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可转位铣刀(即刀片可转位使用的铣刀)的种类目前已基本覆盖了现有铣刀的类型,广泛应用在各行业高效、高精度的铣削加工中。国外十余家公司、国内三十余家刀具厂的产品可供用户选用c由于可转位铣刀的结构各异、品种规格又多,用户在选用时有一定的难度,而能否正确地选择、合理地使用可转位铣刀是能否充分发挥可转位铣刀的效能的关键。本文拟就可转位铣刀的合理选用提供一些依据供广大用户参考。1可转让铣刀的类型选择可转位铁刀按其用途可分为五大类:面铁刀、立铁刀、槽铣刀、专用铣刀、成型铣刀五类,一般根据被加工零件的要求、加工机…  相似文献   

2.
给出了带角圆铣刀在曲面凹向行距的双曲域或椭圆域NC加工中铣刀工作姿态相关公式和行距定量计算模型,纠正了有关文献的疏漏,并用简例进行了验证,为带角圆铣刀正确选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异形回转铣刀数控加工数学模型—前刀面成形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论述了用二次刀具精确地加工等螺角和等法向前角的异形回转铣刀前刀面的原理,建立了四维数控加工的数学模型,并通过了试验验证,为异形回转铣刀的数控加工提供了理论及实用指导。  相似文献   

4.
可转位铣刀目前广泛应用在各行业高效、高精度的铣削加工中,但大部分的平面铣刀适用的加工范围较窄,非标准扩展能力较差。为满足用户的需要,哈尔滨第一工具厂英格索尔数控刀具厂近几年开发了一种通用性强且非标准变型容易,能满足各行地中等切深平面加工需要的6MIM系列可转让平面铣刀,铣刀规格见附表。16MIM系列的结构特点6MIM系列采用立装结构(刀片切向排列),其特点是:门)刀片只用一个螺钉固定在jJ槽t,结构简单(无其他零配件),刀片转位方便。迅速。门)刀片采用切削力夹紧(随着切削力的增大夹紧力也增大),省去了夹紧件…  相似文献   

5.
根据球头铣刀铣削方式及铣削参数的特点,采用特有的微分化方法,建立了球头铣刀使用寿命的新数学模型,为科学预测球头铣刀的使用寿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在阐明钝圆锥形砂轮精确地成形等螺旋角锥形铣刀前刀面的原理的基础之上,导出了磨削系统中刀具回转运动ψ和砂轮直线进给运动S间的函数关系ψ-S,刀具法向前角γm沿刀具轴向位置xω的变化规律γm-xω,以及刀具半锥角δ和安装偏距e对γm-xω曲线的影响规律,为研制等螺旋角锥形铣刀提供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平头铣刀和带圆角铣刀在NC加工中的状态,分析各自的优势,建立了相应的几何模型,并用计算机模拟作出了定性分析,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结果,为NC加工复杂曲面提供媚具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考虑几何偏心的螺旋铣刀铣削力建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铣削刚度可近似表示为刀齿平均切厚指数函数的假设,通过分析几何偏心对螺旋铣刀瞬时切厚、刀齿切入和切出状态的影响,提出一种考虑几何偏心的螺旋铣刀铣削力预报模型和高效算法,还利用最小二乘原理,提出一种识别铣削刚度的方法,数字仿真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分析端面铣削动态过程的基础上,运用不等齿距面铣刀减振理论、现代优化设计方法和CAD技术,开发了新型面铣刀CAD软件包,从而实现了不等齿距面铣刀齿间角优化设计和绘制铣刀图一体化,提高了设计效率,该种新型减振面铣刀的切削性能优于传统的等齿距面铣刀,对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刀具寿命和减振降噪都具有较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模块化设计理论,研制出了成形铣刀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对于设计不同类型的成形铣刀,只要输入待加工工件的廓形参数,计算机就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参数计算,结构设计,并绘出实际尺寸的成形铣刀工作图纸。该软件包的铣刀齿形设计模块适用于加工螺旋面用盘状成形铣刀和指状铣刀。并可用于设计带正前角的铣力齿形。该软件由BASLCA语言编制,在autoCAD支持下运行,并在IBMPC/XT机上通过。  相似文献   

