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硅对盐胁迫下金丝小枣3种抗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1年生金丝小枣嫁接苗为试材,研究硅对盆栽苗在盐胁迫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浓度(NaCl质量分数)小于0.4%时,SOD和GSH-Px的活性随着土壤含盐量的增加而增加,POD活性在NaCl质量分数为0.25%的盐胁迫下升高,在NaCl质量分数为0.4%的盐胁迫时下降;盐胁迫下加硅可以显著提高金丝小枣SOD、POD和GSH-Px的活性且差异显著.笔者认为盐胁迫下给土壤施硅可以缓解盐分对金丝小枣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2.
硅对盐胁迫下金丝小枣叶片不同多胺形态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盐胁迫及盐胁迫下施硅肥的金丝小枣叶片中游离态(f)、高氯酸可溶性共价结合态(PSCC)和高氯酸不溶性共价结合态(PISCC)3种不同形态多胺(PAs)的含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盐分浓度c≤4.0 g/kg范围内,金丝小枣叶片f-Put含量及f-PAs总量均显著下降,(Spd Spm)/Put的比值均显著上升;金丝小枣叶中PSCC-Put和总PSCC-PAs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显著增加;PISCC-Put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ISCC-Spd和PISCC-Spm含量则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在同一土壤盐分水平下,硅处理可以显著增加盐胁迫下金丝小枣叶中多胺(f-Spm f-Spd)/f-Put比值及f-Put、f-Spd、PSCC-Put、PSCC-Spd和总PSCC-PAs的含量;施硅可以增加盐胁迫下金丝小枣叶中PISCC-Spd和PISCC-Spm的含量,抑制盐胁迫下PISCC-Put水平的升高,表明外源硅可以调节盐胁迫下金丝小枣体内不同种类和形态的多胺含量,从而缓解盐对金丝小枣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3.
硅对盐胁迫下金丝小枣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气体交换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2年生嫁接苗为试材,研究了硅对盐胁迫下金丝小枣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金丝小枣在含3.0和5.0 g/kg NaCl土壤中生长135 d,叶绿素(Chl)含量分别降低12.30%和22.08%,加硅比不加硅Chl含量分别提高9.26%和10.62%;光系统 II(PSII)的潜在化学活性(Fv/Fo)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分别下降19.96%,34.58%和 8. 86%, 14. 10%,加硅比不加硅 Fv/Fo 和 Fv/Fm 分别提高 32. 25%, 30. 71%和11.26%,12.15%;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分别下降 11.04%,25.32%和 26.13%,16.22%,加硅比不加硅Pn和Gs 分别提高10.94%,20.87%和42.68%,10.85%。说明盐胁迫下给土壤施硅可缓解盐离子对金丝小枣光合作用的抑制与伤害。  相似文献   

