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初的人出现在距今多少年前?最初的人出现在哪块大陆上?这两个问题困扰了人类学家许多年,至今仍是争论不休的焦点。达尔文在他的《人类的由来》(1871年出版)一书中曾大胆推测“我们早期的祖先更可能生活在非洲”。当达尔文写下这些话时,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发现早期的人类化石。从那时到现在,人类学家在非洲已经发掘出比其他大洲数量更多、年代更早的人类始祖  相似文献   

2.
化石不再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唯一材料。1987年,由夏威夷大学的丽贝卡·卡恩(RebeccaCann)领导的科学小组报导,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相比,非洲人线粒体DNA中的突变显得格外多,线粒体DNA是只有母亲遗传的一种基因。研究人员证明,这些突变超越时间地以相对恒定的速度积累;这种观点,导致了有争议的结论,即现代人起源于20万年前的非洲,然后向全世界扩散,在扩散中发生种族差异。有关线粒体DNA的报导,否定了尼安得塔  相似文献   

3.
<正>非洲的饮食在发生变化。长期以来,非洲人从玉米和薯类中汲取碳水化合物。然而,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整个非洲大陆的稻米消耗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在布隆迪,以前过节才吃米饭,现在那里的人民每天吃米饭,甚至有的家庭一日三餐吃米饭。2013年,国际谷物委员会公布的一个报告预计,在今后的5年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各国稻米进口增长量比世界任何其他地区都快。美国加州大学农学家和遗传学家格德夫·库什(Gurdev Khush)注  相似文献   

4.
我们和古人已不同 犹他大学的古人类专家亨利·哈彭丁教授和其他几所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特定人群的基因变异,包括中国人、日本人、非洲约鲁巴人和北欧人等.  相似文献   

5.
秦占芬  徐晓白 《科学通报》2006,51(8):873-878
非洲爪蟾因为终生生活在水中易于饲养管理、常年可以排卵孵化、行体外受精和体外发育等特点, 而作为模型动物广泛用于生物学的研究, 并积累了大量相关的资料. 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 非洲爪蟾的胚胎和幼体直接暴露在水中, 对环境污染物比较敏感. 另外, 非洲爪蟾的性别分化和性器官发育对性激素和具性激素活性的内分泌干扰物十分敏感, 所以非洲爪蟾可用于内分泌干扰物的性激素干扰作用和生殖毒性的研究. 同时, 非洲爪蟾的变态发育对甲状腺激素和具甲状腺干扰活性的内分泌干扰物十分敏感, 所以非洲爪蟾也可用于环境物质甲状腺干扰作用的研究. 除此, 非洲爪蟾的生态毒理学研究可与目前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两栖动物世界范围内的减少和畸形蛙的出现衔接. 基于以上几点,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实验室将非洲爪蟾引入生态毒理学的研究. 实验动物质量关系着动物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这对毒理学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从水质、食物等环节对非洲爪蟾质量控制的问题做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刘武 《科学》2003,55(4):20-20
多年来,学术界一直就现代人起源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争论.近十几年来,一系列分子生物学研究证据支持现代人在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然后向世界各地扩散并取代了当地的古老人类,成为现代人的祖先.这一观点构成了现代人"非洲起源说".与此相对应的"多地区起源说"认为,世界各地的现代人起源于当地的早期智人或直立人.这两种学说的激烈争论,已成为近年国际古人类学术界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虽然"非洲起源说"逐渐获得了日益增多证据的支持,但迄今在非洲发现的最早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年代仅在距今10万年前左右.缺乏距今10万~20万年期间的化石证据,已成为"非洲起源说"的一大缺陷.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5,(8):8-8
印度洋岛民的基因暗示,最早的现代人的确是在走出非洲后前往世界其他地方定居的。科学家最近研究了生活在印度尼西亚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的好几个部落民族的基因,结果发现安达曼原住民拥有和全球其他任何地区居民都明显不同的基因变异,甚至这些原住民的基因与附近尼科巴群岛上的4个部落居民也不同。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远古祖先都是来自非洲吗?周口店的北京人是现在中国人的祖先吗?玛雅人是怎样消失的?黑猩猩有语言吗?非洲的俾格米人是人还是其他物种?食人族为什么要吃人?美洲的印第安人真的来自亚洲吗?  相似文献   

9.
自然信息     
牛痘疫苗的新用途天花这种传染病在三个非洲国家最终绝迹之后,联合国卫生组织不久前宣布,全世界已经消灭了天花.今后再也不会出现“麻脸”人了. 那末,原来用于防天花的牛痘疫苗,是否还可以派点其他用处?回答是,牛痘疫苗仍然有用,需要继续生产。原来,疫苗与它所防治的疾病之间的关系,并不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样机械.某些疫苗可以增强身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防治另外一些疾病——“甲疫苗也可以治乙病”。好几年以前就已经报道,有人用精制的牛痘疫苗治疗肿瘤:将疫苗注射于皮肤癌部位,有三例基底细胞完全消失,呈现组织学上的治  相似文献   

