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防暑降温 1.人工喷雾,降低舍内温度。每天中午12点以后,可用高压喷雾器将井水进行空间喷雾。视舍内温度情况一般每隔2-4小时喷一次,可使舍内温度降低4℃~7℃。  相似文献   

2.
一、注意保温 适宜的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最初几天,育雏室温度要高一些,一般维持在32℃~33℃;随着其生长发育,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3℃,到4周龄后,维持23℃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3.
一、猪中暑的预防 1.搭棚遮阳,通风降温.夏季猪舍要搭遮阳棚,舍内铺垫3~5厘米厚砂粒,及时清除粪尿,并用凉水喷洒和冲洗圈舍.有条件的养猪场可在圈舍内安装换气扇或电风扇.  相似文献   

4.
一、猪中暑的预防 1.搭棚遮阳,通风降温夏季猪舍要搭遮阳棚,舍内铺垫3~5厘米厚砂粒,及时清除粪尿,并用凉水喷洒和冲洗圈舍。有条件的养猪场可在圈舍内安装换气扇或电风扇。  相似文献   

5.
1.保持适宜温度。奶牛产奶临界温度在20℃左右,除用暖棚养牛外,早春要达到这个温度很困难,但最起起应使舍内温度保持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6.
高举 《河南科技》2005,(4):24-24
适宜的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最初几天,育雏室温度要高一些,一般维持在32℃-33℃;随着其生长发育,温度可逐渐降低,通常每周下降2℃~3℃,到4周龄后,维持23℃左右即可。  相似文献   

7.
1.禾谷类、豆类高温盖砂法.取试样四份,每份100粒,放于30℃水中浸种,水稻24小时,玉米3~6小时,麦类、豆类、花生4小时,然后放于湿砂中,胚向上并轻压种子与沙面平,上面盖一层细纱布,盖上0.5厘米的湿砂,贴标签放于较高温度处发芽.温度设定:粳稻32℃;籼稻、玉米35℃~37℃;花生30℃;麦类、豆类25℃~28℃;经2昼夜(粳稻4昼夜),提起纱布及砂检查种子发芽情况并计算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一、修建圈舍 羊圈要门朝南偏东,冬暖夏凉,能充分采光,分卧室和晾圈.每只羊占地约2平方米.圈舍地面以三合土为最佳,砖铺地面次之,不宜用光滑的水泥地面.羊厌潮湿,怕贼风,在入冬前,要维修好羊舍、羊圈.冬天栏舍要避风、干燥,要随时保证羊体表清洁卫生.立冬时,起出舍内羊粪,以后不再起粪,以利羊舍冬季保温.  相似文献   

9.
4.保证兔舍通风,防治呼吸道疾病.春季风大,昼夜温差大,是呼吸道病的多发季节.据试验,兔舍内每天开窗2~3次,每次不低于60分钟,能有效控制呼吸道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遮荫冲洗降温.在舍前搭一临时凉棚遮荫,防止阳光直射.也可在舍围搭棚,或栽种丝瓜、南瓜等藤蔓类植物,让其藤蔓爬满凉棚遮荫.还可用清凉水冲洗圈内地面、墙壁降温.  相似文献   

11.
以糠醛、糠醛与环氧氯丙烷的混合溶剂,分别对大庆石化公司炼油厂润滑油馏分进行精制实验,比较各种溶剂的精制效果以及达到相同精制效果时溶剂精制温度的差异和精制油收率的变化.结果表明,糠醛与环氧氯丙烷以1∶1的体积比混合的双溶剂在精制过程中效果最好,该溶剂可以在低于糠醛精制温度20~30℃下进行溶剂抽提精制,精制油的粘度指数提高了4~6倍,收率提高了5%~10%.不仅降低了精制温度,提高了精制油的收率,而且降低了溶剂回收过程的能耗与剂耗.  相似文献   

