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7 毫秒
1.
黄顺泉 《科技资讯》2009,(20):78-78
由于板式桥梁具有构造简单、受力明确的特点,可以工厂化预制,便于质量控制和降低成本,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总结了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桥的应用现状,分析了设计中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的特点,最后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主要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浅析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的应力损失的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云 《工程与建设》2007,21(5):746-747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较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而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关键,主要是按照设计要求来建立预应力值,通过分析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对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中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进行了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高温作用下产生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了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在高温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会产生预应力损失,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试件完全冷却后,钢绞线的预应力损失会有所恢复,但钢绞线经历的温度越高,其恢复值就越小.受高温作用的预应力构件产生附加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因素有高温作用下预应力钢筋的松弛和蠕变、混凝土的高温徐变和钢筋与混凝土的热膨胀差.高温作用下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损失的计算模型可为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设计和火灾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屋盖在日照和季节温差作用下容易出现开裂现象,为了研究其裂缝成因,针对屋盖所处的工作环境,应用ABAQUS软件,建立了日照和季节温差作用下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屋盖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得到其应力分布云图.计算表明:这类预应力混凝土无梁屋盖在日照作用下,裂缝主要出现在托板附近,方向平行于托板边缘,托板顶角处的裂缝方向与对应的托板对角线垂直;而在季节温差作用下,裂缝主要出现在后浇带附近,方向平行于托板边缘,且存在贯穿裂缝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曲线梁桥的实体有限元模型与预应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预应力荷载对混凝土曲线梁桥典型病害的影响,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混凝土曲线梁桥实体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预应力钢束的模拟及预应力作用实现的方法,通过与试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可靠性。采用上述建模方法对一独柱支承的混凝土曲线梁桥进行了预应力效应数值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荷载可在曲线梁桥中产生较大的扭转效应,尤其在小半径曲线梁桥设计中不容忽视;设计中对预应力产生的扭转认识不足,是混凝土曲线梁桥产生"典型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的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单位次弯矩法,该法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所有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同时满足两类极限状态为设计原则,基本上避免了工程设计中常见的试算过程,并使得设计结果合理,经济;在此基础上,还对如何有效地利用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中由于施加产生的次内力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预应力筋的布置方案,曲线选型,和积极利用非吻合束等问题提出了可供实践应用的设计建议,附有工程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7.
李磊 《科技信息》2011,(35):I0304-I0304,I0320
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常采用无粘结纵向预应力方式,这种施加预应力的方式虽然能在混凝土路面结构中产生一定的预加力,但是对于承受多方面复杂应力的混凝土路面,不能解决其受力后路面开裂等问题。本文主要就预应力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做了总结,然后就基本的路面施工技术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弯曲应力引起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开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弯曲应力理论,研究了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弯曲裂缝产生的位置、范围及宽度,分析了产生裂缝的原因。发现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中,跨径越大,在箱梁内对称挠曲的纵向弯曲应力是主要的,而偏心荷载引起的扭转应力是次要的;弯曲应力是预应力混凝土箱梁开裂的主要原因,单一原因产生很大裂缝的情况是很少的,但与其他原因一致作用时就会产生开裂。  相似文献   

9.
郑子桓 《科技资讯》2010,(7):115-115
有关污水处理厂地基处理的方法很多,本文主要通过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和施工介绍高强度预应力管桩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郁鹏飞 《科技资讯》2012,(10):154-154
对于目前的建筑,尤其是高层建筑,都大量地使用了预应力混凝土,这主要是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的承载能力较好,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取得了较为广泛地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建筑混凝土预应力的施工及其其质量控制,旨在为建筑混凝土预应力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11.
大跨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上拱度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大跨径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粱上拱度的分析,认为预应力、恒栽、弹性模量、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等是影响上拱度的主要因素,而上拱度的预测主要取决于对混凝土徐变的合理估算;为了防止上拱度过大对结构使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上拱度的控制,应采用降低预应力度和减小徐变措施相结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后结合预应力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开裂性能试验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研究后结合预应力技术改善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的受力性能,特别是混凝土的开裂性能,设计制作了2根组合梁(一根是常规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另一根是后结合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组合梁),进行了2根组合梁的静力试验.测试了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组合梁的变形、不同截面上构件的应变分布、混凝土的裂缝、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相对滑移以及极限承载力等.试验结果表明:后结合预应力混凝土板连续组合梁的初始开裂荷载和正常使用状态的极限荷载分别是普通连续组合梁的3.87倍和5.38倍,说明采用后结合预应力混凝土桥面板能够大大提高组合梁负弯矩区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优越性体现在很多方面,被广泛地运用在我国的土建工程中,由于对构件预先施加了应力,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都加大,但其延性会降低,不利于结构抗震。对于抗震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应保证其有足够的弯曲延性,使结构得以正常安全使用。该文以预应力度作为影响延性的主要指标,通过预应力度与荷载效应的关系来建立功能函数,进而运用验算点法对一典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进行可靠度理论分析,经论证当预应力度为0.4~0.8时可以保证构件的延性。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锚索锚固机理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应力锚固技术是在预应力混凝土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随着高强度钢材和钢丝的出现以及钻孔和注浆技术的发展,预应力锚索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在改善岩土体的状态,提高岩土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等方面的作用被大量的工程实践所证实。本文针对预应力锚索加固技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它的加固机理及其设计预应力锚索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5.
庞卫民 《科技信息》2011,(9):I0349-I0349,I0356
双预应力混凝土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体系,以其建筑高度低,跨越能力强,抗裂性和承载能力高等优势,在大跨度桥梁及城市桥梁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参考了相关的施工工程案例,对双作用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制作工艺做了总结,以对类似工程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是将预应力技术和型钢混凝土梁结合起来,形成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构件。从定性的角度分析,该新型组合梁具有预应力结构和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双重优点。本文主要介绍了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助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性能、震害表现及抗震设计要求,并提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及水平地震作用取值的建议,可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苏金源 《广东科技》2013,(14):151-15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实际的有效预应力是工程师们较为关心的关键参数,目前在役混凝土的有效预应力检测及评估方法是人们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介绍了"横张增量法"检测有效预应力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实例,提供了一种可准确检测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有效预应力的新方法,为此类结构的检测及评估积累经验,为进一步的桥梁维修加固设计及养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了弹塑性时程法对一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了非线性分析,判断该预应力框架在不同罕遇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反应以及整体结构的耗能机制,并依据现行相关规范对其抗震指标作出评价,最后对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抗震设计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齿板锚固区,由于存在着几何形体上的突变,集中锚固力的作用以及预应力钢束局部弯曲引起的径向力作用,易产生开裂甚至剥落破坏,因此齿板锚固区的抗裂配筋设计十分重要。以7种典型局部作用效应刻画齿板锚固区内拉应力的集中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齿板锚固区拉压杆模型,初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的抗裂钢筋设计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