10.
非洲大陆独立以来,以欧美为主导的发展援助,客观来讲并没有为非洲找到本土化减贫路径,其原因在于西方援助国与撒哈拉受援国的权利和地位是不对等的,外来干预式的减贫不但忽视了西方的制度、理念和经验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本土适应性,更削弱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治理能力和自主探索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贫困呈现出有增长、无发展,贫困人口更多、不平等进一步加剧的新特征,同时,主导撒哈拉以南非洲减贫的力量也发生变化.新兴经济体的新型合作关系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减贫提供了另一种经验和选择,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内生发展动力也在提升.但现行自由主义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仍是制约非洲摆脱贫困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1.
河盲斗士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仅非洲就有1800万人患有河盲病,而其中约有27万患者已经双目失明。河盲病已经成为非洲国家引起眼病和失明的第一大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强悍凶猛的水牛 经过23天的旅程后,我(吉姆·福勒)终于到达了南非首都开普顿以北的旷野,这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原野之一。我问当地人:什么动物最凶猛?回答既不是狮子,也不是猎豹,他们告诉我:是非洲水牛。 非洲水牛是一种食草蹄类哺乳野生动物。非洲早期的狩猎者很多死于非洲水牛的牛角下。我的非洲之行的目的就是考察这种野生动物,或者说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猎获一头非洲水牛,弄清楚这种水牛的生活习性。 非洲水牛并不如狮子或老虎那样凶残,但它们却能成群结队地伏击其他动物,其攻击方式让掠杀者望而生畏,使猛兽凶禽避而远之。从…  相似文献   

13.
正研究表明,非洲大陆的遗传多样性高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但语言多样性同样为世界最高是否与遗传多样性相关,目前尚不明确。非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七分之一,但这片大陆上拥有的语言却占了世界所有语言的三分之一,总共约有2 000多种语言。相比之下占世界人口  相似文献   

14.
传说中的"地下王国" 千百年来,我们一直对脚下的未知世界迷惑不已,相关传说也层出不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专著<对话录>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居住在大西洲的亚特兰蒂斯人预感到一场灾难将彻底毁灭他们的文明,于是事先开凿了两条通往非洲和美洲的地下长廊.当大西洲沉入海底时,他们通过这两条通道进行疏散,而其中一些人就一直生活在了地心之中.  相似文献   

15.
当代全球的五大危机尽人皆知,人口危机、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而这五大危机都有个共同的根源--人口爆炸.不过,2004年3月22 日,美国人口调查局发表一份报告说,由于出生率降低和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非洲)死于艾滋病,世界人口的增长势头正在减缓.这对于长期担心地球上人口爆炸的人类来说,亦喜亦忧.喜的是世界人口总算在减缓了,忧的是自然的残酷力量在介入人口的调控了.  相似文献   

16.
近来,一位杰出科学家由于散布了不恰当的种族主义言论,而遭受到世人的广泛谴责.这位科学家,就是揭秘DNA而荣获诺贝尔奖的詹姆斯·沃森.他对<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说:他"从内心对非洲的前景感到沮丧",因为"我们所有的社会政策都是基于非洲人的智商与我们一样高这样一个事实,但所有实验结果都表明情况并非如此".他认为,非洲人的智商要低于白种人.  相似文献   

17.
欧洲大陆和非洲大陆最近的地方只有14 km.长久以来,人们就盼望有一条交通要道可以将欧洲与非洲连接起来.摩洛哥和西班牙有关部门最近表示,连接非洲和欧洲大陆的直布罗陀海峡海底超长铁路隧道建设的准备工作已经展开,工程有望在2008年开工.  相似文献   

18.
金石 《科学之友》2007,(3):20-21
与美洲的发现不同,属于"旧大陆"的非洲从古代起就为外界所熟悉,只是在中世纪被人遗忘而已.一直到大航海时代(15-18世纪),欧洲人才从自己的角度重新"发现"了非洲,并进行了从沿海到内陆的探险.  相似文献   

19.
与海豚共舞     
刚刚过去的五一长假,我和潜友们第一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尤其是埃及这片拥有神秘的法老遗迹和金字塔以及被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孕育着的国土.在红海7天的航行和潜水中的所见所历,使我们对非洲文化的好奇和管窥神秘法老文明的心愿得到了一丝满足,尤其令人激动不已的是与海豚的不期而遇.  相似文献   

20.
正人类同猩猩、猿、猴一样发源于非洲。但从现有研究来看,更早的祖先在进入非洲之前起源于非洲之外,比如亚洲。在大约5 000万年前,非洲是一片被海水与世界隔绝的孤岛。那么这些祖先是如何到达非洲的呢?最容易想到的是这些祖先通过陆桥进入非洲,但是目前已有的地理学证据不支持这一理论。相反,地理学证据提示了我们一种看起来最不可能的方式:我们的祖先借助植物和碎片漂流数百英里来到了非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