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射干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浸泡对川射干提取转移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川射干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10批川射干中射干苷含量,计算其临床利用量.结果显示:川射干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泡至过心后加8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2 h; 10批川射干中射干苷含量与临床利用量呈负相关.结果表明,建立的评价方法将药材中化学成分与实际利用效果相结合,为川射干及其他中药材品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射干( Belamcanda chinense)止咳胶囊抗炎作用及相关机制。 方法 采用小鼠耳肿胀实验和大鼠肉芽肿实验,观察射干止咳胶囊的抗炎作用,并通过检测经脂多糖( LPS)诱导的肺损伤小鼠血清中白介素 6(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水平,推测其可能的抗炎作用机制。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小鼠耳肿胀度程度,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1 ~ 0. 05)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大鼠肉芽肿的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 0. 05)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血清 IL-6 和 TNF-α 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1 ~ 0. 05) 。 结论 射干止咳胶囊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合成及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车前草的有效活性成分,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指标性成分大车前苷含量测定的方法,将含量作为参比,借助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车前草大车前苷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对未知样品中大车前苷含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网络药理学筛选出排名靠前的活性成分有木犀草素、黄芩素、大车前苷、羟基木犀草素和高车前素.近红外检测的大车前苷定标标准偏差、相对分析误差、交叉检验标准误差、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交叉验证相对分析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043、7.030、0.265、0.600、1.140和0.993.本研究建立的模型检测速度快、效率高、结果可靠,可用于车前草大车前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采用HPLC法以药材中专属性成分党参炔苷、党参苷Ⅳ和苍术内酯Ⅲ为指标,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党参炔苷与党参苷Ⅳ和苍术内酯Ⅲ之间的相对校正因子(0.290 9,0.927 7),并用所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计算其它2个成分的含量;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7种不同来源药材中以上3种成分的含量(实测法),比较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结果表明:党参药材中3种专属性成分可以用一测多评法进行测定,实测值与计算值间没有明显差异(RSD<4%).  相似文献   

5.
利用近红外快检技术建立测定桔梗总皂苷含量的模型,探索近红外光谱仪在中药材有效成分研究方面的可行性.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建立测定不同批次的中江桔梗总皂苷含量的方法,以其含量作为参比,运用近红外技术收集50批中江桔梗样品的光谱图,借助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建立中江桔梗总皂苷的定量校正模型,并对未知样品中总皂苷含量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桔梗中总皂苷定标标准偏差、相对分析误差、交叉检验标准误差、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和交叉验证相对分析误差分别是0.953、8.154、1.999、0.97、3.887.表明本研究建立的定性模型检测速度快、效率高、结果可靠,可用于桔梗总皂苷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巴戟天药材中耐斯糖含量的近红外光谱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4批巴戟天药材中耐斯糖含量,采集近红外光谱后,运用多元散射校正法,结合最小偏二乘法建立巴戟天耐斯糖含量的定量模型。结果建立的耐斯糖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决定系数为0.979 1,校正标准偏差为0.909 0,预测标准差为0.909 0,交叉验证的标准偏差为1.093 0。结论该含量测定近红外光谱模型稳定、准确适用于巴戟天药材中耐斯糖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近红外光谱(NIR)结合THUNIR软件快速测定红参提取过程中的人参皂苷Rg1、Ro、Rb1、Rc和Rb3 5种成分含量的方法.利用对红参提取过程提取液进行NIR在线采集光谱图并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Ro、Rb1、Rc和Rb3的量,结合THUNIR软件建立NIR光谱特征值与HPLC测定结果之间的校正模型,进而对预测集样品进行分析.校正集经内部交叉验证建立校正模型,对预测集样品进行外部验证,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偏差均较小.利用NIR技术测定红参提取过程中人参皂苷Rg1、Ro、Rb1、Rc和Rb3的含量是可行的,为红参药材的提取过程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监控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小金牛草药材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定性鉴别;自制Telephenone B对照品,以芒果苷为参照物,建立芒果苷与Telephenone B间的相对校正因子,采用HPLC结合一测多评的方法进行含量测定,并将外标法测定的结果与计算值进行比较,评价所建立的一测多评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结果表明,薄层色谱斑点清晰,易于判断。芒果苷和Telephenone B分别在0.2~1.4μg(r=0.999 9)和0.13~0.91μg(r=0.999 4)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所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重现性良好,采用相对校正因子计算的含量值与外标法的实测值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该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小金牛草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射干有效成分抗病毒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射干不同有效成分体外抗病毒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观察射干有效成分对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3型(adv-3)、腺病毒7型(adv-7)、疱疹I(HSV-1)、疱疹Ⅱ(HSV-2)、鼻病毒-3 型、柯萨奇16(EV-16)等7种病毒的对抗作用。结果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显示,除1号、5号外,射干不同有效成 分无毒界限药液,对不同病毒RSV、AdV-3、AdV-7、HSV-I、HSV-2、EV-16、鼻病毒等具有一定抑制病毒致细胞病变 的作用。结论除1号、5号外,射干各有效成分分别对RSV、AdV-3、AdV-7、HSV-I、HSV-2、鼻病毒、EV-16等具有 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微波消解及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原子发射光谱法对9种川产道地中药材中Cr、Co、Ni、Cu、Zn、Cd、Pb、Mn、Fe、Mo和B 11种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药材之间元素含量差异较大,检测药材中有5种药材Cd超标,1种药材Cr超标.从重金属总含量来看,仅麦冬和川明参达到相关标准,其他7种中药材中总重金属均超标.因此,需要加强对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和储存等环节管理和监测.该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加标回收率在94.69%~104.2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63%~4.37%,可作为川产道地药材生产及其加工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的方法,也可为中药材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运用HP20型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LH20型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YMC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柱(ODS)等色谱方法,从海南产射干叶中分离了4种黄酮碳苷.采用UV,1 H NMR,13 C NMR,MS等波谱学方法,结合熔点测定、盐酸-镁粉反应、三氯化铝显色反应等物理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4种黄酮碳苷分别为化合物Ⅰ:2″-O-鼠李糖基异牡荆素;化合物Ⅱ:2″-O-鼠李糖基当药素;化合物Ⅲ:异牡荆素;化合物Ⅳ:当药素.4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鸢尾科植物中分离.  相似文献   

