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就冷再生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及相关知识进行了一系列总结,沥青路面的现场冷再生具有很多优点,如:保护环境,节约资金、简化施工工序、节约材料、节约工期等。为逐步完善冷再生成套技术,并为今后大规模的科学工程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并建议了冷再生沥青路而上表面层的最小厚度,提出了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指出了再生柔性基层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冷再生沥青路而的表面层,再生层和基层的结构组合以及冷再生沥青路面材料的分类,阐明了,采用改建路面设计方法可以确定冷再生沥青路面再生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作为沥青路面下面层的力学特性,推荐合理结构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路面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当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厚度大于10 cm,模量大于800M Pa;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大于40 cm,模量大于1 600 M Pa;土基模量大于70 M Pa,沥青路面路表弯沉、AC-10面层最大剪应力和层底弯拉应力、乳化沥青冷再生下面层最大剪应力和层底弯拉应力等效果较好.结论在路面结构层参数合理的情况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可以作为沥青路面下面层使用.  相似文献   

3.
魏景春 《科技信息》2008,(16):130-130
本文利用水泥为稳定剂,对旧沥青路面冷再生材料的研究应用,提出了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了冷再生技术的施工工艺以及质量控制与检测,并将再生的混合料应用于路面基层,对再生混合料的稳定性能、抗冲刷性能和抗收缩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评价了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应用旧沥青路面材料冷再生基层的混合料力学性能,回收原沥青路面面层旧料和基层旧料,制备沥青路面全深式冷再生基层材料,结合现场沥青面层及铣刨深度测试冷再生材料级配,测试冷再生基层材料的7 d无侧限抗压强度、90 d劈裂强度和90 d回弹模量,并观察其SEM微观形貌图。结果表明:水泥用量较少时7 d无侧限抗压强度、90 d劈裂强度和90 d回弹模量均随水泥剂量的增加快速增长,但是增长趋势逐渐变缓;较少的沥青旧料对再生基层力学性能是有利的,但是过多的沥青旧料则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当面层旧料的油石比较小时,水泥水化物取向结晶能刺破沥青膜层,直接与裹附在沥青内部的集料接触,形成较强的界面,这样能有效缓解沥青对强度的负面影响。进而建议低等级公路的中、轻型交通等级水泥剂量在5%~7%,其他类型公路则在提高水泥剂量的同时需要改善旧料级配;油石比小的旧沥青路面改造更适合推行全深式冷再生基层技术。  相似文献   

5.
赵薇  吴锋 《科技资讯》2011,(18):105-105,107
本文介绍了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的优点和再生利用的重大社会意义,进一步研究了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所需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流程,提出在进行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00m长的试验路检验再生设备和工艺是否满足再生施工规定的要求,通过调整再生机械的机械参数满足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要求。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已有较长的历史,作为一项在旧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普遍采用.在我国该技术只处在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使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结合国外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通过对沥青路面回收材料的级配组成、再生混合料的级配选择、沥青及再生剂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阐明了冷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杨彦峰 《工程与建设》2012,26(6):822-824
为了更好地对旧沥青路面进行利用,该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沥青路面再生方式,即全深式厂拌冷再生技术,并成功地在工程实践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全深式厂拌冷再生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沥青路面再生方式是可行的,拓宽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范畴,具有显著的社会、环境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大中修工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就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技术在G104国道的养护大中修工程的应用,就如何利用就地冷再生专用设备,采用专用于就地冷再生的乳化沥青再生剂,并根据国内外不同的设计方法进行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路用性能评价指标、标准的进行系统分析。根据工程实际实施情况,总结对沥青路面中面层进行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的主要经验,为提高公路养护技术含量和养护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国交通业迅速发展,促进了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便捷了人民的生活。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很多的问题。旧沥青路面的维护是其中的一大问题。正确选用合适的冷再生材料是有效应用冷再生技术的前提,根据实地的原材料,取不同水泥剂量的冷再生混合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定施工配合比,按照严格的施工工艺,达到设计要求,进行最有效的再生技术施工,整修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内部剪应力过大易导致路面产生车辙等路面破坏问题,对其内部剪应力进行预测,减少此类病害,更好地选择路面结构参数,提高冷再生层内部抗剪强度.方法以乳化沥青冷再生层的厚度、模量,水泥稳定碎石的厚度、模量以及土基模量为输入参数,以冷再生层最大剪应力为输出参数,运用遗传算法对初始参数进行优化,运用灰色神经网络理论构建冷再生层最大剪应力预估模型;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最大剪应力,对二者的预测能力进行分析.结果笔者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效果良好,最大误差仅为4.119 2%,能够进行准确预测.多元线性回归和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都可用于冷再生层最大剪应力的预测,但灰色神经网络模型对冷再生层最大剪应力数据的预测结果较优.结论把灰色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与沥青路面结构的设计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控制乳化沥青冷再生路面的剪切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