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天平这一形象化的比喻对西方哲学思想中理性的概念化产生了影响。天平的隐喻与西方思想中的两个不同的理性概念相符合,莱布尼兹对发展这两种理性观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两种对理性的解释同时存在于莱布尼兹的作品中,然而二者实际上是互补的而不是相互竞争的。其中一种解释被称作“公制的”或“运算法则的”,导向了“硬”理性概念,另一种被称为“辩证的”,导向了“软”理性概念。莱布尼兹作为“温和”的理性主义者的一面,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在莱布尼兹思想的这一面可以发现他为理性辩护的策略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能够较好地应对过去和现在理性所遭受的严厉批判。  相似文献   

2.
环境价值:寻求公共的实践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费多益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6(1):15-19,,42,
“环境价值”是与“环境的价值”的不同的概念,西方近代理性的绝对理性观的主客体的分化奠定了逻辑基础,它使人们对环境关注的只是“环境的价值”,而未认识到“环境价值”。环境价值寻求的理性不再是那种抽象的绝对理性,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理性,理性的基础是人观实的生存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3.
环境正义被认为是环境权利与环境义务的相一致,由此,环境非正义体现为不同群体、不同地区及不同代际之间在资源占有与责任分担方面的不一致。这种从权利与义务相一致角度分析环境正义问题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它忽视了生态系统本身的承载力前提与其本身的有机性、整体性等特征,从而导致对环境正义理解的不完整。只有在环境可承载力前提下,遵循环境本身系统性、有机性、整体性特征基础上探讨权责一致,才能完整地理解环境正义,可以说环境正义是基于生态理性下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历史的逻辑理性--科学哲学理性的未来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现代科学哲学理性经历了从逻辑理性到历史理性的演进。逻辑理性和历史理性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的同时,也存在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科学哲学的进一步发展表明,科学哲学理性的未来转向应是将二者统一的“历史的逻辑理性”。正确把握历史的逻辑理性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历史。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看,历史的本质是实践的。历史的逻辑理性将是科学哲学理论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5.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种理性观有着各不相同的适用范围和目的追求,唯科学主义立场对于科技理性之滥用不仅是社会科学领域一系列谬误的根源所在,而且严重侵损了人类的自由价值。哈耶克的分析进路启示后人正视自身的理性限度,并致力于寻求科技理性与自由价值之间的弥合路径。这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理性和真理是西方科学哲学的基本概念,也是我们理解科学进步的基础。逻辑经验主义(包括波普尔)主要在理性的基础上讨论科学进步问题,他们把理性形式化,把真理等同为理由,从而使真理成为虚幻。社会历史学派的科学进步观疏远了理性,同时拒绝了真理。科学实在论者夏佩尔和普特南试图揭示理性和真理的内在关系,并在二者统一的基础上讨论科学进步,为科学进步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1)即使采用一种较强的理性观来审视科学,我们也可以为科学合理性辩护;科学在本质上是一项合理性的事业;(2)尽管科学在本质上是合乎理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可以完全摆脱非理性。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不但无法完全摆脱非理性,而且有时甚至需要非理性起必要的补充作用;(3)超越传统的、僵硬的理性主义的科学观和非理性主义的科学观两者的关键是,在历史的视野中恰当地把握理性与非理性的张力。  相似文献   

8.
与理性告别:费耶阿本德对理性的再一次进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理性告别──费耶阿本德对理性的再一次进攻张之沧当代著名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继其《反对方法》和《自由社会中的科学》两部旨在否定科学和传统方法论本质的著作问世之后,于1990年又出版了《与理性告别》(Farewelltoneason)一书。如果说前两...  相似文献   

