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英语界学者对于现代英语中的“俚语”(Slang)论述不多,且还存在着不同的见解。这些见解主要有三种:一是认为“俚语”是标准语的对映物,把其中一部分与“行语”(Jargon)等同,另一部分与“会话语”(colloquialiam)等同;二是认为“俚语”是一种使语言新颖奇特而被采用的一种词语;三是完全否定“俚语”的存在,而把类似的词语划入各种词汇或各种修辞的范畴之中。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的十几年中,我们对电子政务“需求”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也曾经付出了很多的“学费”。例如某些建设项目的方案看似满足了一些“需求”,但经过一番技术、设备更新后,并没有对“政务”有多少有益的产出,成了纯粹的“技术更新(升级)项目”:有些项目在分别满足了各自的“需求”后,却怎么都捏不到一块儿。各自的“需求”的背后缺乏一个长  相似文献   

3.
李天晔 《科技信息》2009,(16):126-126,12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小资”一词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各类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和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人们日益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当代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青睐“小资”的生活情调,但不切实际的追求使得“小资情调”在大学生群体中异化,并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影响。本文将从作者的视角对当代大学生“小资情调”的现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应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安源路矿大罢工(一九二二年九月十四日)的主要领导者究竟是谁?“文革”前说是刘少奇,“文革”中说是毛泽东,而刘则是破坏罢工的大工贼。刘平反后,“文革”前的说法又旧话重提。而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不正确的。早在一九三一年秋,毛泽东就和安源工人建立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任何一场社会大变革,都会在语言上留下深刻的印记。被邓小平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改革开放,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远非以往任何一场社会变革所能比,因此,它给语言的影响也是空前的。语言诸要素中,最容易受影响的是词汇。改革开放虽然才十几年,但此间出现的新词新义却有如雨后春笋,使人有日新月异、目不暇接之感。新词新义的产生,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全盘创新,一是借用固有词语而赋予新的意义。从数量上来说,新时期内第一条途径产生的新词语占了绝对优势,第二条途径产生的新词与它相比,只是刘。巫见大巫”,尽管…  相似文献   

6.
(一)七十年代末的王蒙,既非文坛宿将,又非文革后破土萌芽的新苗。早在五十年代,还在他刚走上文学道路时,就以具有独特思考的《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而震动文坛。但为时不久,也就因这篇被称作“干预生活”的发难之作而很快陷落以致被迫离开文坛,一下子沉寂了二十年。  相似文献   

7.
新词的翻译     
赵红璐 《科技信息》2009,(24):I0106-I0106
“新词”一词,在英文中被翻译成“neologism”本身就是一个新被创制出来的词。语言学中,新词被定义为:新近创制出来的词语或是词组。而这个“创制”不单单指原来没有的;也指原本就存在的词,现如今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意义的词汇。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新词被广泛的应用,已使其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词被广泛用来定义新的发明,新的现象,或者旧有的文化现象。新词已经成为语言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瑶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瑶族的宗教信仰在历史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与世界上任阿民族的宗教信仰一样,瑶族的宗教作为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被歪曲的、幻想的反映,有它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和社会根源,有它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马克思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仰任何宗教。同时,马克思主义者从彻底唯物主义原则出发,承认宗教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并认为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阐明宗教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是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  相似文献   

9.
符号、符号化与符号异化释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符号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是人类用来与客观世界打交道的工具,它使客观世界能够被人所理解,并且从一个自在世界变成一个属人世界.而符号异化则是历史的产物,它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产生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最终也将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消亡.没有人的符号化活动就不会有符号异化,但只有当符号化活动的产物具有了自律性并成为控制和支配主体的力量时,符号化才表现出异化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中文系的重点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通常分为“文”(作家作品的阅读分析)与“史”(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文学史知识的介绍)两个方面,而“以文为主,以史为辅”,一般都偏重于著名作家作品的讲授。这种安排应该说有它的合理性,但近几年来各方面的情况起了很大的变化,而古代文学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上还在因袭“文革”前五、六十年代所形成的一套:或注重词语的训释,其功能往往与“古代汉语”课相重复;或是教材处理方式过于固定,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思想内容、艺术特色,面面俱到,千篇一律。作品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观点认为:国家随阶级的消亡而消亡,国家的消亡首先从它的政治职能开始。但南斯拉夫在体制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国家消亡论,却认为国家的消亡首先从它的经济职能开始,而且,当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国家就应该完全放弃它的经济职能,取消国家所有制,这是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大事,展开讨论很有必要。(一)南斯拉夫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共产主义,由于共产主义社会不存在国家,因而,国家也就随着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进程而逐渐消亡。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国  相似文献   

