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电压预测和快速虚拟矢量调制算法的二极管钳位式三电平逆变器供电的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案。系统基于广泛应用于中高压调速系统的二极管钳位式三电平逆变器,结合空间矢量调制思想,通过电压预测控制算法生成直接转矩控制所需的参考电压矢量,然后基于非正交60°坐标系,构建虚拟矢量合成参考电压矢量,采用平衡因子调整冗余小矢量的作用时间,对中点电压进行滞后补偿控制,基本电压矢量的选取和作用时间计算十分简单,实现了快速空间矢量调制。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可行性,三电平逆变器输出电压幅值跳变和直流侧中点电位得到有效控制,并获得了良好的动态和稳态调速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二极管中点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中中点电位波动造成的直流侧电容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虚拟矢量中点电位控制方法.该方法结合三相电流平衡和冗余小矢量的特点,通过虚拟中矢量和小矢量取代原中矢量和小矢量,进行参考矢量的合成.因大矢量作用时中点无电流流入和流出,对中点电位波动无影响,故通过降低虚拟矢量作用时间内中点电位的波动,就可以控制整个调制过程中点电位的波动,从而降低输出电压波形的畸变和开关管承受的电压.仿真实验表明该文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电平有源中点钳位逆变器(ANPC)中点电压不平衡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SVPWM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ANPC逆变器中点电压不平衡的原因,利用空间矢量合成方法分析了各矢量形成的中点电流,从而提出了一种利用大矢量合成中矢量的改进调制算法,并且分析了SVPWM调制模式下中点电压的偏移情况,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对所提出的改进SVPWM控制策略和NVSVM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了改进算法的优势;最后,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平衡中点电压,同时能及时地校正中点电压的偏移,中点电压波动小。  相似文献   

4.
中性点箝位式(NPC)三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以及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技术特点决定了逆变器存在中点电位波动和共模电压问题.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可以兼顾中点电位波动抑制和降低共模电压.在分析传统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策略原理基础上通过优化基本电压矢量构成和基本矢量的作用顺序达到降低共模电压的目标;同时采用闭环控制策略,监测中点电位和中点电流流向,动态调整中矢量形式,将中点电位波动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为验证改进调制策略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搭建了仿真和实验平台,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策略相较于传统虚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共模电压可降低50%,且稳定状态下中点电位波动范围可控制在5V内.  相似文献   

5.
对二极管箝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的中点电位偏移与中点电位波动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电压矢量与中点电位关系的分析,建立了系统在无差拍控制下的数学模型.在无差拍控制下,结合虚拟矢量调制,经综合判断,对中点电位进行调节.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缩短消除中点偏移所需的时间,调节中点电位的能力不受调制度大小的影响,同时该方法可以消除低频的中点电位震荡.  相似文献   

6.
终端级联式五电平逆变器是将两台三电平逆变器的输出终端通过开绕组电机级联而成,针对终端级联式五电平逆变器中存在的共模电压和中点电位平衡问题,研究了一种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SVPWM)策略。该方法完全采用零共模电压矢量来消除电机端共模电压;与传统二极管钳位型三电平逆变器相比,所采用的零共模电压矢量对直流侧中点电位的影响更为复杂,基于此采用一种平衡因子控制法来平衡中点电位。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完全消除共模电压,较精确地控制中点电位平衡。  相似文献   

7.
针对低频大功率二极管中点钳位( NPC)型逆变器控制系统的不连续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原理及控制策略的研究,提出三电平不连续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相比于传统三电平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在相同的开关频率下,此方法可以显著降低逆变器的开关损耗。同时,文中对三电平逆变器的中点电压不平衡问题以及在现场应用中可能出现的PN电平跳变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最后,针对本文提出的调制方法做中点电压的平衡控制,给出对于该算法基于仿真和实验的验证。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多电平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和拓扑结构,并具体分析了三电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功率控制的算法,协调控制系统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中点电压.该算法通过3个滞环控制器实现,并分析各个逆变器电压矢量作用后产生的有功、无功、中点电压的变化,从而选择合适的逆变器电压矢量,控制各个IGBT的关断.仿真结果表明:基于...  相似文献   

