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酸碱定义采用的是电离理论,而大学普通化学教学中的酸碱定义采用的是酸碱质子理论,在教学中酸碱质子理论比电离理论有哪些优越性,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华 《昭通师专学报》1998,20(1):147-150
文章就教学中如何写出用质子条件,怎样检查所写质子条件是否正确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常见酸碱等溶液体系的质子条件,为进一步教学酸碱体系中pH值求算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4.
5.
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酸碱定义采用的是电离理论,而大学普通化学教学中的酸碱定义采用的是酸碱质子理论,在教学中酸碱质子理论比电离理论有哪些优越性,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揭示酸碱溶液中质子条件式的含义、探讨其书写方法,使学生很好理解并能准确掌握和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8.
按照酸碱质子理论,不但酸碱中和反应,酸碱自离反应为酸碱反应,而且盐类的水解反应,某些过氧化物的水解反应,弱酸与强酸溶剂的作用,某些物质与溶剂的加合作用,某些高价阳离子与水的配位作用,以及强酸强碱盐的溶解作用均属于酸碱反应,且反应产物为原酸的共轭碱和原碱的共轭酸。  相似文献   

9.
溶剂相对酸碱图的应用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质子溶液的酸碱性,说明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酸碱数据可近似应用于非水质子溶液体系,并解释了溶剂相对酸碱图在非水溶剂体系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0.
从反映酸碱反应中质子转移的最严密的数量关系-质子条件(PBE)出发,结合定量分析计算所允许的误差要求,对滴定弱酸碱时的pH突跃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导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处理该类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揭示了酸碱体系酸碱失得质子的物质的量的普遍规律,提出了书写质子守衡式的规则;同时建立一种新的书写质子守衡式的方法——直接法,本法准确、简便、易于掌握。若零水准法,状态法用此规则书写,就显得更易接受。而且解决了两方法书写质子守衡式时遇到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酸碱质子理论阐述电离,盐类水解等平衡的有关计算及其应用,便于读者更加深刻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酸碱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存在的形体写出质子条件,然后由酸碱反应和酸碱滴定的关系式直接导出酸碱滴定误差公式。此公式为精确表达式,还可以结合实际滴定体系做进一步简化处理得出近似计算式。该方法简便、直观、易于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4.
对于酸碱理论和氧化还原原理,长期以来,人们主要重视它们的差性.本文在酸碱理论与氧化还原原理差异性的基础上,探讨其间的相似性与辨证统一性.  相似文献   

15.
讨论了酸碱反应进行的程度和完成的百分率。  相似文献   

16.
17.
一种天然指示剂—紫甘蓝色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然色素紫甘蓝在不同的PH下呈现不同的颜色,在酸碱滴定的突路部分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它能准确地指示酸碱滴定的终点,其变色范围PH6.8-7.8由紫红变绿,当PH7.5时呈兰色,相当于一种混合指示剂。  相似文献   

18.
讨论金属单质与水溶液体系中酸和碱作用过程的热力学问题,用酸碱溶剂理论探讨金属的酸碱性质,指出金属单质在与酸和碱的反应过程中总是作为碱;两性金属的酸性是由相应的金属离子或其相应的氢氧化物所决定,确定某金属是否具有两性性质,不能根据它是否溶于酸和碱,而应根据其溶解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推导出了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滴定突跃范围的近似计算公式,并绘制了弱酸碱滴定突跃范围与pK_a(或pK_b)的关系曲线,为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滴定的突跃范围提了一种简便的,可靠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