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美】《科学美国人》2017年8月过去,心脏病发作后幸存的患者及其亲属可以因度过急迫的危险而宽慰,但长期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疤痕组织可能使心脏遭受持续损伤,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如今,一些科学家和公司正研究将干细胞混合物注入衰弱的心脏以阻止和逆转心脏受损。澳大利亚公司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人类的心脏也许有某种"思考和记忆功能"!这正是许多接受心脏移植的患者突然性格大变、继承了心脏捐赠者性格的原因。据统计,每十例接受换心手术的病人中,就有一人会出现性格改变现象。美国加州心脏数学协会的专家也深  相似文献   

3.
据英《新科学家》2001年7月14日报道:美国麻省阿宾梅蒂的研究员埃德·伯杰研制了一种人造塑料心脏,价格为75000美元。这个塑料人造心脏已植入一个没有透露姓名的美国男子体内。伯杰希望这种人造心脏能救治患有严重心脏病而经济比较困难的人。这种塑料心脏不像以前的用导线穿透皮肤作动力的人工心脏,而是将一个蓄电池和一个控制器与人造心脏一起整个植入体内。蓄电池只有40分钟的寿命,但它能够用感应方法通过皮肤经常充电。它的重量约为1公斤,由可以弯曲几百万次也不损坏的柔韧度和强度很高的塑料制造而成。这种塑料和血…  相似文献   

4.
 据英《新科学家》2001年7月14日报道:美国麻省阿宾梅蒂的研究员埃德·伯杰研制了一种人造塑料心脏,价格为75000美元。这个塑料人造心脏已植入一个没有透露姓名的美国男子体内。伯杰希望这种人造心脏能救治患有严重心脏病而经济比较困难的人。这种塑料心脏不像以前的用导线穿透皮肤作动力的人工心脏,而是将一个蓄电池和一个控制器与人造心脏一起整个植入体内。蓄电池只有40分钟的寿命,但它能够用感应方法通过皮肤经常充电。它的重量约为1公斤,由可以弯曲几百万次也不损坏的柔韧度和强度很高的塑料制造而成。这种塑料和血液有良好的兼容性,即不会使血流结块凝成一团。控制器的作用是用来监测血压和心率。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美国做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迅速增长。1980年仅有36位病人接受这种手术,而1985年则增加到730名。据专家们估计,到199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1,500例。1983年,美国共有14家医院可实施这种手术,而现在则增加到80家。心脏再植手术之所以发展快,是因为它给了垂危病人以延长寿命的希望。据统计,心脏再植后,在  相似文献   

6.
海外角     
穿戴式心脏电击器每年有25万美国人死于心搏停止,其中70%的人死于家中,无法接受心脏电击器的抢救。美国Lifecor公司推出的WCD2000是全球第一台可穿戴式的心脏电击器。位于胸带上的电极对心脏状况进行监视,如果电极无法探测到心跳,就将信号传输到安装在腰部的心脏电击器,让电击器发出电击。同时,一种极小的胶囊向胸部释放出导电凝胶。这种产品的使用者多为危险性心脏病患者和不适合使用植入式心脏电击器的患者。公司网址:www.lifecor.com。显示屏可以旋转的笔记本电脑无论是工人、节目主持人还是画家,Acer的平板式笔记本电脑(Tab…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2日,美国科学家为一名心脏病患者植入世界上第一颗可以完全代替心室功能并能完整植入体内的人造心脏,尽管该患者在手术两天后状况恶化,出现肾衰竭、糖尿病和心脏病发作等病症,但这次手术被认为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工心脏技术中的一大飞跃。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心脏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目前世界上需要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病人越来越多,仅在美国每年就有两万多人,但是全世界每年捐献出来的心脏还不到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科学新闻》报道,科学家们发现:法国人患心脏病的人数大大少于美国人,这可能与法国人比美国人更嗜饮红葡萄酒有关。因为研究人员发现,葡萄酒中所含的类黄酮起着抗氧化剂的作用,尤其是红葡萄酒更有益于心脏的健康。 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们研究了340位心脏病患者,将他们的饮酒习惯与同龄的健康人相比,发现每天饮1.5~2杯酒的人,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减少至45%。  相似文献   

