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菌剂对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稻草、木屑为填充料,分别添加EM原露、腐秆灵、金宝贝生物发酵剂、阿姆斯生物发酵剂和纤维素分解菌5种微生物菌剂,采用人工翻堆好氧堆肥工艺,进行城市污泥堆肥试验,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及NH_4~+-N、NO_3~--N和总氮含量,研究了5种微生物菌剂对城市污泥堆肥进程及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后堆体达到高温期和最高温度的时间较对照提前了1~2 d,降温阶段的降温速率提高了0.54~0.74℃/d,达到室温时间提前了5~6 d;各堆体50℃以上均保持了7 d以上,满足堆肥卫生学指标.添加微生物菌剂能促进有机氮的分解,促进硝化细菌的生长,有利于NH_4~+-N向NO_3~--N的转化和堆肥的腐熟进程.由于添加微生物菌剂提高了堆体升温速率、延长了高温期的维持时间和增加了堆体的pH值,导致更多的氮素损失.堆肥结束时,堆体氮含量降低39.8%~44.8%,较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堆体降低量多9.8%~14.8%.综合各项指标,金宝贝生物发酵剂和阿姆斯生物发酵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植酸酶液体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酸酶产生菌黑曲霉 90 3(Aspergillusniger)的最适产酶条件 :初始pH5 .0~ 6 .5 ,温度2 9± 1℃ ,培养时间 4d ,2 5 0ml三角瓶发酵液的装量为 5 0ml,一定量的Fe2 +和Mn2 +对产酶有促进作用 ;酶的最适作用pH为 5 .5~ 6 .0 ,最适作用温度为 37℃ ,该酶在 pH3.0~ 7.0 ,温度 30~ 5 0℃时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实验生态学方法,模拟浙江省南部自然海区生态环境条件,研究了温度、盐度、培育密度、投饵量、底质对刺参幼体(6.42±0.84 g)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海水温度为(12.5±0.5)℃,盐度为27±0.3时,温度向上突变至30℃时,幼参在第2天和第6天的存活率分别为50%和20%;温度向下突变至0℃时,幼参在第4天和第6天的存活率分别为90%和50%;盐度向下突变至15时,幼参在第4 d和第6 d的存活率分别为80%和0%,向上突变至39时,幼参在第2天和第4天的存活率分别为70%和0%.实验周期30 d,温度10~15 ℃时,幼参第30 d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其它各温度组(P<0.01),温度20℃时,幼参不夏眠;幼参分别在盐度24~30,培育密度20~40 ind/m2,日投饵量为刺参体质量6%~9%时,第30d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盐度组、培育密度组和日投饵量组;以水泥、轮胎、轮胎+瓦片、泥为底质,幼参第30 d的相对增重率和存活率均较好.在浙江省南部沿海海区环境条件下,幼参生长适宜温度为10~15℃,适宜盐度为24~30,最适培育密度为40 ind/m2,最适日投饵量为幼参体重的6%,室内水泥池养殖和潮间带网箱养殖是适宜的养殖方式.  相似文献   

