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由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下发的多源融合产品,通过对区域自动站降水系统性偏差的异常数据表现形式和大样本统计分析,设计出总偏差、总相对偏差、雨差率、晴差率、邻站降水倍数、邻站相对偏差差值检测参数.结果表明:检测参数可较好地检测出观测雨量长期存在偏差的台站,并对江西省区域自动站雨量数据进行质控试验;在不对观测仪器进行现场检定的情况下,该方案检测结果可为设备维护人员提供观测仪器运行状况参考,提升设备可用率,进而提升观测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2.
对于获取的海量配电网运行数据,快速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实现配电网运行缺陷和故障的智能分析、诊断定位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保障。本文利用采集的配电自动化运行实时信息,通过召测、故障特征信息分析、网络拓扑智能分析、专家知识库决策等技术,完成配电自动化故障定位及故障类型判断,分析故障点配电自动化属性,经过专家知识库决策,给出可能的故障原因,缩短故障处理时间,提高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JDZ-1型固态雨量存储仪与20cm口径普通雨量器平行观测分析,找出了JDZ-1型固态雨量存储仪采集降水数据产生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提高了该仪器在使用中的精度,同时也证明我区普遍推广使用JDZ-1型固态雨量存储仪来采集降水数据是能够代表客观实际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针对不同类型设备的分类构造方法得到网络故障模型,总结了网络设备类型故障表象和故障类型的映射关系。本文以知识库的形式表达各种网络模型,当被观测对象满足一定的表象现象时,可以推理得到相应的故障类型。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气象部门用于雨量测量的方法为双翻斗雨量计数法。但由于其自身结构、观测方法的局限性,存在着缺陷,导致雨量测量精度不够。这些缺陷直接影响了降雨观测数据的质量,制约了雨量数据的使用。本文基于0.1MM、0.5MM两种雨量传感器自身结构特性,参考多年来关于翻斗雨量误差的研究成果,将两种雨量传感器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吸取现阶段雨量数据质量控制的优点,结合现阶段雨量预报和观测保障的特点,设计具有本地特色的山洪雨量数据质量控制方法,使之更科学地提高雨量数据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自动化发展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自动化物流设备出现故障的时候,要积极利用经验知识库来解决故障问题。建立起完整的自动化物流设备故障维修经验知识库,可以把自动化物流设备在日常运行工作时所遇到的各种故障形成一个文本,记录保存下来。这样不仅提高了设备的效率,缩短了故障的处理时间,做出了应急预案,还能减少应故障而导致的停机问题,减少故障维修员培训的时间,进而提高了自动化物流设备的总体工作效率,为工业化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时间和基础。希望这篇文章对自动化物流设备故障提验知识库的建立与使用和相关方面的知识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利用降水观测数据,充分发挥新型观测设备的优势,本文通过对黄冈地面观测站的两种观测仪器(DSC3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SL3-1型翻斗式雨量传感器)观测得到的降水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存在其偏差,总结出为了使降水量出现的偏差、人工观测的弊端尽量缩小、减少,日常维护观测仪器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提高观测工作质量,完善无人自动化观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站点雨量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相控阵雷达的区域自动站雨量质量控制方法,结合区域自动站和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对雨量数据的精准质控来提高设备的维护效率,降低疑误数据对预报人员的干扰。在对厦门市一次天气过程的实验分析得出,该模型能够及时对疑误站点进行识别,有效改善了区域站降水数据的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9.
在设备的调试过程中,仿真结果和仪器测试不容易判断结果的正确性,也不容易准确定位故障所在位置。在此结合16QAM调制器调试的实例介绍了一种实现快速准确查找故障位置的方法,该方法利用QUARTUSⅡ软件对数据进行采集,并通过MATLAB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了故障的快速准确查找。  相似文献   

10.
徐杰  周天雄 《科技资讯》2012,(20):16-16
自动与人工两种雨量观测由于观测方式和仪器构造的不同所获得的雨量数据存在差异。从仪器原理和实际应用两个方面对自动雨量传感器数据误差存在原因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找出原因,从而减少误差,保证两种观测方式所取得的观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等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