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汉代的丧葬艺术最初表现为西汉早中期的一些大中型木椁墓中体现某种丧葬观念的帛画与漆画。随着来自汉代社会以及其思想意识等方面的转变,新兴的所谓开通型的室墓逐渐取代了传统密闭型的椁墓。以至于到了东汉以后各种类型的砖室墓、石室墓等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的流行。而正是这种墓葬形制的转变,为汉代的丧葬艺术提供了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条件。所以自从西汉中晚期以后,以壁画墓、画像石墓、画像砖墓为代表的汉代丧葬艺术得以迅速地发展,成为汉代丧葬制度中的一大特色。本文就汉代丧葬艺术进行深入研究,探析其背后的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2.
根据现有考古资料,中国墓葬装饰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墓室壁画作为墓葬建筑装饰形式的一种,大约肇始于战国末年,经过长期发展,在西汉中期以后才逐渐流行。通过对汉代壁画墓标本进行收集、比较、分析、考察,探讨从西汉到东汉时期的壁画墓及墓室壁画的发展状况,重点研究墓室壁画在汉代丧葬文化中的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墓室壁画主要流行于东西两汉,其装饰风格、色彩语言、人文理念等艺术特征被广泛沿用至明清时期。汉代墓室壁画的艺术形态主要体现于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其壁画形态与装饰风格较好地保留了汉代物质文化遗产,汉代墓室壁画艺术形态也更好地体现了汉代人的思想观念。  相似文献   

4.
墨脱县地处于肥沃的河谷地带,气候温和,雨量丰富,四季常青,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江南。"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的少数民族门巴族,因人杰地灵的地理环境、钟灵毓秀的文化风俗和源远流长的历史背景,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民族文化,突出体现在门巴族的丧葬礼仪和丧葬文化上,以火葬、水葬、土葬、复合葬、树葬、遗葬、塔葬等多种葬式并存为特色。但最广泛使用的土葬、水葬、火葬以及复合葬四种葬式,并在独特的宗教观影响下,发展出了独特的丧葬观,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丧葬文化。  相似文献   

5.
祖墓风水对客家民间社会的影响既深且广。客家人入桂时,有背负父祖骸骨随迁的丰富记载。广西客家祖墓有骸骨葬、衣冠葬、银牌墓及招魂葬等多种类型。祖墓不以有无祖先骸骨为条件。客家祖墓风水信仰,具有精神归宿、文化认同、精神激励、道德教化等极其重要的宗教功能,是祖先崇拜的支柱之一。客家二次葬或多次葬习俗的形成,是客家民众在精神需求的前提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客家祖墓信仰宗教圣境之建构,与灵魂观念、祖先观念、土葬与墓祭习俗、风水观念,以及民众的宗教需求等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1979年南京博物院在江苏高邮县神居山发掘汉墓两座,前后经历四年时间。根据发掘资料初步考证,一号墓墓主人可能为西汉广陵国第一代历王胥,二号墓墓主人当为历王胥的夫人。刘胥为汉武帝之子,掌广陵王国,辖今扬州、高邮、宝应等地。神居山汉墓为大型“题凑”木椁墓。“题凑”木椁墓迄今全国已发掘出六座,但保存都不完好,唯高邮神居山汉墓保存较好。二号汉墓有三椁两棺,该墓木结构部分经推算约由500多立方米木材组成,用材种类很多。关于汉代墓葬结构所用木材,历史文献有所记载,为弄清这方面的问题,同时为研究中国古代丧葬制度及中国古代建筑史,我们对二号汉墓结构用材进行了鉴定。 一、材料和方法 送检木材分外棺木、内棺木、内椁木、“棺柩架”、中椁木、外藏椁盖木、“棺柩架”木栓、“题凑”木、“题凑”上盖木、“题凑”下盖木、木牍、地龙、底木、御马俑、木马等部分(附示意图),内木马因压缩变形,基本组织已无法分辨。棺椁由于埋入地下达两千余年之久,木材变色、腐朽,并压缩变形,有些已面目全非。鉴定工作主要以显微构造为依据,辅以肉眼和扩大镜下的宏观特征。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们在文物普查和考古工作中,曾先后在大理地区的祥云、弥渡、巍山等县境内发现一批石棺墓。这些石棺墓的发现,对于我们研究战国、秦汉之际洱海区域的古代族属,以及它们和四川地区的石棺葬文化、民族的迁徒和演变的关系,都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主要根据已发表的资料和笔者亲自参加调查获得的资料,对大理地区石棺葬族属作初步的探讨。 一 大理地区的石棺墓最早发现于弥渡县新街公社马官庄村(今为下马营村)。据赵淳(乾隆)《赵州志、冢墓》卷之三载:“蛮王墓,在弥渡北马官主(庄),本朝康熙十六年(公元一七二一年),水冲出石房,高丈许。”这里记载的所谓“水冲出石房”形状的“蛮王墓”,实际上就是古代的石棺墓。石棺墓虽然早在二百六十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但大理地区对石棺墓的科学发掘是一九七七年才开始的。到目前为止,省、州县已分别在祥云、弥渡、巍山等县清理发掘了十八座石棺墓。 石棺墓,当地群众一般称作“孔明坟”、“石棺材”、“鞑子坟”。其墓葬的结构是:先在缓坡台地上挖一个长方形的土坑,选用较平整的石灰岩或沉积岩片石,直栽于土坑的四壁,各用一块较大的石板,作为墓坑两端的堵头,两侧用三至四块石板,石板的平面朝内,毛糙面朝外,石板与石板的空隙用小石片填塞加固,构成一个长方形的  相似文献   