4.
不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氨基含量壳聚糖的制备及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制备出不同 -NH2 质量分数和不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精细壳聚糖制品 ,利用激光散射仪测定在不同脱乙酰条件下所获得的壳聚糖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方法 :利用反应温度为 14 0℃ ,反应时间为 1~ 4h和反应温度为 30℃ ,反应时间为 7d这两种不同方法 ,制备不同 -NH2 质量分数和不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精细壳聚糖制品 ,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壳聚糖 -NH2 质量分数 ,用激光散射仪测定壳聚糖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结果 :所制得壳聚糖的 -NH2 质量分数分别为 :6 1%、74 %、82 %、86 %、99% ,对应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8 0 4× 10 6 、7 5 8× 10 6 、8 6 0× 10 6 、5 91× 10 6 、3 2 2×10 6 .利用室温、反应时间为 7d的制备方法所得的壳聚糖 -NH2 质量分数较高且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大 .结论 :反应温度为 14 0℃、反应时间为 1~ 4h可获得 -NH2 质量分数高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壳聚糖制品 ;反应温度为 30℃、反应时间为 7d可获得 -NH2 质量分数较高而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壳聚糖制品 ,激光散射法可较准确与直接地测定大分子壳聚糖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翻堆和补水工艺对绿化废弃物堆肥腐熟度的影响,以园林绿化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好氧条垛式堆肥方法,设计2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补水和翻堆工艺对堆肥进程中碳氮比(C/N)、p H、电导率(EC)等指标的影响规律;同时选取T值、高温持续时间、发芽指数(GI)、吸光度比值(E4/E6)等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法进行腐熟度评价。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各处理的碳氮比逐渐降低,p H逐渐上升,温度、EC值和E4/E6随堆肥进行均先升后降,发芽指数相反;除高温好氧堆肥处理外,其他处理均达到腐熟;其中T4处理腐熟度最好;最优水平组合为每4 d翻堆、每8 d补水;影响腐熟程度的主因素是补水频率,其次是翻堆频率。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翻堆和补水工艺对绿化废弃物堆肥腐熟度的影响,以园林绿化废弃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好氧条垛式堆肥方法,设计2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不同补水和翻堆工艺对堆肥进程中碳氮比(C/N)、p H、电导率(EC)等指标的影响规律;同时选取T值、高温持续时间、发芽指数(GI)、吸光度比值(E4/E6)等指标,利用模糊数学法进行腐熟度评价。结果表明,堆肥过程中各处理的碳氮比逐渐降低,p H逐渐上升,温度、EC值和E4/E6随堆肥进行均先升后降,发芽指数相反;除高温好氧堆肥处理外,其他处理均达到腐熟;其中T4处理腐熟度最好;最优水平组合为每4 d翻堆、每8 d补水;影响腐熟程度的主因素是补水频率,其次是翻堆频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 2 - [3- ( 1 ,3-二氧戊烷 - 2 -基 ) - 1 -羟丙基苯基 ]- 2 -甲基丙酸乙酯的合成 .丙烯醛与乙二醇溴化氢溶液反应制得 2 - ( 2 -溴乙基 ) - 1 ,3-二氧戊烷 ,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反应温度 5~ 1 0℃ ,反应时间 5~ 6h.2 - ( 2 -溴乙基 ) - 1 ,3-二氧戊烷与 2 - ( 4 -甲酰基苯基 ) - 2 -甲基丙酸乙酯进行格氏反应制得目标产品 .制格氏试剂时反应温度 30~ 40℃ ,反应时间 2 h;格氏反应温度不超过 2 5℃ ,反应时间2 0 min.产品合成总收率 5 4 .5 % ,产品结构经 IR谱、1HNMR谱等确证 .  相似文献   

8.
通过向阿维菌素发酵废弃物中添加一株嗜热脂肪芽孢杆菌AZ11并进行堆料发酵,对其中的阿维菌素进行降解,并达到腐熟的目的。堆料含水率设定在70%,按5‰的接种量接种AZ11,每隔12 h通风5 min,24 d完成堆料腐熟过程,其中废弃物中残留的阿维菌素降解率达到98.7%。结果表明,该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能加快废弃物中阿维菌素的降解,并促进堆料的腐熟过程。  相似文献   

9.
猪血清中Ig的分离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三虎  张世军 《河南科学》2002,20(5):528-532
运用 (NH4) 2 SO4沉淀法、冷乙醇沉淀法、硫酸葡聚糖沉淀法对猪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Ig进行粗提取 ,然后用透析技术脱盐。结果表明 ,在这三种粗提取方法中 ,以硫酸铵沉淀法为最高 ;硫酸铵沉淀法的最优提取条件是 :pH7.0~ 7.4 ,温度 4 0℃ ,5 0 %的 (NH4) 2 SO4溶液 ,然后改用 33%的SAS可以有效地提取IgG ;透析脱盐时 ,透析膜截留分子量 8,0 0 0~ 12 ,0 0 0 ,透析 72小时 ,用PBS液更换 4~ 6次 ,所得到的透析液基本上不含盐类 ;提取IgG在 2 7℃~ 4 7℃时 ,免疫活力基本没有变化 ,温度从 5 7℃开始变化 ,至 77℃活性基本丧失。当pH低于 4 .5时 ,抗体活力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10.
播娘蒿原生质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播娘蒿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分离原生质体 ,每克鲜重产量最高达 ( 1~ 1 5 )× 10 6 个 .对原生质体进行液体浅层静置培养 .结果表明 :最佳酶解液酶组成为 4 %纤维素酶 + 2 %果胶酶 + 0 5 %离析酶 ;最佳培养密度为2 0× 10 4个 /mL ;最佳渗透压稳定剂为 10 %蔗糖 + 2 %葡萄糖 .观察表明 :播娘蒿原生质体 1~ 7d内出现第一次分裂 ,分裂频率约 2 0 %,培养 18d时具几十个细胞的细胞团 ,以后逐渐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 .  相似文献   

