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南秦岭毒重石成矿带矿床中的生物成因重晶石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紫阳黄柏树湾毒重石矿床和竹山文峪河毒重石-重晶石矿床呈层状或似层状产于下寒武统下部或其相当层位的硅质岩中,矿体受岩性和岩相控制作用明显.矿床中毒重石、钡解石和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组成这些矿物的碳主要为有机成因碳;毒重石或重晶石矿石中发现的生物成因重晶石(bio-barite)说明Ba主要通过生物成因重晶石的形式将海水中的Ba2 浓集并沉降于海底,形成钡矿床的初始富集体,而毒重石是在早期成岩阶段在生物和有机质作用下交代重晶石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天柱—贡溪寒武系沉积重晶石矿带是世界最大的沉积型重晶石矿带,已探明资源量2.4亿吨。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整理,系统总结该矿带的研究现状,包括沉积特征、矿物学、矿床地球化学、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等方面。从矿床的沉积结构及矿物学特征、元素及同位素地球化学和沉积环境,探讨重晶石矿床热水及冷泉成矿可能性;根据成矿环境及成矿规律,预测该重晶石成矿带成矿远景区域。  相似文献   

3.
以地质背景和岩石组构分析为基础,对酒泉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湖相热水沉积岩中的重晶石矿物进行了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重晶石胶结物中主要发育富液两相、含子矿物三相、单一液相和单一气相四类原生流体包裹体,碎屑状重晶石主要发育富液两相和少量单一液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重晶石胶结物和碎屑状重晶石的成矿流体为NaCl-H2O体系,温度分别为160~200℃和120~140℃,盐度(NaCl)分别为20%~22%和18%~20%,密度分别为1.06~1.2 g/cm3和1.06~1.11 g/cm3,成矿压力分别为150~180 MPa和30~45MPa.结合锶同位素分析,认为成矿流体属于深循环的下渗湖水与岩浆水共同构成的中低温、中高盐度和中偏高密度混合热卤水.成矿流体经历了早期阶段的热液沸腾作用和混合作用的叠加耦合而形成重晶石胶结物,较晚期阶段热液混合稀释沉淀作用则形成碎屑状重晶石.两者应属于同一热流体不同阶段和不同方式的化学沉淀产物,重晶石胶结物形成于喷流口内;碎殚屑状重晶石形成于相对远离喷流口的开放系统,有更多大气水(湖水)的注入而使得其热流体温度、盐度、密度和压力相比重晶石胶结物均有所下降.重晶石矿物流体特征和成因研究,可为研究区下沟组湖相热水沉积岩热流体性质、来源和成因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重点论述贡溪-坪地向斜重晶石矿形成的地质背景,认为重晶石矿仅产出于坪地-贡溪向斜南东翼圭勺-虾麻塘-大河边-冲磨一线地幔热隆起带的东侧,提出该重晶石矿的成矿模式。该模式在江南地层区的古沉积盆地中寻找同类型成因的重晶石及其他热水沉积矿床,特别是Ni、Mo、V等多金属矿床,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双鹰山重晶石矿床位于北山造山带中段,赋存于寒武系双鹰山组含泥硅质岩之中,目前圈定矿体9条,主要矿体2条。本文立足于区域地质勘查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在对双鹰山重晶石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及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沉积环境、矿质来源及成矿模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矿床为典型热水沉积型矿床,是中-新元古代经历海底热水喷流作用而引起的热水混合沉积的产物,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沿海底深大断裂上升的含钡热水,成矿环境表现为以化学沉积为主的深海、半深海海盆-陆棚缘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6.
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湖南新晃贡溪重晶石矿床赋存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矿体呈层状、似层状和透镜状。矿石矿物为重晶石,脉石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粘土矿物和石英等。矿石以镶嵌粒状变晶结构,块状和纹层状构造为主。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成矿物质由含矿热卤水提供,属热水化学沉积型矿床。文章还提出了其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前言地下热水是地热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工农业、轻工业以及国防工业的发展,利用地下热水资源,以解决能源、医疗、化工等综合利用为目的的地下热水的普查与阶探和理论研究,势在必行。我国地下热水资源丰富(见图1),但目前,我国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试图通过我国一些具体热水实例,反映出我国地下热水矿床总的水文地球化学概貌,为进一步勘探热水矿床、石油天然气矿床及其他固体矿床提供水文地球化学依据,并借以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居住的地球已有15亿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中,距今5.7亿年开始地球上保行了大量的硬壳无脊椎动物化石.5.7-5亿年前的这段时间在地球历史上称之为寒武纪.具硬壳的无脊椎动物在这个时期暴发式的大量发生和发展.所以,在生物演化历史中,这是一个重要的演化阶段.提起寒武纪,人们自然会想到三叶虫.的确,在寒武纪海洋中生活着大量无脊椎动物:三叶虫、腕足动物、古杯动物、海绵动物、古介形类、鹦鹉螺类…….其中,三叶虫是最重要的一类,也是保存化石最多的一类.地质工作者研究寒武纪的地理、地层分布、时间划分、生  相似文献   