9.
据阿根廷《号角报》报道,近年来拉美国家的医疗旅游业蓬勃发展,将成为21世纪拉美的主要产业之一。超过1亿的美国人将在今后30年步入退休年龄,其中很多人没有能力支付美国越来越高的医疗费。现在去巴拿马、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哥伦比亚、阿根廷、智利等国进行心脏手术、外科整形或看牙的美国人越来越多。在这些国家看病,他们只需花在美国一半的钱,却能得到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0.
据统计,因心脏病发作而导致』心脏停顿的病人,如果在一分钟内接受心脏电激起搏治疗,则生存机会会大大提高,美国生产的家用小型电激起搏器,可方便人们随时急救之用。一分钟心脏救星@乐兰星  相似文献   

11.
美国1997年8月《时代周刊》杂志载文报道了高半胱氨酸对心脏病发病的影响。1992年至1996年荷兰有64人死于心脏病,其中不少人做过心脏搭桥手术,患者除了心脏有病、过早死亡之外,有一个共同的死因是一种升值的氨基酸——高半胱氨酸在作怪。研究表明,高半胱氨酸的含量与冠心病致死有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2.
地球偏心眼     
马来峰 《青年科学》2010,(11):43-43
我们人的心脏长在胸腔的中部,稍偏左方,呈圆锥形,大小约跟本人的拳头相等。 那么,地球的心脏是怎样的呢?地球的心脏——地核,分为内外两层,外地核呈液态,而内地核则是铁镍成分的固态。  相似文献   

13.
美发现蛋白注入疗法可修复心脏损伤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将蛋白质注射入小鼠的心脏可使其心肌细胞增殖并改善心脏功能。对于那些失去心肌细胞和部分  相似文献   

14.
《广西科学》2011,(2):176-176
早在2007年,科学家就试图利用从病人体内抽取出来的骨髓和干细胞培植出人类心脏瓣膜,一年后,一个可以自行跳动的动物心脏首次培植成功。最近,美国科学家首次培植出人类心脏。他们首先从心脏捐赠者身上移除心脏,去除肌肉细胞,只剩下蛋白骨干和架构,成为一个"幽灵心脏"。  相似文献   

15.
天南地北     
马拉松『新纪录』在今年美国波士顿市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中,45岁的英国选手布拉安·普来斯以5小时57分钟跑完了全程,这个并不起眼的成绩却使其成为新闻人物。原来,普来斯是带着一颗一年前移植体内的心脏参加比赛的。移植心脏的人跑完马拉松全程,这还是破天荒的事。事后,普来斯说:“这次比赛比我原来想象的要困难得多,特  相似文献   

16.
国际新闻     
《科技导报(北京)》2008,26(3):12-13
美成功实现"心脏复活"美国研究者成功地令实验室已死小鼠的心脏恢复跳动,培养出可在体外自我生长的活体心脏。明尼苏达大学心血管研究中心多丽丝·泰勒和同事使用  相似文献   

17.
异种移植     
早在60年代心脏移植术成功后不久,有些研究人员就已经开始了异种移植的研究。那时的研究对象以猿和猴为主,因为这两种灵长类动物与人的进化有密切关系。80年代,异种移植随着强效免疫抑制剂的面世而得以实现,但仍存在许多问题。1984年,美国加州一名婴儿在接受狒狒心脏移植后存活了20天。其后美国匹兹堡大学用狒狒的肝给成年肝病患者进行了异种移植。1996年又为艾滋病患者进行了狒狒的骨髓移植。 尽管血缘相近,但灵长类动物绝非人  相似文献   

18.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经常发睥气的人容易发生房颤(一种心率不齐),靠发脾气来宣泄个人压抑情感的方式对心脏健康有害。研究人员对平均年龄在48岁左右的1769名男性和1913名女性进行了为期10  相似文献   

19.
美国研究人员研究发现,每天开怀大笑就像运动一样对心脏有益,因为这样会使血管工作效率更高。与此相反,一项单独的研究发现,抑郁会增加由心衰而导致的死亡危险。  相似文献   

20.
一、中西对比,探寻合作学习的意义 有人曾这样说: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群虫;一个美国人是条虫,三个美国人是群龙.意思是说咱中国人较重视个人努力,而忽略了团队合作,而美国人恰恰是更善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