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现在想邀游太空的人越来越多,据美国一家国际旅游公司调查显示,有60%的美国人想到太空去生活,70%的日本人想到太空去旅游,43%的德国人想到太空去体验一番另一个星球的滋味,大多数科学家断言,在宇宙中的某个星球上存在外星  相似文献   

2.
<正>落户"太空农场"谁当先锋人类的生存要素无比琐碎和庞杂,仅在饮食方面,每天摄取的食物和饮用水累积起来就相当可观。假若要在太空中生存,加上盥洗用水和吸入的氧气,每人每年消耗的物质总量就至少重达11吨,这在地球上不算什么,但要带到宇宙空间就是大麻烦。截至目前,人类在太空探索活动中应对这种麻烦的方法依然很原始,那就是从地球上将宇航员的生活所需一一带上,或者用货运飞船输送这些物资,这其  相似文献   

3.
外星寻宝     
人类对太空探索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一方面源于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一方面也源于人类对外星资源的渴望。许多科幻片都曾描述过人类到外星球开矿致富的故事。虽然要实现外星发财的梦想尚需时日,但是这样的故事并非没有依据,因为天文学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太空矿藏。  相似文献   

4.
王燕 《科学之友》2004,(3):46-47
据SPACE网站目前的一篇文章报道.虽然一些媒体透露.美国总统布什有可能宣布重返月球计划.但迄今为止,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并未公开确认此事.也不知道是否有人愿意冒险探索火星。有人认为.用机器人探索太空是进行大多数太空研究最可行的方法.不过也有人对此并不认同。他们说,只有人才能对其他星球进行真正的研究.解答有关人类起源和命运以及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等科学家最想知道的问题。对于太空梦想者和有实际经验的科学家而言,人类进行太空探索会为人类带来有利可图的商业机会。也许最为重要的是.可以继续人类探索太空不变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首次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到太空后,便打开了人们宇宙旅行之门。紧接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08分钟,行程4万公里,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旅行。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了月球,把地球与其它星球联系了起来。之后30多年,航天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类已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人类要开发宇宙,到太空去旅行、生活,就必须有交通工具把人与物送上去。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目前各种太空交通工具应运而生。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火箭明与飞机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又可像飞机那样降落到机场。航天飞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叫轨道级;下部是固体火箭助推器与外贮燃料  相似文献   

6.
外星寻宝     
人类对太空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一方面源于人类对未知领域的好奇心,一方面也源于人类对外星资源的渴望。许多科幻片都曾描述过人类到外星球开矿致富的故事,虽然要实现这外星发财的梦想尚需时日,但是这样的故事并非子虚乌有,因为天文学家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太空矿藏。  相似文献   

7.
张明昌 《科学之友》2001,(10):31-31
在当今世界,偷渡已经成为各国都深感棘手的大问题。不法分子大发横财,一些上当受骗者常被弄得家破人亡,酿成惨绝人寰的悲剧。有趣的是,在那浩瀚的太空中,也会不时有些"偷渡客"神不知、鬼不觉地混进飞船,成为太空中的"小精灵"。最早发现的太空偷渡者是在美国"阿波罗号"登月期间。1969年11月18日~19日,"阿波罗12号"的两位宇航员康德拉、比恩在月面  相似文献   

8.
《科学之友》2008,(6):12
为实现人类征服火星的夙愿,俄罗斯近日宣布将送一批“猴子先遣队员”登上火星,为人类宇航员日后探索火星铺平道路。科研人员将从位于俄罗斯索契的太空猴训练中心精选出40只短尾猿猴,在接受相关训练后将它们送往太空。猿猴的重要使命之一是应对太空辐射,因为太空辐射是前往火星的宇航员们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危险。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人类航天技术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太空垃圾已集聚在地球轨道上。这些被称为"太空杀手"的家伙,影响着舱外活动宇航员的生命安全,甚至阻碍到人类太空探索的进程。日前,一款由清华大学工程师设计的"太空清扫器"成功问世。它不仅能够清除太空垃圾,还能将这些垃圾作为燃料使用。"太空清扫器"能使用网状装置捕获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一直以来都梦想着登陆火星,并为此雄心勃勃地制定将宇航员送上火星的计划。不过,如果宇航员真的到了火星,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又需要哪些技术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麻烦呢?且听美国科学作家斯蒂芬·奥恩斯(Stephen Ornes)一一道来。在许多好莱坞大片中,星际航行显得特别简单:宇航员跳上宇宙飞船,点火起飞,穿过太空(冬眠或者不冬眠,一切顺利或者出现问题),然后在外星球地表着陆。但深空中  相似文献   

