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ARM9芯片作微处理器设计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通过嵌入式Linux系统采集USB摄像头视频数据,经JPEG编码压缩;ARM9芯片的控制数据采集、传输;通过无线局域网技术发送到接收端,再将视频数据提交给监控PC;最后由视频应用客户端将接收到的压缩数据帧重组、复合,实现无线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监控技术和嵌入式技术相结合,实现可移动的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方法在基于ARM9和linux2.6内核的嵌入式系统平台上控制摄像头采集视频、电机驱动电路以及无线网卡,并配置实现Boa服务器和MJPG-streamer视频服务器;利用CGI实现了客户端浏览器控制小车和摄像头电机的运行。结果实现了一种嵌入式视频监控小车的设计方法。结论该系统可扩展性、实时性、灵活性高,可实现对实时移动视频监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基于USB的嵌入式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嵌入式系统开发技术与Internet技术,根据固定场所使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采USB摄像头的嵌入式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现方案;本方案采用ARM 9S3C2410为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作为系统服务器端,将USB摄像头采集的视频数据压缩后,通过Internet传输实现对固定场所的远程视频监控.  相似文献   

4.
对基于 TCP/IP 协议栈的嵌入式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过程做了概要的介绍.设计中以32位 RISC 处理器为核心的 ARM 嵌入式开发板实现整个监控系统的控制管理,开发板中嵌有嵌入式 Web 服务器,通过 RJ 接口接入以太网.由于嵌入式设备资源有限,接入网络时所使用的 TCP/IP 协议和普通 PC 机的不同,故设计中针对于 ARM嵌入式设备上网时所使用的 TCP/IP 协议栈进行编写,最后对该监控系统的不足做了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采用32位微控制器ARM7为核心的,以μC/OSⅡ为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平台,通过移植基于μC/OSⅡ系统的TCP/IP协议,实现CDMA/1x无线网络的远程数据传输方案。分布于不同地理位置工作现场的各种传感器、监控装置通过此嵌入式系统平台并借助于CDMA/1x网络和Internet建立起与上位机间的TCP/IP链接,实现了远程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控制。ARM7微处理器既控制传感器数据采集、筛选,还作为通信控制器与无线Modem间进行数据传输和格式转换。详细分析了基于ARM7技术的远程终端硬件设计原理并介绍软件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6.
在嵌入式双核处理器(ARM DSP)平台之上,提出基于嵌入式数据库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架构.通过移植嵌入式数据库FUEL在TMS320DM6446音视频开发平台,利用其在多线程环境下对共享数据的管理,实现了多核处理器平台的音视频编解码对数据访问的一致性;并基于FUEL实现了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使得系统在嵌入式多核处理器架构上更好地管理多线程应用程序之间共享的数据,进而可靠、高效地进行音视频的网络传输.  相似文献   

7.
张萍 《江西科学》2013,(6):838-840,867
随着通信、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基于嵌入式技术的图像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一个基于ARM和嵌入式Linux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该设备前端采用USB接口的摄像头采集原始视频图像,将采集到的数据经过JPEG压缩编码和网络打包处理,变成基于TCP/P协议的数据流,然后通过以太网进行传输,发送到监控终端上.  相似文献   

