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赵萌 《世界知识》2022,(11):60-61
<正>5月16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简称“集安组织”)峰会在莫斯科举行。集安组织成立于2002年5月,由1992年签署的《独立国家联合体集体安全条约》演变而来,目前有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六个成员国。此次峰会在《集体安全条约》签署30周年和集安组织成立20周年之际召开,俄总统普京、白总统卢卡申科、哈总统托卡耶夫、塔总统拉赫蒙、亚总理帕什尼扬、吉总统扎帕罗夫出席。与会领导人讨论了集安组织发展前景相关议题,并就国际和地区形势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2.
1954年9月6日至8日,在日内瓦会议达成关于印度支那停战和政治解决的协议之后不久,美国不甘心失败,就纠合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在马尼拉举行外长级会议,缔结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议定书”和“太平洋宪章”等,并成立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组织”。由于条约在马尼拉签订,因而也叫马尼拉条约组织。这个“条约”规定,集团成员国要发展它们“各别和集体”的军事力量,用来对付所谓“受外界指挥的针对它们的领土完整和政治稳定的颠复活动”,在“受到可能危及本区域的和平的任何事实或情势的影响或威胁时”,成员国要负起军事义务。这些条款给美国侵略集团提供  相似文献   

3.
郑洁岚 《世界知识》2022,(14):19-21
<正>重构与“后苏联空间”国家政治、经济、安全乃至文化一体化,是俄罗斯追求全球大国地位、实现复兴的重要依托。为此,俄积极与“后苏联空间”国家在各类机制下推进合作:军事上,以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简称“集安组织”)为抓手保障地区和成员国安全;经济上,  相似文献   

4.
苏联在国际关系上一贯通过外交、条约的实践,对于现代国际法的发展作了不少的重要贡献。例如,关于民族自决权,关于大小国家平权原则,关于不干涉原则和关于侵略定义,苏联的实践不可否认地形成了现代国际法的重要原则。最近欧洲国家保障欧洲和平和安全的华沙会议的结果,八国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1955年5月14日),这又体现了苏联和各人民民主国家对于集体自卫的正确观点。华沙条约,作为一个集体自卫安排,是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国际法的原则的,同时又是国际法上集体自卫原则的发展。从国际法上来论华沙条约,可以特别注意以下四点:(一)自卫权和集体自卫,(二)集体安全原则,(三)条约的非排它性,(四)条约义务的一致性。依次论列如下: (一)自卫权和集体自卫国家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是和国家主权分不开的。自卫是主权国家的  相似文献   

5.
华沙条约——欧洲集体安全的保障当和平力量对战争势力在亚洲进行着紧张复杂的斗争而迫使帝国主义好战集团步步后退的时候,同样的斗争也在欧洲展开。在这期间,由于苏联和人民民主国家以及爱好和平的各国广大人民的努力,欧洲的局势也逐步趋向缓和,战争的危险减少了,和平协商的精神占了上风。让我们先从华沙条约谈起吧。大家知道,早在1954年柏林四国外长会议上,苏联曾就德国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设性的建议,并且还提出了“保障欧洲集体安全的全欧条约”。苏联的这个建议的目的,是希望以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来代替威胁欧洲和平和安全的“欧洲防务集团”。虽然苏联的这个方案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拥护和欢迎,但是西方国家却多方借口来加以拒绝。同年3月31日,苏联在给西方三国(英、美、法)的照会中,表示准备积极解决关于美国参加欧洲集体安全的“全欧条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在法西斯势力高涨并给世界局势带来动荡不安时,苏联提出了维护世界安宁的正确路线——集体安全政策,但最终却以苏德条约的签订而宣告破产。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尤其是西方国家对法西斯国家的绥靖政策及祸水东引的不良居心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该政策失败的关键。本文将转换视角,从苏联方面对待资本主义国家以及法西斯国家的真实心理来破析苏联对集体安全计划失败应付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英阿马岛争端发生后,阿根廷曾要求“美洲国家组织”开会,并要求援引《美洲国家互助条约》的有关条款,对英国采取集体制裁措施。美洲国家组织是个什么样的国际组织?《美洲国家互助条约》又是怎么回事?十九世纪末,正是美国垄断资本迅猛发展的时期,它力图把整个美洲作为其势力范围和市场。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美洲国家  相似文献   

8.
美国侵略集团化了不少的力气,拉来了八个国家,在马尼拉开了三天会(九月六日至八日),签订了一个「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这个条约的名称,叫做「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在这个条约上签字的国家,有美国。如果地理教科书不错的话,美国并不在东南亚洲,而是在美洲,离东南亚一万多里。是的,美国侵略集团对东南亚很有兴趣;据艾森豪威尔说,  相似文献   

9.
冯仲平 《世界知识》2011,(23):34-35
欧洲事务很少长期占据着世界新闻的头条,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一点似乎发生了变化。本来在新世纪的头十年,欧洲可谓一路凯歌:先是统一货币,按下来大规模向东扩张。“宪法条约”虽未能如愿得到批准,但“里斯本条约”的最终生效还是为欧盟推行共同外交政策做了一些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长期以来维系全球安全的一系列军控条约正“排队”走向死亡:《中导条约》《开放天空条约》作废;《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休克;2023年11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签署一项法律,决定俄即日起撤销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批准,并于当月7日正式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美国和北约也随即宣布暂停参与《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  相似文献   