11.
韩伟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32):14451-14457
刀具布置是盾构刀盘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掘进的切削效果、出土状况和掘进速度。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下,为满足盾构地质适应性,实现高效破岩。采用盾构刀具破岩机理实验台,对工程样岩开展不同刀间距破岩实验,分析破损岩渣质量,探究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最佳破岩刀间距。并与经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合理的刀间距能够提高破岩效率、减少刀具损耗,有效降低刀具成本,为不同地质条件下开展其他盾构工程进行刀间距设计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盾构机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隧道工程中使用盾构机的情况愈加普遍。滚刀作为一种优异的掘进刀具,在复合地层盾构机中普遍应用。滚刀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动态滚动状态,离散多元化的岩土体将导致滚刀的动态状态呈现异常状态,从而导致滚刀和岩土体接触面间存在较大的相对滑动速率。在以往的离散元滚刀模拟中,研究者将滚刀设定为固定转速而未实现滚刀的动态滚动过程。本文使用刚体动力学(RBD)-离散元(DEM)耦合的数值模拟方法,实现了在数值模拟中的滚刀动态被动转动,进一步贴近工程实际。本文以强风化岩为破岩对象,模拟分析了不同贯入度、不同运动速度下的滚刀的动态运动过程。基于本文的初步研究分析发现:滚刀存在最优贯入度区间,低于该区间时滚刀不能进入动态转动状态,大于该区间时改善效果不明显且增大滚刀受力;滚刀启动时受到的扭矩先随滚刀运动而升高,到达某一峰值点附近后开始下降,随后在零值附近波动;滚刀启动峰值扭矩和运动速度正相关;滚刀达到峰值扭矩的时间和运动速度负相关。本文的研究手段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盾构刀盘刀具设计及盾构机的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加工立铣刀螺旋槽用成形铣刀廓形的设计问题.建立了成形铣刀廓形设计的数学模型,编制了计算与绘图程序.设计者只要输入立铣刀的槽形参数,计算机便可自动计算出成形铣刀廓形坐标并绘制出刀具廓形图.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不同围压作用下双刃中心滚刀破岩规律,运用颗粒离散元建立其破岩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围压与刀间距对双刃中心滚刀破岩过程中裂纹扩展、比能耗等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双刃中心滚刀侵入破岩时,围压增加会抑制裂纹沿岩体垂直方向扩展.刀间距不同,围压增加对双刃之间的裂纹扩展影响不同;岩石破碎存在三种破碎模式且刀间距适中时,围压增加会促进破碎模式转变;存在最优刀间距使比能耗最小且最优刀间距随围压增加而增加;实验观测不同围压下双刃中心滚刀破岩过程裂纹扩展、破碎模式转变规律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MB)盘形滚刀破岩运动的规律,综合考虑滚刀和掌子面相互的关系,利用空间几何理论以及空间运动学的坐标变换矩阵法建立了盘形滚刀工作刃破岩的运动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编程对模型求解,得到盘形滚刀对掌子面的理论压碎轨迹的仿真图形及其破岩刃各点一次破岩弧长分布规律.结合仿真结果对比研究了TBM刀盘上中心刀和正刀的破岩刃弧长分布的规律.随着盘形滚刀刀位半径的增加,滚刀破岩刃一次破岩弧长呈下降趋势,但累计破岩弧长线性增加.盘形滚刀破岩仿真方法有利于对刀具磨损、破岩机理、刀具优化设计及其在刀盘上布局优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IntroductionIn order to blend with natural fibers such as cotton andwool ,and with other types of chemical fibers for spun yarnproduction, continuous tow after drafting , cri mping andther mosetting should be cut into staple fibers of prescribedlength with cutter blade . Sharpness of cutter blade wouldbe decreased gradually (being called as blunting) in thecourse of cutting , which would greatly influence the staplequality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 So it is mostsignificant for the chemic…  相似文献   

17.
盾构掘进软硬不均地层过程中刀盘承受偏载、应力集中等非均布荷载,引起刀盘局部损伤、刀具异常磨损等问题,特别是超大直径刀盘受力不均现象更加显著。针对上述问题,重点考虑软硬不均地层承载力容许值、面积比两个主要特征变量,提出了一种盾构掘进软硬不均地层的刀盘受力计算方法。依托某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利用该方法计算出软硬不均地层对刀盘作用力,结合数值仿真方法进一步得到刀盘整体应力与应变分布规律,进而提出了刀盘过载的刀盘总推力合理值。该计算方法不仅反映了软硬不均地层与刀盘刀具耦合作用特征,而且方便进一步计算刀盘整体应力与应变分布情况,确定刀盘推力,避免刀盘局部受力过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五轴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与回转机构相结合的加工方法,制备了后刀面具有微织构的螺旋微铣刀.建立了微织构螺旋微铣刀微刃单元的切削力理论模型,并开展微织构微铣刀与常规微铣刀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微织构螺旋微铣刀的切削力相对于常规刀具降低了30%~40%,相同加工条件下,微织构螺旋微铣刀所加工的表面粗糙度降低至0.745μm,而常规微铣刀所加工的表面粗糙度为1.130μm.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共轭曲面法在木地板企口铣刀廓形设计中的应用,根据木地板组合企口铣刀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应用共轭曲面的方法进行刀齿廓形设计。并根据工件截形应用坐标变换原理、铣刀切削机构学原理,以及微分几何中的共轭曲面理论推导出木地板企口铣刀廓形的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