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12月2日凌晨,在美国南部地区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奋进"号航天飞机载着7名宇航员,飞向太空。这次"奋进"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是执行称之为美国航天史上"最雄心勃勃的使命",这就是要修复"哈勃"太空望远镜。宇航员由最有经验的6男1女组成,在预计1l天的太空飞行中,计划进行5次太空行走,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换装新太阳能电池板,改进它的行星摄影机和新陀螺仪等。  相似文献   

2.
天星 《科学24小时》2013,(11):10-13
<正>神秘的航班世界标准时间1990年2月28日7时50分22秒,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第39-A号发射台升空,执行"STS-36"次航班飞行任务。这是一项美国国防部的秘密任务,执行这次任务的是一支完全由美国海军和空军组成的太空部队。这些军人已在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美国国家侦察局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接受了为期一年的技术训练。美国国防部给这次航班和宇航员的秘密任务是:施放代号为"USA-53"的侦察卫星。  相似文献   

3.
高原 《科学之友》2006,(7):36-37
2005年7月12日,美国航空和航天局宣布,“发现号”航天飞机将于美国东部时间7月13目下午3点51分(北京时间14日凌晨3点51分)发射升空。此次升空是美国航天飞机在经历了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航途中解体失事悲剧后,首次重返太空。当天,乘坐“发现号”航天飞机升空的7名宇航员业已提前抵达位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相似文献   

4.
登月以来最艰巨的飞行任务美国东部时间2月3日零时22分(北京时间当天13时22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开始了以接近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空间站为主要目标的为期8天的飞行。这次飞行,是美国航天飞机本年度飞行计划中的第一次,也是今后3年时间内8次与"和平"号空间站会合飞行计划中的第一次。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接近并短暂悬停在距"和平"号10米以内的近处,为今年6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轨道空间站的对接作演练,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5月3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罗伯特·本肯和道格拉斯·赫尔利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去往国际空间站的任务。这项任务大获成功,标志了过去9年以来,首次有美国宇航员从美国本土发射升空。更惹人瞩目的是,他们乘坐的飞船并非由美国宇航局(NASA)而是由一家私营公司SpaceX送入太空。SpaceX公司的成就不仅是因为各种技术进步,还因为航天灾难带来的机遇。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生解体事故,导致小布什政府决定终止航天飞机计划。2010年,奥巴马政府命令NASA重新集中力量进行深空探索任务,依靠私营公司提供进入国际空间站和近地轨道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太空,这个人类的梦想之地,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在战争与和平间徘徊不定。2011年美国东部时间2月24日6时50分,“发现”号航天飞机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是它的第39次飞行,也是最后一次。继“发现”号之后,“奋进”号与“亚特兰蒂斯”号也先后迎来“谢幕时刻”,航天飞机彻底退役。  相似文献   

7.
2011年5月19日,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宇航员完成了升空以来的首要任务——将名为"阿尔法磁谱仪2"的太空粒子探测器安装在国际空间站上。今后,该磁谱仪将伴随国际空间站的有生之年,持续观测太空中的反物质和暗物质。  相似文献   