8.
盖昭华 《世界博览》2012,(13):72-72
正在欧洲,并不是只有伟人才曝光自己的棺材,只要是当地较有名气的贵族或神父,都有可能将石棺陈列在外面。把祖先的尸骨堂而皇之地陈列在外,甚至做成装饰,这在中国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不过,欧洲人的思维显然和我们不一样。OSSUARY(骷髅墓室),即存放尸骨的房子或教堂在欧洲有很多,我在欧洲游历途中就看到过七八个。公元1200年以前的欧洲人,按犹太教风俗,人死后一般会把尸体陈放到地下墓室直到腐烂。随后把尸体的骨骼洗干净,再把它陈列到墓室里面。这种原始的丧葬方式在欧洲盛行土葬以后逐渐消失了。  相似文献   

9.
巴蜀汉阙的历史文化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保存完整而又最为悠久的地面建筑.阙建筑之所以在汉代盛行,主要是它蕴含了深刻的符号学意义:一是表示等级观念,即立阙的墓主一般是俸禄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二是天门的象征,是人升入天界的门户.宫中建阙除蕴含宫殿是天帝子孙居所的意义外,还寄托了皇帝渴求长生不死的思想.而当时社会墓阙林立,主要是把它当作一种助人升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对汉代画像石墓分布形态的考察,学术界大多侧重于其在全国范围内的宏观分布形态研究,而对其在局部地域的细微分布形态特征的研究明显不足。本文以南阳地区为中心,并以宛城区、卧龙区以及唐河县业已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墓为考察对象,以期对南阳地区汉代画像石墓分布的微观特征做一描述。同时,对其呈现此种形态的原因做一阐释。  相似文献   

11.
略谈儒家思想对山东汉画像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画像石是在建造祠堂和墓室时,特意雕画刻绘的一种石刻艺术品。山东汉代画像石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我国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所反映的是汉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占主流的思想和儒家文化中厚葬习俗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小易 《科技智囊》2014,(8):77-77
<正>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这段话的原意是:古时丧葬,只用薪草厚厚裹覆死尸,埋葬于荒野之中,不聚土做坟墓,不植树为标记,丧期也没有定数,后世圣人改用棺椁下葬,这大概取象于《大过》卦。逐字逐句来看,"葬",臧也、藏也。"厚",深、多也。"衣",依也,上日衣,下日裳,象覆二人之形。"薪",柴草。"厚衣之以薪",就是用较多的柴草包裹尸体。"中野",就是荒野之中。"封",起坟也。"树",植树也。"不封不树",就是不积土为坟,不种树以标其处。"后世圣人",指的就是黄帝、尧、舜。"棺",盛放死者的木制葬具。"椁",套在棺外的外棺。"棺椁",则指棺材和套棺(古代套于棺外的大棺),泛指棺材。  相似文献   

