。手术平均用时90min,术中出血5~40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5d。无神经、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患者美容效果满意。由此可得结论:腔镜下进行甲状腺手术与其他腔镜手术相比,微创优势虽不明显,但仍是安全可行的,颈部无疤痕,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尤其适合于中青年女性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的临产特点。方法对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36例良性甲状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1例出现饮水呛咳,在3天内恢复。随访2~35个月,未见复发。术后患者对颈部切口的愈合均较满意,手术效果理想。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少,不需要特殊器械,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RLN) identification on the complications after total thyroidectomy and lobectomy. Methods: Total 134 consecutive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thyroidectomy or thyroid lobectomy from January 2003 to November 2004 were investigated retrospectively.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LN identified (Group A) or not (Group B).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for RLN injury and hypocalcaemia. Results: The numbers of patients and nerves at risk were 71 and 129 in Group A, and 63 and 121 in Group B, respectively, RLN injury in Group A (0)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5 [7.9%]) patients, 7 [5.8%] nerves) for the numbers of patients (P=0.016) and nerves at risk (P=0.006). Temporary hypocalcaemi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Group A than in Group B (14 [24.1%] vs 6 [ 10.3%], P=0.049), Permanent complications in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Group A (13 [20.6%] vs 4 [5.6%], P=0.009). Conclusion: RLN injury was prevented and permanent complications were decreased by identifying the whole course and branches of the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during total thyroidectom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总结223例行该术式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术后住院天数3--7d,平均5d.术后随访1年,223例患者均排尿通畅,无永久性尿失禁、尿频、尿急、尿痛,夜尿0-3次.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保障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泡状中鼻甲部分切除手术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治疗经验及术后疗效观察。方法:对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6例鼻-鼻窦患者行泡状中鼻甲部分切除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泡状中鼻甲患者采用微创黏膜下切除术后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部分切除方法,36例中20例恢复快,愈合好,并发症少。结论:鼻内镜下行中鼻甲黏膜下部分切除泡状中鼻甲,具有手术微创及操作简单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的手术方法.方法:通过收集2000-01~2008-06手术治疗的29例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患者.采用翼点为中心的颞额入路.对手术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均通过显微手术方法切除.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8例.术后并发尿崩2例,经术后治疗,痊愈;动眼神经麻痹2例.经治疗,1例1个月后恢复,1例未恢复;视力恢复12例,好转7例,无恢复或加重2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血管痉挛大面积脑梗塞.结论:通过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内侧型脑膜瘤,能够最大限度保护神经、血管及重要脑组织,提高肿瘤全切率及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及鼻畸形同期矫治的有效方法。方法:用Mmard法及改良术式整复84例深Ⅱ度及Ⅲ度唇裂,全层切开裂隙缘切口,其余切至口轮匝肌表面,脱套式潜行剥离口轮匝肌,分离鼻小柱和鼻翼的异常附着,采用肌层功能复位,鼻翼软骨悬吊,使鼻畸形得到明显改善。结果:84例患者随访2周~6年,除了1例伴发严重的腭裂和牙槽嵴裂致患侧鼻翼仍有塌陷,其余均满意。结论:单侧唇裂和鼻畸形同期矫治不增加附加切口,效果肯定,能一次让鼻唇畸形得到较满意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62例具有合并症手足口病患儿的观察和护理。方法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前囟张力监测,做好皮疹、发热、并发症的护理。结果60例患儿痊愈出院,1例患儿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患儿死亡。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和各项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争取早期干预,做好各种并发症的护理,可改善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