8.
正发射升空1969年7月16日,阿波罗11号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搭载着首批即将漫步月球的人类超音速土星五号火箭1969年7月16日,在美国国旗的映衬下,土星五号运载火箭将执行首次登月任务的阿波罗11号机组人员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9.
正布鲁斯·麦克坎德雷斯是第一位在太空自由漫步的宇航员。1984年,他走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进行了第一次太空行走,这是宇航员第一次在不带附属装置的情况下自由漂浮于太空之中。2017年12月21日,美国宇航局(NASA)第一位进行无系绳太空行走的宇航员布鲁斯·麦克坎德雷斯(Bruce Mc Candless)去世,享年80岁。1984年,麦克坎德雷斯成为第一位进行无系绳太空行走的人。他以太空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东部时间2003年1月16日早晨,“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搭载7名宇航员,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纳尔角发射场升空,执行编号为“STS-107”的飞行任务。机组总指挥是里克·哈斯奔,他参加过前一次航天飞机飞行。飞行员是威利·麦库尔,他是第一次执行航天飞机飞行任务。任务专家戴夫·布朗和伊兰·拉蒙(她也是以色列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也是第一次乘坐航天飞机遨游太空。其余3名机组成员分别是载荷指挥迈克尔·安德森、飞行工程师卡尔帕纳·查乌拉和海军女军官劳瑞尔·克拉克博士。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22日升空的美国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于2月25日再次在太空释放系绳卫星。它引起世界各国航天专家的广泛注意,因为这种新型航天器别致新颖,是一种用系绳或链与航天飞机、空间站或宇宙飞船相连,可以施放和回收的人造地球卫星,很像在太空放风筝。1992年8月4日,美国航天飞机曾首次在太空释放了美国和意大利合作研制的 TSS—1系绳卫星,用于研究地球磁场、等离子电动力学、系绳发电等科学项目。实验项目是使系绳卫星在高速穿过地球磁场时产生5000伏电压,研究高压条件下空间材料与电离层离子体的相互作用。该星重517公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类如想"上天",可乘普通飞机;如想去"天外"--太空,则可乘航天飞机.与此同时,自"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解体事故后,世界各国都在集中力量发展下一代航天运载工具--空天飞机.  相似文献   

13.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首次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到太空后,便打开了人们宇宙旅行之门。紧接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08分钟,行程4万公里,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旅行。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了月球,把地球与其它星球联系了起来。之后30多年,航天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类已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人类要开发宇宙,到太空去旅行、生活,就必须有交通工具把人与物送上去。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目前各种太空交通工具应运而生。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火箭明与飞机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又可像飞机那样降落到机场。航天飞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叫轨道级;下部是固体火箭助推器与外贮燃料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东部时间1993年12月2日凌晨,在佛罗里达州卡拉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7名宇航员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腾空而去。他们此行将执行有史以来最艰巨的太空修复任务——长达11天,需进行5次太空行走的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行动。  相似文献   

15.
到今年4月12日,航天飞机已飞行了20年。航天飞机在人类航天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出入太空的“雄鹰”。至今,航天飞机已把624人次、136万千克的各种航天器具送入太空。  相似文献   

16.
《自然杂志》1998,20(4):241-241,242
1998年6月3日北京时间清晨6时06分,人类向宇宙之谜又一次进行了新的探索——美国“发现者”号航天飞机携带着阿尔法磁谱仪从肯尼迪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这次探测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探测宇宙中的反物质,二是寻找宇宙空间中的暗物质,三是测量宇宙中各种同位素的丰度.在此,我们就什么是反物质、反什么是暗物  相似文献   

17.
5月19日,搭载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顺利进入国际空间站并安装完毕,开始了持续观测太空反物质和暗物质的使命。在这次"奋进"号的绝唱之旅中,中国多家研究单位参与了由华裔科学家丁肇中领导的AMS计划,由中科院电工研究所研制成功的AMS核心构件——永磁体系统,为AMS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这也是中国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的又一成功案例。现阶段的大科学研究更多是指需要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8.
在众人的热切期待中,2005年7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发现号”航天飞机搭载7名宇航员和国际空间站的供给物资,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并于几分钟后顺利进入轨道。这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以后美国航天飞机首度发射。此次“发现号”前往太空,主要担负着以下四大任务:任务一:运送物资“发现号”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后,“发现号”随机携带的仪器和供给将被搬到空间站,适当缓解空间站物品紧缺的现状。值得一提的时,“哥伦比亚号”遇难宇航员曾经使用过的个人用品由他们的亲人捐赠,此次也随着“发…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9月8日,美国宇航局小行星取样飞船——"奥西里斯-雷克斯号"发射升空,开启了一趟意义重大的太空之旅。这趟旅程可能会大大深化我们对早期太阳系的理解。2016年9月8日,美国宇航局第一艘小行星取样飞船——"奥西里斯-雷克斯号"(以下简称奥西里斯)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从而开启了一趟意义重大的太空之旅。这趟旅程可能会大大深化我们对早期太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升空。这是中国首次行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由轨道器、着陆器、巡视器三个部分组成,总质量约5吨。本次探测任务将一次性完成"绕、落、巡"三大任务,这也标志着我国行星探测的大幕正式拉开。本文将带大家一起认识中国的火星探测之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