8.
甄聪聪  赵磊 《科技信息》2014,(10):121-122,128
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ARM处理器S3C6410、嵌入式linux、嵌入式Live555的流媒体服务器的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实现了Live555对H.264压缩编码的支持、基于RTP/RTCP及RTSP协议的视频数据实时传输和基于VLC播放器的视频数据解码播放。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车辆监管系统不能对行驶中车辆实时视频监控的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ARM11的远程实时视频监控系统.系统采用了基于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的整体设计方案,在车载客户端完成车辆信息的采集、视频信息的压缩编码,通过3G无线网络将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器,在服务器实现实时显示.实验表明,系统运行稳定,服务器可以获得良好的视频质量和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实现配电网的远程实时监控,提出了基于GPRS网络的远程视频监控方案,并据此方案设计了能够实现图像传输的视频监控系统。该系统由监控终端和后台服务器组成;监控终端用于获取配电网现场运行图像等信息,后台服务器用于实现监控数据的接收、处理和显示;监控终端以ARM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以具有串口功能的摄像头模块实现图像的摄取,利用GPRS模块实现了远程联网及数据传输。在服务器端编写了服务器程序,实现了网络监听、数据接收及图像处理,实现了配电网的远程视频监控功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汽车内部连接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的单线结构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s)总线网关, 一旦CAN总线线束损坏, 无法保证汽车各ECU之间稳定通信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基于ARM7的冗余网关设计方案。该方案以ARM7处理器为中控网关控制器, 利用总线冗余的设计思想, 为主CAN总线备用辅助的CAN总线, 采用支持多任务实时调度的μC/OSⅡ作为实时操作系统, 在ADS(ARM -Developer- Suite)上软件编程完成各节点与网关之间的数据通信、 网关对数据中继转发、 总线故障切换。实验室组网测试表明, 该网关不但能与普通节点之间进行数据通信, 而且具有高低CAN总线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的中继转发功能, 在主CAN总线出现故障时及时切换到辅助CAN总线, 使整个车载CAN网络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2.
CAN总线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CAN总线的技术特点、通信协议和应用范围,并给出了CAN总线系统的设计实例。其中CAN通信接口电路由微控制器(AT89C52)、CAN控制器(82C200)及CAN总线收发器(82C250)构成。并阐述了该系统软件的关键部分:初始化子程序、发送子程序和接收子程序。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基于LON总线和以太网的网络化楼宇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实现方法.以实现LON总线接入因特网为目标,在对LonTalk协议及TCP/IP协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太网与LON总线互联网关,通过对LonWorks现场总线技术和以太网技术的分析,阐明了两网互联的意义和实现方法;设计开发了实现两网互联的网关设备——互联适配器,为实现企业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集成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CAN总线和SAE J1939协议的基础上,利用客车上原有的CAN总线网络,设计了客车视听系统的新控制方案,实现远程控制,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CAN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它具有传输速度快、自动解决总线竞争、实时性好、可靠性高、纠错能力强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一种国际总线标准。由CAN总线组成的局域网可以将很多底层测控设备连接起来,用工控机加接口卡已经实现了对底层设备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控制,但存在着价格和接口卡带来的瓶颈等问题。本文以单片机、CAN器件和网络芯片为核心模块,实现CAN现场总线与以太网之间数据交换,完成对底层设备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远程监控。这种方案降低了成本,避免了瓶颈。  相似文献   

16.
嵌入式LINUX上的CAN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以太网与CAN现场总线网间嵌入式网关的软硬件结构设计,描述了uClinux上的CAN设备驱动程序的处理流程以及CAN设备驱动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针对CAN协议的特点,为设备驱动程序的收发缓冲区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和管理方法,提高CAN通讯效率。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嵌入式车载终端,以汽车黑匣子、GPS终端为基本功能框架,采用SoC技术,以32位ARM处理器和嵌入式uCLinux为核心,融合CAN总线技术,通过CAN网络和汽车内部控制系统无缝集成,其它的辅助和扩展功能(如蓝牙、DVB-T、导航、报站器、LED控制等)以CAN总线节点方式扩展,实现“即插即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STM32的无线传感器网关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现场数据采集范围广,距离远的特点,分析对比了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在各自应用场合的特点.使用STM32作为主处理器,设计了一个结合两种技术的桥接网关,给出了网关的软硬件设计和网络通信协议.实验测试表明,本网关系统工作稳定,数据传输可靠,可满足分布式无线数据采集和网络化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协议转换网关是工业以太网的核心,它把以太网和现场总线连接起来,实现了工业设备的网络化。在此,设计了TCP/IP-CAN协议转换的总体方案;介绍了μC/OS-II的移植;以TCP/IP和CAN协议为基础,构建了TCP/IP-CAN协议栈;详细描述了协议转换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张忠民  谢霄 《应用科技》2011,38(3):50-54
针对CAN、RS-232接口的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问题,提出了以ARM为控制核心,采用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将来自CAN或RS-232接口的上传数据进行相应的协议解析,再添加TCP/IP、以太网协议封装,将数据转发到以太网上;将来自RJ45接口的以太网下发数据进行以太网、TCP/IP协议解析,再进行CAN或RS-232协议封装,将数据下发至相应的接口上.采用ARM芯片LPC2292、网卡芯片DM9000等设计和制作了协议转换系统的硬件电路,并开发了相关软件.其中RS-232、CAN的传输速率可调,USB支持常用的12 Mbps全速设备,以太网传输速率为10 Mbps/100 Mbps自适应,转换时间小于20 ms.基于ARM的协议转换系统实时性强,转换速度快,使用范围广,工作可靠,性能良好,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