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基于Matlab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建模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PMSM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独立的功能模块:PMSM本体模块、矢量控制模块、电流滞环控制模块、速度控制模块等,同时进行功能模块的有机整合,搭建PMSM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速度环采用PI控制,电流环采用滞环电流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该模型也适用于验证其他控制算法的合理性,为实际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600MW火电机组作为控制对象进行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大型单元发电机组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全仿真的基本思想,包括建立控制系统通用模块库和专用功能模块库,实现其全量程、全范围、全工况以及常态与非常态仿真。建立了机炉协调控制系统和全部子控制回路仿真模型,并讨论了控制回路仿真模型自动建立、模型调试和控制器参数自整定等问题。所建立的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用于实际600MW仿真机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单相无刷直流电机的数学模型,在VisSim中建立了独立的功能模块:单相BLDCM本体模块、电流滞环控制模块、速度控制模块、脉动转矩模块。将这些功能模块进行有机整合,搭建出单相BLDCM系统的整体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此模型对实际单相无刷直流电机运行性能模拟效果良好,是研究单相无刷直流电机控制方法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
在DIS协议基础上,研究了事件仿真及数据融合信息生成综合环境,将综合环境划分为功能模块相对独立的三个层次,分析了综合环境的系统结构和实现框架,讨论了指挥与控制系统行为模型,具体实现了事件仿真器及数据融合各类传感器测量信息生成系统,为研究数据融合算法提供更合乎实际的数据,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可以为检测各种实际系统提供仿真环境.  相似文献   

5.
针对可逆冷轧机的厚度控制问题,运用机理法分别建立了位置闭环控制系统和张力控制系统动态数学模型.利用纵向厚差方程建立液压压下与张力多变量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运用对角矩阵法进行解耦,并采用Matlab语言仿真.  相似文献   