9.
川陕交界镇巴—城口震旦系毒重石成矿带,是我国唯一的毒重石成独立工业矿床的大型成矿带。毒重石矿层严格受Zb2 地层控制。成矿介质为SO4HCO3 - Cl- Na - K 型热卤水。成矿场所为受同生断裂控制的拗陷盆地。后期快速堆积的重晶石矿层是BaCO3 矿层的保存条件。毒重石矿床属热水沉积成因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别对贵州北部、中部、东部选取代表矿床,重点研究代表矿床的矿物岩石特征,通过对研究区采集样品进行室内岩矿石显微镜研究,矿石及围岩中分别见大量玉髓、火山泥球、凝灰物质及生物碎屑,反映了其海底喷流带来物质及海底喷流导致的特殊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1.
小壳化石是前寒武纪—寒武纪地层界限的主要生物标志,代表着地球生物矿化发生的起始,通常以磷酸盐化的骨骼碎片和微管保存,在寒武纪早期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方面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该文首次系统描述了陕西汉中梁山地质实习基地大南沟剖面灯影组顶部杨家沟段以及寒武系仙女洞组灰岩中的微型壳体化石.研究发现,杨家沟段富含似软舌螺类、开腔骨类、...  相似文献   

12.
古海洋中的热水喷口—广西大厂例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笔者首次发现广西大厂存在泥盆纪存在海底热水活动的喷口,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是由富二氧化硅、硫化物和成矿元素的热水溶液喷出海底沉积形成的,是大厂超大型矿床、硅质岩和生物礁古油藏热水沉积成因最直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酒西盆地青西凹陷下沟组中广泛发育的纹层状“白云质泥岩”和“泥岩白云岩”,以其富含铁白云石,钠长石和方沸石等特殊的矿物组分和优越的油气地质条件,引起众多石油地质工作者的重视。以往的研究成果中,认为此两类岩石的成因均与火山作用有关。在该项研究中,依据此两类岩石的空间展布规律与北东向基底断裂的拉张活动密切相关,岩石的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特征主要显示热水沉积性质,并含有大量重晶石,地开石和再现微量闪锌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特征的热液矿物,认为此两类岩石均属于湖相“白烟型”喷流岩,识别出各以铁白云石、钠长石,重晶石,方沸石和地开石为主的6种热水矿物组合类型,在此基础上,划分出脉状充填型,水爆角砾型,盆地沉积型和区域扩散型4种成因类型的喷流岩,文中首次提出喷流型热水沉积铁白云岩成因类型,探讨了此类白云岩在油气藏勘探与开发工程中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贵州的层控重晶石矿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贵州层控重晶石矿床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矿床的改造程度、改造方式、产出层位、围岩性质及主要矿物组合等,对贵州的层控重晶石矿床分为三型九式(亚类)。并对判断矿床改造程度的标志进行了探讨,着重讨论了重晶石化学成分和硫同位素变化规律及其作为判断矿床改造程度标志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成矿机制,提出了层控重晶石矿床的成矿模式。最后对贵州层控重晶石矿床的找矿远景和找矿方向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5.
刘野  段冶 《科技资讯》2012,(11):233-233
岩石地层划分的关键是组级别的划分合理。本文从碱厂组创名、曾用名、主要特征、时代、所含生物带及与昌平组对比等几个方面对辽宁寒武纪早期碱厂组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6.
怎样知道地球的年龄?它的历史阶段又是怎样划分的?研究这类科学手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目前主要还是通过对地层中的岩石和矿物的同位素年龄测定、古地磁数据测量、古代生物化石研究,结合地质学的研究进行。在这方面,天津地矿所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为前寒武纪时期的划分、地层格架的建立和区域对比奠定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5.3亿年前的寒武纪早期,放射性强度高和有机物含量高的小天体闯入地球,使几乎所有生物基因的突变率突然大幅度提高,进而使生物物种及生物总量都急剧增加,这就是“寒武纪生物大爆发”。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昭通地区大中型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昭通地区是滇东北铅锌银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昭通地区茂租大型、金沙厂中型铅锌矿床铅同位素特征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昭通地区铅锌矿床的成因,为该区找矿提供理论基础.研究表明,2个矿床既有沉积成因的特征,也有后期热液改造的特征.成矿金属主要来自上部地壳岩石,少量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二者均属于沉积改造矿床铅锌矿化即受热水沉积控制,又受后期改造作用影响.该区的找矿工作既要重视寻找层状、似层状矿体,也要加强寻找大脉状矿体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贵州台江中寒武世凯里生物群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贵州凯里生物群的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出现了新的门类叶足类;非三叶虫节肢动物大量增加;棘皮动物又添新类群海座星纲及海参纲;软躯体化石蠕形类大量增加,并出现具软躯体的节肢动物;藻类十分丰富.凯里生物群的组成及面貌已发生明显变化,动物化石超过100属,成为包括澄江、布尔吉斯页岩生物群在内的全球三大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生物群核心组成主要由棘皮动物、非三叶虫节肢动物、软躯体化石等门类组成,并以含大量棘皮动物为自身特色.认为新面貌的凯里生物群提供了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后生物多样化的证据,在寒武纪生物演化上起承前启后作用,对于古板块、古地理、古埋藏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 2 0 0 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 ,西北大学舒德干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 2 8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也是该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唯一一个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陕西省自评奖以来所获得的第一个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奖委员会对此项成果给予很高的评价 :澄江动物群是 2 0世纪古生物学的伟大发现 ,为生物早期及其在寒武纪早期的大爆发问题提供了新的回答 ,对一些现存生物门类的早期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 ,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发展 ,科学价值重大 ,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