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桥臂电流控制的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功率风力发电系统中,并网逆变器控制是实现电能转换与传输的重要环节。针对采用T型滤波器结构的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提出基于桥臂电流闭环结合前馈补偿间接控制逆变器并网输出电流的控制策略,并根据三相电压源型并网逆变器开关函数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控制系统仿真研究。仿真实验结果证明采用该控制策略提高了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同时可以有效抑制并网节点输出电流中的电流谐波。  相似文献   

2.
茆美琴  喻莉  徐斌  黄荣赓 《系统仿真学报》2011,23(12):2727-2731
提出了一种基于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单相电流型并网逆变器d-q控制算法。该方法将常应用于三相逆变器中的d-q算法应用于单相电流型并网逆变器。一般来说,应用d-q算法至少需要独立的两相。依据正交虚拟电路的概念建立单相电流型逆变器的第二相,获得独立的两相。这种算法应用于本系统,理论上,逆变器的输出电流可以达到无穷大的开环增益,从而消除了逆变器输出电流基波分量的稳态误差。在Matlab-Smulink中对该系统的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方法设计的控制器具有较好的稳态及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3.
逆变器是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主要部分,研究高性能拓扑与控制方法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在分析传统的并网逆变器的基础上引入了的双频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由两个标准三相桥级联而成,其中一个桥工作在高频,提高输出电流性能,另一个桥工作在低频,主要输出功率,从而提高系统效率.高频桥采用单周控制技术,建立了单周控制方程.仿真结果表明逆变器输出电流总的谐波畸变率低,有较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4.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富余功率容量可以补偿非线性负载的谐波电流。采用能量回馈MPPT算法能够将有功功率逆变器控制与光伏电池输出电压控制结合起来,达到较高的能量效率。利用FBD算法能够实时检测非线性负载电流中的谐波成分,并加以补偿。仿真模型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Abstract:
The capacity of grid-connected PV inverters exceeds the real power of PV cells, which can be used to compensate the harmonic current of nonlinear loads. Higher energy efficiency can be archived by power-feedback control MPPT arithmetic which changes the output voltage of PV cells by changing the inverter power. FBD method is employed to detect the harmonics of load instantaneously. The simulation model and result validate the proposed scheme.  相似文献   

5.
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双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飞  过学迅  别辉  许涛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Z2):731-734
介绍了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仿真模型。由于常规的直接转矩控制采用滞环比较器,其宽度调节有限,容易产生转矩脉动和逆变器开关频率过高,与此同时常规的速度PI调节器的比例积分参数恒定,以致速度跟踪精度不高,设计了模糊直接转矩控制器和模糊速度PI控制器。仿真结果证明:该双模糊控制器能自动调节开关频率,在响应速度,超调方面均优于常规控制器,为今后进一步的控制研究和设计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单纯改变间隙或电流难以适应磁浮列车重量变化范围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同时调节稳态间隙和电流的依从控制方法,研究了调节规律应满足的约束条件,基于线性调节规律设计了依从控制器,比较了它与定间隙控制器和定电流控制器之间的区别,并通过仿真分析不同控制方法对间隙和电流的调节效果,验证了采用依从控制器能够减小稳态间隙和电流的变化量,克服现有控制器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直驱式方波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控制系统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中风机惯性大、转速调节响应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大功率追踪(MPPT)的控制方法,并与传统的MPPT控制方法进行了对比.根据功率平衡的思想,结合交-直-交功率变换装置的结构特点,所提出的电气控制策略实现了升压电路和逆变器的分别控制.搭建了直驱式方波永磁同步电机风力发电系统中风速、风机、方波永磁同步发电机、Boost升压电路、电压型并网逆变器及其控制部分的仿真教学模型.以突变风为例,对1.5MW直驱式永磁风力发电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新的控制方法能够保证发电系统稳定的运行.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空间矢量调制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空间矢量调制(SVM)技术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DTC)方案。传统SVM-DTC中使用两个PI控制器来产生参考电压矢量的两个分量。设计了转矩模糊控制器代替原有的转矩PI控制器,并给出了基于此模糊控制器的SVM-DTC系统。该转矩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是转矩误差与转矩误差变化率,输出为参考电压矢量的转矩分量。针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并与传统SVM-DTC相比较。仿真结果表明该模糊SVM-DTC方案能够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矢量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dq轴电流采用PI控制时,参数变化和负载扰动会影响电流环的动静态性能.为了提高电流环对这些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结合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MRAC)和PI控制,设计了一种自适应复合控制方法.PI控制简化了MRAC的控制对象,基于平衡点稳定理论设计的MRAC弥补了PI控制在克服参数变化和干扰影响方面的不足.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复合控制方法改进了电流环的跟随性能,提高了系统的速度响应和抗负载扰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开关磁阻电机多种控制策略的仿真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勉华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0):4844-4847
针对开关磁阻电机非线性严重、变量耦合强烈、电磁关系难以分析的特点,采用了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利用PI调节器分别对电机转矩和磁链进行控制,并且分别与滞环直接转矩控制和电流斩波控制进行了实验仿真的分析和对比,证明PI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准确的控制了磁链,减小了电流噪声,提高了响应速度,有效的抑制了转矩的脉动。  相似文献   

