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稀土氯化物与咪唑配合物的热分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TG-DTG,在不同气氛(O2气氛、N2气氛)、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对五种氯化稀土咪唑配合物RE(C3H4N2)nCl3·0.5CH3OH·2HCl·mH2O(RE=La,Nd,Sm,n=2;RE=Gd,Y,n=2.5)的热失重行为进行了研究,推测了各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应用Kissinger公式计算了配合物中咪唑分解的表观活化能,并用DSC对氯化稀土(La,Nd)咪唑配合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真空红外光谱、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对不同温度下用浸渍法制得的(NN_4)_2SO_4-Fe_2O_3样品进行了研究,并与催化性能作了关联。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时在表面形成与酸性有关的S-Fe配合物,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配合物的含量不断增大,至573K时含量及反应活性达最大值;超过573K时,随着处理温度升高而配合物分解,反应活性也相应地降低.  相似文献   

3.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的分子络合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多种有机溶剂的筛选,发现五种溶剂分子能与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生成分子络合物,二甲基亚砜与HNIW生成等摩尔络合物;二氧六环与HNIW生成3:2络合物;N,N-二甲基甲酰胺,γ-丁内酯与HNIW都生成2:1络合物;六甲基磷酰三胺与HNIW生成3:1络合物。还提出了某些结构性质。  相似文献   

4.
TiO2/BMI树脂固化反应及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热分析技术测定了纳米TiO2共混改性双马来酰亚按(BMI)树脂体系的固体反应参数,考察了固化条件与玻璃化温度之间的关系及纳米TiO2对固化树脂高温热分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树脂中引入纳米TiO2,降低了固化反应活化能和树脂固化后处理温度,改善了BMI树脂的加工性能;树脂在N2中的超始热分解温度降低,但不改变热氧分解温度;TiO2/BMI固化树脂玻璃化温度高达302℃,热分解温度达420℃  相似文献   

5.
应用DTA/T/EGD/GC在线联用技术,在空气氢气中对Ge-132的热氧化分解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应用X-ray人对Ge-132在不同温度下的热氧化分解反应残物作了物相鉴定;测定了Ge-132的TG/DTG曲线;在DTA/T/GC联用曲线的GC谱图上,检出了各反应温度下的O2,CO2和H2O及其热氧化分解产物的组成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铜(Ⅰ)-2,2′联喹琳(Bi-qu)-甲酚红(CR)络合物的萃取及分解反应,利用分解游离出的CR水相间接测定铜含量。表现摩尔吸光系数由2.11×104L/mol/cm增至6.32×l04L/mol/cm提高3倍,0.4~4mg/L铜服从比耳定律。该方法选择性高,可不经分离直接用于铝合金中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温度下处理了(NH4)2SO4-ZrO2,所得样品用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573K以下处理(NH4)2SO4-ZrO2时,存在着(NH4)2SO4在ZrO2表面上自发分散的现象和一定程度的分解。分散中或分散后,游离的SO与表面Zr作用并转化为双齿键合状态,由此形成表面S-Zr配合物。NH3可以使表面S-Zr配合物分解,将双齿键合状态的SO转换回游离状态。在573K以上,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表面S-Zr配合物逐步分解。  相似文献   

8.
α-Fe_2O_3(SO_4~(2-))气敏材料的红外吸收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α-Fe2O3(SO)气敏材料和Fe2O3试剂和在不同烧成温度和工作温度下的红外吸收性质,结果表明SO改变了α-Fe2O3的结构状态,使a-Fe2O3产生氧吸附功能,从而获得气敏性。  相似文献   

9.
新型掺杂聚吡咯络合物吸附小分子行为的量子化学研究Ⅲ.PPCOC+-H2体系.Ⅳ.PPRUC-H2体系刘尚长姜莉赵刚高扬丁洪生(辽宁大学化学系,沈阳110036)关键词钴和钌络合物;掺杂聚吡咯;分子簇络合物;化学吸附;CNDO/2和DV—xα方法.本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NdY(Y=EDTA)与酸性媒介黄2G[2-羟基-5-(4-苯磺基)偶氮基苯甲酸的钠盐,NaH2L·2H2O]在pH7.2~9.2及离子强度0.25mol/kg(NaNO3)时混配络合物的生成反应动力学。实验求得NdY与HL及L的反应速率常数(k1,k-1及k2,k-2)。混配络合物生成常数的计算值KNdYL(等于K2/K-2)与分光光度法求得的数值基本一致。还研究了混配络合物NdYL的酸水  相似文献   

