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地基处理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复合地基由于其充分利用桩间土和桩共同作用的特有优势和相对低廉的工程造价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钻孔灌注超流态砼桩是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工艺,其桩径在400mm~800mm之间,柱长可达30m.本工程应用CFG桩复合地基,充分发挥了CFG桩的高承载力性能,并通过褥垫层的设置发挥桩间土的承载力.它克服了钢筋砼桩忽略地基土承载力及搅拌桩桩身强度较低的缺点,适用于有较好的持力层的软土地基.  相似文献   

2.
【目的】CFG桩+振冲碎石桩可提高原始地基承载力,并达到消除土体液化之目的。【方法】选择开封地区的粉土地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CFG桩+振冲碎石桩组合型地基的处理方法,通过现场试验验证处理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经过CFG桩+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后的粉土地基强度显著提高,并且强度变得略微均匀一些,液化基本得到消除。【结论】采用该方法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从桩间土的75 kPa,增至复合地基的300 kPa,满足荷载要求。  相似文献   

3.
CFG桩复合地基因承载力提高幅度大、施工简便、造价低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项工程。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一下CFG桩复合地基设计。  相似文献   

4.
针对褥垫层厚度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建立三维复合地基数值计算模型,其桩群为CFG桩,采用MIDAS/GTS有限元计算软件模拟不同褥垫层厚度下,复合地基的受力特征和地基沉降变形大小,并根据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对褥垫层厚度进行优化,得出使复合地基承载力最佳的褥垫层厚度,为实际工程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5.
振冲碎石桩是在砂土及粘性土地基中利用振动和水冲就地振制的碎石桩.是一种快速加固地基土的有效方法.振冲法加固后的地基土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及抗液化的要求,制成的碎石桩是一个良好的排水通道,可降低该地区发生地震时的超孔隙水压力.因此,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自引入我国以来,在工业、民用建筑和水利交通工程地基加固方面得以迅速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然而该方法在郑州地区地基处理中应用较少,本文通过工程实践,结合上部结构类型,合理地选用振冲碎石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解决了上部结构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灰土桩复合地基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灰土桩复合地基受力机理.结果表明:在固结作用最大位移发生在布桩的位置,沿着桩径的增大,位移逐渐减小;桩顶附近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比较大,桩端下地基上中的超静孔隙水压力较小,且沿着桩身长度方向孔压值呈现一种递减的趋势;下卧层和加固层间水压力差逐渐减小,桩间土的有效应力明显小于桩和桩下端土体的有效应力;荷载作用下整个复合地基桩的位移比桩间土位移小,桩左右边界附近均有一定量的隆起,但是隆起量不大,对工程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在地基稳定性的模拟与计算中,桩左右的隆起所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荷载作用下桩的有效应力明显大于桩间土的有效应力,在桩头和桩端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最大有效应力发生在桩端与土体接触的界面附近.  相似文献   

7.
<正>一、CFG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ement Fly-ash GravelPile),简称CFG桩。它是由水泥、粉煤灰、碎石(或石屑、砂)加水拌和灌注形成的高黏结强度桩;CFG桩成桩后与桩间土、褥垫层一起形成复合型地基。CFG桩复合型地基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天然土层的承载能力,减小路基的基础沉降,具有建造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8.
<正>振冲碎石桩是在砂土及粘性土地基中利用振动和水冲就地振制的碎石桩。是一种快速加固地基土的有效方法。振冲法加固后的地基土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及抗液化的要求,制成的碎石桩是一个良好的排水通  相似文献   

9.
螺杆桩复合地基作为一种新型复合地基,具有承载力高、施工便捷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地基处理中,但对其可靠度的认识不足,需要进一步展开研究。基于Mohr-Coulomb强度理论,推导螺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公式,并建立对应的功能函数。依托某实际工程中的参数统计特征,利用JC法对螺杆桩复合地基可靠度的敏感性进行研究并分析其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参数对螺杆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可靠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侧阻力>端阻力>内摩擦角>螺牙宽度>螺牙高度>螺牙净距>面积置换率;研究区螺杆桩复合地基失效概率最大约为5.04%,最小约为1.36%,均值约为3.11%。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地基的处理显得尤其重要,处理不当,在通车后,因地基沉陷,会引起桥头跳车等多种不良病害,严重时影响车辆通行,为此,在工程施工中,对路基的不良地基处理、尤其是桥头处理就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CFG桩复合地基是在碎石桩加固地基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基处理技术。其施工工艺已日趋成熟,被广泛应用到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  相似文献   