12.
临高语的“濒危”词语,绝大多数是一般词汇,而且基本上是单义词。从词性上看,大多数是名词性的,主要是物质文明方面的;动词性的也有一些,主要分布在习俗、医疗卫生和科举学校等方面;形容词一个都没有发现。其消亡原因是由于词语所代表的事物或概念已经消失,或很少出现,或改换了名称,消亡进程与说话人的年龄、居住环境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使创新过渡到创收,是将创新产品商业化的过程,也是企业最终从创新中获利的过程。 哈佛商学院教授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 Levitt)在《从创意到创新》的文章中写道:“将十几个毫无经验的人召集到一个房间,让大家进行脑力激荡,是会产生一些令人振奋的新创意。但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事实上,这恰恰证明了这些创意本身并非罕世之物。”  相似文献   

14.
这里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限指“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文革”这两个时期,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已作了结论:“开始全面建设”的10年中,“党的工作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失误,经历了曲折发展的过程。”“文化革命”10年,是“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经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为什么在这20年中会连续犯“左”的错误,并且越来越严重呢?《决议》已作了全面分析。而就领导思想上的原因来看,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实际工作指导上犯主观主义的错误,表现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结伴而生,尤以经验主义为  相似文献   

15.
人体生理性的疲劳通常被认为是一种防止机体或其某一部分过度疲劳的保护机制.在肌肉运动中,肌肉疲劳常指不能维持一定的运动强度、工作能力及身体机能暂时降低的现象.在1982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把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定水平上和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运动性)”.从1880年最早开始研究疲劳至今100多年来,人们就产生疲劳的机制作了大量探讨,提出了一些有关的假说,概括起来有3种:能源“衰竭”学说认为,产生疲劳的原因是由于某种供能物质的消耗过多;“堵塞”学说认为,疲劳的产生是因骨骼肌内某些代谢产物聚积过多引起;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一年前,就有读者希望我们谈谈“将来的世界上哪个国家能够与美国抗衡”(见2001年第7期“读编往来”)。正当我们准备约请专家谈谈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人建议我们,不妨对世界主要国家(及国家集团)的实力对比进行一次讨论。这与上述读者的希望不谋而合。于是,我们约请专家写成了这组文章。但就在此时,9.11事件爆发了,这一事件对美国的经济实力和世界经济发展将产生怎样影响,人们一时议论纷纷。鉴于这种新的变数带来的不确定感,我们这个话题暂时搁置下来了。9.11事件过去半年了,它的影响人们是不是已经看得更清楚了?现在又该怎样来看大国(集团)的实力?我们请这组文章的作者们根据新的情况重新审视。他们在认真研究后认为:这些文章的基本观点依然成立。也就是说,9.11事件没有对大国实力对比产生根本的影响。于是,我们在本期推出这组文章,让这个候时一年的选题画上一个句号。由于资料来源不同,各位专家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在具体数字上可能会有些出入,但大的框架和方向却是基本一致的。———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7.
《科技潮》是一份有着十几年历史的“老”杂志,但它因时因势而变,自去年一月开始改刊,至今刚满一年,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她是一份“新”杂志。翻阅改刊后的12期杂志,有稚嫩处、有粗粝处,但也不难  相似文献   

18.
有大量“文革”时期的流行词语沿用至今,或者是经过一度沉寂以后又重新启用,现对这两种现象分别进行讨论,在此基础上,探讨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以及沿用的词语与重新启用的词语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小易 《科技智囊》2006,(10):73-73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上一句中说到“圣人设卦观象”,并由“系辞焉而明吉凶”阐明了系辞的由来,带出了现象的问题。顺承下来,“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由天道运行的道理而引申至对外部环境的把握,否极泰来,这是大道运行的规律,在刚和柔的推演过程中,变化势在必然。变化的产生带来了不确定因素,所以人们才需要推断,才会去“设卦”,也才需要对“象”进行观察与解读。观象的结果就有吉凶、悔吝。但何为“吉”、“凶”?何为“悔”、  相似文献   

20.
黄蕾(下文简称“黄”):钟老师,您好,您主编了《美国大学课堂里的中国:旅美学者自述》一书,这本书收录了十几位旅美学者在美国大学课堂上教授和研究中国文学、社会、历史、文化史的切身体验.他们本着独立而批判的立场,为读者提供了一部颇具思想深度的改写出国留学的“成长小说”.这本书也打破了之前人们对美国的一种想象.最初西方高等学府被想像成人文的、理性的、启蒙的圣地,似乎这里的知识是普世的,是属于全人类的,是海纳百川包容一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