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0年7月23日,我国在海南岛东北海岸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第一步。"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地火转移轨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4月,中国的行星探测任务被正式命名为"天问",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天问"这个名字源自中国先秦大诗人屈原的长诗《天问》,这首诗讲的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面对未知的天地,屈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表达了对真理执着的追求。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7月,人类航天的宏伟史诗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章。就在十来天的时间里,有三个国家的火星探测器相继启程前往这颗红色行星:阿联酋于7月20日发射"希望"号,中国于7月23日发射"天问一号",美国于7月30日发射"毅力"号。本期专稿《奔火:三国探测器同台竞技》对此的介绍要言不烦。中国"探火"启幕,"绕、落、巡"一步到位的决策尤令世人瞩目。天问一号轨道器将环绕火星运行,作为火星的人造卫星在空间执行探测任务;它施放的着陆器将降落到火星表面,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固定工作平台;自  相似文献   

4.
前沿     
正天问一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火星距离地球逾3亿千米的神秘红色星球火星第一次迎来了中国的访客。中国国家航天局2021年5月15日宣布,天问一号探测器于5月15日7时18分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区域,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相似文献   

5.
<正>2020年7日23日12:40,海南省文昌市龙楼镇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担任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从而开启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之旅,迈出了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唤醒了我对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勾起了自己当年采访航天英雄杨利伟时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征服火星这颗荧荧如火的星球,中国航天人进行了数年的努力。"天问一号"目标通过一次发射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并获取火星探测科学数据,这是前无古人的创举。然而,"天问一号"的闯关之旅才刚刚开始。从发射到着陆,"天问一号"要经历哪些关卡?第一关:必须抓住的发射窗口跟火星比起来,地球距离太阳更近,环绕太阳一周需要约365天,火星则需要约687天。这种"不同步"  相似文献   

7.
正"天问一号"的成功发射,开启了瑰丽壮美的火星之旅,迈出了我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成绩背后,是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是一支支科研团队并肩携手的顽强奋战。在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他们默默付出,洒下辛勤的汗水,托举着一个个火箭直上云霄。默默守护的"牧星人""林鹏,你再检查下数据,看正不正常?"自"天问一号"发射任务进入状态,文昌航天发射场光学岗位的刘延和林鹏每天都要反复进行任务参数检查,每一次的精细检查都要忙碌至少3个小时。  相似文献   

8.
天问·火星     
正在经历了漫长的飞行后,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按照预定计划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天问一号"负责执行的任务充满艰辛和挑战,它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在深空探测领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经"祝融号"火星车(由"天问一号"搭载)发回的遥测信号确认,"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着陆巡视器于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当时,远在3.2亿千米外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指挥大厅顿时掌声雷动,大厅中的一名女调度员激动之余仍不忘自己的工作,有条不紊地播报着:"根据遥测判断,着陆巡视器转入无控模式。"  相似文献   

9.
魏勇  何飞  范开  戎昭金  王誉棋 《科学通报》2022,(17):1938-1944
作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重要部分,祝融号火星车于2021年5月15日着陆在乌托邦平原南部,22日成功驶离着陆平台,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目前,火星已经进入沙尘暴多发季节,而祝融号所处区域——乌托邦平原南部则是火星季节性沙尘暴的高发区.利用火星全球沙尘光学厚度的历史数据,本文分析了第24~35火星年(1998~2021年)的全球沙尘暴发生特征,对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祝融号巡视区沙尘暴的活动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祝融号巡视区在2022年3~12月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对祝融号的探测工作可能造成显著影响.火星的探测研究是国家战略和科学前沿,火星沙尘暴的分析和预测是行星科学界与探测工程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需要更多学者尽快对此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2020年7月,全球启动了三项非载人航天任务,均发射前往火星。这三项任务分别是:中国的天问一号、美国宇航局(NASA)的毅力号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希望号。中国和美国的航天任务都设计了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将寻找火星上当前或过去的生命迹象。此外,NASA还计划发射"欧罗巴快艇"(Europa Clipper)探测器去勘探木卫二,发射"蜻蜓"(Dragonfly)机器人探测器去勘探土卫六。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中的这两颗卫星也有望找到生命,正如土星冰封的卫星——土卫二,其冰下的海洋中可能存在生命。  相似文献   

11.
聚焦火星探测 如果巧合的话,行星科学家们在2004年初将会面临火星上的交通堵塞,将有三艘飞船预计在年初登陆火星:欧洲宇航局的“猎兔犬2号”将登陆火星的伊西底斯平原,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勇气”号火星车将在火星古谢夫火山口登陆,而“机遇号”将着陆于火星的梅里迪亚尼平原。一看到火星的全  相似文献   