11.
水泥土桩是用于加固饱和软黏土低地基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本文从水泥土桩桩体本身强度和桩与桩间土相互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通过水泥土桩的桩体作用、垫层作用、挤密作用、加筋作用的分析,对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加固作用及承载性状有了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建筑物基础形式多样、不同部位地基承载力要求差异悬殊且地基沉降变形要求严格的设计条件下,只采用单一的地基处理技术无法有效解决地基问题.本文依托北京某地基处理设计项目,对采用CFG桩复合地基、碎石桩复合地基、换填垫层等多种地基处理形式联合设计方法进行分析,同时,为了深入研究复杂荷载条件对不同部位地基变形的影响,使用MIDAS-GTSNX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地基处理后的地基变形,将数值分析法、使用规范工具箱计算法与实际监测得到的沉降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运用规范工具箱计算的沉降量大于数值分析计算沉降量,数值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监测值.运用多种方法联合进行地基处理,能够较好地控制复杂情况建筑物变形.  相似文献   

13.
某城市广场一期工程南5栋24层商住楼组成,地下车库为1层.基础埋深7m。工程地基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场区内土层分布特征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湿陷性黄土地区DDC法(孔内深层强夯法)进行地基处理时合理桩间距的控制问题,在代表性场地采用不同桩间距处理地基,对其处理前后地基土的干密度和湿陷系数等指标做了比对,并分析其挤密效果,得出当桩间距为预成孔直径d的3倍时,地基土受到挤密所产生的侧向力是相对均匀的,当桩间距〉3.0d时,三桩间土体的挤密效果明显较两桩间差,故挤密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时的有效挤密区为3.0d,即DDC处理地基时的合理桩间距为3.0d.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长短桩复合地基、刚柔长短桩复合地基的中长桩、短桩及土体的受力特点及荷载分担比情况,为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兰永一级公路软弱路基处治技术研究项目,为分析不同设计参数下CFG桩复合地基处治软土路基的沉降变化规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软件ADINA建立三维模型,结合比奥固结理论,地基土体按多孔介质材料考虑,采用Mohr-coulomb理想弹塑性模型做固结分析,将填土视为荷载逐级施加,采用生死单元对CFG桩复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相比提高垫层模量与桩身模量,选择较大桩长与合理的桩距、桩径对减小软土路基沉降更为明显,裙桩效应对于减小软土路基沉降起积极作用,软土路基经过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后满足一级公路工后沉降要求,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刚性桩复合地基能很好地改善软弱地基,其中的褥垫层、承台、刚性桩、土和注浆体都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复合地基的沉降变形.本文基于正交设计法,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在工程实例的基础上进行了褥垫层厚度、褥垫层模量、承台厚度、承台模量、桩的长度、桩径、桩的模量、上层土模量、下层土模量和注浆体模量、桩距11个参数对复合地基最大沉降和承台差异沉降的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刚性桩复合地基中的注浆体模量、上层土模量、桩径、桩距基数对复合地基最大沉降的敏感性显著,桩距、桩径、褥垫层模量、上层土模量基数对承台差异沉降影响相对较大,桩距、桩径、上层土模量对刚性桩复合地基变形计算结果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的发展明显地落后于工程实践,基于工程实践成果以及计算机仿真分析结果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基础形式对刚-柔性桩复合地基进行分类,分析了不同型式复合地基的适用性,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步骤,探讨了承载力与变形等相关问题.此外,还提出了刚-柔性桩复合地基优化设计的建议,并通过工程实例对上述设计理论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9.
岩溶地区高层建筑砼桩复合地基运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晨 《甘肃科学学报》2003,15(Z1):183-185
通过某高层建筑实际工作资料,对岩溶发育地区地质勘察、施工手段、地基处理和基础方案选择作了运用分析,其中在地基处理上采用砼桩复合地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岩溶地区覆盖土的加固处理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风机基础设计中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某风电场工程,采取水泥土搅拌桩处理风机基础粉土地基,该方案能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还能减少基础工程投资,可供国内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