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军事信息系统项目军民融合事前决策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和云模型的军事信息系统项目军民融合需求度评估模型,为研究军民融合评估工作探索一条新的途径.利用正态分布区间数表示评估数据,并利用区间数逆向云发生器生成各评估指标云.同时采用兼顾形状和距离的正态云模型相似度测算方法对军民融合需求度进行综合评估.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估模型具有很好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是国际或区域竞争优势的源泉,其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集群内知识和信息的传递。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集群网络的整体结构特征有哪些,结构特征如何表征,及其对集群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影响,以及如何影响等问题。从实践的角度,以我国德阳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为实证对象,运用上述理论分析的结果及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具体研讨了我国西部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的若干对策,对促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对西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政府在中国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学术界定性和定量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复杂网络建模理论,将有向性引入BBV模型,构建了基于政府干预的产业集群创新演化加权网络模型。用计算机仿真模拟了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网络初始、成长和发展三个阶段,通过调整参数改变网络中加边概率来表示政府干预程度的变化,重点对集群网络集聚系数和平均最短路径长度等指标的相应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了政府干预在产业集群创新演化的不同阶段对网络结构带来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政府干预对不同阶段的产业集群创新演化加权网络拓扑结构具有不同影响,政府干预程度应与产业集群创新演化各阶段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相似文献   

4.
基于演化视角研究了国防科技奖励与国防技术创新的协同机理。通过分别阐述国防科技奖励与国防技术创新演化发展的历史,对国防科技奖励与国防技术创新的关联机理、协同机理以及协同演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国防科技奖励制度与国防技术创新活动是国防技术进步系统的有机组成:国防科技奖励制度有助于促进国防技术创新的发展,国防技术创新的发展又为国防科技奖励的完善提供了信息参考,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协同演化关系,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协同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核型集群创新网络演化过程的仿真——基于回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型结构产业集群目前于国内外广泛存在,其创新网络独特的演化过程有待于认知和解释.首先分析了核型集群创新网络中主要的创新行为及其与焦点企业最终产品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依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针对此类集群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构建回声模型,并且在Swarm平台上对该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再现了网络演化过程,论证了此过程中网络主体需要经历3次进化,分析了技术环境因素对这一过程的具体影响,诠释了网络中的各类粘着现象,对比了此类创新网络于国内外不同的演化过程,并指出焦点企业对于关键基本组件的剥离比率低下是制约我国此类创新网络演化发展的瓶颈因素.重新构建了回声模型,从而拓展了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应用范围,也针对我国此类集群创新网络演化过程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探讨吸收聚集了稠密的经济能力和技术势能的集群系统内,诸影响要素协同作用下,官产学研资介一体化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的方式方法,从区域、集群、产业等三个层面对集群创新系统进行机理分析,设计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产业链整合模式、双螺旋耦合模式、模块化集合模式,为构建技术创新联盟、实现产学研协同创新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7.
基于复杂系统论的视角,将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分为创新环境、技术研发、技术吸收、创新产出四个子系统,采用我国高技术产业17个子行业的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对各行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及子系统有序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整体偏低,其根源在于技术研发、技术吸收两子系统有序度欠佳,各行业间的差距较为显著,同类产业之间相互匹配和支撑性较差。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不断推进我国各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无人飞行器集群协同作为一种全新的任务执行形态, 正逐渐成为生成体系作战能力的有效途径, 而自组织集群行为建模技术是实现集群高效率协同的关键所在。基于无人飞行器集群协同特点梳理总结了关键技术问题, 从复杂系统图形化建模、集群多编队协同、集群队形变换、集群决策控制等4个方面, 对无人飞行器集群协同行为建模技术现状和存在难点进行了全面总结, 提出了基本框架和实现途径, 展望了当前无人飞行器集群协同行为建模技术研究应当关注的若干发展方向和可预见的显著效益, 为无人飞行器集群协同行为建模技术发展提供了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9.
