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作为职业教育生涯指导的重要课程,《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形式,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连续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构建起优良人格。  相似文献   

2.
作为职业教育生涯指导的重要课程,《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形式,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连续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构建起优良人格.  相似文献   

3.
作为职业教育生涯指导的重要课程,《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形式,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连续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构建起优良人格。  相似文献   

4.
李颖 《科技信息》2009,(22):92-92
语文教育应重视健康人格、古代教育对现代语文教育。学校教育是健全学生人格的重要因素,人格教育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过程需体现人格教育的目标。因此,当代语文教育应重视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5.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充分利用物理学中大量的人格教育素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教学活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通过教育者对学生多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对学生人格教育效果,优化学生的人格,为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建设者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当前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课题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性要求是“促进受教育者独立人格与生存能力的逐步形成”。也就是说素质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其核心是人的思想品质的教育与人格的培养。什么是人格与人格教育昵?传统的历史教学对人格教育有什么影响?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注重对学生的人格培养?  相似文献   

7.
王蔚 《科技咨询导报》2014,(29):185-186
人格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五年制高职物理教学中融入人格教育具有必要性,提高人格教育效果的具体方法:在教学目标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内容中充分挖掘人格教育素材,在教学方法上构建交互式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践促进人格精神的内化。  相似文献   

8.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发展和教育的重要时期,对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和社会价值。以人文关怀为着力点,创造和睦亲切的育人环境,营造良好的人格教育氛围,对学生积极开展健康人格引导教育,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及人格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塑造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9.
高中生是一个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进取性和复杂行的特殊群体,他们特定的年龄段和即将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高中政治教学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性.通过政治课教学加强学生人格塑造是适应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需要.推崇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并举,在素质教育中突出德育教育是加强人格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邵玉龙 《科技信息》2009,(20):I0225-I0226
当前初中学生人格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人格教育与培养对社会及个体发展意义很大,教师应在教育教学中结合各科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加强自身修养,利用科学方法来培养学生健康优良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是一个具有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进取性和复杂行的特殊群体,他们特定的年龄段和即将承担的社会责任,决定了高中政治教学必须要考虑到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性。通过政治课教学加强学生人格塑造是适应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需要。推崇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并举,在素质教育中突出德育教育是加强人格教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的多元环境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造成了影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为大学生人格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现代大学生有着缺乏团队精神,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理想信念,功利主义严重;生活自我封闭,缺乏自信意志;缺乏创新能力,缺少实干精神等缺陷。通过把健康人格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3.
健全的人格是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教育应如何进行人格教育是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一大问题.文章采用了文献法和调查法,结合教师实际教学经验,对如何在中学学校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格教育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杨学究 《科技信息》2010,(31):299-299
体育精神是指体育运动中所蕴含着的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培养,是把人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成日趋健全、完善的心理品质的培养过程。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体育精神对人格教育的影响,丰富和发展体育精神以及人格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效完善学生的人格。  相似文献   

15.
语文素质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在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语文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教育普遍忽视对中学生体育精神要素的挖掘,忽视对中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启迪和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精神的教育,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中学生的人格形成,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人格精神起重要作用.阐述了体育教学中的体育精神并从五个方面论述如何利用体育精神进行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人格的培养,分析了学生的人格魅力与快乐和终身体育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中的人格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学生人格的培养,分析了学生的人格魅力与快乐和终身体育的关系,通过体育活动中的人格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以提高学校体育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健全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人格教育是避免中学生人格畸形发展的关键,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历史教学应在中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时期,针对其人格缺陷,对其进行人格教育以改进或弥补不足,发扬其人格优势,促其形成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20.
孟闯  韩阳  史先娟 《科技信息》2012,(2):244-245
本文从探讨人格教育的定义出发,以对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的调查情况为依据,剖析了当前泰州地区高职生的人格教育的现状,提出了针对高职生人格教育实施的对策,以此强调高职院校学生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为培养高职学生的健康人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