11.
为减少园林废弃物堆肥时间并提高堆肥产品腐熟质量,利用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 fetida)对园林废弃物(GW)进行堆肥处理,研究沸石、膨润土、过磷酸钙添加剂对缩短堆肥时间和提高蚯蚓堆肥腐熟度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无添加剂(T_0),5%沸石(T_1)、5%膨润土(T_2)和5%过磷酸钙(T_3),共进行60d好氧-蚯蚓堆肥.堆肥过程对蚯蚓生长繁殖、pH值、可溶性有机碳、C/N、NH_4~+-N、NO_3~--N、NH_4~+-N/NO_3~--N和发芽指数等腐熟指数和生物指标变化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T_0,T_1~T_3处理提高蚯蚓存活率、蚯蚓生长和繁殖速度;T_1和T_2处理堆肥pH值高于对照,T_3处理pH值则低于对照.T_1~T_3处理DOC降解率、NO_3~--N含量、GI值较对照T_0处理分别提高7.25%~11.69%,17.81%~37.76%和16.11%~23.15%,而C/N降低23.16%~33.72%.T_1~T_3处理堆肥达到无毒害时间从60d缩短至50d.综合堆肥腐熟指标、堆肥腐熟周期,T_3处理极大地加速了GW降解,且堆肥腐熟度优于其他处理.因此,建议在利用好氧-蚯蚓堆肥处理绿化废弃物过程中添加5%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12.
前处理工艺对蚕蛹蛋白纤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染整加工前处理工艺条件对蚕蛹蛋白纤维长丝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pH值溶液中蚕蛹蛋白长丝的强力变化;研究NaCIO漂白和H2O2漂白的工艺参数(pH值、温度、漂白剂质量浓度)对蚕蛹蛋白长丝强力及蛋白质含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蚕蛹蛋白纤维在热定型温度范围内,稳定性较好;pH=5时,纤维的强力损失最小,pH在4~10时,纤维的损伤较小;蚕蛹蛋白纤维较适合用H2O2漂白,较适合的漂白工艺参数为:温度不官超过80℃.pH为10左右,H2O2(30%)质量浓度在4~6 g/L.  相似文献   