11.
提及太空移民,不论宇航员还是幼儿园的孩子们都会有一种失落感。是啊!我们迄今依然只能生活在地球上。虽然美国宇航局(NASA)在发射卫星、太空探测器和能穿越太阳系的宇宙飞船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自1972年以来,人类的足迹并未踏上另外的世界。 但是不久,情况也许就会改变。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正在进行;“旅行者”号小型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已经为人类移民火星吹响了号角;有人甚至设想重登月球。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09,(4):F0004-F0004
今年5月,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将扩增至6人。为了使宇航员的太空生活尽可能过的舒适和便利,各国宇航局不断把“家居”送到距地面220英里的太空轨道上,为人类在太空开创另一个“家园”。为此,工程师必须制造出能量消耗、引力和可修复能力实现完美平衡的家居用品,包括厨房、浴室以及把尿液转变成饮用水的设备等。下面我们就把国际空间站当作一个家园,看看如何让这个家园变得更温馨。  相似文献   

13.
地面上一样,在太空工作和生活的宇航员也要做清洁卫生,也要洗头、刷牙、刮脸和洗澡。不过,由于身处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宇航员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做这些事情。  相似文献   

14.
凡尔纳科幻小说的主人公借助热气球用80天的时间环游世界.而在现实中,美国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们正在计划让无人气球去太空探险。目前,喷射推进实验室正在研发一个成本较低的太空探索新技术,即用无人气球探索其他星球。据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太空探索日渐深入,太空的神秘感已经逐渐消失。或许有一天,人类往返天上人间,甚至干脆离开越来越拥挤的地球将不再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幻。自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先后向太空成功发射了各种卫星、飞船探测器,并顺利地登上了月球。科学家们预计,人类移民太空已为期不远了。  相似文献   

16.
如果膨胀式太空飞船的原型机在飞行测试中成功的话,那么终有一天这种膨胀式“救生艇”就可以将在太空陷入进退两难的宇航员安全地送回地球。  相似文献   

17.
太空逃生记     
39年前,当"双子星座-8号"宇宙飞船失控后在太空中打转时,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空计划几乎宣告失败.宇航员大卫·斯科特(David Scott)讲述了他和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如何返回地球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进入太空之前,失重问题曾令人十分担忧。没有重力,人的身体——心理会发生什么问题呢?乘电梯下落时的感觉如果持续几天甚至几个星期,会不会引起终生恐慌症? 好在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宇航员们发现,失重虽然有些令人讨厌,但是可以适应的。患有空间运动病(如晕车、晕船等)的人,只需忍受轻微恶心的折磨。2/3的宇航员在第一次太空飞行时都有典型的运动病症状。  相似文献   

19.
<正>飞上太空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而且人类早已向太空迈出了第一步。但是迈出去后,在浩瀚的太空,宇航员的饮食问题如何解决?他们在微重力环境下如何进食,又该吃些什么呢?航天食品的严格规定我们把宇航员在太空中吃的食物称为航天食品。航天食品是根据宇航员所处的特殊环境,结合他们在太空的口味需求、消化吸收能力的变化和特殊进食方式研制的食品。当宇航员进入太空后,其身体机能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在  相似文献   

20.
登陆某一星球的飞船,两名宇航员漫步于太空,他们发现天幕上呈现出一个星座的美景,你想知道吗?只要将点子以数字顺序从1连到49便会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