4.
硅对盐胁迫下枣树根尖离子微域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X射线电子探针研究了硅对盐胁迫下金丝小枣(Ziziphus jujubacv.Jinsixiaozao)根系中离子微域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NaCl质量分数为0.3%)处理使得枣苗根系表皮、皮层和中柱细胞中Na 、Cl-的X射线峰较高,而K 峰较低;而盐胁迫处理加入0.4 g/kg硅后,根系表皮、皮层和中柱细胞中Na 、Cl-的X射线峰显著降低,而K 峰则大幅度提高,并且使Na 、Cl-在根系各部分呈均匀分布。表明盐胁迫下给土壤施硅可改变金丝小枣体内养分离子的吸收和离子的微域分布,从而缓解盐分离子对金丝小枣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酸枣水培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了CaCl2对NaCl(200 mmol/L)胁迫下酸枣幼苗叶片和根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胁迫时间的延长,酸枣叶片和根系胞质膜透性增大,MDA的积累增加,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先升高后降低,根系SOD、CAT持续升高;营养液中加入CaCl2(10 mmol/L)后,与未施加外源CaCl2酸枣幼苗相比,叶片和根系细胞质膜透性、MDA含量降低,抗氧化酶SOD、POD、CAT不同程度提高。可见外源CaCl2可通过促进NaCl胁迫下酸枣幼苗植株体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降低膜脂过氧化水平,减缓NaCl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从而增强对NaCl胁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以小麦(T.aestivm L.)“陇春23号”为实验材料,测定了外源腐胺(Put)对NaCl胁迫条件下,小麦根细胞的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活性氧(ROS)的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外源Put处理使NaCl胁迫下小麦根中细胞膜透性降低,MDA含量减少,抗氧化酶(CAT,SOD,APX,POD)的活性升高,O2-的产生减少,但H2O2的含量升高.进一步测定二胺氧化酶(DAO)和多胺氧化酶(PAO)的活性,结果DAO和PAO的活性升高,表明外源腐胺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减轻NaCl对小麦根的氧化伤害,但H2O2在此实验中不是对小麦根起伤害作用,可能作为信号分子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海蓬子叶片和根膜脂主要由PC、PE、PI、PG、PA、PPG、SL、MGDG和DGDG组成,膜脂脂肪酸由14:0、14:1、16:0、16:1、18:0、18:1、18:2、18:3组成,不同盐度下海蓬子植株中MGDG和DGDG随NaCl浓度增大而减少,磷脂中的PC和PE减少,PA、PI、PG和PPG增多,SL也增多,脂肪酸不饱和指数随NaCl增多而降低,对磷脂和糖脂变化的生理学意义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硅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和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砂基培养方法,研究硅对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和保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硅使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保护酶(SOD、POD、CAT、AsA-POD)活性显著上升,抗坏血酸(AsA)含量明显增加,玉米叶片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显著下降,叶片质膜透性降低。硅提高了盐胁迫下玉米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增强了光合速率,因此硅可减轻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以春小麦新品种陇春27和陇春30为供试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25,100和200mmol·L~(-1))胁迫下2种小麦幼苗的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循坏中抗氧化物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盐胁迫下2种小麦根中AsA、脱氢抗坏血酸(DHA)以及AsA/DHA比值均有不同程度地增加.与对照相比,25mmol·L~(-1) NaCl处理使陇春27号根中GSH含量减少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升高,陇春30号中含量均减少.100和200mmol·L~(-1) NaCl处理下2种小麦根GSSG含量均增加.盐胁迫诱导2种小麦根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200mmol·L~(-1) NaCl处理的陇春27根和25mmol·L~(-1) NaCl处理的陇春30号根中抗坏血酸氧化酶(AAO)无显著变化,其他盐浓度胁迫导致陇春27号根中该酶活性都升高,而陇春30根活性下降.不同的是,盐处理下2种小麦根中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活性与AAO活性变化不同,呈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在25mmol·L~(-1) NaCl处理的陇春27根中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无显著变化,其他浓度的盐处理下2种小麦幼苗根中的这2种酶活性较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结果表明,盐胁迫下2种小麦根可通过提高AsA和DHA的含量及AsA/DHA的比值提高AsA-GSH循环的循环率,增强幼苗的抗氧化能力,缓解NaCl对小麦幼苗造成的氧化损伤;此外,盐诱导的陇春27根中AsA的积累可能与DHAR活性升高有关,而陇春30号AsA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由于AAO活性的抑制及MDHAR和DHAR活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调控物质赤霉素(GA3)、矮壮素(CCC)、多效唑(MET)、脯氨酸(Pro)、黄腐酸(FA)和水杨酸(SA)浸种对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株高、总根长、根活力、POD活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试调控物质均表现缓解NaCl胁迫伤害的效应,其中CCC、MET、SA和Pro的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不同浓度赤霉素对金丝小枣叶片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不同浓度(0、10、20、40、100、200、400、800 mg/L)赤霉素对金丝小枣叶片进行处理,研究其对叶片生长(叶面积、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和枣果品质(枣果大小、落果数、可溶性糖、Vc、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20 mg/L的赤霉素能显著增加叶面积,对叶片生长有利;用100 mg/L和200 mg/L的赤霉素处理,能显著增加枣果大小,降低落果数,同时,还能增加V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降低.表明用100 mg/L和200 mg/L的赤霉素处理金丝小枣,能有效提高金丝小枣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骏枣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体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进行遗传转化的合适条件为:愈伤诱导培养基MS+6-BA 0.4 mg/L+2,4-D 1.2 mg/L;浸染之前对愈伤组织进行6d的避光培养可提高愈伤组织在共培养过程中的成活率;愈伤组织在OD600=0.4~0.6的农杆菌菌液中浸染10 min,农杆菌LBA4404的生长情况最好;在28℃黑暗条件下共培养放置16 d对转化最适宜;头孢霉素的抑菌浓度为250 mg/L;卡那霉素的筛选浓度为125 mg/L.经PCR检测,初步证明外源目的基因已整合到骏枣基因组中,初步实现了农杆菌介导的骏枣愈伤组织遗传转化,与以骏枣茎叶外植体建立的遗传转化体系相比,以骏枣愈伤组织为外植体共培养时间长,有利于转化.  相似文献   