11.
善待俄罗斯。———叶利钦过去这些天,也许最集中地反映了普京在外交上的谋略。叶利钦在交班的时候,殷殷嘱托普京:善待俄罗斯。两年多来,普京是怎样做的?当美国推行导弹防御计划、退出反导条约、兵进中亚和高加索、将俄罗斯列入核打击目标国家的时候,当北约咄咄逼近家门口的时候,普京并没有说“不”,人们也没有看到叶利钦奇兵抢占普里什蒂纳机场那样的情景……可是,就是这些天,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峰会、俄美峰会、俄北峰会、俄欧峰会、“亚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只有普京是所有这些峰会的参加者———接连召开,仿佛向人们表明:普京其实深有谋略。———主持人手记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2月19日利比亚宣布放弃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人们在惊叹之余不禁要问:利比亚境内到底有哪些杀伤性武器。自从1969年9月卡扎菲通过政变上台以来,这个国家就开始披上了神秘的外衣,而卡扎菲本人则更具传奇色彩。多年来,国际社会对利比亚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了解得并不多,只是西方国家经常指责利比亚秘密发展核武器、生化武器以及导弹技术并且支持恐怖主义。那么,在利比亚境内究竟有哪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运载工具呢?核武器发展概况利比亚1969年签订《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并且在1975年正式加入该条约。1980年,根据条约规定与…  相似文献   

13.
苏联政府本着它一贯不变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则和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愿望,于今年三月三十一日就普遍裁减军人和巩固欧洲安全等问题,送交法、英、美三国政府内容相同的照会。苏联政府在照会中除了再一次提议各国普遍裁减军备、禁止原子武器及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外,又提出了两项建议:一、订立「保障欧洲集体安全的全欧条约」以替代旨在分裂德国、分裂欧洲的「欧洲防务集团」;二、苏联政府准备和有关国家共同研究苏联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的问题,以期藉此在相应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1月3日,中法俄英美五个《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规定的合法拥核国家发表了《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在当前严峻的国际安全局势下,五国声明让国际社会既感到意外,又松了一口气,有助于增强包括全部东南亚国家在内的其他签署国对《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5.
江培柱 《世界知识》2008,(16):52-53
今年8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署30周年。1978年,经过长时间谈判,中日两国缔结了这个条约。它是里程碑,在巩固发展两国和平友好关系和打击威胁国际和平安全的霸权主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今年8月,日美两国政界、财界人士和学者一百多人在东京举行纪念日美安全条约修订二十周年的讨论会。同时,日美两国防务问题专家以“日美安全体制的现在与将来”为题,进行了学术讨论。日本舆论界对此颇为重视,认为这两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日本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迫切要求维护和进一步加强日美安全条约的愿望,也反映了美国要求日本加强军事力量,在日美安全体制中更多发挥作用的意图。日美安全条约全称为《日本和美利坚合众国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于1951年签订,1960年修订,1969年双方商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规定:日美两国“将在日本的安全或远东的国际和平和安全受到威  相似文献   

17.
华沙条约     
1955年5月,西方国家批准了武装西德的巴黎协定,并把它拉入矛头针对着社会主义阵营的北大两洋公约集团。苏、波、捷、民主德国、罗、匈、保、阿八个社会主义国家,根据1954年11月29日到12月2日八国在莫斯科举行的欧洲国家保障欧洲和平和安全会议的决定:在巴黎协定被批准时在组织武装力量和司令部方面采取共同措施,遂于同年5月11日到14日在华沙集会,缔结了八国友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并根据条约成立缔约的国武装部队联合司令部(苏联元帅科涅夫任总司令)和政治协商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九月八日,菲律宾麦格赛赛政府遵照美国意旨,参加了所谓「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的签订。接着,麦格赛赛政府就加紧在国内进行备战部署,恬不知耻地要充当执行「防务条约」的「表率」。据在菲律宾美国人办的「马尼拉日报」九月十一日透露,菲律宾即将与英国在檀香山或美国本土再次举行「美菲理事会」会议,来讨论具体实施前此签订的「美菲联防条约」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承担「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所规定的侵略「义务」。另一方面,菲律宾又拟派出以副总统兼外交部长加西亚为首的「亲善访问团」,到亚洲一些国家去「访问」,目的是为「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争取更多的成员国」。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5月23日,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是中国首次作为东道主举办这项会议。会议期间,来自《南极条约》44个缔约国和10个国际组织的约400名代表围绕南极条约体系的运行、南极视察、南极气候变化影响、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等议题展开讨论。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作为世界第五大洲,南极洲是唯一一块没有土著居民的大陆。自从被人类发现以来,南极经历了地理发  相似文献   

20.
苏联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团团长维辛斯基于九月十三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说,提出一个「关于缔结一项裁减军备、禁止原子武器、氢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国际公约(条约)」的建议。这个公约以加强和平和国际安全为目的,并以法国和英国一九五四年六月十一日的建议为基础,规定禁止原子武器、氢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从国家的军备中取消这些武器,大量裁减军备,并建立国际监督制度以监督这些决定的实施。维辛斯基的这一建议又一次表明了苏联始终不渝地为和平和国际安全而作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