13.
溶胶凝胶和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纳米TiO_2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酸丁酯 (Ti(OR) 4 )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及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了纳米TiO2 粉体。采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操作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筛选出了最佳工艺条件。TEM检测表明 ,优化条件下制得的二氧化钛粉体粒径为 11~ 12 .3nm ,且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粒径变化不大 ,但团聚加重。XRD结果表明 ,当热处理温度为 5 0 0℃时晶粒为锐钛型 ;当煅烧温度为 80 0℃时晶粒转化为金红石型。BET结果表明 ,二氧化钛气凝胶颗粒的比表面积可高达5 5 6m2 /g ;但随煅烧温度的升高 ,比表面积下降迅速 ;在 5 0 0℃时 ,比表面积只有 94 .6m2 /g。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二次纤维掺量对不同养护时间下水泥土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为强化水泥土力学性质使其更广泛应用于工程建设,同时探究废纸资源回收再利用新途径,以废纸降解获得的二次纤维作为外加剂,通过直剪试验对比分析素土、普通水泥土和二次纤维掺量分别为2%、4%、6%的水泥土在养护7d、14d和28d下的抗剪强度特征。结果表明:(1)二次纤维掺量为4%的水泥土经过养护后抗剪强度均高于普通水泥土,而二次纤维掺量为2%的水泥土在养护7d和14d时抗剪强度高于普通水泥土;(2)添加2%的二次纤维可以使普通水泥土在养护7d和14d时,粘聚力分别提高4%和27.1%,添加4%的二次纤维可以使普通水泥土在养护28d时,粘聚力提高2倍;(3)养护时间从14d增加到28d时,普通水泥土粘聚力下降54%,二次纤维掺量为2%和4%的水泥土粘聚力仅下降42%和6%;(4)养护7d和14d时,添加二次纤维使水泥土内摩擦角增大;养护28d时,纤维分解,导致水泥土内摩擦角减小;(5)养护28d时,水泥土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与二次纤维掺量呈现明显的抛物线和倒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15.
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室内和田间研究结果表明: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成虫羽化大多在10:00~14:00羽化。其羽化率为70%~95%,性比为1∶1,成虫寿命在平均气温30 7℃时,1~4d;平均气温18 9℃时,最长达24d。雌成虫用产卵器刺破叶表皮取食,每雌24h内平均可造成11个取食点,雄成虫在雌成虫造成的取食点上取食。成虫具有趋光性、趋绿性、趋上性和趋黄性,一张18 4cm×14 8cm的诱虫黄卡20d可诱杀成虫2280头。卵历期在平均气温28 6℃时,为3~4d,19 5℃时为10d,15 4℃时为14d。幼虫历期在平均气温23 6℃时为4d,19 5℃时为6d,19 1℃时为8d,幼虫在豇豆上的潜道平均长76cm,潜食速度随着龄期增大而加快。前蛹期一般为2 1~3 5h,前蛹具负趋光性。蛹历期在平均气温28 02℃条件下为8~9d,蛹期与温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实验采用肌球蛋白ATP酶染色法检测了 8例男性 (3~ 16岁 )、8例男性 (18~ 45岁 )、5例男性 (5 0~ 6 5岁 )腓肠肌各亚部肌纤维型的构成和分布 ,结果表明 ,不同年龄组Ⅰ型纤维比例不同 ,分别为 (5 2 .5± 9) %、(5 6 .5±6 ) %、(5 8.4± 4.8) %。其中 3~ 16岁年龄组的Ⅰ型纤维比例显著高于其他两年龄组 (P <0 .0 5 ) ;而后两年龄组的Ⅰ型纤维比例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 ,Ⅰ型纤维比例增加。从外侧头和内侧头亚部分析 ,只有内侧头深部 (3~ 16岁 )的Ⅰ型纤维比例 (5 2 .9± 8) %显著高于其它两年龄组 (P <0 .0 5 ) ;外侧头深部 (3~ 16岁 )的Ⅰ型纤维比例 (5 2 .3± 7.2 ) %显著高于其它两年龄组 (P <0 .0 5 )。而其它内、外侧头亚部 3年龄组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说明 3~ 16岁年龄组和后两年龄组肌纤维型比例有较大差异 ;18~ 45岁、5 0~ 6 5岁年龄组之间Ⅰ型纤维比例和内、外侧头各亚部之间Ⅰ型肌纤维比例差异不显著。本文还对不同年龄组肌纤维构成与肌功能适应的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贵州石笔木播种育苗的温度和湿度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调控温度和湿度的比较试验对贵州石笔木 (TutcheriakweichowensisChangetY .K .Li)种子萌发与播种育苗进行了研究 ,其试验表明贵州石笔木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 2 0~ 2 5℃、湿度为 80 %~ 90 % ;采集的种子在此条件下砂藏层积 10~ 15d开始萌发 ,4 0~ 50d萌发率达 85%~ 93 % ;种子萌发后播种于恒温2 0℃的苗床中 60d后出苗率和 3 60d后成苗率分别达到 60 7%和 4 3 7%。这一研究结果对于珍稀濒危的贵州石笔木植物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蓬松剂对城市污泥强制通风堆肥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药渣和木花作为蓬松剂按体积比1∶3混合,在强制通风不足的情况下,结合每周的人工翻堆,污泥高温堆肥也可实现,高温阶段(>55℃)可维持4d.堆肥的高温使大肠杆菌数量降低4个数量级,达到国家高温堆肥卫生标准.在污泥堆制过程中,pH、VSS、有机质含量下降;但全N、P、K含量的变化与堆肥的系统条件有关.药渣堆肥在堆制35d后,种子发芽指数(GI)达50%以上,木花堆肥在堆制50d后GI达到51%.堆肥结束时,Cu、Zn、Cd在药渣堆肥中含量增加,在木花堆肥中含量减少;但其中Cu的化学有效性降低,而Zn、Cd的化学有效性提高.  相似文献   

19.
蛹虫草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单因子筛选和正交试验 ,对蛹虫草发酵条件进行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 ,蛹虫草发酵的适宜培养基组成为 :蔗糖 5 .0 % ,玉米浆 3.0 % ,酵母膏 0 .5 % ,MgSO4 ·7H2 O 0 .0 5 % ,KH2 PO40 .0 5 % ;适宜的培养条件为 :发酵初始pH 7.0 ,发酵温度 2 5℃ ,发酵周期 6d .采用优化的培养基及适宜的培养条件进行摇瓶发酵 ,干菌体产量和生长速率分别可达 4 1.1g/L和 0 .2 8g/L·h .  相似文献   

20.
不同工艺条件对产酸白腐菌处理造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利用白腐菌产酸特性进行黑液处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研究了驯化后的一株产酸白腐菌处理造纸黑液过程中 pH ,COD及色度的变化 ,在最适条件 (初始pH值 6~ 7,黑液负荷 1.3× 10 4 mg/L以下 ,接种量体积分数 2 0 %~ 3 0 % ,微氧状态 ,温度 2 5~ 2 9℃ )处理下 ,pH值降低到 2左右 ,色度与COD的去除率均保持在 60 %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