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安徽女山幔源橄榄岩捕虏体Re-Os 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Os同位素体系可以为研究大陆岩石圈地幔形成和演化提供重要制约.女山12个地幔橄榄岩全岩样品测得Re含量为19×10-12~306×10-12,Os含量为0.81×10-9~2.42×10-9,187Os/188Os比值为0.114 90~0.131 02,187Re/188Os比值为0.037~1.517.两个石榴子石-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的Os同位素组成与原始上地幔(PUM)的现代值0.129 6相似,其余的尖晶石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和角闪石、金云母-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等的Os同位素组成都低于PUM现代值,Os同位素模式年龄为早元古代.实性和隐性地幔交代作用对女山幔源橄榄岩捕虏体的Os同位素组成没有明显影响.橄榄岩捕虏体代表的女山地区岩石圈地幔是元古代岩石圈地幔经过减薄作用后的残留部分.橄榄岩中Re-Os体系扰动是近期事件.  相似文献   

2.
北祁连石灰沟奥陶纪玄武岩流体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祁连石灰沟地区中奥陶世发育了一套海相细碧岩--碱性火山岩组合,为岛弧火山作用产物.应用分步加热法测试了该区碱性玄武岩中橄榄石斑晶和基质的流体组成.玄武岩橄榄石斑晶和基质中流体组份都具有分阶段释放的特征,可分为低温(200~400?C)、中温(400~900?C)和高温(900~1 200?C)3个温度段,流体化学组成以H2O,CO2,CO+N2为主,次要组份是H2,SO2,CH4,O2,H2S等.石灰沟碱性玄武岩发育于相对氧化的流体环境,揭示其源区具有高的氧逸度,代表古岛弧形成的流体环境.  相似文献   

3.
北祁连直河蛇绿岩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河蛇绿岩是在北祁连造山带中新发现的,该蛇绿岩由地幔橄榄岩、辉长辉绿岩、玄武岩、硅质岩等组成,以构造岩片为接触关系.蛇绿岩中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蛇绿岩具有大洋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同时具有某些岛弧特征,基性岩类的REE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为平坦型和LREE亏损型,超基性岩为亏损地幔源和富集地幔物质加入的混合成因,稀土分配型式不同于典型洋脊玄武岩,源区为亏损地幔和富集地幔的混合源.北祁连自寒武纪末大陆裂解,完成大陆裂陷向洋盆的转化,至奥陶纪形成沟弧盆体系.直河蛇绿岩属于弧后盆地扩张环境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研究北祁连造山带玉石沟橄榄岩中富甲烷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原位分析结果显示, 这些流体包裹体主要由液态或气态 CH4+C(石墨)组成, 次要成分为N2, H2O, C2H6和C3H8, 代表还原性的C-H流体形式。根据石墨的拉曼特征谱峰, 利用石墨化碳质拉曼光谱(RSCM)温度计计算石墨形成温度, 结果指示石墨在流体中沉淀的最低温度介于430~590°C之间, 表明CH4+C是非生物成因的, 并形成于地幔环境。  相似文献   

5.
利用角闪石榴辉石岩(捕虏体)以及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作为初始物质,在千吨级立方多级压砧装置中进行了熔融反应实验研究,反应的温压条件为1500℃,3.5GPa,反应时间为24h.实验结果表明,角闪石榴辉石岩全熔;在橄榄岩-侧反应后产生了明显的三个带:纯橄岩带(D),方辉橄榄岩带(H)和二辉橄揽岩带(L).从D-H—L,尖晶石的Cr#值逐渐降低(68—59(D)-54—38(H)-35—12(L)),而Mg#值逐渐升高(46~55(D)51—64(H)-6676(L)),橄榄石的Mg#值逐渐升高(75—85(D)-8990(H)-89—90(L));反应后熔体的SiO2含量总体增加;从纯橄岩带向熔体(原角闪石榴辉石岩)一侧,其Mg#值逐渐升高(35415362).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反应不仅导致了岩石圈地幔中低镁纯橄岩的形成-即使岩石圈地幔向亏损方向转化,同时也造成了反应后熔体中SiO2含量和Mg#值的升高.因此,熔体地幔橄榄岩反应可能是造成岩石圈地幔不均一性和埃达克质熔体高镁特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锦屏县八克金矿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贵州省锦屏县八克金矿流体包裹体以原生包裹体为主,少量次生包裹体。包裹体大小在2-10μm之间,个别大于10μm;以含CO2三相包裹体为主,其次气液两相包裹体,少量纯CO2包裹体;成矿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在240℃-300℃,气液两相包裹体平均盐度4.29 wt%NaC l-6.51 wt%NaC l,密度为0.75 g/cm3-0.92 g/cm3,三相包裹体平均盐度:1.91 wt%NaC l-5.11 wt%NaC l,密度为0.62 g/cm3-0.97 g/cm3,得出结论是八克金矿属于低盐度低密度的中温矿床。  相似文献   