针对无人集群自主协同时作战单元策略选择多样性问题,基于无标度网络,引入公共物品博弈理论,改进愿景驱动机制,构建无人集群合作演化模型。首先,理论推导出集群作战单元总效能解析表达式。然后,仿真分析多样性策略选择情况下,收益系数、愿景水平、策略数量、成本等各类参数变化对无人集群合作水平的影响。最后,据此给出无人集群作战中有效应对多样性选择的合理建议,为无人集群的自组织协同提供决策支持,为有关理论研究转变为实际军事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要素与产业协同,是推进区域产业转移与协同发展的关键。利用协同学思想,建立要素和高技术制造业子系统发展指标体系,基于目标规划评价模型的主旋律分析方法,识别子系统序参量,对高技术制造业子系统和要素子系统进行有序度分析,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将容量耦合系数模型与有序度模型融合构建协同度测度模型,并设定协同发展的判别标准,研究京津冀三地高技术制造业与要素系统的协同程度。结果表明:2009~2015年京津冀三地生产要素与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度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北京增速领先于天津和河北,协同发展模式均从现代型向结合型转变。研究结论将为京津冀制造产业转移与升级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 国防科技的研究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从体系视角出发, 对智能化时代国防科技体系工程开展了初步的探索。首先, 介绍了智能化时代国防科技体系工程的相关概念, 辨析了其内涵, 明确了其研究范畴, 构建了国防科技体系工程的研究框架。其次, 系统总结了国防科技体系工程研究重点关注的3个科学问题, 分别是建模问题、评估问题及预测问题, 并对解决这3大类问题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了梳理介绍。最后, 对国防科技大学复杂系统与体系工程团队自主研发的国防科技体系工程软件支撑工具集进行了简要介绍。通过研究与实践, 为国防科技的发展战略制定、规划计划、项目管理等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 促进了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和战斗力生成。  相似文献   

12.
According to new features of distribute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llaboration of complex products of China's aviation,in the multi-agent collaborative RD process,between main manufacturer and suppliers,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llaborative mode of distribute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f complex products,basing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resource integration of complex products,and treating resource contribution rate as a key parameter. It establishes multi-agent resource integration collaborative symbiosis model under distributed collaborative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de based on symbiosis theory. And finds that some factors such as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the enterprise,the mutual influence of resources among enterprises and the behavior decision of the main manufacturer have some effects on the resource integration using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analysis,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main manufacturer to optimize the behavior of suppliers' resource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中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创新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从一个简单的信息共享模型开始论述产业集群中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与合作创新行为.论文指出,在不考虑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行为时,企业之间没有激励让其他企业共享己方的科技信息资源,信息共享很难发生.当集群中的企业合作创新时,随着集群中创新环境的改善和集群规模的扩大,企业愿意提供更多的信息进行共享.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得到了飞速发展,加速了中国乃至世界零售业的新变革,极大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这种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催生新的商务模式.伴随着这一新零售模式的飞速发展和落地实践,它所呈现出的协同性、集成性、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特征,给新零售企业的运作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其面临重重困难.本文将从价值共创的视角,对新零售模式运营管理的几个核心问题展开剖析,重点从线上线下融合相关的基于价值共创的新零售模式创新、多利益主体协同运作激励机制、消费者需求拉动下的全渠道产品动态定价、新零售模式的全渠道运营库存管理以及"最后一公里"物流即时-协同配送优化等方面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展望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依据传统理论建立的中国现行技术创新体制与政策,其弊端集中于国家包办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将市场经济调控方法简单应用于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技术创新自组织导向理论,就是国家引导技术创新系统,使其实现自组织结构、运行的理论。开辟多元化技术创新风险投资途径,引导自组织专项技术创新团队,培养专业化科技经纪人队伍是技术创新自组织导向的重要方面。一旦政府实现从“计划创新”到“自组织创新”的政策转变,中国自主创新将有希望迎来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王精业 《系统仿真学报》2005,17(6):1282-1284,1288
军事转型是军事变革的主要内容,仿真科学与技术是军事转型中的重要的支柱,从国防战略到联合作战概念再到联合作战能力的过程中,仿真科学与技术起到了发现、验证、创新的作用。仿真系统是装备,仿真能力是战斗力的观点已成为共识。在逐步解决仿真可信性问题的基础上,加强仿真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和公共基础环境的研究,将对军事变革起到重大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探索式创新对制造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知识基础理论和协同创新理论,构建了基于探索式创新的知识整合能力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并分析协作研发广度和深度的调节作用。利用2000~2017年中国制造业1 239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型和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均与制造企业绩效呈倒U型关系;协作研发广度加强创造型知识整合能力与制造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但对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与制造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协作研发深度同时削弱创造型和混合型知识整合能力与制造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研究结论为分析内部知识整合能力对制造企业绩效的影响提供了新的视角,为调整与外部企业的协作关系给予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随着能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基于集群的视角,利用SCP范式研究了集群中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扩散绩效,主要探讨了集群环境对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集群环境与技术发展的相互关系。同时,从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及企业创新2个方面,讨论了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扩散绩效的影响。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收集了227份调查问卷,利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了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集群环境对企业创新有正向影响;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能够促进其扩散绩效;企业创新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扩散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发展与集群环境相互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系统要素结构的基础上,构建出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选取衡量集群区域持续创新能力的22个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持续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实证研究,以此探讨集群持续创新的内在发展规律,为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政策依据.结论: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所归类的持续创新水平因子、持续创新效率因子和持续创新效益因子拟舍科技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具有一致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