9.
在经历了逻辑实证主义的长期“统治”和历史主义的“叛逆”之后,西方的科学哲学家们开始意识到无论是理性主义还是非理性主义的极端倾向,都不是科学发展的合理趋势,因此,他们试图探索一条更为恰当的途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情况下,夏佩尔选择了理性实在论来作为他的科学哲学的研究道路,并因之推动了西方科学哲学朝向实在论方向的发展。夏佩尔的理性实在论已经并将继续在发展的过程中显示出它的进步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阐释转基因技术风险治理的“宏观-中观-微观”内容层次和“启动-联动-制动”生成逻辑的基础上,以欧盟和美国为例,剖析了科学理性、社会理性、生态理性认知框架引发的治理情境理解、制度逻辑和工具选择的差异,以此凝练出基于“理性-制度-行动”的转基因技术风险治理理论图谱,并认为理性框架是科学不确定性下风险认知的简化机制,其本质...  相似文献   

11.
家族企业的人文制约及家族式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族企业是家族与企业的结合体,家族的管理特点会深刻影响到家族企业的管理.家族及家族企业的管理特点,深受中国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与制约,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看待"人".市场经济社会要求将人视为"独立、自主、平等"的个体.家族企业提高管理境界的关键也正在于需要将社会与企业中的"人"视为"独立、自主、平等"的个体.  相似文献   

12.
“强纲领”是埃丁堡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提出的研究知识社会成因的社会学形而上学理论。巴里.巴恩斯和大卫.布鲁尔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家。他们把自己的纲领定位在“相对主义知识观”上,其批判的矛头直指科学哲学研究中的理性主义。他们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反对逻辑的合理性是人类理性活动的普遍合理性的标准。然而,他们的论证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3.
实践哲学突破了传统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狭隘理解,提出理性思维有"认知型"和"筹划型"两种思维方式.人的"筹划型"思维方式所形成的实践理性在技术哲学领域恰恰是技术理性.技术哲学必须以理性思维的"筹划型"思维方式为切入点,才能找到技术理性研究正确的哲学路径.只有这样才能使技术哲学研究真正地从"边缘"走向"内核".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I argue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viewthat in discovery processes there is no place forrational decisions. First I argue that some historicalprocesses in which an empirical law was developed,were rational. Second, I identify some of themethodological rules that we can follow in order to berational when constructing an empirical law. Finally,I argue that people who deny that scientific discoverycan be rational do not understand the nature ofmethodological rules.  相似文献   

15.
弘扬经济理性,对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人类也付出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沉重代价。人们在反思经济理性的过程中提出了生态理性的概念。何谓生态理性?超越经济理性,走向生态理性有着怎样的重要性,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要求我们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创新:从经济理性走向生态理性。弘扬生态理性,将人与社会融于自然,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才能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远古时期人们就重视生态问题.先秦道家建立起了以"道"为核心,从"道法自然"出发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在更高意义上阐发了人的审美活动,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道家崇尚自然美,把完美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看作宇宙的完美生命,把和谐安泰的社会看成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把自适率真的情性看作人自身的完美归宿.这种观念和思想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论技术价值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技术过程论观点出发,结合合理性理论研究成果,提出技术价值合理性概念.通过对技术价值活动过程的考察,揭示技术价值合理性的本质规定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价值性与合工具性的统一、合需要性与合效应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人类智慧理性是人类所特有的理解和思考的智慧和能力.它是复杂多维的,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科学理性与人文思想同出于人类智慧理性.人类智慧理性从科学与人文浑然一体到凸现科学理性,而非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最后必将在更高层次复归,聚焦科学理性和人文思想,指向人类的终极关怀,呼唤新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9.
知情同意是当今调整医患关系的核心概念,这概念不仅涉及伦理也涉及法律。正确理解知情同意概念,对处理好医疗实践中医患的关系有重大的意义。本文在具体介绍医疗法律中的知情同意概念的基础上,剖析“医疗的知情同意与个人自由和责任——从肖志军拒签事件切入”一文对知情同意的理解存在的偏差,对保证知情同意实现的程序的忽视。指出肖志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知情同意”,医院难以逃避其责任。并就如何在实践中执行知情同意原则、改善医疗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