12.
射干提取物抑菌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外抑菌法和体内抑菌法,对射干提取物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体外实验表明射干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停乳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60 mg提取物/mL、41.63 mg提取物/mL、20.81 mg提取物/mL、2.60 mg提取物/mL和2.60 mg提取物/mL。体内实验表明,射干提取物的低(0.078 g提取物/kg)、中(0.156 g提取物/kg)和高(0.312 g提取物/kg)剂量组有明显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死亡率的作用(P〈0.05、P〈0.01和P〈0.01)。  相似文献   

13.
射干     
又名乌扇、扁竹、绞剪草、剪刀草、山蒲扇、野萱花、蝴蝶花、开喉箭。贴心提示病无实热,脾虚便溏及孕妇禁服。中药基源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干燥根茎。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  相似文献   

14.
HPLC测定贵州产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贵州黄芪药材黄芪甲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采用甲醇超声提取样品,HPLC梯度洗脱.黄芪甲苷的理论塔板数为5588,分离度为1.42,拖尾因子为1.01.回归方程Y=1.4048X 16.682,R=0.9990,在4.400~440.0μg/mL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5%,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7%(n=5),最低检测限为0.440μg/mL,加样回收率为98.9%、96.7%、99.8%,RSD(n=5)分别为2.8%、3.5%、2.5%.黄芪样品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标准.该方法缩减了黄芪药材的前处理步骤,节约了实验时间,适用于黄芪药材中黄芪甲苷含量测定;同时也证明黄芪的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研究射干提取物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环磷酰胺制备小鼠免疫低下模型,测定腹腔注射 印度墨汁后小鼠网状内皮细胞(RES,单核巨噬细胞)炭粒廓清指数,观察其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 测定正常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观察射干提取物对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结果射干提取物可增强小鼠网状内皮 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抗体溶血素的产生。结论射干提取物对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增强的 作用。  相似文献   

16.
探索瑶药五爪金龙活性成分牛蒡子苷元的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检测方法,寻找瑶药五爪金龙质量控制的依据。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药材中的牛蒡苷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中的牛蒡苷元进行含量测定。通过实验,确定了TLC定性鉴别和HPLC定量检测的方法。薄层色谱中牛蒡苷元斑点集中、清晰。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牛蒡苷元对照品在0.42~5.26μg时,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牛蒡苷元平均回收率为100.43%,RSD=2.09%。10批五爪金龙药材中牛蒡苷元含量在0.06%~0.52%。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藏药材柳兰的系统研究,建立柳兰的药材质量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对柳兰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层析法,以金丝桃苷标准品为对照,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按四部通则方法对柳兰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检查,测定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金丝桃苷为质控指标,建立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利用所建方法对不同产地批次的13批样品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建议柳兰药材各检查项指标水分不得超过12.00%,总灰分不得超过10.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5.00%,按柳兰药材干燥品计算,含金丝桃苷(C21H20O12)不得少于0.10%.由此所建立的柳兰药材质量标准简单、稳定、可行,为柳兰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射干-麻黄配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 asthma,CVA)的可能分子机制。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射干、麻黄有效活性成分及对应治疗靶点,从GeneCards获取CVA疾病靶点基因,经过映射分析获得射干-麻黄活性成分直接作用的CVA目标靶点。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基因调控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进行目标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并筛选关键基因,借助生物信息分析工具预测靶点基因参与的基因本体生物学过程、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信号通路。结果表明:从TCMSP获得射干-麻黄有效活性成分30个,直接调控的CVA靶点基因75个,射干-麻黄调控CVA存在多成分、多靶点的网络调控作用;靶点基因主要富集于核受体活性、直接配体调控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的转录因子活性、泛素样蛋白连接酶结合、甾体激素受体活性、类固醇结合等98个生物学过程,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中的微小RNA、乙型肝炎、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等110条信号通路。射干-麻黄活性成分可能通过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与高反应性、调节自身免疫功能等环节发挥治疗CVA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不同药材粒度(最粗粉、粗粉、中粉、细粉)对冷浸法提取水冬瓜伤科止痛酊中黄芩苷和总固体物收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采用干燥失重法测定总固体物收率。以黄芩苷含量和总固体物收率为指标,优选制备水冬瓜伤科止痛酊最适宜的药材粒度。结果:最粗粉制得的酊剂中黄芩苷含量和总固体物收率均最高,分别是416.1μg/mL、18.08%。结论:药材粉碎粒度对黄芩苷含量和总固体物收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以欧前胡素含量为指标,对不同产地加工方式的样品进行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川明参皮中欧前胡素含量约为无皮川明参中含量的8.6倍;梯度烘干法所得药材含量最高,恒温烘干法与常温干燥法两者差异不大且皆低于梯度烘干法;硫磺熏制会导致药材中欧前胡素含量降低,而煮制与否对药材质量影响不大.为了更好地保留川明参中的有效成分,其最佳产地加工方式为,洗净药材,除去根须,采用梯度烘干法进行干燥,并采用适当的包装材料包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