12.
<正>《科学》杂志主编玛西娅·麦克纳特(Marcia McNutt)、"新视野"号探测任务首席研究员艾伦·斯特恩(Alan Stern)七月以来,"新视野"号探测器在我们的行星系参差不齐的边缘探测冥王星及其卫星系统,之后它会飞掠超出海王星轨道十亿多公里的柯伊伯带冰冷的天体。这些地带将成为人类探测器有史以来所探测过的最远世界,开启了太空探索的一个崭新纪元。尽管来自以前的行星探测器的信息帮助科学家们了解了内岩石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和气态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20,(9):6-10
正火星,这颗赤色星球,古往今来都充盈着迷人色彩。它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较近、自然环境与地球最为类似的行星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深空探测的热点。从1961年至今,人类已实施火星探测活动达44次,但成功和部分成功的任务一共仅有22次。火星距离地球的最远距离为4亿千米,最近距离为5 500万千米。由于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周期不同,两个行星大约每两年"相遇"一次,即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较近。在"相遇"期间,从地球上发射火星探测器可以缩短抵达火星耗时,节省燃料,从而降低"探火"成本。  相似文献   

14.
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曾经有过一颗行星--"第5号行星",但它遭受不明天体撞击破碎,形成了现在的小行星带.这是真的吗? 提丢斯-波得定则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将小行星带列入其中.但是,当人们把这个定则应用到实际的太阳系行星上时,就出现了问题:为什么火星与木星之间没有行星?为此,天文学家对这个区域展开调查,结果在那里发现了小行星带.  相似文献   

15.
继1969年美国"阿波罗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将宇航员送上月球后,人类对空间探测计划,尤其对地球临近的行星探测活动热情日益高涨.近年来,美欧科学家对火星的科学探测取得了巨大进展,这是前所未有的,但也存在不少未解之谜.本刊特选登一组有关火星的文章,使读者从中了解火星探测的新近动态.  相似文献   

16.
火星探测是当前太阳系探测和行星科学的焦点.经过近60年的发展,火星成为除地球外,探测和研究程度最高的太阳系行星体,派生出火星空间环境、火星大气、火星表层/次表层物质组成、形貌构造、撞击历史、冰川和冰冻层、气候变化、火星内部结构等多个研究领域.火星陨石研究和实验室模拟研究(实验模拟、数值模拟等)也得以快速发展.火星的重大科学发现包含早期和现代的水活动证据、地质环境多样性、现代地质过程监测、甲烷和有机物的发现、大气组成和演化、当前和近期气候变化、重力场和表面辐射环境等.重大科学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科学目标规划的指引,也影响着未来科学目标的制订.通过梳理美国火星探测项目分析组(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Analysis Group, MEPAG)近20年火星探测科学目标(生命、气候、地质、载人)的演变,展现出国际火星探测思路及未来探测重点.未来10年的火星探测将进一步认知火星内部结构、开启火星生命探测的新阶段和开展火星和火星卫星样品返回.中国开展的火星探测任务也将为国际火星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当前火星仍有诸多重大科学问题未有解答,这些问题与太阳系的重大科学问题紧密融合,突显出火星探测在太阳系形成演化以及太阳系行星宜居性的形成演化研究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正美国航天局5月5日凌晨从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发射"洞察"号火星无人着陆探测器,首次探索这颗红色星球"内心深处"的奥秘。当地时间4时5分,搭载"洞察"号火星探测器的"宇宙神"V-401型火箭从位于加州中部的范登堡空军基地3号发射台腾空而起。此次发射也是美国首次在西海岸实施星际发射任务。"洞察"号任务全称"通过地震调查、测地学及热传导实施内部探测",是首个研究火星内部的探测任  相似文献   

18.
正2020年7月,备受瞩目的火星探测迎来发射"窗口期",中国、美国和阿联酋这三个国家的火星探测器"同台竞技",奔向以危险著称的目的地——火星。2020年7月有三次火箭发射,目的地均是火星。美国、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联酋)这三个国家纷纷派遣"使节"前往红色星球,希望开启火星探测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9.
正5枚探测器将在2016年飞向火星这颗红色星球。然而,美国宇航局(NASA)在确定没有足够时间修复和全面测试探测器上的地震仪的真空密封后,宣布取消原定于2016年3月的"洞察"号(In Sight)发射。火星探测任务的下一个有利的发射窗口期将在2018年。当"海盗1号"和"海盗2号"登陆器(twin Viking landers)于1976年登陆火星时,每个登陆器  相似文献   

20.
2007年9月27日,小行星探测器"黎明号"终于起程了.它将飞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探测那里的两颗神秘天体--灶神星和谷神星.这次任务的行程长达50亿km,耗时8年.学者们期待"黎明号"帮助他们回答一个古老而又玄妙的问题:太阳系是如何诞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