7.
基于安曼金矿床地处马来西亚半岛吉兰丹州西南部,矿体呈脉状赋存于二叠—三叠系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内,并受断裂控制。对安曼金矿床流体包裹和群体成分进行研究。研究研究表明:安曼金矿床各成矿阶段金矿石中主要发育CO2-H2O包裹体及气液两相H2O包裹体,早期阶段主要以CO2-H2O包裹体为主,主成矿阶段CO2-H2O包裹体及气液两相H2O包裹体均有发育,后期多为气液两相H2O包裹体。成矿流体的均一温度、盐度在早阶段分别为248~352℃和1.6%~8.8%,主成矿阶段分别为185~336℃和0.43%~11.6%,晚阶段分别为118~226℃和2.9%~5.1%;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和CO2为主,并含有少量CH4和H2;包裹体液相成分中阳离子以Na+,K+和Ca2+为主,阴离子以Cl-,SO42-和F-为主。据沸腾包裹体群的均一温度推测主成矿阶段成矿温度为230~326℃。安曼金矿床成矿流体总体表现为低盐度、富CO2的中低温流体,主成矿阶段流体不混溶作用引起成矿流体中的CO2相分离是促使金沉淀的直接因素。安曼金矿床形成与二叠—三叠纪时期马来半岛中缅马苏陆块和印支陆块间的碰撞造山机制有关,属于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应用网络理论研究地幔流体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地幔的不均一性尤其表现在挥发性组分(CO2,H2O,H2,CO,S,Cl,F,CH4等)和碱金属的含量及分布特征上。地幔中存在过富含碱金属和其它轻元素的独立流体,它是以挥发性组分为主的富含Si的碱质流体。我们应用网络理论通过对地幔熔体结构的分析来讨论地幔流体的形成机制。熔体是由以[SiO4]为核心的聚合体构成的。挥发性组分填充在聚合体空隙中,或者挥发性组分以及它们的离子、K、Na等元素通过离子键或范德华力与[SiO4],Mg,Fe等聚合而形成聚合体。这种聚合体通过主价键形成一种立体网状排列的结构——网络结构。在原始地幔中网络是各向等强的,即结构中的离子或分子团的分布呈随机无序状态,当有剪切力作用时,网络中最弱的键会遭到破坏,从而使网络结构发生调整并在新的环境下寻求新的结构上的平衡状态。地幔熔体网络中最弱的键是范德华键和Na,K与[SiO4]之间的离子键,这些键首先被破坏。网络结构的调整导致熔体粘度的变化,使网络中杂乱分布的各种离子和挥发性组分重新分配。这个过程是散布于网络中的挥发性组分和K,Na,以及不能进入[SiO4]或与之形成主价键的不相容元素、成矿元素从网络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流体相。  相似文献   

9.
 南海存在两种火山岩:洋中脊玄武岩(MORB)和洋岛玄武岩(OIB)。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第349、367、368、368X航次在南海海盆的成功钻取,获得了南海初始扩张(~34 Ma)和停止扩张(~15-16 Ma)前的洋壳样品。南海东部、西南次海盆及北缘洋-陆过渡带代表海盆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地幔潜能温度、物质组成和洋脊扩张速度,因此产生的洋中脊玄武岩成分差异显著。南海地区在扩张晚期及停止扩张之后存在大规模地幔上涌,与其周缘地区的持续俯冲有关,产出的海山OIB不同于地幔柱活动产生的火山链。南海虽小,但蕴含的信息异常丰富,是窥探地球深部难得的天然窗口。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天柱县地豆冲金矿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流体包裹体镜下观察、温度和成分测定,获取贵州省天柱县地豆冲金矿石英包裹体以原生液体包裹体为主,大小3-16μm,气液比集中于5%-15%;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142.3-307.1℃;流体盐度为2.74-10.11 wt%NaCl,密度为0.81-0.93 g/cm3,气相成分以H2O为主,含少量CO2、N2、CH4;成矿压力为265.25-451.67 bar,成矿深度为1001.43-1705.25 m.该矿床属成矿压力低的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其成矿流体具低盐度、低密度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