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开展研究型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在研究型实验核磁共振法无损伤测定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查阅文献,改进实验装置及操作方法,提高咖啡因的收率和纯度;通过核磁共振法建立一系列梯度浓度的咖啡因含量与氢谱积分面积的工作曲线。利用甲醇浸提冷冻干燥技术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茶叶制成样品,测定其氢谱,通过工作曲线求解咖啡因含量,以期建立快速准确、无损伤,预处理简便的茶叶中咖啡因含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有机化学实验是高等院校化学相关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研究与实践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探索了通过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采用减量有机制备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绿色化、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该文将45 MHz的微型核磁共振波谱仪应用于基础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以乙酸、乙醇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为例,合成产物通过使用微型核磁共振波谱仪,可以立即进行结构表征和定量分析,做到了波谱理论与实验的有机结合。实践表明,将NMR仪器引入本科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操作NMR仪器的信心,减少了学生对NMR仪器的恐惧。  相似文献   

4.
高令杰  赵天增 《河南科学》1998,16(2):167-170
通过对LEP-120型工业粘合剂核磁氢谱和碳谱的综合解析,确定了样品中各种组分的结构和相对含量。并对样品的核磁氢谱和碳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显示了核磁共振技术在有机和高聚物结构鉴定中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多聚磷酸催化下, 利用2-乙酰氨基 2-[2-(4- 正辛基苯基)乙基]丙二酸二乙酯发生环合反应, 分别得到主要产物四氢萘酮化合物2和噁唑化合物3. 经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 质谱和二维核磁共振氢谱及碳谱确证了噁唑化合物3的结构; 经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 质谱及还原、 水解和成盐反应确证了四氢萘酮化合物2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传统D-A反应教学实验的缺点,提出反式4-己二烯-1-醇与马来酸酐的Diels-Alder反应是适合大学有机化学教学实验的最佳选择,并对该实验进行绿色化和微型化改进:仅需在试管中简单的混合4-己二烯-1-醇、马来酸酐和少量乙酸乙酯即可在一台水浴振荡器上完成数十个学生实验;实验后处理简洁快速,仅有少量回收溶剂产生;产品绝对结构很容易地由氢核磁共振实验鉴定.  相似文献   

7.
在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设计有机化学综合实验,集中进行实验操作训练,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8.
通过有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树立实验室安全、环保意识、提高实验技能是高校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改革的重点。结合太原工业学院的实际情况,通过对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三方面的改革,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从明确有机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因材施教,科学安排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对有机化学实验的教学作了一些改革尝试,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有机实验技能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虚拟实验室日渐受到关注,然而核磁共振虚拟实验室却少有报道,因此核磁共振虚拟实验室的开发有较好的现实意义。深入了解核磁共振操作流程后,在集合Flash CS4软件与Dreamweaver CS5软件的基础上,完整模拟核磁共振氢谱检测的实验过程。核磁共振虚拟实验室的开发,极大的提高了大型仪器的实验教学效率,也为高校及研究机构核磁共振实验室的开放打下良好的培训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苦皮素G和苦皮素J的NMR数据解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对苦皮素G和J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通过DEPT和1H-1HCOSY,HSQC,HMBC等2D NMR技术对这两个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详细解析和全归属.  相似文献   

12.
苦皮藤素Ⅲ和苦皮藤素XIX的NMR数据解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对苦皮藤素Ⅲ和苦皮藤素XIX进行了1H和13C NMR检测,通过DEPT和1H-1HCOSY,HSQC,HMBC等2D NMR技术对这两个化合物所有的1H和13C NMR信号进行了详细解析和全归属.  相似文献   

13.
通过DEPT及1H-1HCOSY,HSQC,HMBC,NOESY等2D NMR技术,对环烯醚萜苷化合物——马钱苷的1H和13CNMR信号进行了详细解析和全归属,尤其利用NOESY技术确证了其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有机胺的存在下,Ph3SnCl与HOOCCH2CH2COOH反应,得到了五配位阴离子型有机锡羧酸酯化合物,通过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等方法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确定其结构.同时测定产物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合成的6种离子型有机锡羧酸酯对农作物病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5.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育种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型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针对其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特点,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这就要求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通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解决传统的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和弊端,达到提高作物育种学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共聚物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亲水的聚乙二醇对聚乙烯亚胺进行改性,制备适用于基因转染的非病毒类载体。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活化聚乙二醇,再与聚乙烯亚胺反应,两步法合成了聚乙二醇-聚乙烯亚胺(PEG—PEI)嵌段共聚物,分别用IR、^1H NMR、GPC、DSC列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在IR谱图上可见mPEG—NCO中异氰酸基、及PEG—PEI中脲基的特征峰;根据^1H NMR谱图计算表明,此聚合反应为可控反应,通过调节PEG与PEI的投料比例可控制共聚物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GPC曲线上共聚物为一单峰,与PEG和PEI均聚物峰位置不同,表明产物是PEGPE共聚物,DSC分析也表明共聚物Tm。较均聚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是PEG和PEI两种嵌段相互缠结的结果。因此证明成功合成了PEG—PEI共聚物。  相似文献   

17.
罩光清漆的色谱质谱(GC/MS),13C,1H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NMR)和红外光谱(IR)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新型汽车涂料主要是由丙烯酸丁酯,丙烯酸1,2-丙二醇酯等形成的丙烯酸酯共聚物和部分丁氧基化的三聚氰胺甲醛树酯交联剂所组成,它们溶解在由多种有机溶剂组成的混合溶剂中.  相似文献   

18.
以L-酪氨酸为原料,经过羧基酯化、氨基保护、还原、关环、聚合等6步反应得到了结构新颖的手性助剂——线型聚苯乙烯(NCPS)支载(4S)-[4″-(4′-(4-乙烯基苄氧基)苄氧基)苄基]-1,3-噁唑烷酮.中间产物用IR,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结构表征,波谱解析结果与化合物结构相符合.  相似文献   

19.
从芳甲酸出发,经二步反应得到了芳酰基异硫氰酸酯,再和吗啉反应得到了芳酰基硫脲.在碘化钠作用下,芳酰基硫脲与氯乙酸甲酯发生成环反应,一步合成了2-吗啉基-4-芳基噻唑-5-甲酸甲酯.该方法产率高、操作简便.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及MS数据确证.  相似文献   

20.
通过1,10-邻菲啰啉二亚胺配体和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双膦配体合成了二亚胺-双膦混合配位铜(I)的配合物.采用X线单晶衍射法测定该配合物的结构,对其进行核磁共振氢谱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为1个铜原子与2个氮原子、2个磷原子配位形成的单核配合物;紫外光谱表明配合物在267 nm和393 nm处有2个吸收带;磷光光谱表明配合物发光峰位于577 nm处,在固体状态下发光性能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