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以限制军人配偶的离婚诉讼请求权为手段的军婚保护制度既背离了法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也与我国《婚姻法》第25条"感情却已破裂,调解无效,准予离婚"的破裂主义离婚原则相抵触。因此,笔者通过对现行军婚特殊保护制度的反思,提出了重构军婚特殊保护制度之设想。  相似文献   

2.
正新闻事件:不久前,歌坛天后王菲在微博上发布博文说,"这一世,夫妻缘尽至此,我还好,你也保重"。李亚鹏也随后在微博发布消息证实已与王菲离婚,并说明两人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问题和财产分割问题,天后王菲的这次离婚事件,颇让大众震动。心理解读:王菲和李亚鹏离婚,对公众来说很突然,众网友纷纷表示:"再也不相信爱情了"。王菲与李亚鹏结婚八年突然离婚,应该让人"再也不相信婚姻"才是。其实,我们宁愿相信是婚姻中的琐事让两人走不下去,而不是爱情的幻灭。"自古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婚姻总被称作是爱情的坟墓,因为婚姻包含了太多可以埋葬爱情的现实因素,"琴棋书画诗酒花"的浪漫场景在现实面前只能让位。在婚姻中,几十万年的进化早已给男女两性设定了各自的社会角色与分工。  相似文献   

3.
宗艳 《枣庄师专学报》2010,27(4):126-129
中国《婚姻法》实行离婚自由原则,但自由具有相对性,离婚自由同样建立在离婚标准的基础上。中国离婚制度采取“感情破裂主义”标准,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均存在一定的弊端。文章利用比较法,着重从离婚标准的功能上对比中国与英、美、德、法在以下两大方面的差异:一是过错标准与无过错标准;二是感情破裂标准与婚姻关系破裂标准,通过以上对比研究,为完善中国离婚标准制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相对平静的夏季是一个有用的盾牌,明星可以借此躲开最糟糕的媒体报道。夏天风和日丽,是恋爱的好天气,但是殊不知这也是分手的好季节。这个夏季还没完,好莱坞著名影星已经散了好几对。被影迷戏称为"一美"的英国演员詹姆斯·麦卡沃伊5月13日宣布与妻子安·玛莉·杜芙正式离婚,结束了9年的婚姻生活,并且双方表示将怀着友谊、尊重和对儿子的关爱进入下一阶段。有媒体爆料,"X教授"已经有了新感情,新女友被传是《X战警》中的"暴风女"。  相似文献   

5.
谈离婚标准     
2001年《婚姻法》(修正案)仍坚持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判决离婚的法定标准,这种标准欠缺科学性,应把"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改为"婚姻关系确已破裂"。这样做更能充分反映离婚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正细数导致外国夫妻关系不睦的问题后发现,原来他们的许多烦恼也和我们一样。①婚外情在美国等许多国家的家庭离婚原因的榜单中,"不忠"占据了首位。以美国为例,根据美国普查局的数据,美国27%的家庭破裂都是因为婚外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忠诚是婚姻关系得以维持的底线,因此,"二奶"和"小三"的问题是威胁世界人民婚姻的头号大敌。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离婚的方式有两种,即行政程序离婚和诉讼程序离婚。行政程序离婚的法定条件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且对子女和财产问题已有适当处理,实际上采用的是婚姻关系破裂标准。诉讼程序离婚的法定条件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但婚姻关系是否破裂、破裂程度的标准难以把握。同时,以夫妻感情破裂作为准予离婚的标准不十分符合我国当前婚姻状况实际,有悖婚姻自由原则。从婚姻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婚姻观、我国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和离婚司法实践来看,以婚姻关系破裂作为诉讼离婚的法定条件更为适当、科学。  相似文献   

8.
从感情色彩看,"出人头地"属于褒义成语,但是,用贬义成语"高人一等"来注解"出人头地"是不合适的,"高人一等"的说法对民族心理和人权构成伤害。从"出人头地"和"高人一等"的注解看,目前辞书编纂中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相互矛盾,相互传抄。  相似文献   

9.
孙大军  侯云红 《科技信息》2012,(35):I0171-I0171
本文以评价理论中态度系统里的判断资源作为理论基础,试图通过分析离婚起诉书当中的判断资源,说明离婚起诉书是如何叙述事实和理由。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离婚起诉书当中的各种判断资源都含有负面含义,以期说服法官原被告感情已破裂,并作出有利于原告的判决.  相似文献   

10.
"亲""亲亲""亲爱的""亲们"形成了流行语中的"亲"族称呼语,"亲"族词在履行称呼语的人际功能时,不断凸显出其特有的感情功能,在你"亲"我"亲"的来来往往中,"亲"族词也在实现着自己的身份认同、识别功能。"亲"几乎仅仅在线上使用,"亲爱的"不再只是爱人恋人间的私密称谓,而脱胎于"亲爱的XX们"的"亲们",已经成为独立的新词汇,具备了"们"族词的基本语义特征,表现出与"哥们""姐们""爷们""娘们"等"们"族词既相近又不同的语言功能。  相似文献   

