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是指将旧沥青路面材料适当加工后进行重复利用,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水泥、石灰、泡沫沥青和乳化沥青等,根据实际情况需要时再加入部分新骨料而制成冷再生混合料。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以其节约资源、环保、成本低、施工简单等优点在道路养护工程中显示出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赵薇  吴锋 《科技资讯》2011,(18):105-105,107
本文介绍了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的优点和再生利用的重大社会意义,进一步研究了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所需的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流程,提出在进行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前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200m长的试验路检验再生设备和工艺是否满足再生施工规定的要求,通过调整再生机械的机械参数满足再生混合料的级配要求。  相似文献   

3.
采用CAVF法进行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设计,采用普通乳化沥青、SBR改性乳化沥青和自行研制的乳化SBS改性沥青对广深高速公路旧路面回收料(RAP)进行了冷再生室内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乳化SBS改性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优于其它两种类型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同时,在旧料评价过程中,提出了细度模数比这一新的量化评价指标以评价旧料的结团状况.研究表明,细度模数比与旧料和再生混合料性能指标密切相关,对于旧料质量控制和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具有较大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4.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从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路面施工技术及工艺出发,探讨了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技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技术是近十年来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主要用于对基层进行重建和翻修的技术。本文以省道308线9km养护维修工程为例,重点从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准备工作、撒铺碎石、撒布水泥、冷再生机铣刨、整形和碾压、养生等环节对冷再生施工工艺进行阐述,并指出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6.
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就地热再生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工程中的应用,在新郑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采用该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维修。通过对旧沥青混合料进行试验检测,分析旧沥青路面混合料中沥青结合料和集料的性能衰减,并通过不同掺量的性能试验,确定合理的再生剂和新沥青结合料掺量,使沥青性能得到有效再生。通过添加新集料对旧沥青混合料中的集料进行配合比设计,使集料级配得到有效恢复。工程实践表明,旧沥青混合料经过掺加再生剂和新沥青及新集料后形成再生沥青混合料,其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泡沫沥青与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在室内许多物理力学性能等方面表现不同,由此两种再生材料在具体施工细节及质量控制方面也存在异同点,为了指导施工单位注意区分和掌握不同再生方式的关键质量控制方法,保证施工质量,本文对泡沫沥青与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施工关键工艺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两种冷再生技术在施工流程及施工设备等方面相同,在混合料中沥青制作设备、最佳拌和用水量确定方法、施工最小厚度及纵缝搭接等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作为沥青路面下面层的力学特性,推荐合理结构参数.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运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不同路面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当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厚度大于10 cm,模量大于800M Pa;水泥稳定碎石厚度大于40 cm,模量大于1 600 M Pa;土基模量大于70 M Pa,沥青路面路表弯沉、AC-10面层最大剪应力和层底弯拉应力、乳化沥青冷再生下面层最大剪应力和层底弯拉应力等效果较好.结论在路面结构层参数合理的情况下,乳化沥青冷再生材料可以作为沥青路面下面层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和易性及早期强度,结合实际工程,对乳化沥青配方进行专项设计。并用现有的规范方法验证了设计配方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乳化沥青配方能够有效提高混合料和易性与早期强度。实体工程的成功应用充分说明了设计乳化沥青配方对提高冷再生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管昌春 《科技信息》2013,(24):339-339
冷再生作为一种新兴的施工技术,在我国公路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将会以其独特的施工工艺、特点、牢固立足于公路施工工艺的竞争行列之中,使公路养护改建工作发生了重大变革,摒弃了传统工艺,采用先进的就地冷再生技术,为公路改扩建及日常养护工作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针对我省沥青路面结构的特点,依托实体工程开展就地冷再生半刚性基层配合比设计及施工工艺研究,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会宗 《甘肃科技》2012,28(4):131-132,100
沥青路面的再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废旧油皮,节省大量的砂石材料和沥青,同时亦有利于保护环境.对庄浪公路段在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应用于公路养护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类型以及病害的特征表现及形成原因,从多方面分析影响农村公路使用寿命和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重要因素,还对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早期破损机理、发展过程提供完整的理论解释,并从设计、施工、养护等多方面提出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病害防治措施。总结农村公路沥青路面路面和路基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和农村公路沥青路面日常小修的各种保养措施,分析乳化沥青特点,应用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在农村公路养护方面,同时乳化沥青石屑罩面、撒布封层技术也得到应用。重点研究农村公路微表处技术在农村公路的应用问题,并根据微表处的主要特点和工程实例材料的特性进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总结出农村公路的适合应用此类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路网的形成,公路养护与维修任务日益加重.泡沫沥青冷再生作为一种对旧路面进行修复的技术,具有良好的抗疲劳和抗车辙性能,解决了铣刨旧料的堆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并能节省资源、降低成本.文章结合G105国道宜春市部分路段路面大中修工程的实践,介绍用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和最佳泡沫沥青用量,以及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该文就冷再生柔性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的内容及相关知识进行了一系列总结,沥青路面的现场冷再生具有很多优点,如:保护环境,节约资金、简化施工工序、节约材料、节约工期等。为逐步完善冷再生成套技术,并为今后大规模的科学工程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并建议了冷再生沥青路而上表面层的最小厚度,提出了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应当遵循的原则,指出了再生柔性基层路面结构设计指标,冷再生沥青路而的表面层,再生层和基层的结构组合以及冷再生沥青路面材料的分类,阐明了,采用改建路面设计方法可以确定冷再生沥青路面再生层的厚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泥和乳化沥青固化回收旧沥青路面材料(RAP)和稳定土,制备全深式冷再生基层材料。研究了乳化沥青掺量的变化对不同配比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水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微观测试阐述了水泥和乳化沥青在冷再生混合料中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适量的乳化沥青掺量对混合料的性能提高有益,最佳乳化沥青掺量为3%。微观分析表明,水泥水化产物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与沥青乳液破乳后形成的沥青网络结构相互贯穿,不可分割,把冷再生混合料紧密地结合为一个半刚性的整体,使冷再生混合料强度得以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技术在国外的研究与应用已有较长的历史,作为一项在旧路改扩建工程中的新技术已相当成熟并被普遍采用.在我国该技术只处在摸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使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结合国外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方法,通过对沥青路面回收材料的级配组成、再生混合料的级配选择、沥青及再生剂选择等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阐明了冷再生混合料组成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沥青再生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健 《山西科技》2009,(2):96-97
随着公路养护技术的发展,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由于其特有的环境保护的效应日益受到重视。文章结合某国道改建项目中厂拌冷再生试验路铺筑,提出沥青再生技术设计及施工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些问题,为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乳化沥青下面层冷再生不仅能够利用旧路面的废弃材料节省筑路材料,还解决了废弃材料对空间的占用及对环境的污染,可节省投资,并可保证生态环境获得社会效益。本文通过2018年G109线养护维修工程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下面层施工对原材料控制、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为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面层技术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首先明确了沥青就地冷再生的概念及乳化沥青就地冷再生技术的意义。通过介绍配合比的设计、现场施工过程及工艺,施工后的质量验收情况,阐述了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的优越性,得出了该施工工艺符合当前极力倡导的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要求的结论,指出其应用范围和领域将会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路养护技术的发展,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由于其特有的环境保护的效应日益受到重视.文章结合某国道改建项目中厂拌冷再生试验路铺筑,提出沥青再生技术设计及施工中需要重点注意的一些问题,为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