9.
针对煤矿井下非线性负荷产生的无功以及电压波动等电能质量问题,搭建了矿用防爆型1 140 V、400 k Var三电平NPC技术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VG),并提出适用于系统无功补偿控制的三电平空间电压矢量调制算法.基于两电平空间矢量调制原理,将三电平的参考电压矢量扇区判断和基本电压矢量作用时间简化到两电平范畴,从而推导出三电平SVG的SVPWM调制算法及中点电压平衡的控制策略.研制出基于DSP与FPGA结构的三电平SVG数字控制系统.在所搭建的系统上进行了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容性和感性无功控制特性,动态响应5~10 ms,满足工业现场实际要求.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空间电压矢量调制(SVPWM)控制二极管钳位式三电平逆变器的原理与实现方法.提出了确定参考矢量的三个规则,并推导出工作矢量作用时间、输出顺序及描述了中点电位的控制规则.通过采用Matlab仿真,结果证明SVPWM控制三电平逆变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地铁车辆三电平逆变器主传动系统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电平逆变器较两电平逆变器具有输出波形好、脉冲频率低、对器件耐压要求低、输出的谐波分量低等优点,三电平的牵引逆变器在日本和德国的地铁车辆中均已应用。直接转矩控制具有结构简单、转矩响应快以及对参数鲁棒性能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异步电动机的调速系统。现提出一种三电平异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DTC)系统,将磁链划分为12个区间,通过定子磁链观测和转矩计算,就可以得到使磁链为圆形的18个电压矢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三电平逆变器供电的异步电动机上有效地实现了基于18矢量法的DTC系统,并能达到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运行时存在较大的电流及转矩脉动问题,提出一种用新型逆变器减小转矩和电流脉动的方法,在原有普通逆变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Boost电路,使逆变器有三种不同的输出电压,形成十二电压矢量,定子磁链轨迹更接近圆形。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系统使逆变器开关频率减小,损耗降低,转矩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存在转矩脉动大和逆变器开关频率不固定的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采用矢量细分和占空比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空间矢量脉冲调制(svpwm)实现矢量细分,模糊控制器确定有效矢量的占空比.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方法的输出转矩脉动小,开关频率固定.  相似文献   

14.
双PWM变频器整流控制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变频器对电网造成的谐波污染及无功,给出了矢量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及直接转矩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不同的整流器控制策略.结果 表明,双PWM变频器无论是在矢量控制系统还是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均可使输入电流接近正弦波,功率因数高,效率高,是高压大容量变频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发挥零电压矢量在抑制转矩脉动方面的调节作用,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不同控制参数条件下,系统分析零电压矢量对电磁转矩的调节作用,并进行定量计算,绘制函数关系曲线.测试试验阐述了影响零电压矢量作用效果的内在因素和本质原因,提出零电压矢量在减小电磁转矩脉动方面发挥"独特"调节作用的控制思路并给出实践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6.
在直接转矩控制中以磁链偏差、转矩偏差以及磁链位置来合理的选择电压矢量,力求形成逼近圆形的多边形磁链,并且在转速给定突然变小时加入负120°电压矢量,以帮助零电压矢量的调节,在电机转速要求为零且要有电磁转矩输出时该电压矢量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系统在matlab/simulink中得以实现,取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异步电动机在三电平逆变器供电下,其恒转矩区域运行时的特点,提出一种直接转矩复式控制技术.根据不同的运行速度,选用不同的电压空间矢量进行线性组合,控制电机的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通过仿真研究,该方法既能优化功率器件的开关频率,同时又有效抑制了三电平逆变器中点电压的偏离,提高了传动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两相逆变器-异步电动机系统的SVPWM控制技术,该系统可以广泛应用于小功率、宽调速运行的场合.通过对电机基本方程进行Kron变换,建立了系统完整的数学模型,提出了4个电压矢量8个工作空间的SVPWM控制技术,推导了控制参数和计算公式,给出了实施本方案的逆变器功率管的导通顺序和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论证了提出的SVPWM控制技术在两相逆变器-异步电动机系统中明显地减小电流谐波、转矩脉动的原理,建立了基于80C196KC控制器的两相逆变器-异步电动机系统,系统由80C196KC控制器、控制电路、功率驱路、逆变器主电路、异步电动机等组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三相电压型IGBT逆变器组成的直接转矩调速系统的控制原理,以及由Intel8098单片机控制系统,并进行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调速性能优越,对电机参数不敏感,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20.
基于零矢量插入的矢量细分的PMSM直接转矩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理论,采用矢量细分的控制策略和SVPWM调制方法,将原6个电压矢量和6个磁链扇区细分成12个电压矢量和12个磁链扇区,并分析不同电压矢量在每个定子磁链扇区内对转矩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入零矢量的插入,提出新的电压矢量开关表,利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策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转矩脉动,具有更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