12.
用电热温床育苗,床土升温快,温度均匀稳定,在有效的温度范围内,一般每小时能提高床温1℃,比一般阳畦能提高10~15 ℃;昼夜温差仅3~4 ℃;幼苗出土快且均匀,比一般阳畦可早出苗、早齐苗2~5 天;幼苗生长健壮,叶数、茎粗、株高、苗重等均优于阳畦苗;幼苗病害轻.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源生物化学农药 抗氧菌素(农抗120)剂型有2%、4%水剂.每亩用2%水剂300~500毫升,每隔15~20天叶面喷雾1次,防治白粉病. 井冈霉素剂型有3%、5%、20%可湿性粉剂,3%、5%、10%、20%水剂.以5%水剂为例,每亩用制剂100~130毫升,叶面喷雾,防治纹枯病等.  相似文献   

14.
以NiO和Fe2O3粉末为实验原料,采用粉末冶金固相烧结法制备了NiFe2O4陶瓷粉体,并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范围和烧结时间对合成NiFe2O4陶瓷粉体的影响,分析了不同烧结条件下生成的NiFe2O4粉体的形貌及结构,确定了制备NiFe2O4陶瓷粉体最佳工艺条件:在1100~1200℃的温度下烧结6h.  相似文献   

15.
1.用酒糟作肉鸡鸡舍垫料的好处。①酒糟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肉鸡扒食后可促进生长。②酒糟可以发酵产热,提高舍内温度,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6.
木质类生物质热解过程的热重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非等温热重分析技术,考察了杜松、黄玫瑰、红皮云杉和暴马丁香等4种木质类生物质在30~800℃温度区间内的热解特性(N2气氛下)以及升温速率(10、20、40和60℃·min-1)对热解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木质类生物质的非等温失重过程主要由失水、剧烈失重和缓慢失重三个阶段组成.主要失重温度范围为249~428 ℃,其中挥发分的初析温度(Ts)为249~308℃;微分热失重(DTG)的峰值温度(Tmax)在349~408℃之间;最大失重速率(Wmax)为458.8~2700 ug·min-1.木质类生物质热解活化能(E)为43.51~52.48 kJ·mol-1,指前因子(A)为1.3 × 102~3.6×105 min-1.随升温速率(β)的增加,E增大,Ts和Tmax升高,Wmax提高.  相似文献   

17.
昼 /夜 2 4℃ /2 2℃的温度处理下 ,小孢子发育正常 . 2 9℃ /2 6℃的温度处理下 ,部分减数分裂出现异常 ,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期 ,开花时镜检为典败 .日均温在 30℃以上高温条件下 ,小孢子母细胞发育到中、晚期出现败育 ,开花时镜检为无花粉型败育 .结果表明 ,小孢子发育的不同时期对温度的敏感性不同 ,其中减数分裂期对温度最敏感 .  相似文献   

18.
西瓜贮藏保鲜的方法很多,有恒温库如藏法、土窑窑藏法、通风库藏法等.如贮藏时间短,也可以在通风良好的室内贮藏.无论采用哪种贮藏法,西瓜入库前都必须进行预冷,贮藏的场所和西瓜的表面都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西瓜最适宜的贮藏温度为4℃~10℃,空气相对湿度75%~85%,氧气3%~5%,二氧化碳0.5%~2%.  相似文献   

19.
1.适温集中催芽.早春气温低、天气多变、床温过高往往是育苗失败的原因.集中催芽一是便于早期集中进行精细管理,节省燃料和劳力,降低育苗成本;二是出芽早、出芽多.具体方法:选温室或大棚内建加温苗床,排薯3~4层,层下和层间用细麦草铺垫,上部用草帘或麦草覆盖;前2~3天将床温控制在35℃~37℃,不浇水,促进伤口愈合,抑制病害发生;爆花发芽时需将薯层用温水浸透,使床温保持在32℃~34℃(不低于30℃,不高于35℃),注意保温通气;5~6天后,爆花芽长1厘米左右时,将床温自然下降到20℃~24℃,并注意通风,使薯芽整齐粗壮.2~3天后可选晴天中午取出薯苗,分床排种育苗.  相似文献   

20.
一、确定最佳喷药期 1.铃期.一般在棉铃成熟度达到70%以上,铃期40~50天以上时用药安全有效.用药过早,产量将受到影响. 2.发挥最佳药效的温度.由于乙烯利只有在2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才能释放出乙烯,发挥其催熟效果.因此,喷药后要有3~5天气温在20℃以上的晴好天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