13.
灰枣和酸枣叶绿体trnL-trnF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灰枣和酸枣叶片为材料,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总DNA,用通用引物对枣叶绿体trnL基因内含子和trnL-trnF间隔区进行PCR扩增,得到了trnL基因内含子和trnL-trnF间隔序列片段,并对trnL-trnF间隔序列片段回收测序,测序结果符合植物叶绿体基因trnL-trnF间隔序列特征,用DNAMAN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灰枣和酸枣trnL-trnF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4.78%.枣和酸枣的分类学地位是一个长期争议的问题,初步开展了灰枣和酸枣叶绿体基因序列分析的研究,为研究枣和酸枣分子系统进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木枣经超声波辅助酸性缓冲液浸提、醇沉、脱蛋白和脱色工艺制得木枣多糖,测定其溶解性与单糖组成,采用Q2000型差示扫描量热仪和ZX7M-AR1000型流变仪研究木枣多糖的稳定性和流变性,为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数据支持。实验结果表明,木枣多糖溶于热水,难溶于冷水,不溶于有机试剂;是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热学特征分析表明木枣多糖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木枣多糖溶液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表现出剪切变稀的特性;因此木枣多糖适用于在食品生产工业中做稳定剂。  相似文献   

15.
刘厚诚  邝炎华  陈日远 《广西科学》2004,11(4):343-346,350
为了研究耐缺磷程度不同的3种长豇豆幼苗在缺磷胁迫下ZRs含量的变化,选用耐缺磷程度不同的长豇豆品种:芦花白、香港青和二芦白的幼苗作为材料,设供磷和缺磷2个处理,取供试幼苗的根系、最嫩完全展开叶、老茎叶、嫩茎叶作样品,采用ELISA方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缺磷胁迫下长豇豆幼苗各部位ZRs含量都下降,根系和老茎叶ZRs含量降幅二芦白>芦花白>香港青;最嫩完全展开叶降幅为:芦花白>香港青>二芦白;嫩茎叶降幅为:芦花白>二芦白>香港青。指出缺磷胁迫下长豇豆幼苗生长受抑制可能与ZRs含量有关,其中二芦白老茎叶和根系衰老较严重,生长受抑制也较严重。  相似文献   

16.
四种枣叶片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主产在陕北的骏枣、苹果枣、梨枣和狗头枣四种枣的叶片解剖学研究表明,其四种枣的叶片叶肉组织均由栅栏组织状的细胞组成,属等面叶,趋向旱生结构的特征.四种枣树的叶片结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骏枣叶片的主脉中有较多的乳汁管,而其余三种则不存乳汁管;此外,四种枣叶的叶脉维管束外具有类似维管束鞘的结构和散布少量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7.
该文研究了不同水肥胁迫处理对盆栽槟榔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和养分胁迫处理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槟榔幼苗的生长受到抑制,株高和叶面积增速缓慢,根冠比增大;叶片质膜透性增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升高,在处理60d和90d时分别与其对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60d时达到高峰;POD酶活性呈上升的趋势,在90d时达到最大值;在试验处理期间与对照相比,质膜透性、可溶性糖和脯氨酸质量分数的变化幅度大;其次是SOD酶和POD酶活性;植株的株高和叶面积的变化较慢.  相似文献   

18.
生物膜是细胞、细胞器与外界环境连接的界面,是温度胁迫伤害发生的原初位点。细胞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组分是影响生物膜相变的主要因素,进而影响植物在温度胁迫下的抗性。脂肪酸去饱和酶是脂肪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调节细胞膜中脂肪酸的含量和组分。笔者根据脂肪酸去饱和酶在催化反应中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3类,分别阐述这3类脂肪酸去饱和酶与温度胁迫下植物适应性的关系,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脂肪酸酶去饱和酶及编码基因的克隆、功能鉴定、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温度抗性较强植物品种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