11.
李清照与纳兰性德是中国文学史上两位影响深远的婉约派词人,他们的词都以感情真挚而著称于世。二人在语言艺术、抒情方式以及意象的选用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语言上多采用叠字、化用典故、白描等手法,以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怀,"梦"意象成为他们倾诉感情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法律释疑     
离婚手续可以委托别人办理吗阿伟:我是一名来蓉打工的青年,现在是一家大型公司消防控制室的保安。前两年经父母介绍和同村陈某结婚,由于双方婚前了解不多,性格不合,结婚后感情一直不好,我想离婚,但陈某不同意。于是自己就单身一人来蓉打工,已经快两年了。不久前,陈某打电话来说,同意离婚,同时提出了家庭财产分配方案我对此没有意见,并通过书信达成了离婚协议。我现在工作比较忙,不好请假。请问,夫妻双方同意离婚的,是否可以委托家人办理离婚手续呢?四川林顺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离婚>以-个普通的中国家庭走向离婚的发展作为切人点,作者王海鸰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将婚姻在现实中面临的无奈与伤痛放大呈现,尝试为婚姻囹圄中的女性指出一条理想的道路一对男性背叛的宽容.然而在这种细腻的女性关怀之中却凸现出强烈的男权意识,它巧妙地隐去了男女在维持感情、婚姻上的同等责任,把女性的平等意识压制在对男人的依附关系中,忽略了对造成婚姻破裂的真正原因的深层次思考.构建幸福家庭的先决条件是两性的平等,女性必须穿越男权文化的通道做一个大写的"人",与男性携手并进,才能构建出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更加理想、更加和谐的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4.
人们在使用"科学技术"概念时,往往忽略了"科学"与"技术"二者的区别.生物化学家邹承鲁曾指出,"科技"一词主要指科学和技术,有时则完全指技术,而很少指科学:在一些场合,政府领导提到"科技"时,一成不变地意指"技术";即使在提到基础研究的场合,"科技"实际上也仅指技术科学的基础部分[1].把科学与技术混同起来,把科学评价标准与技术评价标准混同起来,内行搞不清楚,外行更是雾里看花.  相似文献   

15.
"爱V不V的"结构作为构式存在,它独特的语义是被结构本身所赋予的,其表达的是"个人意愿"的语义和"不在乎、随便"的感情色彩。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在前人研究"爱V不V"的基础上对"爱V不V的"结构进行鉴定,认为在语义归属问题上:"不爱"、"不愿意"、"不属于"的语义和其不耐烦甚至是轻视的感情色彩是"爱V不V的"的整体的构式义,并非由其组成成分"爱"所承担。由于高频率使用,"爱V不V的"在演化过程中会同时经历几个同类过程,"爱V不V的"在虚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主观化,该构式的成员之一"爱理不理的"的主观化程度更高,且日渐口语化。  相似文献   

16.
<正>依照《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中外双边领事条约(协定)及中国国内法律规章,除了"可应双方当事人的申请,为在本馆登记结婚的海外中国公民办理离婚登记"之外,中国领事还可为海外中国公民在居住国或者中国内地办理离婚手续提供公证或领事认证服务。在中国内地结婚的海外中国公民办理离婚的情形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1条规定:"男女双方自愿离婚的,准予离婚。双方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  相似文献   

17.
书法欣赏中,"形"与"神"的把握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在具体的书法审美中又是不可分的,"形"是"神"存在的基础,但不是所有的"形质"都具有"神采"的美学意义;"神"为"形"的统摄,是保证"形"具有审美价值的更高标准,在书法欣赏中在审美层次上要逐渐推进,在明晰形制标准的基础上统摄神采意蕴,做到由形及神,技道兼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婚姻成本的具体分析,包括对婚姻物质成本投入和感情成本投入的分析,说明近年来我国结婚人数减少、晚婚和离婚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现代婚姻成本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博弈论的"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由于受应试教育、教学中涉及人、人的感情和人的价值观念的不统一的影响,"教学"呈现出一种"囚徒困境"的博弈.走出这种"囚徒困境",需要各博弈主体理性水平的提高,深刻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涵和提高整个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实现"教学"的"纳什均衡点".  相似文献   

20.
"仁义礼智信"系先秦儒家提出并发展成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范畴和价值取向标准。尽管仁、义、礼、智、信各范畴在内涵上各不相同,所揭示的道德生活内容的侧重面各异,但"五常"是一个整体,各范畴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其中"仁"是美德的核心,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则是"仁"的内在逻辑推演,"礼"乃为"义"的外在保障,"智"是道德认知的必要条件,"信"则体现了天道与人道的合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