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非常走运,几乎被人们普遍地接受了。马克思曾想将《资本论》第二卷题献达尔文。恩格斯则将达尔文与马克思并列,认为他们两人一个发现了生物的自然法则,一个发现了人类历史的法则。但是近年来,达尔文却倒了运。他的理论遭到了严厉的批评。有人说“进化论不符合事实,不符合逻辑,因此进化论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可以不太夸张地断言,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所发生的那些人类不幸,包括频繁的战争、集中营、被剥削民族的饥饿等等,都是直接或间接接受达尔  相似文献   

2.
<正> 革命导师马克思曾说:“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谈到马克思的科学研究时说:“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肤浅地研究的”。“正象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3.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悼词草稿》中说:“卡尔·马克思是百年少有的杰出人物之一,查理·达尔文发现了我们星球上有机界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则发现了决定人类历史运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造成我们目前的社会制度及其分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的巨大阶级划分的规律,按照这一规律,这个社会形成和成长起来,暂时大致还没有衰亡下去;由于这一规律,这个社会最终必将象所有以前的社会历史阶段一样灭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正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矛盾运动的研究中,作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科学结论的,它从本质上揭示了资  相似文献   

4.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的由来及性选择》等著作中,多次提到“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并引用了有关的论述和资料。“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指的是哪一本书,有人说是《本草纲目》,有人说是别的书。现在正在研究,还没有定论。但不管怎么说,把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称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应该说是  相似文献   

5.
在浩如烟海的哲学史著作中,黑格尔的《哲学史讲演录》可以说是最为杰出的巨著之一。对此,马克思曾说黑格尔是一个“最了解全部哲学史的人”(《马恩全集》第29卷第529页)。恩格斯赞誉其为“最天才的著作之一”(《马恩全集》第28卷第203页)。列宁则专门仔细地研究了这部著作,并作了详实的摘要和评注,说“黑格尔在哲学史中着重地探索辩证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译者的话     
对于“马克思所遗留下来的极其重要的数学手稿”(《反杜林论》),恩格斯极为重视。但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都未能发表。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书信中,也包含与数学手稿有关的内容。1881年8月18日恩格斯在给马克思的信中说:“研究了你的数学手稿”,“我向你祝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家们都不仅非常重视著作的内容,而且也十分注意著作的形式.马克思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过,要使他的《资本论》成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毛主席也要求“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认为“缺乏艺术性的艺术品,无论在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毛主席的每一篇著作都是一件最“完整的艺术品”.无论在语言上、风格上、或是在文章的结构上都具有“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马克思的自由观为基线,试图从历史和逻辑两个方面对恩格斯在《反社林论》中对自由界定的基本内涵加以重新涵定,目的在于清除那些意欲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由概念完全相悖的谬想。应当看到,恩格斯的自由观并不含有决定论的内涵,它也并没有同马克思的自由思想相对立,二者恰恰在“自由即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的公式上有着惊人的几乎一致。对恩格斯自由观进行的审慎的理论研究还表明:恩格斯对“人成为自由以致人可以控制和改变世界”的根源赋予了更多的内容,这不仅揭示了恩格斯思想的独特性,更说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自由观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08,(21):68-68
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让自由资本主义走入了死胡同。批判资本主义的鸿篇巨著《资本论》重新成为欧洲读者的宠儿,尤其是青年一代。德国出版商说,马克思《资本论》的销售量相比2005年已提高两倍。“现在,马克思又成为了时尚。我们预计到了今年年底,销量还会增加很多。因为很多人都会选择这本书做圣诞节的礼物。”马克思的著作中,  相似文献   

10.
世界古代各民族在所处的原始氏族制解体后,是否按照同一道路进入文明社会?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唯物史观的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便予以注意了。到了1881年马克思在其著作《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明白指出:“有些部落在地理上是如此隔绝,以致独自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提出了一个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系统的哲学纲要,宣布这是他的“新唯物主义”.恩格斯把《提纲》看成是“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马克思、恩格斯后来一直没有放弃《提纲》的观点,始终把它贯彻于自己的研究之中.因此,把《提纲》提出的“新唯物主义”说成是实践唯物主义,并纳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12.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源流十九世纪中叶,达尔文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创立了生物进化论,解决了人类是从那里来的问题。接着是革命导师恩格斯撰写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这一光辉著作,从理论上真正解决了人类起源的问题,戳穿了奴隶主阶级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上帝造人说”。在这期间,民族学家提出了民族学研究的独特对象、任务和方法,开始形成一门独  相似文献   

13.
卡尔·柯尔施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一书中,首次明确地将“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的关系”作为一个问题提了出来。也分析和说明了马克思、恩格斯为什么反对哲学?在柯尔施看来,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哲学”,是为了反对资产阶级哲学。但是柯尔施没有能够深刻地说明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的关系,也没有真正弄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与《资本论》的关系问题,是《资本论》创作和传播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活经历与学术理路的细致考察,不难发现,恩格斯自始至终都参与了《资本论》的创作与传播过程.在《资本论》问世前,恩格斯一直在敦促和资助马克思完成创作,并启发和影响着马克思的写作;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一方面费尽心力地编校和出版《资本论》的后续几卷,另一方面则通过论著保卫和发扬着《资本论》.因此,可以说,在《资本论》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马克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资本论》带有马克思的“印记”,也印有恩格斯的“标签”.  相似文献   

15.
商品经济,是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列宁说:“商品生产是一种社会关系体系”,是“一定的历史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商品经济由于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不同而有不同的类型,这就是小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资本论》及其它著作中,对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特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在整个马克思哲学中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生,其主要研究精力都用在唯物史观上。我们翻开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就可以发现他们的主要著作都叙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笔者认为,对马克思最初建构唯物史观的理论视角进行探寻,对于科学地把握唯物史观及其实质是有所帮助的。  相似文献   

1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以“现实的生活”为立足点,建立唯物史观,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活”概念有多种内涵,其中生产实践是人生活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之所以没有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是因为不懂得实践就是生活的本质和历史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18.
“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一概念是马克思于一八五九年一月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当时马克思说:“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讲的几个时代。”这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首次提出。此后马克思、恩格斯又一再提到这一概念。那么,“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真实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其答案以马克思、恩格斯之间于一八五三年的几封通信以及马克思的两篇文章中可以找出。现将其真实内容以及马、恩对东方的看法简单概述如下:第一、东方社会不存在土地私有制。“但东方各民族为什么没有达到土地私有制……,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和土壤的性  相似文献   

19.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集大成者,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用自然界本身的作用揭示了有机体无限差异性的秘密,给唯心主义目的论与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以沉重的打击,进化论作为自然科学在19世纪所取得的成就,成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产生的依据,进化论对马克思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唯物史观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进化论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进化论进行了借鉴和超越,进一步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20.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集大成者,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用自然界本身的作用揭示了有机体无限差异性的秘密,给唯心主义目的论与形而上学的物种不变论以沉重的打击,进化论作为自然科学在19世纪所取得的成就,成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产生的依据,进化论对马克思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唯物史观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进化论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进化论进行了借鉴和超越,进一步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