6.
李毅  陆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06,6(14):2054-20562064
要以Xilinx公司Spartan_Ⅱ系列XC2S200芯片为FPGA控制单板的核心,设计必要的外围扩展电路,包括A/D、D/A、液晶显示、二极管指示、串行通讯、按键等模块来构成雷达模拟器控制系统。重点阐述了控制系统中的重复频率设置及多站触发控制和指示这一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方法及实现过程。控制系统运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编程,在ModelSim SE平台下进行功能的仿真,实现了硬件设计软件化。经过仿真及硬件测试表明:基于FPGA技术的硬件设计方案能够实现控制系统分频功能,实时性好,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7.
叶华 《科技信息》2009,(23):79-79,83
针对城市交通控制系统实时性要求,利用已建立的通用的单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的泛布尔模型,进行模型系统的硬件设计。在模型系统实现的过程中,选用CPLD作为交通系统数据处理的核心芯片,用VHDL仿真设计各功能模块,实现无冲突点的交叉路口多相位交通信号的配时控制。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异步电机的动态数学模型及矢量控制原理的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分别建立了交流感应异步电动机模块、矢量控制器模块、Park变换模块、逆变器模块、磁链观测器模块以及电流控制、速度调节等模块,再进行功能模块的有机整合,构成了交流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并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显示了电机负载变化时转矩、转速的动态变化曲线,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实用性,为实际电机控制系统的实现与调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赵郁聪 《科技资讯》2011,(27):112-112
应用Pro/EINGINEER建立塑料包装容器的三维参数化模型,运用Pro/e mechanic结构分析功能模块对容器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分析容器在适当的约束和载荷下的变形,给出结构优化设计方案,实现塑料包装容器的减量化。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STEP-NC数控系统研究的需要,提出基于STEP-NC仿真系统的方案.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译码器由解析模块、建模模块和路径规划模块构成,根据STEPNC程序特点完成程序解析、加工类库模型建立和刀具路径规划功能,其他模块完成实时加工仿真功能.作为独立模块的译码器,其数据接口用于仿真系统与实际数控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其路径信息接口设计为直线和圆弧两种单元类型,作为仿真和加工的计算依据.仿真和加工实验证明该仿真系统运行正确,说明基于STEP-NC仿真系统及译码器可以作为独立的功能模块嵌入数控系统.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分治求解策略,即在仿真模型规模分解基础上建立耦合块依赖图和序列表,对各耦合块建立相应的求解块,通过遍历耦合块序列表并调用相应求解块,可获得仿真模型的数值解.考虑到参数变动下的重复仿真,对耦合块依赖图进行分层处理,生成对应于变动参数集的变动子图;通过施加虚根节点将变动子图转化成最小求解树结构.因此,对变动参数集的不同参数值进行重复仿真只需层次遍历最小求解树,再调用相应求解块即可.该方法可大幅度提高复杂模型的多次仿真求解效率,特别适用于后续的模型实验和参数优化.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开关磁阻电机(SR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语言编写S-函数,提出了SRM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构造C MEX S-函数的三类简化结构,建立独立的功能模块,如电机本体模块、速度控制模块、电流滞环控制模块等,通过功能模块的有机整合,搭建SRM控制系统快速高效的仿真模型.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速度环采用PI控制,电流环采用角位置控制(APC)与电流斩波控制(CCC)相结合的方法,保证了SRM在低速或高速运行时都可获得满意的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采用C MEX S-函数方式仿真建模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戴振泳  李涛  宋廷伦  提艳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32):13425-13430
为研究减速带路面工况下悬架最优阻尼比,搭建了二自由度汽车悬架线性及非线性模型,并采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正弦截面减速带路面时域模型以通过仿真验证路面模型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根据ISO标准中频率加权系数设计频率加权滤波网格;探讨脉冲输入下悬架线性模型的局限性,提出考虑车轮离地、撞击限位块场景下的二自由度悬架非线性模型;最后采用振动剂量值VDV和轮荷冲击系数k作为减速带路面工况下平顺性评价指标,仿真比较线性和非线性模型在考虑车轮离地、不同悬架限位块刚度以及不同行驶速度情况下的悬架最优阻尼比。研究表明仅考虑车轮离地非线性情况不会影响最优阻尼比,考虑撞击限位块时,不同限位块刚度以及不同车速均影响最优阻尼比. 该项研究结果为车辆悬架阻尼优化及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无刷直流电机模糊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的新方法.该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按功能进行模块化建模,用M文件来编写功能函数,实现了电流滞环和转速模糊控制的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仿真.利用该模型分析了电机的动静态性能,得到了电机运行时的反电动势、相电流、转矩和速度曲线,与一般比例积分与微分控制相比,系统响应时间缩短一半,且无超调,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该模型准确易行,便于替换和修改,为今后分析该类电机和对其控制策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GFLS1是门和功能级混合的逻辑模拟系统,它允许门或功能块作为被模拟电路的基本单元。GFLS1的主要特点是:提供了一个便于使用的描述语言;使用表驱动和选择追踪算法;既可对已有的逻辑电路作正确性检查,负载检查和各种条件检查,也可支持自上而下的逻辑设计。  相似文献   

16.
针对乙烯精馏塔建立了基于产生式规则的节能控制专家系统。阐明了该专家系统的结构与设计思想,并基于乙烯塔节能模型的特征,提出了一系列功能块,如:知识的获取,知识的表达以及数据库的建立等。仿真研究表明,该专家系统能简单、有效、可靠地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液压伺服阀频响实验结果建立伺服阀的动态模型,同时采用键合图方法对液压缸进行建模,又利用Simulink工具箱提供的定义子系统和封装的方法,对组成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元件和环节建立了形式统一的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整个系统的仿真模型并对系统进行了仿真.通过建模和仿真过程说明,与用单一环节建模方法建立的系统模型比较,根据不同元件的频响特性用不同的环节建模方法建立的系统模型容易保证仿真的可靠性;系统仿真模型与用户的良好交互性及本身所具有的通用性,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系统仿真模型的构建和仿真的运行.  相似文献   

18.
对于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保护研究是当前电力系统保护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用Matlab中的Simulink及SimPowerSystems工具箱建立变压器仿真模型和输电线路仿真模型, 仿真模型中选择用M文件编写S函数,用于定制变压器差动保护和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的Simulink模块。实现了借助于Matlab的数字式差动保护和线路距离保护的仿真与研究,对仿真的动作行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