11.
Mo原子表面扩散激活能的计算及Mo2C膜成膜机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Collins模型,计算了Mo原子表面扩散激活能。根据实验结果,论证了如下结论:在制备Mo2C膜的过程中,Mo(CO)6的变化遵从先被基底吸附,发生相变再进行级联式分解的两步机制;其成膜过程是Mo(CO)6先分解,再由Mo碳化为Mo2C成膜。用Gibbs函数最小的原理,探讨了成膜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12.
以玻璃纤维膜为基底制备了具有三元结构的新型MoS2/Ag/TiO2光催化膜. 该复合催化剂膜具有多层结构,能够在模拟太阳光和紫外光下进行产氢反应. 该光催化膜可以用于新型的双室光催化反应器中进行同步产氢与有机物降解. 在光催化过程中,氢气在反应器的阴极室产生,而有机物在阳极室进行降解. 当Ag负载量为1wt%, TiO2负载量为160wt%时,MoS2/Ag/TiO2复合催化膜的比产氢速率达到了最大值,在模拟太阳光下为产氢速率为85 mmol·h-1·m-2(产二氧化碳速率为88 mmol·h-1·m-2),能量转化较率最高可达0.85%,是纯TiO2 的2.3倍;在紫外光下产氢速率为68 mmol·h-1·m-2,是纯TiO2的1.2倍. 在光照下TiO2 和 MoS2同时受光的激发产生光生电子与空穴,由于Ag功函数比TiO2 的功函数低,电子从TiO2导带上转移至Ag再转移到MoS2价带上形成TiO2→Ag→MoS2 的电子传递模式.因此,能更有效的实现电子与空穴的分离,提高产氢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Photo-induced degradation of a monolayer of Ru(Ⅱ) complex absorbed on anatase TiO2 thin film was studied by using resonant micro-Raman spectroscopy. Under intense light radiation of a laser and in the absence of a reducing agent, the dye decomposed quickly. When the dye-sensitized TiO2 thin film electrode was covered by a reducing agent, namely the I^-/I3^- redox couple, the photo-induced decomposing rate was slowed by a factor of -10^6. In both cases, the dye decomposed with time under an exponential law.  相似文献   

14.
对MOCVD制备Mo2C膜的物理化学机理进行理论探讨。根据实验结果论证了MOCVD制备Mo2C膜过程中,Mo(CO)6遵从先被基底吸附、发生相变再进行分解的两步机制;Mo(CO)6的分解过程是级联式分解,最后由Mo碳化为Mo2C膜;利用Gibbs函数最小的原理,对MOCVD沉积Mo2以IP RC YID R FKF DMH ADWRBIB OVT FJTFYFTH,RPWSVF B DN EAJD  相似文献   

15.
采用真空双源共蒸发技术制备了CH_3NH_3PbI_3薄膜,研究了退火温度对CH_3NH_3PbI_3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RD、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和霍尔效应仪研究了CH_3NH_3PbI_3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光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退火温度(95℃)有助于薄膜结晶度的提高,利于晶粒长大,使得晶界减少,界面处缺陷度较低,带电粒子迁移率提高。退火温度超过100℃时,薄膜热稳定性急聚下降,使CH_3NH_3PbI_3分解,部分I-以CH3NH3I的形式挥发,产生大量过剩Pb I2相,导致薄膜载流子浓度降低,导电性能下降。退火后的薄膜在可见光区域内吸收系数提高。退火温度为95℃时,薄膜禁带宽度1.66 e V最小,最接近理论值1.55 e V。  相似文献   

16.
从矢量衍射理论出发,将入射到固体浸没透镜(SIL)底面的光场看成角谱积分形式,并将角谱分量分解为TE波和TM波,从而用隧道薄膜的特性矩阵方法求出相应的反射角谱分量。在稳相近似下得到入射到SIL底面以及反射的光能积分表达式,从而求出SIL的透过率。据此计算分析了SIL的透射率与薄膜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厚度的增加,SIL透射率开始有一个很明显下降阶段,然后趋于稳定;而且超半球齐明SIL的透射率一般优于半球同心SIL的透射率。  相似文献   

17.
大型圆柱工件形位误差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角法测距原理,使用高精度激光CCD位移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针对激光CCD灵敏度高,干扰噪声容易混入测量数据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误差分离方法--运用谐波分析的思想方法和小波理论中Mallat多频率分析算法进行误差分离,经过误差分离以后的数据用人工免疫算法求出形位误差。以大型高精度油膜轴承为应用对象,研究了圆柱形工件形位误差在线测量方法。实验证明此方法精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从矢量衍射理论出发,将入射到固体浸没透镜(SIL)底面的光场看成角谱积分形式,并将角谱分量分解为TE波和TM波,从而用隧道薄膜的特性矩阵方法求出相应的反射角谱分量。在稳相近似下得到入射到SIL底面以及反射的光能积分表达式,从而求出SIL的透过率。据此计算分析了SIL的透射率与薄膜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厚度的增加,SIL透射率开始有一个很明显下降阶段,然后趋于稳定,而且超半球齐明SIL的透射率一般优于半球同心SIL的透射率。  相似文献   

19.
文章根据将一个空间立体模型展开成二维平面图形时,把立体的表面分解成两大类特征表面——凹面和凸面。并根据此特征,将组成立体的所有表面全部识别出来,而且可以利用计算机绘图的方法,使整个展开过程形象化  相似文献   

20.
摘要:为了获得ZrO2薄膜的光学常数,采用了德国SENTECH生产的SE850宽光谱反射式光谱型椭偏仪,测量和分析了用光控自动真空镀膜机沉积在K9玻璃基底上的两个单层ZrO2薄膜样品,得到了ZrO2薄膜在300nm?2500nm宽谱上的光学常数曲线和薄膜厚度。结果表明:样品1采用Cauchy模型和Tauc-Lorentz模型得到的厚度和光学常数结果一致;对样品2把单层ZrO2薄膜分成三层得到的均方差(MSE)比没有分层的均方差少0.381,分层得到的ZrO2薄膜的厚度的测量值与TFCalc软件的计算值非常接近,同时得到薄膜的折射率曲线。该研究结果对应用ZrO2薄膜多层膜膜系设计和制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