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我原本以为小学生的离别是在嬉笑中进行的,而这五六年中看着一群群孩子毕业离开校园的情景也是如此的;但就在毕业前夜发生的一切却告诉我,小学生的分别也是相拥而泣的。看着他们,我的心被深深地触动了:孩子们长大了,他们能懂得别人的关心,并能发自内心地进行感激。  相似文献   

2.
因为某种原因,我不得不离开我原来班级的孩子们。面对新的环境、新的班级,久不见我原来的孩子们,我不由得经常陷入对他们的想念之中……  相似文献   

3.
我离开上海师大,似梦在昨天.可是,屈指算来,已30年过去.我自1933年参加革命到现在的61年生涯  相似文献   

4.
上课铃响了,我端着装有几十个蚕茧和蚕蛾的纸盒走进教室。只听见“哇噻”一声,同学们不由自主地离开座位,涌向讲台,围着盒子尽情地观察蚕茧、蚕蛾。好几分钟后,我才把他们引回各自的座位。考虑到还有部分同学没离开座位进行近距离观察,我又端着纸盒在行间慢慢走动,让所有同学都能看清蚕茧及蚕蛾的形态。  相似文献   

5.
敬爱的隋老师:您好!还有两个月就要毕业了,我就要离开您,离开朝夕相处的同学,离开我亲爱的母校。值此分别之际,我写下了这封信。  相似文献   

6.
新事 新言     
《世界知识》2008,(24):11-11
“我希望自己在人们的记忆中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没有为了迎合政治而出卖我的灵魂。我带着自己的价值观来到华盛顿,也带着同样的价值观离开。” ——美国总统布什在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他说,他希望以一个解救了5000万伊拉克人和阿富汗人并帮助他们实现了和平的总统而著称。  相似文献   

7.
程缘 《世界博览》2013,(7):72-75
那时我觉得马上就可以离开移民局入关.可手上千真万确的玻利维亚签证却差点不管用,只差一步我们就成了黑户。  相似文献   

8.
高二新组班级之后,我发现班里有一些“刺猬头”.上课睡觉,下课胡闹,作业不交,旷课、迟到……,每次语重心长地谈到对他们的期望和信心,他们仍是一脸的漠然,我的肺腑之言丝毫不能打动他们。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得抓住把柄,狠狠打击他们。  相似文献   

9.
在湖南省21.1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活跃着8千多名安监卫士的身影。在矿山、在乡间,在井下、在车间,在每一个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岗位上,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劳与汗水、见多了他们规范执法严肃认真,见多了他们排查隐患铁面无私。可知,每一分缜密细致的工作背后,都饱含着安监人那颗滚烫的心、那份火热的情,即使离开也难以放怀…  相似文献   

10.
一1978年,我从丹江口市第三中学高中毕业,那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年,我因一套价值32.5元的复习资料被盗走,一气之下哭着离开学校大门的,那是断了“前”路的绝望。第二年8月,村里选拔一名民办教师,我在16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选人民办教师。  相似文献   

11.
丁新征 《世界博览》2009,(12):87-87
毕业后我在一家国营单位干了四年,在这四年里经历了太多人事变迁,身边的领导换卜个叉一个,同事也换了一茬叉一茬。在离开的同事中,有年轻的,也有不年轻的,有的是被迫离开,也有的是主动离开。他们离开一座城市,带着简单的行李又去了另外一座城市,重新开始,重头再来。有的在某个地方逐渐安定下来,工作,结婚,生子;有的则—直在路上,永远准备出一副随时逃跑的姿态,从故乡到异地,再从这个异地逃离到另外一个异地。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这样,深陷时代漩涡的人群迫不得已不断地迁徙和流动,不断地出走或者回归,随时准备着出走,也随时准备着回归。就是这样,我们摆出的是一副随时准备逃跑的姿态,这种姿态业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张宏喜 《世界博览》2013,(22):24-26
几位老学者虽然部加入了美国籍,但他们对祖国的深情始终如一。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我不但在知识上受益匪浅,尤其被他们的赤子之心所感动,鞭策我一定要做好总领馆工作,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13.
李岱松 《小学科技》2013,(10):22-23
明天,Keyg和Nono就要和爸爸一起离开热带雨林了。整理完行李,他们又去四处转转,就这样与金刚鹦鹧不期而遇了。  相似文献   

14.
李丹 《科技信息》2012,(3):394-394
技工学校的学生大都是正处于十七八岁青春叛逆期.在初中学习阶段,他们都被看作是后进生。老师和同学们的另眼相看,家长的责备,使他们产生自卑、厌学、忧虑、无望等不良情绪。长期不良情绪的影响会使他们产生学习焦虑.这也是心理障碍最严重的症状。为避免和减少这样的心理障碍,是离不开我们任课老师的正确疏导。我从事技工学校物理教学工作多年.结合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我校的实际情况,下面我就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的成因、影响、及如何有效疏导的方法做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老师,您好! 我是个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但每当有同学问我题目时,我总是不太想告诉他们.我怕别人会超过我。我也觉得这样的心理是不对的.但是应怎样克服呢?  相似文献   

16.
漫议我国戏曲、曲艺演唱艺术的理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漫议我国戏曲、曲艺演唱艺术的理论建设刘志我国戏曲、曲艺艺术历史之悠久,剧种之繁多,实属世上少见.尤其是戏曲艺术,曾创造出大量胜炙人口的经典剧目与精美唱段,哺育出一代代杰出的表演艺术家.可以说,近几百年来,中国人民一天也没离开过戏曲、曲艺艺术.我相信,...  相似文献   

17.
李东风 《大自然》2009,(5):68-71
“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痴迷这片土地.是什么支撑他们度过40多天的严寒和孤寂.那里是人类的天堂还是人类的禁区……”每次听到这令人激情澎湃的解说词,我总会想起魂牵梦绕的可可西里——让我终生难忘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科技智囊》2010,(11):90-91
1.9月21日.应爱沙尼亚.黑山.爱尔兰和伊朗四国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离开北京,开始对上述国家进行正式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19.
君子不器     
他出生于小镇,大学毕业后就在小镇附近做家庭教师。但思想和著作却不胫而走、声名远播。著名学府埃尔朗根大学给他寄来教授聘书,他却说:“我胸腔狭窄.心脏和肺的活动余地很小。”他不喜欢离开家乡,并且一辈子没有离开那个叫哥尼斯堡的小镇。  相似文献   

20.
背叛的尴尬     
李佩甫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逃离乡村的人。他们或通过上学、招工、招干而离开;或怀着屈辱、绝望,被冥冥意志所驱使冲向陌生的世界……虽然他们逃离乡村的原因和契机各不相同,他们身上却都潜伏着魔性的创造与毁灭之力。这些命定的不安分的人终生被自身的魔性驱赶而灵魂无所归依。背离土地,背离生养的亲人和故乡,就意味着背叛。这些离开土地的人无论在乡村人眼里是修成了正果还是被视作异端,他们都将自己抛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都要为其逃离付出沉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