13.
段宁 《科技信息》2009,(4):123-123
汉画像石是在建造祠堂和墓室时,特意雕画刻绘的一种石刻艺术品。山东汉代画像石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在特定历史环境下的社会文化现象,是我国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所反映的是汉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占主流的思想和儒家文化中厚葬习俗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献或现代考古报告所谓"臂钏",虽然都以"臂钏"为名,其形式却各有不同。本文通过对考古报告与古代文献的研究,梳理臂钏的形与名古今流变,归纳出四种主要形式;早期臂钏除了可以戴于女性手腕或前臂,新时期西北地区还有一种臂甲戴于男性手臂,主要做防御使用。此外,还有一种流行于夏商时期中国河北、内蒙古等地区的单圈扇面开口手钏,其随着早期游牧文化的退出逐渐消失,又在之后中亚地区出现。第三种金属手钏是由多个单圈组合成套的手环组成,也被称为"臂钏",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第四种缠臂手钏从最初的金属丝环发展而来,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经产生,最初是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自秦汉时期向中国南方传播,在晚唐和两宋之际发展成熟,并一直延续到清代,即谓之"缠臂金"。  相似文献   

15.
施工质量控制是绿化工程建设的核心,是施工工作的一项首要监控内容。质量控制是指按照合同、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技术规范等规定的预期质量计划目标评定绿化效果。在园林景观工程中,地面铺装是园林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在景观空间的整体形象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园林铺装是指在园林环境中运用自然或人工的铺地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式铺设于地面形成的地表形式。因此,在铺装施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监控措施和手段,纠正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偏差,使预期质量目标得以实现,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正与震撼人心的图坦卡蒙金面具或阿努比斯神龛相比,小小的鸵鸟毛扇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在图坦卡蒙墓的所有发现中,这把扇子最发人深省……1 9 2 2年图坦卡蒙墓被发现几个月后,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才看到了它。当时,墓室的前厅已被清理干净,内墓室已经打开,拆解包围着石棺的巨大金色神龛的工作已经开始。图坦卡蒙墓让卡特激动不已,因为他们发现了大批珍宝:战车、雕像、花瓶、珠宝项链、豹皮斗篷、镀金木床,还有食物、镜子、手杖和缠腰布,  相似文献   

17.
动物的葬礼     
草葬一旦发现有蜜蜂在蜂房外死去,工蜂就把它搬到200米外的地方,用青苔或草掩埋起来。更有趣的是,掩埋死者要在距发现后正好七分钟时完成,并要把该噩耗告诉其它蜜蜂。土葬生活在非洲北部的以蚁,常发生蚁战,战争结束,它们便排成一长串“送葬”队伍,将“烈士”送往“葬地”,用沙土埋起来。有的以蚁还带来小草,栽在墓地  相似文献   

18.
腰坑墓葬俗在我国肇起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北方地区的商和西周时期,这一葬俗文化极为流行,东周时期逐渐衰弱,战国以后消失。而在南方地区则相反,商和西周时期腰坑墓资料发现不是太多,东周时期数量大增,分布甚广。据考古发现资料获知:这一葬俗文化最先起源于南方湖北地区,尔后向北传播到了北方中原地区。再据民族学资料:在我国西南地区,直到解放后仍见有这种腰坑葬俗。这一葬俗文化从社会的另一层面向我们真实反映出了中国先秦时期社会制度的某些方面。  相似文献   

19.
汉画像石墓是为死去的人建造和服务的,表达了墓主人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状态,画像思想反映了生者寄希望于死者的目的,是按活着的人的意愿而做的,而这一切就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伴随着汉代社会思想的统一、社会精神信仰的形成而产生发展的,因此说汉代社会信仰的确立是汉画像石墓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
悬棺葬及其与丹霞地貌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悬棺葬是古代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种古老丧葬形式.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悬棺葬不仅反映了行悬棺葬仪式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迁移等情况,其分布也显示出了一定的地理规律性,多分布于临水的山崖上,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密切联系.丹霞地貌是以赤壁丹崖为特征的红色陆相碎屑岩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点.在中国南方的丹霞地貌区分布了很多悬棺葬遗迹,有现存最古老的悬棺葬,也有最典型的悬棺葬.这已经成为丹霞地貌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简要阐述了悬棺葬的葬式及其地理分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悬棺葬地区分布和地貌的关系,特别是与丹霞地貌的关系.最后就福建、江西、湖北丹霞地貌区比较集中的悬棺葬分布情况作了简要的阐述.最后文章认为丹霞地貌所特有的自然条件为悬棺葬的分布提供了基础,神秘的悬棺葬也为丹霞地貌增添了迷人的文化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