11.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及其控制策略的研究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分析、研究了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系统功率输出级的数学模型;提出了基于改进型重复控制和电网电压前馈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策略,重复控制可以抵消周期性的负载扰动,改善稳态情况下的并网电流波形;电网电压的前馈控制可以抵消电网的影响,使系统近似成为一个简单的无源跟随系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系统功率输出级的仿真模型,并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在电网电压畸变时,本控制策略可以更有效改善并网电流的波形,降低并网电流的总谐波畸变率(THD).  相似文献   

12.
基于空间矢量PWM的新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仿真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徐艳平  钟彦儒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2):344-347,375
针对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DTC)转矩脉动大、开关频率不恒定等向题,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善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的新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建立了系统模型。该系统采用PI控制器调节磁链和转矩.逆变器由SVPWM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设计是正确的,并能有效减小磁链和转矩脉动,改善控制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运用MMSE控制器和PI控制器进行自动过程调整后的监控问题.通过比较分析针对过程输出和调整量两种数据流建立的控制图的效率,分别给出了对于这两种不同控制器的最优监控策略,并通过一个简单的算例说明该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蒋卫宏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5):3527-3530,3576
在不对称电网故障下传统的PWM整流器控制策略需对电流正、负序分解并分别进行独立调节控制,由于正、负分离环节的引入势必减小了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带宽甚至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鉴于此,在分析了PWM整流器数学模型和传统控制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需对电流进行正、负分解的新型电流控制器,以此修改了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控制方法能使PWM整流器在故障电网下的输入电流正弦,抑制了谐波功率的产生,保证了直流电压的稳定,增强了PWM整流器故障不间断运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阶跃跟踪响应的PID控制器性能评价与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阶跃跟踪扰动下的PID控制器性能评价与调节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给出一种由系统闭环阶跃响应数据辨识过程阶跃响应系数的方法。基于辨识得到的过程阶跃响应系数,给出了求取PID/PI控制系统最佳控制性能(SSE指标意义下)和最佳控制器参数的方法。最后给出了对PID/PI控制器阶跃跟踪性能进行评价和调节的流程。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滞环控制的PWM变换器是强非线性环节,有扰动时加大了控制难度。分析了滞环电流控制原理、谐波线性化方法及系统稳定性,得出滞环电流控制传递函数模型、时滞和环宽与其他参数的函数关系、环宽的计算公式。根据滞环电流控制的特点,提出了将谐波线性化方法和ITAE优化控制、背驰定律结合实现对滞环电流抗扰动控制的方法。MATLAB仿真结果表明,谐波线性化处理后的控制器能够快速跟踪信号,同时具有较强的抗扰动能力,有很强工程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一种磁悬浮系统的降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升  梅雪松  郝晓红  姜歌东  陶涛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0):2256-2259,2263
针对电压控制的磁悬浮系统设计了时间最优控制算法以获得电流最速响应,并推导了控制系统硬件对电流响应速度的约束关系;根据跟踪误差改变控制器参数以精确地跟踪设定电流;根据在线辨识得到的线圈参数计算最终控制电压以维持理想电流。这种算法能够使电压控制取得与电流控制同样的效果,简化了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并提高了对线圈参数时变的鲁棒性。磁悬浮小球电流响应实验与悬浮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还可扩展到其他电压控制电流的场合。  相似文献   

18.
潘晖  钱麟  王灵  费敏锐 《系统仿真学报》2014,(11):2692-2697
提出了一种应用改进二进制差分进化算法(MBDE,modified binary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对PI/PID控制器参数进行优化整定的方法。基于参数稳定域理论,预先确定保证闭环系统稳定的PI/PID控制器参数的约束范围。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结合相应的性能指标,设计恰当的复合性能准则作为优化算法的优化目标,并采用MBDE智能优化算法对优化目标进行优化,从而得到PI/PID控制器的最优参数。将该方法分别应用于针对某循环流化床床温和一个非最小相位系统的PI/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设计的PI/PID控制器,跟传统方法相比,实现方式简单灵活,可以满足闭环系统动态性能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神经网络的无刷直流电机预测控制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无刷直流电动机高性能速度跟踪系统中,由于PI控制的滞后性,无法根据未来动态行为产生较为理想的PWM波形。针对PWM发生器一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PWM预测控制方法。采用离线训练和在线修正的方法,通过对PWM发生器-无刷直流电动机系统动态行为的在线估计,建立了系统的神经网络模型。最优控制器根据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输出响应产生合适的PWM波形。在Matlab/Simulink环境建立了模型并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较之PI控制器,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C MEX S-函数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C语言编写S-函数,提出了PMSM控制系统仿真建模的新方法。在Matlab/Simulink中,构造CMEX S-函数的三类简化结构,建立独立的功能模块,如PMSM本体模块、速度控制模块、电流滞环控制模块等,再进行功能模块的有机整合,搭建PMSM控制系统快速高效的仿真模型,为提高复杂系统模型的仿真速度、硬件控制器的设计与调试提供了新的思路。PMSM系统采用双闭环控制:速度环采用PI控制,电流环采用滞环电流控制。仿真结果证明了采用CMEX S-函数方式建模的快速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